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of BRICS flags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金砖5国扩容为11国

▷ 美国商务部长访华

▷ 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新制裁

▷ 中国暑期电影票房创新高

▷ 多家18A生物科技公司开始盈利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砖5国扩容

上周,金砖国家组织宣布在原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组合中纳入伊朗、沙特、阿联酋、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这6个新成员。我们很好奇增加了那么多新成员之后,会不会有新的缩写出现。

本次扩容主要由中国推动,因为金砖国家组织同“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一样,是中国推行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工具。但潜在问题是增加更多成员后,在新的金砖国家组织中达成共识的难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美关系或进一步解冻

中美关系在经历了一场寒冬之后,上周的两条消息可能会给回暖又增加了一些可能。首先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将在本周访华;接着,华盛顿宣布将27个中国实体从“未经核实清单”中移除。

当然,移除这些实体并不一定完全是在向中国抛出橄榄枝,美国可能只是想针对更小数量的实体进行更为“精确”的“打击”。

概股止跌回稳

中概股在上周跳出了连续三周的下跌,但回升势头在周中就被打断了。最终恒生H股指数小幅回升了0.5%,iShares MSCI China ETF回涨了1%。

在周末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之后,我们下周再来看一下中概股是否也能从中获得动力。

国光伏再遭新制裁

尽管中美关系正在回暖中,新的摩擦又出现了。华盛顿认定比亚迪、隆基绿能、阿特斯太阳能、天合光能和新东方太阳能这5家企业通过“违规”方式规避关税。

美方指控这些公司在东南亚的工厂仅仅对“几乎已经完成的产品”进行“少量”的加工,然后把产品包装成东南亚制造来规避关税。这些指控是否真的应该成立暂且不说,但是此后很多中国公司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在东南亚甚至欧美的投资,这样其实可以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



期票房创纪录

经济全面复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电影票房却已经无缝对接到疫情前的增长势头——在《奥本海默》上线之前,今年暑期票房已经达到了165亿元,超过2019年达成历史新高。

今年暑期档票房前6的影片都是国产片,但是《碟中谍》、《芭比》等好莱坞大片也重新回到了中国,重振经济的考量在这个时候可能比像西方展示强硬立场更加重要。

中国银联户外广告


联大幅增资

央行上周披露的公告显示,中国银联注册资本由29.3亿元增至99.63亿元,增幅超过240%。

有专家认为增资可以增加风险缓冲能力,更好服务公司的业务扩张;也有观点认为增资可能说明现有资本出现了不足。

期课程帮助中国东方教育重拾增长

东方教育集团,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母公司,跟俞敏洪的新东方没有关系,也没有受到“双减”的影响。其中期业绩显示,短期课程的招生人数激增,帮助其在2023年上半年恢复收入增长

新东方烹饪学校是东方教育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其新生入学人数同比增长38%,比2021年增长了约5%。其旗下的新华电脑教育的短期课程新生人数更是猛增60%。

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许多年轻人会选择进行职业培训来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但是时间和预算的限制,又让他们更多选择了短期课程。

诺辉健康

“癌症早筛第一股”加入盈利俱乐部

当许多未盈利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尚在资本市场寒冬中挣扎时,一些通过港交所18A章上市的优秀公司已经破茧成蝶,率先实现盈利,“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便是当中的佼佼者

对于初创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需要长达7、8年的时间来实现盈利是司空见惯的情况,因为研发、实验、审批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一旦达成盈利,后续的收入就会滚滚而来,比如诺辉健康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翻了两倍以上。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其下一代的HPV筛查产品将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营收增长。

新闻

JD Logistics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京东物流拟收购母公司旗下两项本地配送业务

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宣布,与其母公司京东集团(JD.US; 9618.HK)达成协议,将以2.7亿美元,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企业达盛与达疆。 京东物流表示,此项收购将完善现有业务矩阵、拓展运营版图,并增强末端配送能力。达盛与达疆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合并净利润7,520万元,上年同期则亏损1.61亿元。 京东物流称:“目标公司过去数月业务表现,均具备商业潜力及可进一步让我们拓展业务机会。” 受收购消息提振,京东物流股价周四收涨3.5%,公司年内累计涨幅温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宜明昂科折让13%配股筹3.5亿港元

创新药企业宜明昂科(1541.HK)周四宣布,拟配售2,420万股新H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约5.61%,集资3.51亿港元(4,500万美元),每股配售价14.5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格16.66港元折让约12.97%。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净额估计达约3.45亿元,将用于为在中国进行IMM2510及IMM27M的单一疗法及联合疗法的研发提供资金以治疗实体瘤;为IMM01(替达派西普)的研发提供资金,以及为IMM0306的研发提供资金,补充营运资金与一般企业用途。 宜明昂科日前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IMM2510用于治疗经免疫治疗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三期临床试验的申请。 公司股价周四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4.46港元,跌13.21%。不过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仍升18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op Toy has filed for an IPO

TOP TOY能否撼动泡泡玛特的王者地位?

日式零售企业名创优品拆分出的子公司,位列中国第三大潮流玩具零售商,在创立仅五年后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重点: 名创优品拆分出的TOP TOY已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借母企遍及全球的7,000余家门店网络,复制泡泡玛特的成功路径 13亿美元估值及日益壮大的自有知识产权矩阵,或将提升这家潮玩企业在日趋饱和市场中的胜算 谭英 2013年,企业家叶国富创立名创优品(9896.HK, MNSO.US)连锁专卖店时,从日本折扣连锁店大创(Daiso)及快时尚零售商优衣库(Uniqlo)汲取灵感。通过融合平价策略、海量品类与日式“卡哇伊”(kawaii)美学,名创优品发展为全球零售巨头。截至今年6月末,其运用该模式构建的门店网络,国内及海外店分别达4,305家与3,307家,规模早已超越优衣库约2,500家门店。 如今,名创优品正远离聚光灯,为其新生子品牌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让路。后者于上月末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旨在押注全球藏玩手办热潮的持续升温。 TOP TOY的上市计划早有伏笔,叶国福在2022年就讨论过将其分拆独立上市。但在泡泡玛特(9992.HK)旗下LABUBU系列大获成功引爆潮玩收藏热潮之际,其上市时机堪称精准。此次上市距该公司7月完成的5,940万美元A轮融资仅数月,该轮融资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机构注资4,000万美元(持股比例3.2%),使TOP TOY估值达到13亿美元。 凭借淡马锡等重量级投资者,以及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等IPO承销商的支持,叶国福正将矛头直指泡泡玛特,这家令人望而生畏的行业标杆。泡泡玛特最新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飙升至138亿元(约合19亿美元),增长两倍;净利润达46亿元,激增三倍。相较之下,TOP TOY同期营收增长稳健但差距显著,同比增长60%至13.6亿元,约为泡泡玛特的十分之一。据其上市申请文件披露,其净利润增长30%至1.81亿元。 市值方面,泡泡玛特当前约3,400亿港元(约合440亿美元),在过去52周股价暴涨逾三倍后,其规模远超TOP TOY的13亿美元。 自2020年开设首家门店起,叶国福将TOP TOY定位为藏家平价超市,沿袭名创优品销售化妆品、办公用品等海量高性价比日杂的模式。这与泡泡玛特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王宁通过自建设计团队及中国香港、韩国、北京的设计师资源,专注于开发具有市场穿透力的自有知识产权(IP)。 这种差异体现在两家公司的毛利率上,泡泡玛特以近半年70%的毛利率占据压倒性优势,是TOP TOY同期32.4%毛利率的一倍有余。差距主要源于TOP TOY高度依赖迪士尼、“Hello Kitty”持有方三丽鸥等第三方IP授权。反观泡泡玛特,则主要使用包括LABUBU在内的自有IP角色。 加注自有IP开发 TOP TOY正积极转型,力图在自有IP占比与毛利率方面向追赶泡泡玛特。采用自有IP的产品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40%,升至今年上半年的约50%。伴随此进程,其毛利率从19.9%提升至32.4%。 不过,授权IP玩具仍是TOP…

简讯:微创机器人销售强劲 今年股价爆升2.5倍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截至公告日止,集团旗下的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等核心产品的订单量,累计超过170台。 当中集团的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订单已超过百台,全球装机近80台,居国产品牌首位。公司强调,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已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图迈是首个进入海外市场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海外订单突破60台,装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40个国家及地区。 周四微创机器人开盘跌近1%报32.8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升近两倍半。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