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9.HK 601899.SHG
Zijin Mining’s prospects are brightening up further, thanks to rising gold and copper prices as well as the recent series of acquisitions

受惠全球央行减息,金价持续攀升,内地铜金矿龙头紫金,今年内已进行多次收购

重点:

  • 紫金今年连番收购,最新是买入秘鲁金矿项目
  • 美联储持续减息,加上美国债务问题难解决,将持续推高金价

 

白芯蕊

美联储今年终于启动减息,对利率变化敏感的金价应声造好,今年屡创新高,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减息,有分析便指金价有望突破3000美元大关,今年连番出手收购的紫金矿业集团(2899.HK;601899.SH),最近又再次出动,收购南美秘鲁一个金矿。

根据紫金通告公布,集团计划以2.45亿美元收购La Arena,该公司核心资产为秘鲁La Arena第一及二期项目,其中一期是在产金矿堆浸项目,二期则为尚在研究阶段的斑岩型铜金矿项目,前者平均品位每吨0.33克,后者探明与控制金品位达每吨0.24克。

通告亦指,La Arena合共持有25宗采矿特许权,矿权覆盖面积达3.31万公顷,总资产达3.2亿美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9亿美元,净利润亦有1,000万美元。

在收购秘鲁La Arena项目前,紫金在10月9日已出手,以10亿美元的作价收购加纳Akyem金矿项目,Akyem 金矿位于世界主要黄金成矿带上,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该项目去年净利润更达1.28亿美元。

除此之外,紫金在9月宣布入股内地金矿商龙高股份(605086.SH)及万国黄金集团(3939.HK),还有在7 月16 日宣布,斥资3亿元以战略投资入股方式,购入加拿大上市公司蒙太奇黄金公司(MAU.V)9.9%股权,明显集团今年收购步伐相当进取。

撇开上述收购项目,紫金业绩亦十分强劲,首三季净利润达243.6亿元,按年增长50.7%,当中第三季净利润达92.7亿元,增加58.2%,主要受惠矿山产金与矿山产铜平均售价升25.5%和13.9%,同时销量也增3.4%和2.3%。

市场经常错误理解紫金是金矿业务远比铜业务大,但事实上紫金受铜价影响较大,从2024年第三季毛利分布,矿山产金占公司毛利份额为32.5%,矿山产铜则达44.4%。至于2024年第二季(即对上一季)矿山产铜占比更加达51%,矿山产金则只有30.1%。不过,随着收购上述项目后,金与铜矿的毛利占比差距有望收窄。

特朗普上场利好金价

随着特朗普胜出美国总统大选,金价进一步上升空间更大,原因是特朗普主张低息环境,从利率期货看到,市场推算明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会下调到3.75至4厘,即较目前仍要减息四分三厘。

再者,特朗普在竞选时已表明为促进美国制造业复苏,计划在上任后会下调美国企业税率,主张由现时21%企业税率,下调六个百分点至15%。不过,美国一向入不敷出,恐怕需续靠借贷度日,市场相信美国债务情况每年将以一万亿美元增长,四年后将会超过40万亿美元,债务上升及利率下调,都不利美元汇价,黄金作为对冲美元下跌最佳工具之一,变相进一步推高金价,紫金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商,从而亦有所得益。

另一方面,美元疲弱也会推高各类商品价格,其中紫金是内地最大的铜矿商,铜作为最佳的导电及导热物质,面对人工智能、电动车、新建电网及欧美重建电网需求下,对铜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

更大问题是全球铜矿产量有限,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预计,今年全球产能增长1.7%至2,275万吨,2025年再增长3.5%至2,355万吨,对比全球今明两年精炼铜使用量分别达2,715万吨和2,788万吨,意味供需依然失衡,利好铜价发展。

除了传统铜金业务外,紫金也开拓新能源材料市场,包括进军锂矿业务。目前紫金锂矿业务拥有阿根廷3Q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湖南湘源锂矿项目及位于刚果的马诺诺锂矿,集团简称为“两湖两矿”项目,其中阿根廷锂项目即将投产,到2028年规划锂业务能达成25至30万吨锂,一旦完成部署,紫金有望成为全球主要锂矿商之一。

不过,海外收购也有一定风险,集团位于哥伦比亚的武里蒂卡(Buriticá)金矿,在2023年被盗采3.2吨黄金、涉资2亿美元。

紫金估值较国际同业平

受惠金价、铜价有望上升,配合锂矿业务发展,据《彭博》数据显示,市场估计紫金今明两年毛利率可达18.9%和19.9%,按年升3.1和1个百分点,带挈净利润有望达至320.5亿和388亿元,按年升51.8%和21%。

作为矿业股亦是内地企业,紫金业务效率表现出众,预期股本回报(ROE)达25.8%,对比世界同业如Newmont Corporation(NEM.US)Barrick Gold Corporation(GOLD.US)Freeport-McMoRan(FCX.US)分别11.8%、8.8%和11.9%,紫金ROE明显高一截。然而紫金估值较平,预期市盈率只有12.7倍,与Newmont、Barrick及Freeport分别约14.5倍、14.5倍及31倍低,加上金铜价趋升,在估值偏低下,意味紫金股价有望追上国际同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业务带动 虎牙第三季收入年增近一成

直播游戏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虎牙收入按年增长9.8%至16.88亿元(2.37亿美元),为公司今年以来最佳季度表现。 期内,公司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及其他收入增长29.6%至5.32亿元,首次占总收入超过三成,成为主要增长动力。直播业务收入微升2.6%至11.57亿元,主要受惠于付费用户平均消费上升带动。用户数据方面,截至第三季度,虎牙总月活跃用户(MAU)达到1.62亿。 期内纯利录得960万元,相对第二季亏损5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但较去年同期2,360万元下滑59.3%。经调整纯利录得3,630万元,按年下降53.5%。毛利率维持稳定,为13.4%,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3.2%。 财报公布后,虎牙美股周三高开低走,收报2.68美元,跌4.29%,过去六个月累跌约27%。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教控股预告本财年最高赚6亿

教企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财年,料会录得净利润4.4亿至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02亿元。 中教透露,净利润的预期,已反映商誉及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之影响。集团表示,主要是预计位于海南省、广东省及河南省的单位,因未来现金流量估算出现下调,要为商誉及无形资产将减值。 集团续称,单位所处的地区,因市场供给增加及在当前宏观经济下,整体支付能力下降;初步估算,是次减值是非现金性质,约在16.2至17亿元。 中教控股周四开市下跌4.5%报2.98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istinct Healthcare

专注私立高端医疗 卓正医疗三闯港交所

卓正医疗已构建起覆盖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网络,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拥有并经营19家医疗服务机构 重点: 卓正医疗采用家庭医疗模式,将单次、低频的医疗需求转变为多人、更高频的服务 2025年前8个月才首次实现经营利润回正,同期录得净利润8,321.1万元    莫莉 在政策监管趋严、医保支付改革等背景之下,中国不少民营医院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出现破产倒闭潮。不过,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私立医疗服务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营收规模不断扩大。11月5日,以中产家庭为目标客群的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这是其自2024年5月以来的第三次递表,海通国际、浦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卓正医疗的业务始于2012年,现可提供儿科、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及外科、妇科及内科等一系列专科服务,目标客群是具有较强购买力、偏好更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大众富裕人群。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以2024年的收入计,卓正医疗是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市场份额为2.0%。中国大众富裕人群规模持续扩大,从2020年的1.04亿人增至2024年的1.23亿人。大众富裕人群的增长推动中高端医疗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223亿元增至2024年的6,411亿元,弗若斯特沙利预计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1,659亿元。 经过13年发展,卓正医疗已构建起覆盖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网络,在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苏州、长沙、上海、重庆、杭州及武汉拥有并经营19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7家诊所和2家医院。卓正医疗的业务亦拓展至海外,在新加坡经营四家全科诊所,在马来西亚经营一家全科诊所,成为少数走出国门的中国私立医疗品牌之一。 与中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的个人医疗模式不同的是,卓正医疗采用的是家庭医疗模式,将单次、低频的医疗需求转变为多人、更高频的服务。以儿科作为流量入口,带动了整个家庭的医疗消费。2025年前8个月,卓正医疗儿科总就诊人次达15.89万,在整体就诊人次54.1万中占比达三成。 为了吸引更多家庭成员就诊,卓正医疗从2020年起推出了以年费为基础的会员计划,可以为一个账户中最多六名会员提供优先预约、部分医疗服务及产品的折扣价等优惠,大大提升患者的回头率。截至2025年8月底,卓正医疗共有11.65万个会员账户。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个月内,分别有73.34万、90.58万以及64.21万人次的患者在卓正医疗服务机构及在线医疗服务平台付费就诊。 盈利并不容易 尽管卓正医疗的业务快速增长,但财务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个月,卓正医疗的营收分别为6.9亿元、9.58亿元和6.96亿元,但是其盈利之路却并不容易,2022年和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22亿元和3.53亿元。2024年,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支撑下,公司实现净利润8,022.7万元,同期的经营利润仍亏损4,687.7万元。直到2025年前8个月才首次实现经营利润回正,同期录得净利润8,321.1万元。 其中,巨大的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是是影响卓正医疗财务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个月,卓正的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总额分别为4.36亿元、5.65亿元以及3.7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63.2%、58.9%及54.2%。 这部分支出难以大幅缩减,因为医生团队是卓正医疗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拥有387名全职医生,平均执业经验约15年,其中约79%的医生曾在顶级三甲医院执业。不过,随着经营效率提高和就诊人次增加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卓正医疗的毛利率正在改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9.3%提升至2025年前8个月的24%。 卓正医疗的发展中一直备受投资机构青睐,自2014年以来,公司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H Capital、天图资本、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其中腾讯是卓正医疗的最大机构投资方,持有19.39%的股份。 在2021年完成的E轮融资中,卓正医疗的估值已升至约5.1亿美元(约合36.3亿元)。作为参照,目前已在港股上市、年营收超10亿元的眼科专科机构希玛医疗(3309.HK),其市值约为22.45亿港元,仍显着低于卓正医疗上一轮融资估值。这一反差也反映出港股市场对医疗服务企业的评判逻辑:投资者更为看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自我造血水平,而非仅凭业务规模或融资估值。因此,卓正医疗能否在上市后展现出稳健的盈利前景,将成为其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启明医疗出售杭州项目 变现3.75亿元

医疗器械生产商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与杭州滨江城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总代价约3.75亿元(5,300万美元)出售位于杭州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在建项目,连同相关土地使用权,交易将待股东批准后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为配合战略调整,聚焦核心心脏瓣膜技术,减少对非核心及重资产项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44亿元,其中约2.65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余额约7,860万元补充日常营运资金。 公司预计此次交易将录得约500万元税前亏损,惟可减轻未来约7亿元的建设支出压力,改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董事会认为,交易价格虽较估值折让约12%,但属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财务灵活度,集中资源于主营业务发展。 同时,集团宣布变更首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将7,303万元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以更有效调配财务资源。 公司股价周三高开,全日收报2.52港元,升2.4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