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Toys prepares for IPO

随着中国收藏玩具市场迅猛发展,该公司希望通过上市为扩展筹集资金,并打造标志性IP

重点:

  • 52Toys已聘请投行为香港上市做准备,此前其竞争对手布鲁可已于今年早些时候上市
  • 这家收藏玩具制造商在海外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开发自有知识产权方面又落后于国内竞争对手

  

夏飞

一身粉毛、大鼻子、身上散发着草莓味的草莓熊曾是迪士尼动画片《玩具总动员3》中的大反派,现在却成了中国年轻玩具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好。

草莓熊的魅力在其栩栩如生的设计——无论你走到哪里,他的眼睛似乎都会追随着你。一系列手掌大小的草莓熊公仔姿态各异,装在“盲盒”中,每个售价约10美元。购买并打开盒子后,才知道自己到手的是哪个公仔,这种兴奋感为收藏爱好者增添了乐趣。

草莓熊从银幕公仔变身为明星玩具的幕后主脑是52Toys,它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收藏玩具市场的一颗新星。这家公司以创意与文化潮流相结合而闻名,它正迅速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位知情人士向咏竹坊透露,目前52Toys(谐音“我爱玩具”)正在与投资银行展开商讨,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据媒体报道,公司寻求筹集高达2亿美元的资金。

公司已从中金资本和国有性质的前海母基金等投资机构,筹集了8,000多万美元,公司高管对此消息予以否认,称其为谣言,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总部位于北京的52Toys,是最新一家在中国玩具收藏热潮下的玩具公司,这类玩具的利润率远高于传统玩具。公司的目标是挑战更老牌的公司,如泡泡玛特(9992.HK)和布鲁可(0325.HK),前者的股价在过去一年飙升了五倍多,后者更聚焦大众市场,自1月上市以来已上涨12%。

除了广受欢迎的盲盒产品外,52Toys还拥有其他五条产品线,包括可活动娃娃、设计师收藏品和变形玩具。每个产品线都针对特定的人群:盲盒更能引起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共鸣,而以变形动物为主的猛兽匣系列的粉丝群则以男性为主。

该公司在知识产权(IP)方面采取了“双轨并行策略”,既开发了猛兽匣系列和Kimmy & Miki等自主设计产品,也与迪士尼公主和哈利波特等知名品牌合作。

后发不利?

公司联合创始人陈威是玩具行业资深人士,20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开始给美国麦克法兰玩具公司和日本万代当代理商。2015年,他与中国流行棋盘游戏《三国杀》的创始人黄今共同创办了52Toys。

设计师玩具在中国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他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满足,并通过收藏品寻求自我表达,同时,人们会交换自己喜欢的物品,从而为玩具收藏增添了社交元素。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从2022年到2026年,中国市场每年将增长24%,到2026年将超过1,100亿元(138亿美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此类玩具目前的客户群约为3,000万人,到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4,900万人。

然而,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52Toys的动作是否迅速到足以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声称每月开设三到五家新店,每平方米的销售额达到1万元(约合1,400美元),但从高德地图上看,52Toys在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只有六家线下商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创始人陈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宏伟目标——明年内在全国运营一个由100多家门店和1,000台自动售卖机组成的网络。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大力押注全球扩张,这也是泡泡玛特近来流行的发展方向,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泡泡玛特希望通过地理区域的多元化来规避风险。和许多中国公司一样,52Toys的国际化路线,也是从东南亚起步,这里拥有大量华裔人口,并且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市场相似。

2024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超过40%的海外收入来自东南亚,这是它最大的海外市场。泡泡玛特此前曾报告称,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了120%以上,中国市场增长60%,海外市场增长超过440%。泡泡玛特还自豪地宣称,去年上半年国内业务毛利率达到61.5%,国际业务毛利率达到70.1%,远高于全球行业龙头Mattel(MAT.US)过去五年约48%的毛利率。

自2017年首次进军海外市场以来,52Toys已进入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它将泰国视为一个重要市场,截至去年12月,一年内已在那里新开10家门店。

但在中国受欢迎的产品,在其他市场可能并不吃香。在东南亚热门电商平台Shopee上,几款猛兽匣系列的月销量不足100件,对于一家野心勃勃的公司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谈不上亮眼。

过度依赖外部IP

对于52Toys来说,另一个紧迫的挑战,是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打造出原创爆款,而不是过分依赖其他公司,比如草莓熊这样的现成IP。该公司采用“721法则”,也就是将70%的资源分配给迎合市场的产品,20%用于前瞻性设计,10%分配给实验性创意。到目前为止,它在自主开发IP方面的成就似乎相对有限。

在中国用户众多的天猫商城,52Toys只有四款产品销量超过1万件,其中只有一款是基于原创IP。相比之下,泡泡玛特有27款产品超越了这一销量里程碑,其中超过一半的产品采用的是自主开发的角色,如茉莉和拉布布。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52Toys从原创IP中获得了多少收入,但它可能需要更多原创热门作品来让投资者相信,它是一个自主研发收藏品的制造商,能带来泡泡玛特那样的丰厚利润。

在TikTok上,泡泡玛特的拉布布(一种有着尖耳朵、眼神顽皮、牙齿呈锯齿状的神话动物)的粉丝数量是52Toys粉丝总数的10倍。这些数字促使泡泡玛特的市值,在最近的股价上涨后达到了亮眼的1,450亿港元(187亿美元),市盈率也同样高达近90倍。虽然52Toys不太可能实现如此高的估值,但它需要摆脱对草莓熊等借用角色的依赖,专注于开发自己的爆款,才能与行业领导者竞争,并吸引投资者关注自己的收藏玩具业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ack Sesame challenges Qualcomm with homegrown chip substitution advantages

挑战高通地位 黑芝麻拥国产替代优势

黑芝麻研发的C1200系列芯片,能媲美高通高端芯片,属业务发展的重点 重点: 黑芝麻的研发及销售开支增,拖累中期业绩见红 公司的汽车芯片潜力大,并进军机器人产业   白芯蕊 有中国英伟达之称的芯片设计商寒武纪(688256.SS),今年股价累升逾倍,加上国产替代憧憬下,引发市场对芯片股的热情。在香港上市刚超过一年的自动驾驶芯片生产商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最近也公布业绩,虽然业绩见红,但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快,按年升超过四成。 黑芝麻于2016年成立,为一家汽车计算芯片设计公司,专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华山系列系统级(SoC,即System On Chip)芯片,为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性能计算。到2021年黑芝麻通过武当系列扩大产品线,推出能够集成多种汽车功能的跨域SoC芯片。 受惠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增加,黑芝麻2025上半年收入升40.4%至2.5亿元,当中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达2.4亿元,按年升41.6%,占整个收入93.6%。 尽管收入增长快,但集团2025上半年业绩却要见红,由盈转亏蚀7.6亿元,但要留意去年录得盈利主要是向投资者发行金融工具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该项目录得19.3亿元盈利。撇除上述影响,按非国际财务准则,黑芝麻2024上半年实质亏损6亿元,至于2025上半年,实质亏损收窄8.3%至5.5亿元。 研发开支高于收入 集团业绩见红,主要因研发开支巨大,上半年已达6.2亿元,较收入高144%,还有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上升111%至1.9亿元,最终令黑芝麻上半年业绩录得亏损。 不过,智能驾驶发展空间巨大,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便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为436亿元,随着渗透率提升,料到2030年便扩大至超过1,550亿元人民币,主攻汽车智驾芯片的黑芝麻,将会是重大契机。 尤其是现时全球智能驾驶只是起步阶段,整体上智驾大致以L0至L5划分,L0需由驾驶员操控,L5则是完全自动化,现时普遍处于L2有条件自动化至L4高度自动化阶段。黑芝麻开发的芯片,目前涵盖L1到 L3级别的自动驾驶为主。 整个智驾系统架构高度依赖芯片,细分可分为三个重要芯片系统,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及执行系统。感知系统透过车上的感应器,例如激光雷达或镜头,收集汽车行驶时数据,收集后交由决策系统,透过芯片算法计算出行车路径,再将结果送去执行系统,根据决策的结果作出行车线路及速度控制。 黑芝麻生产的智能驾驶芯片,便是技术关键所在。目前智驾普遍用上SoC芯片,SoC芯片内包含多个处理器,包括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像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其优点是体积较细,将不同处理器整合在一枚SoC芯片内,因此只需要封装测试一次,变相可压低成本。 客户全属大品牌 现时黑芝麻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比亚迪、东风等,今年起产品已安装在吉利银河系列等多款车型。黑芝麻也进军机器人领域,为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傅利叶的灵巧手,提供模组的处理能力,还与小米、宇树科技等合作。 虽然智能驾驶芯片发展前景大,但行业竞争激烈,除了英伟达外,还有特斯拉(TSLA.US)的FSD系统、高通(QCOM.US)等等,国内对手则有华为及在香港上市的地平线(9660.HK)等。 不过,黑芝麻C1200系列座舱控制器芯片以7纳米工艺设计,能够处理多达12个高清摄像镜头输入数据,对标高通现时主流的高通座舱控制器芯片,为内地仅少量能国产替代高端芯片之一,亦可布局于机器人大脑及小脑系统,有望成为集团杀手锏。 整体来讲,目前黑芝麻虽然未录得盈利,预期今年市销率达9倍,估值处偏高水平,将限制股价表现,但由于与内地多间车厂合作,加上进军蓝海的机械人市场,只要收入维持高增长,在自动驾驶及机械人概念下,将有望吸引基金追入,值得长期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对冲中美关系风险 传奇生物拟第二上市

彭博社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抗癌疗法研发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正考虑二次上市,潜在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及伦敦。 传奇生物将成为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的最新成员,多数企业选择香港上市,以对冲中美关系风险。传奇生物由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创建,后者至今仍持有其48%股权,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业务遍及中国。 传奇生物认为二次上市或可提升估值,尤其在香港市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一倍。该公司美国上市股票周五收涨3.1%至36.08美元,年内累计涨幅约1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