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M.US
Full Truck Alliance reports strong revenue growth

三季度,该数字货运平台的货车司机用户数量达到400万,月活发货货主总计达284

重点:

  • 满帮集团三季度收入增长33.9%、净利润反弹81.4%后,股价上涨14.3%
  • 本季度,货运应用程序履约订单量增长22%,达到5,190万,反映积极的获客策略和产品创新的成效 

谭英

货运应用程序运营商满帮集团(YMM.US)上周公布的三季度业绩完全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尽管中国经济低迷,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均录得强劲的两位数增长。投资者投桃报李,推动公司股价在公告发布当天上涨14.3%,使其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42%。

中国国内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陷入低迷,投资者往往对与中国国内经济捆绑的股票持谨慎态度。这种情況反让业务全部在中国的满帮集团的最新业绩愈发亮眼。尽管满帮集团股价上扬,但另一家快递公司顺丰控股(6936.HK)在11月27日的香港IPO中运气不佳,首个交易日收盘持平。

这似乎表明,投资者喜欢满帮集团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即运营一个平台,为卡车司机和需要在中国境内运输货物的客户牵线搭桥。相比下,顺丰控股的运营模式成本要高得多,它拥有并维护着数以千计的物流车辆和飞机,更不用说数量相当的仓库,这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运营商。

与满帮集团更相似的是拉拉科技,它是总交易额排名全球第一的物流交易平台。拉拉科技最近重新启动了香港上市计划,如果成功,满帮集团近期的强劲表现可能预示着它的前景良好。

拉拉科技最新上市文件中的独立研究显示,满帮和拉拉科技所在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公路货运市场,2023年的总交易额估计为1.19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7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满帮似乎既没有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也没有受到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上台,引发的地缘政治焦虑的牵连。公司第三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33.9%至30.3亿元,季度净利润增长81.4%,至11亿元。

由于订单量和变现率提升,交易服务收入(主要来自货车司机支付的佣金)增长68.6%至10.5 亿元。本季度货运经纪服务增长19.7%至13亿元,而货运信息发布服务(由托运人支付)则增长4.9%,至2.23亿元。

公司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之一是增值服务,包括信贷解决方案,本季度增长33.7%至4.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59亿元。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收入介乎29.4亿元至30亿元间,意味增速在22.3%至24.8%,较第三季度有所放缓。如果按这个范围的上限计算,公司2024年全年的收入将突破110亿元,较2023年增长32%

400万卡车司机里程碑

本季度,满帮履约订单——即平台上所有匹配成功的运输订单减去取消的订单——增长了22.1%至5,190万,而平台发货货主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284万,同比激增33.6%。 

公司首席财务官蔡翀说,公司平台上的货车司机数量在本季度达到了400万的新里程碑,留存率为85%。

董事长兼CEO张晖(英文名Peter)将货主新用户数量的增长归功于公司两个原始品牌之一——运满满的品牌全面换新,以及产品改进和积极的广告宣传活动。他说,司机增加是利用了“秒抢好货+司机会员+行为分”的组合机制的结果。

对于像满帮这样的轻资产公司来说,用户留存至关重要,因为它没有顺丰速运那样的卡车车队,也不像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那样有垄断的发货货主。满帮经常把自己比作优步(UBER.US),因为它也是中介,在司机和包括货运代理在内的发货货主之间提供货运预订服务。

尽管只有49%的用户是真正的直接发货货主,但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满帮的卖点是提供定制服务,并且可以消除推高货运成本的中间商。蔡翀表示,三季度的新用户大多数都属于直接发货人。

满帮提供的套餐越有吸引力,愈能带来好效果,毕竟卡车司机来都希望尽量提高每趟行程收入,同时可以最大幅度节省成本。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因为效率较低的运营商退出,中国卡车司机的数量从2016年的3,000万下降到2024年中期的1,730万。满帮正在全力追逐这个数量日益减少的群体,利用激励方案等手段来推动新发货人的增长,例如“委托”服务,让公司为不太熟悉现有选择的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至少就目前而言,满帮还是一个相对受欢迎的公司。其市盈率为26倍,低于优步的35倍,但它可能是卡车司机应用程序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在满帮的季报中,几乎唯一的负面因素是增值税对成本的巨大影响。但据公司三季度投资者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提供的增值税退税补贴超过了税费。三季度增值税退税达10亿元,增值税税款为13.8亿元。该公司没有披露收到的任何补贴金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玄武云料上半年亏损增至2,700万元

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服务(CRM)供应商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不少于2,700万元(376万美元)的净亏损,远高于2024年同期约610万元的亏损,反映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公司指出,亏损扩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国电信行业加强监管,导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务销量下滑。不过,玄武云亦强调正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务的投入,使整体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董事会表示已加强现金流与财务控制,预计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将转为正数。 玄武云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57港元,转升1.95%。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升约4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效率提升严控成本 小菜园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饮运营商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于经营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将录得强劲增长。 公司预计半年度利润将介乎3.6亿元至3.8亿元间,中值较去年同期2.8亿元的利润水平增长32%。 公司声明:“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集团多措并举优化运营效率、严格管控成本费用,以及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集团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小菜园股票周一高开,早盘上涨4.7%至9.79港元,相较去年12月上市价8.50港元上升约1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持续关店 呷哺呷哺预告亏损大减

火㶽餐厅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发盈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下跌18.9%,但亏损大幅收窄至8,000万元至1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74亿元。 公司指出,期间持续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降本增效、不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以及优化餐厅布局结构。期内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预计在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开报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2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s fading box office delivers rare profit-booster for Imax China

《哪吒2》力挽狂澜 IMAX中国盈利爆升

经历去年业绩倒退后,IMAX中国今年中期迎来一份亮丽的业绩,一洗颓风 重点: 公司中期盈利劲升近9成 内容解决方案收入急升超过1.2倍   刘智恒 一部《哪吒2之魔童闹海》,顶起今年半个中国电影市场,更撑起IMAX中国控股(1970.HK)的盈利增长。公司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收入5,780.2万美元,同比上升32%,盈利出现爆发性增长至2,389.3万美元,同比激增89%。 IMAX中国2015年上市时,市场寄望甚欣,当时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年年上升,投资者认为,内地观众要求日高,对IMAX模式的电影需求将持续向上。在市场热捧下,股价由上市的31港元,短期爆升至60港元水平。 想象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当电影市场票房增长未如预期,甚至回软后,IMAX中国股价从天堂掉到地狱,一度跌至去年4月的5.7港元,市值蒸发逾九成。 去年公司的盈利下跌近两成,正当市场认为IMAX中国未来业绩难有大作为时,今年中期大翻身,当中以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增长甚为耀眼。所谓内容解决方案,是将影片转成IMAX格式,放在IMAX影院网络播放,影院根据票房比例与IMAX中国分成。 上半年来自此业务的收入爆升123%至2,080万美元,能有此骄人成绩,全赖《哪吒2》搭救,该片票房不光劲收154.46亿元,打破内地电影史上票房纪录,亦是IMAX类影片的票房之王,IMAX中国自然大大受惠。 公司另一项主业,是为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虽受惠于票房上扬,分成增加,以及维护收入上升,但整体收入同比仅升6.3%至3,623万美元。 可以说,上半年若没有哪吒,IMAX或许啥也没有,盈利能否有增长也成疑问。所以IMAX中国公布中期业绩后股价一度上升3%,但对该公司的前景也别太乐观。 票房未复当年勇 近年内地电影票房增速似已见顶,甚至有回落迹象,《哪吒2》票房虽是一骑绝尘,但这属十年难得一遇的电影,并不能以此为常态。 事实上,中国电影票房自2019年高峰的641亿元后,至今未能重返600亿元水平。最高一年是疫后的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票房达549亿元,较2022年升17%。然而一年后的2024年,票房收入回落至425亿元,按年下跌22.6%。 今年上半年,据中国国家电影局统计,票房为292亿元,同比增近23%,但别忘记光一部《哪吒2》就贡献了154亿票房。若没有《哪吒2》,即使有另一大片替代,按过往经验,顶多也不过50亿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票房只有约190亿元,低于去年上半年的238.95亿元。 在整个电影市场增长乏力下,IMAX模式电影势难独善其身,IMAX中国的业务必然受到影响。 消费下沉不利高昂票价 IMAX模式的电影,因技术需求较高兼要相关设备配合,票价必然较2D电影高。一般而言,IMAX电影每张票价比2D电影高出20至70元。在一线城市,IMAX电影每张票平均60元,高出普通电影约8至10元,更远高于促销电影票价达四成。在三、四线城市,IMAX电影可以高出百元或以上。 票价差异性之大,对于观众来说,就要有所取舍及考量,毕竟现时社会经济环境疲弱,消费下沉,对看电影就没那么讲究。在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下,IMAX中国未来业绩自然蒙上一层阴霾。 需求全看片种 IMAX中国的前景也视乎电影的片种。要知道IMAX电影的卖点是其高解像度与立体水平;一般来说,科幻奇异或动作火爆场面,又或是动画片,以IMAX模式播放较能满足观众的观感要求。相反,文艺、爱情或喜剧等,观众并不需要观能刺激,IMAX电影武之地不大。 因此,若哪一年,市场流行科幻、动作或动画片,那IMAX电影就大派用场,IMAX中国的收入很容易水涨船高。但电影的潮流是变幻莫测,IMAX中国的前景就较难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今年为例,IMAX中国在大中华区上映的IMAX电影,来自好莱坞的只有十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部,只不过凭一部《哪吒2》力挽狂澜。 人们十分钟爱哪吒电影中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对于IMAX的命来说,,绝对不由自己主宰,一切系于电影市场及片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