亏损扩大遇官方监管 快狗打车扩张路难行

上市不足两个月的物流平台快狗打车发盈警,预计上半年亏损额大增超过三倍
重点:
- 快狗打车上市后股价持续下跌,最近更公布上半年亏损扩大
- 中国交通运输部监管货运平台恶性竞争,快狗打车借提供补贴协助扩张之路将更难行
刘明
作为香港的“线上同城物流平台第一股”,快狗打车控股有限公司(2246.HK)自从6月底在港交所挂牌后,股价一直“跌跌不休”,曾经比招股价大挫近八成,参与IPO的投资者恐怕损失不菲。
屋漏偏逢连夜雨,该公司上周五发表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亏损约10.15亿至11.51亿元,对比2021年的2.47亿元,亏损额大增超过三倍。即使撇除股份激励、优先股重估及上市费用等因素,以非国际财务准则计算,经调整亏损净额仍为1.15亿至1.3亿元,同比仍扩大超过三成,主要由于雇员人数增加,导致雇员福利开支上升,以及分包费用提升所致。
报告中稍令人安慰的一点,是公司在新冠疫情下,上半年收入仍能同比上升最多19%至3.59忆元。但投资者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监管机构出手整顿行业恶性竞争,快狗打车的扩张道路将更艰难,未来或只能为保持市场份额而苦苦挣扎。
股价跳水八成
快狗打车今年6月24日以每股21.5港元上市,首日挂牌高见23.15港元后持续跳水,8月5日曾低见4.92元,比招股价低79%。不过在8月9日,其股价突然逆转,于两个交易日翻了近50%。
有市场分析认为,快狗股价大翻身,可能与中银证券在8月8日发表的一份交通运输行业周报有关。该报告显示,6月份快狗打车月活跃用户接近140万名。据快狗打车招股书,其2021年平均托运人月活跃用户已降至62万户,如果把数据与中银证券的报告直接比较,岂不是该公司仅用了半年时间,便把月活用户规模翻了超过一倍?
可惜事实不是这样,因为中银证券引用的数据,是来自通联数据商城,与公司提供的数据有异,不可以直接比较。虽然该报告指出,快狗打车的月活跃用户数目已连升3个月,扭转去年10月展开的反复下滑趋势,其中6月更环比增长超过一成。不过,回升或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事关去年两年,月活跃用户都在第二季出现低位回升情况。所以快狗早前的强力反弹,很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由于中国及亚洲同城物流市场在线市场渗透率低,同时面临庞大需求,估计未来数年仍维持强劲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至2026年中国及亚洲的在线同城物流市场交易总额,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超过五成。不过,互联网平台竞争激烈,不同公司主动以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吸引及留住用户,“烧钱”文化早已令蓝海市场变成一片红海,而且盈利空间越来越窄。
快狗打车在招股书表明,用户激励是营销费用的一个关键部分,当筹集额外资金,将把今明两年的用户奖励维持在2021年或略高的水平,而考虑到业务投资计划,预计2022年至2024年度仍会继续产生亏损。
不过同城物流行业的过度竞争,已引起监管机构关注,中国交通运输部去年11月表示,与相关部门约见货运平台企业时,要求不得诱导货主不合理压价及司机低价竞争;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与货拉拉、满帮(YMM.US)、滴滴货运及快狗打车约谈,要求正视货运平台公司压价竞争、多重收费、违规运营等问题,并立即对竞争行为进行整改。
难再“烧钱”抢客
官方加强监管规范,可以约束平台之间的竞争,令行业及企业更健康发展,快狗打车面对的竞争压力或有所缓和,但同时代表公司更难透过“烧钱”抢占市场份额。
作为上市联席承销商之一的瑞银,于8月初首次发表报告覆盖快狗时便提到,该公司利用地域扩张和进一步渗透到企业客户,有助带动2021年至2025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达到34%。不过,公司需要维持目前的补贴水平,以免市场份额出现重大流失。另外,由于经营策略审慎,加上活跃司机数量与市场领导者差距太大,预计在未来3至4年内,都不会取得更多市场份额。
从另一角度看,快狗的亏损及不利处境已在市场预期之内,并已从股价大幅调整中反映,而公司计划扩大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及扩展亚太地区的成果有待观察,短期而言,其估值水平将会是能否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
按瑞银预测,快狗今年收入上升26.3%至8.34亿元,明年则增长42.9%至11.92亿元,以周三收盘价5.55港元计算,2023年预测市销率2.5倍。
相比美国上市的同业满帮,2023年预测市销率约5.6倍,可见快狗存在大幅折让。不过,满帮为数字货运平台老大哥,2021年全年成交易总额达2,623亿元,全年总营收达46.6亿,是快狗的六倍,估值理应享有溢价。
股价低残的快狗,未来有没有反弹空间?按瑞银给予该公司的目标价6.7元,以现价计算,相当于两成的潜在升幅。另外,光大证券估计,快狗有机会在9月份纳入南向港股通名单,一旦属实,在内地投资者的“北水”加持下,可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