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A.US
Yalla chases the hardcores

这家中东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经过几个月的测试,最近推出了两款针对严肃玩家的游戏,希望它们能够成为主要的增长新动力

重点:

  • 雅乐科技二季度收入增长4.1%,利润增长更是高达38.9%,部分得益于利息收入的增长
  • 这家中东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最近推出了两款针对更严肃玩家的游戏,希望重燃此前强劲的两位数增长势头

 

阳歌

硬核起来!

这是中东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雅乐科技(YALA.US)近来的战斗口号,该公司正在大力押注向硬核游戏的转向,试图挽回投资者,他们曾在其早期取得强劲的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增长时蜂拥而至。已经尝试过一款元宇宙游戏的雅乐科技还在周一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中暗示,即将推出另一个针对动画爱好者的项目。

在报告二季度收入稳定增长、延续了过去一年大部分时间的趋势时,雅乐科技强调了这些举措。尽管收入增长平平,该公司在此期间仍实现了强劲的利润增长,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无法控制的因素,因为其持有的大量现金使其能够从当前的高利率环境中获利。

总部位于迪拜的雅乐科技最初是一家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专注于基于语音的聊天服务,这项服务现在仍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它发现游戏也同样赚钱,因为用户往往更愿意花钱来获得参与玩乐和竞争的机会。

雅乐科技的中东本土市场迄今仍是其重点,它是该地区顶级的本地社交网络和游戏公司。但它也扩展到了其他发展中市场,包括土耳其和拉丁美洲。该公司还在杭州设有研发中心。

虽然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主要专注于休闲游戏,但雅乐科技相信,更严肃的游戏玩家将为公司提供所需的提振,恢复自己在2020年IPO后第一年的那种强劲增长。硬核游戏行动显然已经引起了投资界的关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前三位分析师都提出了相关问题。

它最初的两款硬核游戏之一是《Merge Kingdoms》,这款模拟游戏于去年开始推出测试版,并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推出。首席财务官胡杨表示,雅乐科技最近开始推广这款游戏,公司“已经看到了更好的留存数据和付费意愿”。

与此同时,雅乐科技于5月在土耳其推出了中东主题奇幻游戏《Age of Legends》,这是另一款针对严肃玩家的游戏。该公司本月开始将其推广范围扩大到波斯湾地区的核心中东国家。首席执行官杨涛指出,《Age of Legends》推出后,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都是苹果iOS低科技游戏类别中下载量最大的游戏。

尽管公司管理层未提及这两款游戏对收入有意义的贡献,但他们显然对这两款游戏都寄予厚望。

 “我们还将通过员工开发和外部发行合作继续扩大我们的游戏产品规模,”杨涛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期待建立我们的中核和硬核游戏产品组合,并期望这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动力。”

截然不同的趋势

雅乐科技在发布二季度财务数据时,大谈两大硬核宝贝。财报显示,尽管利润大幅增长,但收入方面的增长却不尽如人意了。该公司相对保守,反复强调它专注于高质量增长和投资回报率,而不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增长。因此,它的现金储备相当庞大,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从去年底的4.53亿美元(33亿元)增加到6月底的5.105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债务也相对较少。

其营收延续了近期个位数增长趋势,二季度同比增长4.1%,至7,920万美元。

​​其聊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9%至5,520万美元,约占总收入的70%。公司高层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该公司一开始专注于语音服务,但最近开始通过去年推出的YallaChat增加了补充性的文本服务,目前正在以“强劲的留存率”加速发展。

该公司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8%至2,400万美元。它继续稳定增加用户,其总用户数和付费用户数分别增长14.3%和26.6%。值得注意的是,雅乐科技目前近40%的用户是付费客户。

雅乐科技在当季的成本和支出相对稳定,从去年同期的5,520万美元小幅上升至5,530万美元。但它从美联储那里得到了一份大礼,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而大幅加息,这让像雅乐科技这样的公司受益匪浅。该公司报告称,当季利息收入为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7.6万美元大幅增长。

由于这笔现金的注入,该公司的净利润率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达到35.7%,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8.9%,达到2,830万美元。

该公司预测三季度收入在7,300万至8,000万美元之间,较去年同期的8,010万美元有所下降。它没有就给出这一保守预测的原因发表评论。

股东们对这份财报总体满意,在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里,雅乐科技的股价上涨了1.4%。今年以来,该股已上涨了约50%,表明投资者认为该公司之前的价值被低估了。雅乐科技目前的市盈率为12倍,仍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39倍,也略低于微博(WB.US; 9898.HK)的13倍,后者常被称为中国的Twitter。

总而言之,雅乐科技正在寻找下一个大事件,当然同时也保持着一贯的谨慎作风。杨涛透露,这两款新的硬核游戏可能只是公司努力迎合网络世界中更严肃的参与者的开始,他还预告说,还有一款游戏也在开发中。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另一个最新情况是动画社交世界正在构建的内容,以及我们要如何构建它,”他在电话会议上说。“我们计划将其与中核和硬核游戏相结合,提升产品的游戏化程度。”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雅乐科技内部,肯定有很多项目正在进行。现在,该公司只需要证明自己可以从这些努力中赚到钱。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招聘需求回升 Boss直聘第三季多赚67%

内地招聘平台Boss直聘运营商看准科技有限公司(2076.HK; BZ.US)周二公布,受惠招聘活动回暖及商业化效率提升,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录得显著增长。期内收入按年增13.2%至21.63亿元,净利润按年增67.2%至7.75亿元(1.1亿美元)。 期内,来自企业客户的线上招聘服务收入为21.47亿元,按年升13.6%,其他服务收入(主要为向求职者提供的付费增值服务)为1,640万元,按年跌27%。公司解释,减少主要源于对部分增值服务的优化,精简了相关功能,以增强平台黏性并推动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 期内付费企业客户数达680万家,年增13.3%,平均月活用户(MAU)达 6,380万,亦按年增10%。 创办人兼CEO赵鹏表示,公司正加快AI技术在产品及运营中的应用,持续改善求职者与用人企业体验,并探索AI代招聘等新模式。公司预期,2025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介乎20.5亿至20.7亿元,增加12.4%至13.5%。 业绩公布后,公司美股周二升1.32%,收报20.79美元。公司股价今年累升约5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电动车收入创新高 小米三季度盈利劲升130% 

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1810.HK)周二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的季度收入为1,131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22.3%。盈利大幅上升129.5%至122.6亿元,经调整利润113亿元,同比上升80.9%。 期内集团的「手机×AIoT」收入为人民币841亿元,同比增长1.6%。上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台,同比增长0.5%,收入为人民币460亿元。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二,市占率达16.7%;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则排名前三,市场份额为13.6%。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及AI等创新业务,第三季收入创历史新高达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当中电动汽车收入为283亿元,期内共交付108,796辆,亦创出新高。6月才推出的Xiaomi YU 7 系列,在上月位列内地SUV销量第一。 周三小米开市跌1.9%报40港元,公司股价过去一年由高位下跌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nQ BM operates hospitals

政策影响盈收双降 明基医院卖点乏善可陈

去年多次闯关未果,民营综合医院营运商明基医院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最新财务表现仍乏善可陈 重点: 去年明基医院曾申港上市,最近又再启动上市计划, 尽管中国民营医疗仍具备可观成长空间,但公司收入与盈利却双双下滑,政策转向与激烈竞争成为主要掣肘   梁武仁 中国民营医疗看似拥有庞大潜力,因为随着中产阶级崛起,越来越多民众希望寻求公营医院以外的选择。然而,这样的叙事对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似乎并不完全适用。该民营综合医院多次申港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最新递表所呈现的财务表现亦难言亮眼。对投资者而言,公司确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但不利因素也同样不少。 这家民营医院营运商于上周再次向香港提交上市申请,这是其自去年4月以来的第三度闯关,前两次均未能完成。公司由台湾上市企业佳世达科技(2352.TW)持有多数股权,佳世达为全球液晶显示器与投影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如今,明基医院集团期望第三次尝试能顺利在港上市,为其集资进程带来转机。 从表面来看,民营医院似乎是个吸引投资者的好故事。中国人口迅速老化,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中国中产阶层规模扩大,愈来愈多患者希望在民营医院获得更舒适、具私密性且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以避免在大型公立医院忍受人潮拥挤、长时间等待,如生产线一般的就医环境。 但该行业同时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由于涉及公共卫生领域,民营医疗受到严格监管,这在政策层面具有合理性。此外,民营医院与政府支持的公立医疗机构竞争愈发艰难,难以在医师人才招募方面取得优势。民众亦普遍存在质疑,认为民营医院更重视盈利而非健康价值,加上其医疗费用通常高于公立医院,在患者选择上形成不利因素。 明基医院的财务表现正反映上述困境,公司去年收入较2023年下降1%至2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亦再次出现按年下滑。更令人忧虑的是,公司盈利能力亦同步走弱,净利润率由2023年的6.2%下跌至去年的 4.1%,并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7%,低于去年同期的4.8%。 接待能力有限 在收入面上,一个核心限制在于医疗资源的容量上限。集团目前营运两家医院:2008年开业的南京明基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及2013年启用的 苏州明基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截至今年6月底,两家医院合计提供1,850 张病床,自南京院区在2023年新增150张病床后,床位数便未再成长。南京明基医院目前病床使用率超过100%,须依赖临时加床来应对住院需求,显示该院住院服务承载能力已极为紧张。 而在苏州明基医院,病床使用率亦接近90%,住院服务的收入提升空间相当有限,难以再透过扩充住院量来拉动医疗收入增长。 几年前引入的新医疗支付制度,亦让明基医院集团的经营面临更多挑战。明基医院集团旗下两家医院所在的江苏省,自2022年起正式采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制度。在此制度下,公立医保基金不再按实际治疗成本报销,而是依据诊断分组下的标准化住院诊疗付费额度进行结算,超出部分则需由医院自行承担。 在此机制影响下,南京明基医院与苏州明基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均大幅下降。住院医疗服务约占明基医院集团收入占比逾半,成为其收入承压的重要来源。 尽管因政府扩大药品集中采购、带动药价下降,使门诊就诊人次有所增加,但门诊平均费用也因此同步下降。此外,政府亦调整部分诊疗项目的医保报销规则,使得医疗机构获得的报销金额减少,进一步压缩了医院的门诊收入。 集中采购政策虽然帮助明基医院降低药品成本,但监管制度带来的收入压力,亦凸显在高度监管的医疗行业中,明基医院的经营命运在相当程度上仰赖政府政策走向。 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明基医院的经营难度加剧。根据其申请文件,以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民营综合医院市场的市占率仅约0.4%;其旗下的南京明基医院虽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但在省内市场占有率亦仅约2%。 若将公立医院计入整体市场,明基医院在行业中的存在感便更低。中国民营医院的总收入为9,447亿元,不足公立医疗机构整体收入的四分之一。 聘用高素质医生对明基医院维持竞争力至关重要,但也带来了成本压力。由于新聘人员增加,尤其是包括主任医师在内的高资历医疗专业人士,公司人力成本明显上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其毛利率已由去年同期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5.9%。 最终,若要提升收入并改善盈利能力,扩大营运规模似乎是明基医院的关键方向。若本次成功在香港上市,公司计划将集资所得用于扩建及升级现有医院,并寻求并购机会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去年,主营肿瘤治疗的民营医院营运商和睦家医疗(2453.HK)在香港上市,或许为明基医院集团带来了一定借镜,但该股自上市以来已累跌超过80%。即便如此,近期市场对中资股票的投资情绪整体偏向正面,这或将成为明基医院第三度叩关港股IPO的有利因素之一。 然而,能否顺利上市仍未有定论,原因在于公司当前的财务表现或难以让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也为上市增添不确定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ko does energy storate

新闻概要:举步维艰的晶科能源 寄望储能业务带来新动力

这家太阳能组件生产商第三季度出货量下降16.7%,但收入跌幅却放大逾倍,反映出该产业正深陷产能过剩与价格雪崩的困境    阳歌 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 688223.SH)第三季度收入持续大幅下滑且深陷亏损,但其毛利率按季改善,同时储能业务的增长也为公司带来正面信号。 晶科能源及其同行在过去一年多一直面临严峻挑战,原因是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并令大多数企业陷入亏损。中国政府已尝试透过推动行业整合和关停落后产能来支撑市场,但目前尚未见到显著成效。 晶科能源在周一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中表示,第三季度电池片、组件及硅片出货量为21.57吉瓦(GW),按年下降16.7%。但由于价格疲弱,季度收入同比大降34.1%至162亿元(22.8亿美元),跌幅较第二季度的25.2%进一步扩大。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达7.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录得2,250万元净利。 尽管收入下滑与亏损扩大,晶科能源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3%,虽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5.7%,但较第二季度的2.9% 和第一季度的负2.5%明显改善。 公司指出,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区间较大,介于18 GW至33 GW之间,反映目前行业波动性极高。 虽然核心太阳能组件业务仍面临压力,但公司向投资者释出一个亮点:其新兴的储能系统(ESS)事业有望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储能系统对光伏电站至关重要,可将晴天的富余电力储存,以便在夜间或阴天回售电网。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随着规模效应与竞争力的提升,我们预计储能业务将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并在2026年开始为公司带来盈利。”他补充,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出货多于3.3 GWh的储能系统,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6 GWh。 晶科能源美国上市ADS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周一上涨13.1%,今年迄今累计升幅达23%。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