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塔式起重机〞服务供货商盈利下跌,但大量合同金额有待入账

重点:

  • 达丰设备劳动成本增加,截至9月的中期利润同比减少37.8%
  • 公司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慰劳股东

何仲尼

对于〝塔式起重机〞这个名词,读者可能比较陌生,它是〝塔架式结构〞的全回转动臂架式起重机,可以利用上高落低、纵横交错的方式,迅间搬运建筑材料,属于大型土木工程工地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这个行业看似〝冷门〞,但角色却相当重要。

作为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的〝塔机服务第一股〞,在国家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实现〝碳中和〞(排放的二氧化碳,以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全部抵消)目标的背景下,核电、风电在内的绿色能源获大力发展,去年全国有9到10个新核电站进入市场,达丰设备(2153.HK)中标了7个项目,而国内10万个风电站亦在未来10年内需要维修,有望扩阔达丰收入来源。

但是,根据达丰公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业绩,毛利减少19%到1.2亿元(约1,880万美元),纯利下跌37.8%到3,850万元,每股盈利0.03元,主因是劳工成本增加。同时,集团为股东带来喜讯,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约0.0038美元),是自从今年1月上市以来,第二度派发股息。

达丰派发特别股息,对股价有一点提振作用,消息公布后,达丰上周一涨了1.74%,以1.17港元收盘,但比上市以来的高位1.92港元相差四成,与年初的招股价仍距离32%。

集团在业绩报告中表示,派发特别股息的原因,是感谢股东支持,为对方提供更佳回报。回顾达丰年初上市的招股文件,集团会参考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计划将每年纯利的30%,作为股息派发予未来股东。这次派发的0.03港元特别股息,已等如期内每股盈利的83%,远比招股时的承诺为高,虽然这只是一次性以特别股息、而不是以恒常中期股息形式派发,但也侧面反映管理层在业绩下降同时,仍愿意与股东分享大部分利润。

5.5亿等待入账

事实上,参考最新业绩报告,集团截至9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2.1亿元,比半年前的1.5亿元增加40%,在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掏出约2,900万元便能慰劳股东,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做法。

达丰在财务稳健的同时,盈利却录得倒退,主要归因两点。首先,回顾财务报表,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到4.16亿元,但销售成本增加12.6%,达到2.96亿元。集团解释,由于分包劳工的人数大增约两成到3,295人,令劳动分包成本大涨23%。

劳工人数增加,或许侧面反映行业的回暖势头。主席兼非执行董事黄山忠在业绩报告中表示,达丰在过去6个月增加购买塔式起重机与相关零部件,并提升塔式起重机及其辅助结构件的制造加工能力,截至9月底已管理1,257台塔式起重机,以扩大业务满足客户增长的需求。项目增加,所需人手也自然增加,成本增长看来在所难免。

另一个业绩下跌的原因,是增长未完全反映在财务报表中。集团表示,截至9月底,集团有287个进行中的项目,涉及5.72亿元合同价值,另有37个总值1.43亿元的手头项目,预计有5.5亿元的合同金额,会在未来12个月内入账。难怪黄山忠说,有信心在未来数个月取得可观业绩。

估值低于同业

谈到中长期前景,管理层也流露出乐观之情。行政总裁邱国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将进一步促进对大中型塔式起重机的需求,为集团提供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为减省工序及符合环保建筑,装配式建筑成为行业新趋势,但预制组件的重量远高于传统建筑部件,对起重机的负重要求大幅提高,因此行业对中大型塔机的需求大增,达丰可望受惠。

〝塔机股〞在香港较罕有,要衡量估值高低,可与其他中型机械装备及器材股份比较。参考中国龙工(3339.HK)、昊天国际建投(1341.HK)、第一拖拉机股份(00038.HK)和郑煤机(00564.HK),四家公司市值大约是14亿到89亿港元,市帐率(P/B ratio)从0.69倍到1.49倍,市盈率(P/E ratio)约3.8倍到20.5倍。

达丰设备最新市值约13.5亿港元,市帐率约0.74倍,属行业低端水平,而且以它的市盈率约8.7倍来看,在上述四家公司中,它比其中三家存在折让,仅高于规模较大的龙工。随着未来合同金额与相关盈利可望入账,加上持续受惠于国家政策,达丰的估值或有上升空间。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导,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香江电器招股集资最多2.28亿港元

厨具制造商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619.HK)周二在香港公开招股,集至多2.28亿港元。根据交易所公告,公司计划发售6,820万股,发行价每股2.86港元至3.35港元。 最终定价日定为6月23日,于6月25日挂牌上市。若以区间上限定价,公司市值将达9.14亿港元。 香江电器去年营收达15亿元,较2023年的11.9亿元增长26%,盈利从2023年的1.21亿元增至1.4亿元,上升达16%。北美是公司最大市场,占去年总销售额逾四分之三,亦令其在中美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启动破产重整

中国新兴电动车品牌哪吒汽车陷入经营困境,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式启动破产重整程序。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6月13日披露,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因遭拖欠车展印刷品合作款项,向法院申请合众新能源破产已获受理,并已指定破产管理人。 据财新报道,哪吒汽车泰国Facebook帐号12日发表声明,表示此次重整为政府主导、法院监督下的积极自救,将透过引入战略投资、重组管理团队以恢复生产、研发及扩展海外市场。然而,有泰国供应商质疑声明内容,指出当地团队已于5月底全数解约,经销商与供应商损失惨重。 自2024年下半年起,哪吒频传欠薪、停产与裁员消息,前CEO张勇亦于同年12月卸任。虽董事长方运舟承诺改革并改善毛利率,惟至今营运未见起色,甚至在2025年6月遭员工围堵讨薪。据了解,公司累计负债近百亿元,早前拟透过债转股与新融资纾困,但进展有限。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nu operates hotpot restaurants

递交港上市申请 巴奴为投资者奉上“高端火锅”

这家火锅连锁企业申港上市的文件揭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复杂的市场态势下,客流量大幅攀升,但人均消费缩水 重点: 巴奴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文件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及利润双双实现增长 上市文件披露,中国消费者今年第一季度外出就餐频次增加,但单次消费金额走低   阳歌 火锅连锁企业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近提交的港股上市申请,折射出中国餐饮市场的复杂图景:消费者日趋精打细算,但外出就餐热情依然不减。 作为赴港上市餐饮企业阵营中的一员,巴奴此次港股上市拟募资额有望突破1亿美元,或成该梯队规模较大的募资项目。这家定位高端火锅市场的企业,其客单价确实比服务大众客群的海底捞(6862.HK)高出约40%。 定位高端能否助力企业发展,将成投资者是否认同公司上市的关键。去年,多数中国餐饮企业同店销售额下滑,主因是经济增速放缓下消费趋于谨慎,人均消费缩水。 鉴于香港上市规则仅要求企业每年披露两次业绩,今年目前的趋势是否缓解尚不明朗。不过,零售业数据显示,在政府刺激消费政策助推下,今年初以来,行业已重现营收与同店增长态势。 肯德基中国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是为数不多披露季报的餐饮企业,公司同店销售额去年下滑3%后趋于平稳,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持平。不过,其客单价(与传统堂食餐厅人均消费概念类似)同比下降4%。 巴奴的上市材料显示,尽管消费者保持谨慎支出,但今年一季度外出就餐人群持续扩大。公司营收同比攀升26%至7.0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5.64亿元,虽然增长很大程度源于门店扩张。截至3月底,公司全国门店达145家,较去年初的111家大幅增加。 深入分析运营指标可见,巴奴今年第一季度客流量同比激增,有效对冲人均消费下滑。当季接待顾客数同比增加40%至541万人次(去年同期为387万人次),翻台率从去年同期的每日3次大幅上升至3.7次。 但如前所述,当季客单价延续下行趋势,同比下降5.3%至138元(去年同期为148元)。可比数据显示,海底捞去年客单价97.5元,虽远低于巴奴,但其降幅较温和,较2023年的99.1元仅微跌1.6%。 经历三年频繁闭店及出行限制后,2023年中国餐饮零售业一度迎来报复性消费。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就业与房地产市场疲软,这股复苏势头在当年末明显减弱,消费行为趋于保守。 中央厨房体系 财务数据显示,在消费疲弱环境下,巴奴在增速放缓考验下,表现相对稳健。与同业相似,公司去年同店销售额较2023年下滑9.9%,但今年第一季度该指标同比逆势增长2.1%。 巴奴2001年创立于河南省,是中国最早专注火锅品类的连锁品牌之一,这种业态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一大餐饮形式。目前,河南仍为其门店最密集的区域,全省分布53家门店,占总门店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在坚持高端定位的同时,巴奴深耕下沉市场的战略成效显著。145家门店中,近80%分布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据第三方数据,巴奴位居中国火锅连锁第三大品牌,并以3.1%的市占率成为高端细分领域龙头。由于该市场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品牌合计份额仅8.1%),若能持续扩大规模,巴奴有望跻身行业头部阵营。 值得玩味的是,巴奴在上市文件中异常低调地处理扩张计划,而这本应是常规路演的亮点。经济不确定性之际,此举或为保持战略弹性。实际上,公司近年净增门店数持续攀升;2024年新增35家,2023年新增25家,2022年新增11家。 高度依赖中央厨房,似乎构成巴奴的核心优势,这种模式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障就餐体验的稳定性。目前,公司运营5座中央厨房及专业化食材加工基地。 “我们高度重视精益店面运营。”招股书称,“依托中央厨房与冷链体系支持,食材经集中加工及小份包装,显著降低门店对设备及人力的依赖。” 规模化效应叠加中央厨房模式,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餐厅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21.3%稳步增长至今年第一季度的23.7%,从而带动盈利稳健上行,当季净利润同比激增58%至5,520万元(上年同期为3,500万元)。 海底捞构成估值对标的最佳参照,当前其市盈率(P/E)为16倍,市销率(P/S)达1.74倍。若采用可比估值法,巴奴的市值区间约为20亿至40亿元,对港股投资者而言,不啻为一道独具风味的餐饮投资新选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亏损中的曹操出行 上市集资两成还债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2643.HK)周二在港公开招股,发售4,417.8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1.94港元,集资约18.53亿港元,于本月20日截止认购,25日挂牌。 公司2024年收入146.6亿元,按年增37.4%,但仍录得亏损12.5亿元。截至去年底,曹操出行的定制车队超过3.4万辆,覆盖31个城市。公司的月活跃用户按年增49.5%至约2,870万,日订单量上升33.2%至163.4万,司机每小时平均收入35.7元,跌1.1%。 此次集资所得约20%用于偿还若干银行借款,19%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及服务质量,约18%用于提升并推出定制车,17%用于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16%用于扩大地理覆盖范围,余下约1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