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防晒产品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为传统户外用品生产商和不断涌入的新来者提供了新的沃土

重点:

  • 中国的防晒市场已经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成为一股重要力量,每年的销售额达到数十亿美元,并吸引具有健康和时尚意识的消费者
  • 该行业为Columbia和The North Face等既有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长领域,也催生了蕉下控股和三夫户外等本土新企业

 

林雅欣

这是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骆言在9点开始了她每天例行的防晒工作。首先,这个22岁的本科生取出了专为敏感皮肤研制的防晒霜,慢慢均匀地涂抹在脸上和胳膊上。她今天穿的是白裙子,于是她挑选了一件相配的米色防晒衣,和一个可以起到衬托作用的玫瑰色防晒口罩。打开遮阳伞后,她出发了,路上遇到了一波又一波像她一样撑着伞的年轻学生。

“我要保护皮肤,”她说,语气非常严肃。“对像我这样的敏感皮肤,‘硬’防晒比‘软’防晒更重要。”

骆言只是中国高歌猛进的防晒市场中的一份子。据灼识咨询称,2021年,该市场仅在中国的规模就高达270亿元(1,860亿元),它预测防晒销售额的年增长速度将为9.4%,到2026年达到958亿元。

这种爆发不仅催生了新一代防晒服装和其他产品,也为传统户外用品生产商以及一些新入局的玩家带来了大量收入。前者包括Columbia(COLM.US)和The North Face所属的VFC(VFC.US),后者则包括去年申请在香港上市的蕉下控股,以及三夫户外(002780.SZ)等国内品牌。

随着更多公司入局,并带来产品升级、整合营销和其他更专业的操作,传统上本是“夏季”生意的防晒,正在慢慢变成一个四季通吃的行业。2021年蕉下在产品研发上投入了7,160万元,而推广方面也花了不少钱。

骆言说的“硬”防晒和“软”防晒概念,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因为更多的人意识到紫外线可能会导致晒黑、衰老、皱纹甚至皮肤癌。防晒霜帮助人们用一种相对“软”的方式避开阳光,而口罩、防晒衣、帽子和手套等防晒饰品,则被认为是对抗阳光有害影响的“硬”措施。

在中国和其他东北亚国家,白皙的皮肤非常令人向往,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而这种偏好可能源自社会阶层的差异。皮肤越白的人,越不可能从事户外体力工作,尤其是涉及长期暴露在太阳下的活动。因此,皮肤好成了生活更优越的象征。

随着中国富裕水平的提高,新兴中产阶级花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上,希望借助更佳防晒效果保持白皙皮肤的可支配收入也水涨船高。

新类别

最初的小众市场已经发展到不仅包括口罩、打底裤和马丁靴等新的产品类别,还包括防紫外线面料等“未来”技术。除了功能性之外,新的可穿戴设备厂商和越来越多销售此类产品的企业,还通过迎合人们的审美品味来获利。骆言说,她去年夏天买了三个防晒口罩,就因为喜欢它们的功能性和时尚设计。

社交媒体营销助长了这种爆炸式的增长。除了不断更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外,品牌还通过与关键意见领袖合作、名人代言等手段,来打造品牌形象。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6月底,被称为“中国户外防晒第一股”的蕉下与1,577名网红合作推广形象,这个数字是2021年底的2.64倍。其中,近200名KOL的粉丝数量超过100万,发布的相关内容总阅读量达4.5亿。

另一个名叫高资的品牌在去年5月,正好赶上夏天宣布找来王俊凯做代言后,单日销售额超过900万元。这使得高资的“小黄帽”喷雾在注重防晒的人群中大受欢迎。出生于1999年的王俊凯是一名歌手、演员,在微博上拥有8,200万名粉丝。

虽然美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也并非毫无争议,这是防晒产品制造商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个潜在问题。薇薇安是一家公关公司的高级客户经理,她说自己绝对不会口服任何美白产品,这是她对美白文化最后的倔强,还说有时会故意去晒太阳。“这对我的健康有好处,”她带着一丝微笑说道。

她的观点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因为适度暴露在紫外线下,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事实上,维生素D缺乏症与骨骼代谢异常、肿瘤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过度保护可能会加剧这些疾病。另一项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的研究论文也发现,适当的晒太阳可以提高学习和记忆力。

虽然新一代防晒产品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精心营销的结果,但专家表示,过度晒太阳的危害不应该夸大。他们说,人们应该接受正确的资讯,了解阳光的作用,并做出合理的应对。一位姓崔的医生表示,过度防晒会适得其反。他说:“夏天的时候,室外温度很高,如果你穿得太厚、出太多汗的话,有可能中暑或长痱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