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HK

上市公司的举报政策能否行之有效,最重要是员工或外部人士对这套机制的信任程度

 

欧美美

今年4月,一封关于内地地产发展商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109.HK)的匿名信在网络流传,指控安永会计师楼在华润置地的审计丧失了独立性,原因是双方可能存在商业利益输送,例如华润置地怀疑向安永高管低价卖楼,但双方其后均发表声明否认,批评与事实严重不符。巧合的是,匿名信的流出时间,正好是华润置地以达到规定年期的理由,把审计师从安永更换为毕马威约两星期之后,其时间点可说是相当耐人寻味。

事实上,为了确保员工廉洁、避免私相授受及损害公司利益,许多上市公司都会设立一套举报政策(Whistleblowing policy)。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在公司接到员工举报、或是开始处理投诉前,这些内部消息已由传媒披露,不禁令我们反思,到底是传媒太过神通广大,还是员工也不相信这些举报制度,宁可向外界“爆料”,借助外界向公司施压?

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举报制度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占重要一环,因为它可以协助公司揭发内部存在贪污、不当行为或重大错误;但要留意的是,举报制度必须不偏不倚,而且需具有独立性,以免“官官相卫”,成为高管们护短的保护伞。

此外,如果举报内容属实、甚至具有一定严重性,无论被举报者是谁,在公司的影响力有多大,即使涉事者为董事长,公司都需要严肃看待,以免令制度名存实亡。

以港交所于去年1月生效的《企业管治守则》及相关《上市规则》修订案为例,要求上市发行人建立一个举报政策,以促进和支持反腐败法律法规的政策和体系。例如发行人应让雇员及其他与发行人有往来者,例如客户及供货商等,可暗中及以不具名方式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tte),提出对任何可能关于发行人的不当事宜的关注。

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内部问题及相关风险,都是靠内部人士透过举报而发现。因此,除了既有的审计委会员、薪酬委员会(Remuneration committee)及提名委员会(Nomination committee)外,很多上市公司也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由专责的风险管理专家,处理来自公司内部及外部的不当行为举报。

如何鼓励“吹哨人”?

举例说,假如某部门需要采购一批物资,但负责处理招标的员工却收取供货商利益,好让对方获得中标机会,那么无论是其他员工或是供货商,都可以透过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立的举报机制,向该公司正式投诉。至于一些未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一般会由审计委员会处理相关举报。

但要鼓励员工勇敢举报,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否则投诉消息传出,便可能遭受被举报的人士报复。例如中电控股有限公司(0002.HK)表明假如有人对举报人士进行报复或威胁报复,公司有权向其采取适当的行动,任何报复或威胁报复的员工,将受到包括可能被实时解雇的纪律处分。该公司又指出,管理人员支持并鼓励员工提出疑虑而无需害怕遭受报复,并确保所有作出如实恰当投诉的人士将获公平对待,即使指控最终无法得到证实,公司亦确保员工不会受到不公平解雇、伤害或不当的纪律处分。

华人社会普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上市公司要鼓励“吹哨人”,最重要是完善举报机制,确保投诉者身份保密,定时向对方汇报调查进度,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处理。当信任增加,举报机制获得认可,自然能成为恒常习惯,公司内外涉及的不当行为也自然能减少。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通过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将成为港交所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新股发行项目之一。 宁德时代于周二向港交所网站上传了更新版上市文件,包括其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同比增长6.2%至8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98亿元实现增长;季度利润同比增长31.9%至1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3亿元显著提升。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并透过赴港二次上市,吸引全球投资者。据市场估算,其集资额可能在50亿美元至77亿美元间。若实际集资额接近区间上限,将超越快手(1024.HK)2021年62亿美元的上市规模,成为香港股市近年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项目。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arking garages are for Keytop

善找泊车位的科拓 为己觅港上市席位

这家智慧停车技术供应商,凭善觅城市车位的技术在香港上市 重点: 科拓股份申请赴港上市,其优势在于智慧停车技术 公司去年收入仅增长8%,但毛利率却高达46%左右    梁武仁 在城市里,停车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在私家车普及不过20年光景的中国尤其如此。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试图在香港交易所找到自己的“车位”,寻求将这个问题转化成自己的优势。 这家智慧停车技术提供商上周申请在香港上市,并向投资者展示其在中国的增长潜力。由于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正面临车位短缺的问题。 即使科拓的产品所属的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对投资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它的高科技产品用于帮助停车场业主尽可能高效地运营车位,同时缓解驾驶者在从寻找空车位,到支付费用等痛点。根据公司上市文件引用的第三方数据,此类服务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因为中国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数量比例为2:1。 科拓股份称:“停车位供不应求,是造成车主及驾驶员在市区面临停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表示:“催生出扩大停车基础设施及优化现有停车场使用率的需求,进而推动中国停车空间行业的发展”。 虽然科拓股份的停车方案听起来不错,但它也面临一些障碍,因用它的技术对停车场进行升级的成本相对较高。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再加上整体经济疲弱,很多停车场运营商不太可能急于投入巨资,用科拓股份的产品升级改造停车场。这一现实似乎正在阻碍公司的增长。去年,公司收入仅增长8%至8亿元(1.1亿美元),低于2023年14%的涨幅,不过这两个数字都不太可能让科拓赢得“热门公司”的称号。 然而,科拓股份的利润率亮眼,支撑其盈利能力,这是许多中国初创公司难以企及的。公司去年的毛利率约为46%,最终实现了9,800万元的净利润。这个数字较2023年略有下降,但主要是因为营业外收入下跌造成,包括政府补贴和2023年提前终止一项合同的补偿。 科拓所处的智慧停车细分领域相对较新,但公司本身在停车行业拥有可靠的资质。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首家车位状态LED指示灯制造商。如今,公司的产品分为三类:数智化解决方案板块、数智化管理服务板块和数智化经营板块。 数智化解决方案涵盖硬件和软件,运用物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让停车场和道旁停车流程效率更高,同时使行人管理更加便捷。数智化管理服务板块,旨在实现停车位管理的自动化,而数智化经营板块,则为停车场所有者提供技术驱动的运营模式。 数智化解决方案 在这三个业务板块中,数智化解决方案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去年贡献了约60%的营收,数智化经营服务板块占剩余营收的大部分。 科拓表示,由于目前停车场运营效率低下,加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加剧了车位短缺,因此对其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增长。停车场拥堵不仅会给司机造成压力,也影响停车场所有者或运营商的收入。 减少司机寻找空位的时间,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这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科拓来说,在中国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意味不仅它自己能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使用它产品与服务的企业也会享受其他形式的政策激励。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根据公司的上市文件,中国智能停车设施技术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24年至2029年间,将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达到919亿元。 尽管市场增长前景可观,但该领域已如同中国拥挤的停车场一般,挤满了同质化企业。科拓表示,按营收计算,它在智慧停车公司中排名第二,但市场份额仅为3%。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似乎不可避免会迫使该公司通过降价和牺牲利润来捍卫市场地位。 对身处这样一个不断有新入局者的新兴行业来说,尤其是在智慧停车这样基于技术的行业,持续投资开发新产品至关重要。就这一点而言,如果香港IPO取得成功,额外的资金对科拓来说将非常有用,尽管其运营已经产生了正现金流。 目前还不清楚公司希望筹集多少资金,但华谌科技(HCAI.US)的股票表现,或许有助衡量投资者对该领域公司的兴趣。这是一家自动化停车场的建造商,于今年2月在纽约上市。 华谌科技的发行价为4美元,低于5至7美元的指导价格区间,首次发行总共募得600万美元。但自上市以来,这支股票表现良好,股价几乎翻了一番,市盈率达到76倍,市销率为4倍。 按照类似的市销率,据科拓股份2024年的年营收计算,市值将达到4.4亿美元,意味其市盈率在32倍左右。 与华谌科技相比,科拓股份的利润率更高,财务状况也更稳定,因此它可能会获得更高的估值。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一个与中国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紧密相关且发展缓慢、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它能否在加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雷顿首日上市股价急升5成

内地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于周三在港挂牌,开市报29港元,较招股定价每股18港元高61%,中午收市报26.85港元,升49%。 博雷顿发行1,300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九成国际配售,集资总额2.34亿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198倍,国际配售则未能足额。 是次集资所得,约40%用于投资技术及开发新产品与服务,40%用于建立工厂及采购机器,10%用于扩大销售服务网络,余下作一般营运开支。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步联手多家中国公司 加速全球自驾布局

网约车平台优步(UBER.US)近日积极扩大其在自驾出租车领域的布局,继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梦腾智驾(Momenta)合作,将于欧洲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后,又陆续宣布与另外两家中国自驾技术公司小马智行(PONY.US)及文远知行(WRD.US)分别展开类似合作。 优步公布,将于今年稍后在中东主要市场与小马智行合作部署自驾出租车,并逐步拓展至更多国际市场。首阶段车辆将配备安全操作员,未来将过渡至完全自主商业运行。 与此同时,优步也宣布扩大与文远知行的合作。双方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自驾出租车服务。双方早前已于阿布扎比展开合作,并将进一步进军欧洲、中东等市场。 上周,优步亦宣布与自驾技术公司May Mobility、汽车制造商大众(VOW.DE)签署协议,分别在美国德州阿灵顿与洛杉矶推出自驾出租车服务。而去年,优步也扩大了与 Alphabet(GOOG.US)旗下Waymo的合作。 这些行动显示Uber正加快整合自驾技术资源,积极抢攻与Lyft(LYFT.US)及特斯拉(TSLA.US)等竞争对手在新兴自驾市场的主导地位。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