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3.HK
Yeahka warns of rough first half

这家支付服务公司称,影响去年收入的一项异常收入调整,将继续拖累今年上半年的收入

重点:

  • ​​移卡称一项“非经常性收入调整”,从7月起将不再影响公司,换言之上半年业绩仍会继续受影响
  • 公司还表示,其“战略升级”进展顺利,包括在国外实现多元化而进行的海外扩张

梁武仁

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移卡有限公司 (9923.HK)提交的最新监管文件有点奇怪,似乎是在给投资者打预防针,似要为8月公布上半年业绩的糟糕表现做准备。若果真如此,这表明公司要应对坏消息,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上周一,公司称其“非经常性收入调整”从今年下半年起将不再是一个问题。这里指的是去年公司向支付网络合作伙伴支付的一笔重大款项,涉及的事由基本未知。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将继续计入相关费用,因此收入会受影响。这看起来像是一种迂回的营收和利润预警,尽管公司强调下半年不受影响。

公司说:“影响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结束,而2024年下半年的收入将不会被进一步冲减。”

为了缓和这种不祥的语气,移卡随后借此机会强调,公司的“战略升级”正在顺利进行。似乎是在说公司年轻的海外扩张一切顺利,随着中国内地本土零售环境疲软,它正努力实现多元化。公司表示,不仅已在邻近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市场开展业务,而且还远至美国,并正进一步扩大海外版图。

移卡表示,这些努力将保证“支付服务高质量发展”,并“提升其业务线的协同效应,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商业化能力”。

移卡由曾担任腾讯(0700.HK)旗下财付通总经理的刘颖麒在2011年创立,类似于前身为Square的美国支付巨头Block(SQ.US)。可以体现这一背景的是,移卡的发展得益于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在腾讯的微信支付平台上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

移卡可能是想让简短的最新公告听上去乐观些,但实际内容似乎仍然有些悲观。首先,那笔“非经常性”费用严格来说其实经常发生,至少在短期内如此,因为它从去年持续到了今年年初。这笔款项涉及移卡的主要收入来源,即连接商家和支付网络的“一站式”支付服务。公司向商家收取费用,但也要向网络的运营商支付“交换”费。

在去年的年报中,移卡自称向支付网络的“待处理帐户”,支付与交易手续费率调整相关的总额高达3.44亿元。通常来说,企业会用所谓的待处理账户,暂时存放不明资金或交易。

去年之前没有出现过这样问题,因此投资者可能希望看到更多对于当前情况的解释,以及未来不会再发生这情况的保证。移卡在去年的年报中,对这笔异常费用的解释简短、粗略。同样奇怪的是,在讨论去年第四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没人就此事提出任何问题。

拉卡拉(300773.SZ)、北京翠微大厦(603123.SH)等多家支付公司也发布类似「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调整的相类声明,表明移卡的调整可能是全行业的举措及监管变化,并不是公司特定问题。

收入增长放缓

移卡的最新公告似乎也反映出它现在面临的种种挑战,收入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在新冠疫情之前,移卡的收入一直呈爆炸式增长。但随后,作为其主要客户的许多零售商陷入困境,它的收入急剧放缓,先是因为防疫控制,最近则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

去年,公司的营收增长15.6%至39.5亿元。当然,这一相对缓慢增长,是受到向网络合作伙伴一次性付款的影响。但即使没有这影响,公司昔日三位数增长的辉煌时期显然也一去不复返。由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放缓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但对于这样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来说,增长放缓凸显了中国面向消费者的企业,目前普遍感受到的经济逆风。

为了营收来源的多元化,移卡于2020年底开始为合作商户提供“到店电商服务”。但部分由于竞争加剧,这项新业务去年的营收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下降到不足3%,远低于2022年的约10%。

由于国内的多元化机会有限,移卡去年加大了出海发展的力度,这些努力正在取得一些成果。移卡表示,目前正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餐饮、零售、酒店和奢侈品等行业约5,000家商户合作,推出一站式支付产品。公司还计划以香港为中心,进一步向东南亚和北美扩张。

公司尚未对来自海外业务的营收进行地理区域划分,因此完全可以假设它们目前的贡献微不足道,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如今全球购物者可以选择的数字支付方式多种多样,而移卡的蓬勃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金融服务市场对外国运营商相对封闭。

上周,最新披露的信息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反响,移卡的股价仅略有上涨。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经下跌了40%以上,市销率 (P/S)只有1倍左右,不到PayPal(PYPL.US)的一半,也远远落后于Block的1.8倍。

要重振移卡的估值,需要一些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找到了新的增长动力,并保证最近导致对收入做出重大调整的事情不会再发生。有关其全球扩张的一些令人鼓舞的数据或有帮助,表明其产品有潜力在受保护的中国本土市场之外具有竞争力。

文章已经更新,包括有关移卡收入调整可能性质的背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结束三年收入萎缩 虎牙重返增长轨道

游戏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经历竞争加剧、监管打压及合并案遭否等困境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结束逾三年的业绩收缩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当季营收从28.1亿元增长5.7%至29.8亿元。 公司核心直播业务收入仍延续跌势,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约10%至11.4亿元。但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大涨52%至3.7亿元,弥补了核心业务缺口。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公司最近三个月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250万元有所下降。 财报发布后,虎牙美股周二涨1.9%。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五年投资10亿 美团Keeta进军巴西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近日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把其海外外送平台“Keeta”拓展至巴西,此前该平台已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成功推出。美团表示,Keeta将于“未来几个月内”登陆巴西,并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当地投入总额10亿美元。 南华早报报道,这项协议于本周一在北京签署,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亲临现场,与美团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一同见证。王兴表示,巴西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重要市场,美团将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帮助合作餐厅成长,并为外送员提供更多机会”。 美团于2022年开始部署开拓海外市场,Keeta已分别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推出服务。去年2月,美团进行多项业务整合,由王兴亲自负责海外业务拓展。 公司称,Keeta将在巴西建立全国性外送网络,并为当地餐饮商户提供多元营销及数字化运营工具,助其拓展业务。 尽管利好消息公布,美团周二股价仍下跌4%,报138.60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