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对新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审查,目的是让它们对美国IPO三思而行   

重点:

  • 最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的网络安全审查
  • 审查是为了让这类公司在进行美国IPO时三思而后行,不是为了阻止它们

阳歌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当下中国企业界每个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即新近宣布的政府对物流公司满帮集团(Full Truck Alliance Co. Ltd.,YMM.US,运营的APP叫运满满)和在线招聘公司Boss直聘(Kanzhun Ltd.,BZ.US)的调查。

我们先从事实着手,然后再尝试做一些解读——这对于理解发生在中国不透明的监管领域的事来说,往往是必要的。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教训是在中国的任何人从第一天开始就学会的,那就是:监管是在中国做生意或投资的最大风险之一。

当然,监管风险涉及大量部门,因为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从中央、省、市甚至到农村,存在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各级监管部门。人们常常感觉,这些监管机构喜欢不时地秀一下肌肉,不为别的,只为让大家明白谁才是老大。

但话虽如此,秀肌肉的到底是哪个监管部门,这通常是一个很好的指示器,表明某人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麻烦。

就这件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即监管中国网络安全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网信办)。滴滴出行(DiDi Global Inc.)周五宣布,它也在接受网信办的调查。所以,满帮集团和Boss直聘周一发布的几乎相同的公告并不完全出人意料。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最新公告的内容(两份几乎是相同的)。

使用网络技术为卡车司机和需要运送货物的公司进行配对的满帮集团,网信办于7月5日对其两个主要平台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 它补充说,在审查结果出来之前,它被禁止注册新用户。而提供在线招聘服务的Boss直聘,它也在7月5日受到了网络安全审查,并且也被禁止注册新用户。

两家公司都在公告的第二段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审查工作,并“全面排查”运营中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

这种措辞类似的声明在中国比较常见,但主要是来自特定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经常这样做的一个群体是中国的三大电信公司,它们经常各自同时宣布政府的新政策。

就这件事而言,私营企业也会这么做,还是有点儿令人惊讶的。但隐含的潜台词是,这些公司几乎可以肯定至少在一两天前就知道这一即将到来的行动,并且得到了网信办的指示,在它们的公告中应该说什么,以保持信息的统一,避免发出不一致的信号。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来自网信办的严重威胁。这个机构相对年轻,成立于2014年。但在其短暂的发展历史中,它已迅速成为任何在网上做生意的人都会惧怕的权力机构。它也是中国主要监管机构中最不透明的机构之一,它的决定似乎比其他机构更有分量和权威性,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

股价波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满帮集团、Boss直聘和滴滴出行的共同特征。这三家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都归网信办管辖。但更重要的是,这三家公司最近都在美国上市,首先是6月11日的Boss直聘,然后是6月23日的满帮集团,最后是6月30日滴滴出行。

关注中国的人都知道,美国威胁三年内将中国企业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除非两国政府能够达成信息共享协议,允许美国监管机构在怀疑存在欺诈行为时,检查上市中国企业的财务记录。

尽管存在这样的威胁,一些中国最有前途的科技公司仍然源源不断地前往美国上市,其中包括现在被调查的这三家企业。至少从表面上看,监管机构似乎是在说,这些公司拥有敏感的用户信息,如果落入他人之手(其中可能包括美国情报机构),可能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经营在线业务的人,都会获得这样的信息,从你上一顿饭在哪里吃的,最后一次购买行为的发生地点,甚至昨晚特定时段你所处的地理位置。因此,关于网信办只对这三家公司感兴趣的解释——它们存在网络安全风险——似乎并不充分。

更具可能性的解释是,网信办可能把这些企业在美国上市视为潜在风险,因为它们可能被迫将用户信息提供给华盛顿的情报官员。当然,了解美国法律体系的人都知道,美国政府在法律上没有权力要求获取这类在中国境内发生的运营活动的用户数据 ,因此中国企业如果真的接到了这样的要求,大可拒绝。

网信办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机构,可能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不过,它可能想借这些调查向这三家公司以及其他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挑明,究竟是谁说了算。它并没有明令禁止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至少现在还没有。相反,它使得赴美上市变得更加不方便和不确定,很可能是希望这些中国企业考虑在附近的香港上市,甚至在上海、深圳的创业板上市。

投资者也许觉得,这只是监管机构的一种姿态,因为在调查消息传出后,滴滴的股票在周五仅出人意料地小幅下跌了5.3%。即使下跌之后,它的股价仍比几天前的IPO价格高出约11%。

美国股市周一休市,所以我们还没有看到满帮集团和Boss直聘的股票将会作何反应。但如果滴滴出行具有指标意义的话,这些股票可能会经历类似的温和但有限的跌幅。然后,大家就只能静观其变,看看网信办是肌肉秀到此结束,还是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达势股份上市日小幅波动

最新: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的中国运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周二首日上市,开盘报46港元,与其IPO定价持平。 利好:该公司发行的约1,280万股股份中,占90%的国际配售部分反应理想,录得90%的超额认购。 值得关注:零售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香港公开发售反应冷淡,该部分仅接获57.55万股或45%认购申请,因此余下的70.45万股已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部分,并以招股价下限46港元上市。 深度:达势股份是全球最大薄饼连锁达美乐披萨的中国加盟商,目前在中国17个城市经营604家门店。该公司去年3月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并在10月递交更新版招股书,最终成功挂牌。虽然去年中国反复爆发新冠疫情,但该公司由于专注于外送服务,过去四年外送订单占其收入都超过70%,因此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堂食较小,其收入仍按年上升25%至20.2亿元。不过,由于积极开店,令开支持续增加,它去年录得2.2亿元净亏损,并预计将会继续亏损。 市场反应:达势股份周五早盘小幅波动,中午收盘平收于46港元。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网龙盼从教育牟利 但投资者渐失耐性

去年,该公司的教育部门虽然录得亏损,但营收依然超过了资历更老的游戏部门 重点: 网龙去年下半年营收下滑1.5%,扭转了上半年增长26%的局面 该公司正在奠定基础,希望利用旗下普罗米休斯品牌的课堂交互显示面板,转型为高利润率的教育服务供应商   阳歌 教育赚钱,但游戏更赚钱。 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0777.HK)正是在周二香港开市时候学到了这一课,因为投资者在其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发现其2022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大幅下滑,因此对其股票进行了惩罚。网龙的收入来源包括游戏和教育服务,该公司是中国成立时间最早的游戏公司之一。 总的来看,网龙在长达20年的历程里,凭借强大海外市场保持游戏业务持续盈利的能力,相对令人赞叹。除了行业龙头腾讯控股(0700.HK)和网易(NTES.US;9999.HK)外,鲜有中型游戏公司能够做到这样。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打造一项看上去颇为明智的教育战略,包括将旗下交互式面板作为重要的教学助手,引入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课堂。虽然这项业务的利润率非常低,但网龙正在为推出用于这些面板的教学软件打基础,后者是一项利润率要高得多、并能带来经常性收入的业务,也就是软件即服务(SaaS)。 该公司尚未从利润率更高的教育SaaS业务中获得回报。但它在去年中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并在去年晚些时候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收购,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它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因为其以普罗米休斯品牌销售的教育互动面板去年的总销量仅为 25.3万块。虽然比2021年增长了37.5%,但这个数字仍然相对较小。 投资者对教育部门的潜力不以为然,关注的反而是该公司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和利润暴跌。报告发布后的第二天,该股开盘下跌15%,全日跌幅为14.5%。 该公司在中国风险最大的两个行业开展业务,事实上,它在成立20多年后仍能保持盈利,似乎还是比较令人惊叹。 中国观察人士都知道,它核心的游戏业务经常受到中国监管机构打击,因官方试图控制该行业,以减少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民办教育服务也是一个敏感的领域,是两年前的一场大规模整顿行动的对象。一些公司通过将重心从K-12教育转移到不那么敏感的大学生和成年人而幸存了下来,不过多数尚未恢复盈利。 根据我们用该公司最新财报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网龙去年保持盈利没有任何问题,尽管其下半年的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至2.69亿元,这标志着上半年利润下降21%的情况有所加速,因为该公司深处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造成的动荡之中,加上最近对游戏和教育打击行动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 网龙总结称,2022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与很多中国企业的看法一致。 游戏行业的“老司机” 虽然网龙不大为人所知,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游戏公司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多年来,它合作的都是迪士尼(DIS.US)和艺电(EA.US)这样的大公司,2014年它还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布局教育服务。 游戏和教育对公司业务的贡献各不相同,但至少在过去五六年里,两者大致为五五开。去年,教育收入超过游戏,后者的收入在下半年下降7.8%,前者则增长5.6%。这导致该公司下半年的整体收入下降1.5%至36亿元,扭转了上半年26%的收入增幅。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网龙多元化的收入流,从总体上来看还是表现不错。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项业务在盈利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游戏行业利润丰厚,去年毛利率高达95.6%。教育大不如前者,至少在这方面,它的毛利率只有23.2%,较上一年的30.8%大幅下降。 该公司正在努力提高教育业务的盈利能力,为推出利润率更高的服务奠定基础,也就是将硬件产品互动面板销往海内外的教室。为此,它在12月收购了一家名为Explain Everything的数字白板平台运营商,并表示将利用该公司创建课程、活动和交互式演示,通过旗下的普罗米休斯面板来提供。 去年6月,网龙还与一家名为Merlin Mind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网龙希望将其构建到未来基于SaaS模式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中。 该公司还继续投资于游戏业务,去年研发团队增加了300名成员,为2023年预期的市场复苏机会做准备。该公司也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该业务,以便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中国市场虽然利润丰厚,但易受打击,去年海外市场占其游戏收入的16%。 周二的股价大跌,标志着投资者对网龙股价的持续低估。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仅有7倍,远低于网易的21倍,以及职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中国东方教育(0667.HK)的33倍。 这种怀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因为它的教育业务目前仍在亏损,该公司需要证明这块业务能在未来一两年实现盈利。它的盈利战略显然是有效的,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采取正确的行动。在如此多变的环境下,该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经营似乎也表明,该公司的教育业务还是有一定成功的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777.HK

业务表现迥然不同 知乎为盈利找答案

这个在线问答社区各项业务表现差距显著,去年亏损更再度扩大,连续12个季度未能获利 重点: 由于广告营收大幅下滑,知乎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但付费用户订阅业务正后来居上 新业务“职业培训”被寄予厚望,或将分拆独立发展,但职业教育领域竞争激烈,前景成疑   莫莉 知乎(ZH.US; 2390.HK)是中国互联网社区的知名问答网站,这个“中国版Quora”平台的品牌口号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但是,对于知乎何时可以盈利,管理层可能并没有答案。在过去的12个财务季度里,知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净亏损额已经接近34亿元。 在去年12月的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曾充满信心地表示,要争取短期盈利。三个月后,周源却不再强调盈利,他在展望2023年发展时仅表示:“将继续优化整个社区的用户体验,强化多重增长引擎。”在上周三晚公布财报后,知乎在美股当日上涨4.2%,其港股翌日也上升4.73%,但周五回吐近3%涨幅,反映投资者对其前景看法不一。 财报显示,在2022财年,知乎总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21.8%,回顾上一个财年,知乎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19%,可见增速已明显放缓。另外,该公司去年净亏损为15.78亿元,比上年的12.99亿元扩大21.47%,可见其盈利情况并没有改善。 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知乎较少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吸引用户眼球,因此其估值也比较低,市销率只有不足1.4倍,落后于专业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和快手(1024.HK)的2.9倍和2.3倍。 如果单看四季度业绩,知乎其实正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来缩减亏损。期內度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9.3%,净亏损则收窄53.2%至1.8亿元。虽然这是知乎全年营收增速最低的一个季度,但亏损规模同比、环比均有所收窄,毛利率也同上年同期增加了9.3个百分点至56.4%。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减少30.4%至1.23亿元,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付费会员营收大增 广告收入曾经是知乎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到新冠疫情以及中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去年知乎的广告营收仅有9.26亿元,同比下滑20%,在各业务的收入占比中,从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后来居上的是付费用户订阅业务,知乎去年四季度的平均月订阅会员达1,300万人,较2021年同期增长112.5%。由于订阅会员持续增长,2022年付费会员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大增84.1%,贡献整体营收约34%,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知乎的订阅会员可以免费阅读付费专栏,其中绝大多数付费内容为网络小说及虚拟故事。 近日,知乎上线了一款名为“盐言故事”的应用程序,专门承载知乎的“盐选故事”,这款新App与知乎账号互通,用户可以通过原有的知乎账号授权登录,并维持知乎付费会员全部权益。周源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公司在过去积累了“盐选”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技术和资料,而当前精品阅读成为付费阅读市场主要的消费趋势,新产品会在这个前提下扩大已积累的优势。 除了广告与付费会员业务之外,知乎还有其他主要营收板块。去年,其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营收约10.3亿元,同比增长5.8%;职业培训营收2.48亿元,较上年飙升442%,原因是受益于推出多元化在线课程,以及近期收购的业务提供收入贡献。 最近有科技公司在招股文件首次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科技来创作文学作品,对于知乎在AIGC领域的布局,首席技术官李大海表示:“最近已全面评估自研AIGC技术和寻求外部合作,来为产品和创作者赋能。” 他称,知乎社区的数据优势,以及垂直专业内容的积累,会在AIGC技术革命中有独特的定位,而公司目前在模型层和应用层都有自己的尝试,希望在问答和内容消费上带来新体验。 职业培训成新亮点 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变现和付费变现来说,知乎的新板块“职业培训”更加引人注目,它除了是去年收入增幅最快的分部外,收入占比也从去年的2%大增至7%。 知乎管理层也对职业培训寄予厚望。周源表示,公司的战略重心将分为以社区为核心的第一曲线,以及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第二曲线。他在去年11月发表的公开信曾强调,知乎从 2019 年底开始摸索职业教育,用三年时间做了各种尝试,“已经通过联运、自营和收购,进行了职业教育的初步布局。”最近更有报道称,该部分业务可能会分拆独立发展,以凸显其重要性。 最初,知乎是作为平台,提供课程的在线销售转化,教学服务来自第三方教育机构。2021年8月,该公司投资财经会计在线培训公司品职教育,同年10月入股在线留学考试培训机构趴趴英语,再于去年10月收购主攻教师资格考试的职业教育公司掌上园丁。两个月后,知乎的职业教育业务上线了首个独立品牌“知学堂”,今年2月还推出了“一起公考AI课”App,继续加码职业教育业务。 但是,在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诸多K-12教育培训机构已纷纷转型职业教育赛道,加上布局已久的网易(NTES.US; 9999.HK)、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已相当激烈。职业培训能否成为帮助知乎实现盈利的快捷方式,相信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390.HK Z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