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ao is crafting a new story for the young

近年掀起热潮的大窑汽水,被传拟在香港上市,虽然公司随即否认,但市场对这家内蒙古公司的未来仍有无限想象

重点:

  • 2022年收入32亿元,按年增50%
  • 公司否认赴港上市传闻,强调以经营发展为主

李世达

农历新年到来,资本市场迎来一波餐饮行业上市潮。其中,近年成为饮料市场新宠儿的汽水品牌大窑,其生产商内蒙古大窑饮品有限公司也被点名拟赴港上市,不过随即被公司否认。

据彭博报道大窑正与顾问合作,最快下半年赴港上市,寻求筹集至多5亿美元(约36.3亿元)资金。不过,大窑在响应传媒查询时就否认有关消息,称公司以经营发展为主,暂未考虑上市。

尽管大窑已澄清了上市传闻,但外界对这家公司的好奇并未消减。

大窑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呼和浩特八一饮料厂,1996年被创始人王庆东收购后,以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大窑文化命名,创建了大窑饮料品牌。凭借低单价大份量定位,大窑汽水快速打开市场,成为内蒙古区域饮品代表品牌之一。成立以来,公司陆续打造“大窑嘉宾”、“大窑橙诺”、“大窑荔爱”及“大窑冰畅”等不同口味的畅销产品。

背后的男人们

与其他品牌瞄准一般消费者的策略不同,大窑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一群男人”。

在大窑发迹的内蒙古,男性饮酒比例超过60%,与黑龙江、辽宁等东北省份位居全国领先。东北汉子爱喝酒,酒局应酬多,王庆东却注意到“不喝酒”的需求。

一些男性基于开车、健康等因素不能饮酒,而拿着可乐瓶碰杯面子又挂不住,于是王庆东将汽水包装成啤酒的样子,以绿色玻璃瓶装、520毫升大份量为卖点,成为酒桌上的“仿真酒”,搭配“喝酒不开车,开车喝大窑”的广告词,大窑成功让汽水也能喝出“微醺”的感觉。

大窑很清楚自身产品适合佐餐与社交的定位,因此锁定餐饮渠道进行销售。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大窑85%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然而,餐馆食店一般将饮料价定得颇高,大窑为要推高销量,选择对餐饮业让利,一瓶520毫升装大窑汽水,官方零售价6元,但餐饮店提货价不到2.5元。那么食店在销售时,即使提价也不会太过份,让食客愿意花费在饮料上,从而提升大窑的销量。

2021年,大窑启动品牌营销升级,“大汽水、喝大窑”这句广告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循环播放。还请来电影《战狼》男主角、深具硬汉形象的吴京作为品牌代言人,在每一瓶汽水上印着吴京的形象,让消费者每一次举瓶都像在与吴京碰杯。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让公司业绩提升到新高度,据媒体披露,大窑汽水2022年营收为32亿元,按年增50%,其营业额是陕西品牌冰峰的10倍、北京品牌北冰洋的3倍。

一路向南

怀着雄心壮志的大窑,目前已在内蒙古、宁夏、吉林、辽宁、安徽、陕西及山东设有七座智能工厂,一路南下朝全国市场迈进。2023年11月,大窑在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向华南市场发展的计划。2024年提出“北商南援”计划,将依靠北方经销商,分批次、分阶段向南推进。

不过,主打低价实惠与情绪价值的大号汽水,能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还有许多疑问。首先,可口可乐(KO.US)百事可乐(PEP.US)占据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超过八成,剩余的两成,大窑必须与冰峰、北冰洋、健力宝、元气森林等品牌竞争。

另外,大窑依靠的是较低的成本与较大的让利,与其他品牌相比,大窑汽水不含果汁,口味依靠香精调味,在健康当道的趋势下亦较为不利。而一款北方饮料要送上南方人的餐桌,还要先过王老吉、天地壹号与椰树椰汁这几关。

在搞定了中年男人的需求之后,大窑正试图说好年轻人的故事。农历新年是餐饮消费的高峰期,大窑在北京三里屯巨幅广告屏幕上轮流放送新春主题广告,以电子音乐和强烈的色彩为主轴、用年轻人的语言打出新口号“有汽就出,疯感十足”,希望将品牌知名度提升到新高点。

港股市场上,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品牌正在冲刺上市,而去年上市的新茶饮品牌中,茶百道(2555.HK)目前市值约142亿元、市盈率约16.8倍,但股价自上市以来已下跌近40%,显示话题度与股价不一定成正比,这看在大窑眼中,或许是个重要的讯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智能手机出货1,330万台 小米首季跃居中国第一

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国产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跃居市场首位。同时,苹果公司(AAPL.US)在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6,930万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增幅的一倍有余。IDC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得益于政府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场份额领跑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3.8%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39.9%至1,330万台。这一强劲表现使其超越原领头羊华为,后者以1,29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为10%。Oppo与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anaan builds up its mining business

嘉楠科技去年续亏损 今年成败全系比特币

这家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错过去年市场热潮后,正加速自主比特币生产,而此时行业已显露出动荡迹象 重点: 去年比特币“减半”事件抑制矿机需求后,嘉楠科技3月比特币的产量较2月增长约10% 公司发力挖矿之际,加密市场正因美国近期保护主义政策而步入新一轮动荡期    梁武仁 虽以《圣经》中的应许之地命名,但嘉楠科技(CAN.US)近期却似与“天堂”相距甚远——即便去年其所处的加密市场整体走强。作为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其命运通常与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紧密挂钩:市场繁荣往往能提振其产品需求。 但公司未能充分享受去年的加密牛市红利,因涨势主要由比特币“减半”驱动。该机制被写入了比特币生成算法,将新币产出量减半,导致矿工获利难度加大,进而抑制新矿机需求。这一现实在嘉楠科技去年继续录得大额亏损中得以印证,即便当时加密货币价格正处高位。 为摆脱对矿机销售的依赖,嘉楠科技一直布局自主挖矿业务,以期直接从比特币价格上涨中获益,而这些努力也正为其带来一些额外收入。上周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该新兴业务取得增长。但自主挖矿也使其面临所有矿企一样的困境。 去年比特币短暂触及10万美元大关后,加密市场再度面临动荡,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恐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比特币刚刚经历七年来最差一季度表现,以太坊等其他主流加密货币走势亦如出一辙。 在此背景下,嘉楠科技正面临矿机需求下降与比特币持仓贬值的“双重打击”。其最新月报显示,3月产出90枚比特币,较2月增长约10%,创下去年12月(首次公布比特币月度产出数据)以来新高。截至3月底,公司持有1,408枚比特币,按现价计算价值约1.2亿美元。 诚然,即便比特币价格较1月的历史高点(去年特朗普当选引发市场对出台更多有利政策的期待)已回落约25%,但当前价位仍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意味嘉楠科技仍可凭借去年币价触顶前所挖比特币,获得巨额估值收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23年12月颁布的新规,要求加密矿企将所持数字资产价值波动计入财报损益。在此之前,矿企仅能在加密资产贬值时计为减值损失,却无法计提增值收益。 尽管FASB加密资产会计处理新规今年才强制实施,但允许提前采用——嘉楠科技似乎已率先采用。据上月末发布的最新季报,公司去年因比特币持仓增值确认4,200万美元收益,而2023年则计提470万美元减值损失。 比特币价格波动 比特币持仓的会计新规使嘉楠科技去年净亏损收窄。但若今年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行,该公司将不得不承受估值损失。 “自2月起,全球政经环境的重大变动引发比特币价格剧烈震荡,” 嘉楠科技CEO张楠赓在上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这对市场情绪、未来预期,特别是整个市场的融资活动造成负面冲击。综合考量多重因素,我们对2025年第一季度持审慎态度。” 嘉楠科技仍预期今年营收将实现可观增长,预计最高可达11亿美元,较2024年的2.69亿美元实现三倍跃升。 该公司确实拥有很多有利条件,尤其在美国市场频获利好:今年1月,其主要的矿机业务斩获美国一位新战略客户的大额订单;上月又与美国两家合作伙伴签署协议,将利用宾夕法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挖矿设施提升比特币自产能力。 此类合作将推动营收增长,亦是其预测今年收入大涨的底气所在。随着规模扩张,公司正逼近自2022年以来久违的毛利润转正关口。但运营费用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侵蚀毛利,比特币持仓的估值损失,亦将阻碍其重返净盈利,这一目标同样自2022年就未能实现过。 过去两年持续亏损的背后,是公司在传统矿机业务订单承压与新兴挖矿业务投入加码间难以平衡。今年一季度,其通过发行新可转换优先股融资近1亿美元,并以比特币持仓为抵押获得2,100万美元定期贷款,另通过美股存托凭证市价发行募资约4,300万美元。 尽管多方筹谋,亦可说密集融资暴露现金流困局,嘉楠科技股价过去一年累计下挫37%,市销率(P/S)仅0.8倍。这远低于规模小于它的矿机制造商亿邦国际(EBON.US)的6倍,亦显著落后Bitfufu(FUFU.US)、Mara(MARA.US)等上市矿企,后两者的市销率分别为1.5倍和6倍。 或因2022年的一项战略决策,嘉楠科技直接受制于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这正让投资者如坐针毡。对该公司而言,这可能是场持久战,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重拾升势并长周期走强,布局或将开花结果。随着加密货币获更广泛接纳,这种前景确有想象空间,但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这远非定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补贴

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在线餐饮外送巨头美团(3690.HK)总经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136.8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该笔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向餐饮商户发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以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美团也将联合480多个连锁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2025年将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长期助力金、AI选址系统免费开放、专属流量等。 美团近期动作频频,被认为是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卖市场的电商巨头京东(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自上周五起向全体用户发放每天最高20元的补贴。至周二,京东宣布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单。而为鼓励商家加入,京东还宣布于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软件可转债持有人换股

从事软件开发的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转债持有人行使部分换股权,涉及1,012万股股份,占初始可转债本金总额约11.35%。 该批可转债金额为31亿港元,去年4月发行,于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转换价经调整后每股34.77港元,转换后占公司扩大股份总额约0.75%。 金山软件周三开盘跌3.4%至35.7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近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