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公司正在迅速扩张,正在逐渐加大它在美国卡车自动驾驶市场的投入

重点:

  • 图森未来最新的招聘潮和逐渐壮大的主要卡车业务伙伴都显示出,它的自动驾驶技术距离实现商业化越来越近
  • 公司强调它在美国的业务进展,而低调处理涉及中国的业务,这显示出它正在迅速将重心转移至美国

阳歌

至少从表面来看,卡车自动驾驶技术专家图森未来(TuSimple Holdings Inc.,TSP.US)的最新财务报告和它的英文名很像,看起来十分simple(简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报告展现了一家总部在美国和中国的企业正迅速提升它的卡车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利润丰厚的商业化。

但鉴于该公司置身于中美之间一个敏感地带的复杂位置,我们可能需要挖掘这份最新报告的隐含之意,来真正了解图森未来的车轮将驶向何方。

首先,图森未来发布报告的方式颇不寻常。通常,公司会通过容易获取的新闻稿的方式来发布,其中包含全部的财务信息以及要点,而图森未来只是发布了一份简短的新闻稿,引述公司CEO吕程对公司最近招聘热的评论。稿件中唯一其他的内容就是一句话,说公司在4月IPO之后的禁售期即将在8月17日正式结束,距现在还有一周。

或许那最后一句话吓坏了投资者,导致周五稿件发布后,图森未来的股票跌了10%。毕竟,极少有公司会如此公开地指出,这种程序性的禁售期即将结束,或许这让一些人开始揣测,图森未来的早期投资者是否打算在8月17号以后大幅抛售股票。

尝试发现公司实际的财务数字同样也没那么容易。点击新闻稿中的一个链接会跳转到图森未来的投资者关系页面,在这里你需要再点击另一个链接,才能终于找到图森未来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的一份看起来充满术语的报告。投资者关系主页上一个更明显的链接通向一封特别的致股东信”,它看起来要漂亮得多,仅仅在最后简短地提及了最新的财务信息。

可能最有趣的是,在20页的致股东信中,“中国”只出现过一次,虽然公司存在某种形式的在北京和圣地亚哥的双总部。即便那一处简单的提及也很模糊,只是简单地说,“图森未来是一个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并在亚利桑那、得克萨斯、中国、日本和欧洲有运营。”

所以其中一个关键的印象是,我们可以开始这样推断,公司在逐渐淡化它的中国根源。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当吕程被问及图森未来最近的招聘热潮时(我们很快会详细介绍),这种淡化的策略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我猜,从地域上来说,我们大部分的招聘在美国,我想说接近差不多80%,” 他说。“我们也在组在欧洲的团队,然后同时也在扩大我们在中国的技术团队。”

走在前面的美国市场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暂且打住,来看看图森未来的实际业绩,从中可以看到,随着它的卡车自动驾驶技术接近商业上的可行性,该公司突然急速扩张。

公司的财报称, 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从去年同期的26.3万美元增至148万美元,亏损则从2800万美元飙升至1.17亿美元。亏损不断增加是因为公司开始大举招聘,截至6月底,它的研发人员达到约1000人,较3个月前增加了23%,导致支出激增。

目前,它共有约122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绝大多数,这表明该公司对技术开发高度重视。

图森未来已经有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合作伙伴群,它们全是西方企业,帮它把技术推向市场。其中包它的投资者大众汽车(Volkswagen)、UPS快递,以及合作伙伴纳威司达(Navistar)和斯堪尼亚(Scania)。最近,该公司宣布与物流和运输管理专家Ryder(也是一家美国公司)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

在致股东的信中,图森未来也对它在美国市场取得的快速进展不吝赞誉之辞。该公司主要使用L4级技术,仅次于被视为完全自动化的L5级技术。

 “在第二季度,我们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监管机构合作,使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商业运营成为可能,​​允许L4级商业运营的州数量因此达到了26个,”信中写道。“此外,在第二季度,怀俄明州加入了NHTSA自动驾驶测试计划,使允许L4级自动驾驶测试的州总数达到了44个。”这个计划是美国交通部为促进自动驾驶而采取的一项举措。

相比之下,在最新的公开材料中,关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进展,讨论极其有限。为数不多的关于中国的一处内容称,如果该公司被视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其刚刚起步的中国业务可能会受到2017年发布的《网络安全法》的限制。

那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其中一个最大的信号似乎是,该公司越来越重视美国业务,这些业务很有可能比在中国业务更早实现商业化。

它发布信息的方式似乎也表明,它希望对这一转变保持低调。由于目前中美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这并不太令人意外。按照目前的情况,人们甚至可以想象,该公司可能将其规模小得多、技术水平低得多的中国业务分拆成一个单独的实体,以避免中国政府当前对拥有敏感技术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企业的反感。

然后再来看看该公司的实际股价,与美国上市的其他一些中国企业最近遭遇的动荡相比,该股表现相对良好。即使在上周五的抛售之后,该股目前的股价仍IPO价格低15%左右,与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近期遭遇监管动荡相比,这一跌幅相对较小。

或许这表明,人们正在押注该公司最终将选择美国作为其总部,基本上是站在一个比中国潜力更大的市场一边,而且从监管角度来看,这个市场肯定更具可预测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AI推动业务增长 赤子城料中期纯利翻倍

社交媒体运营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将介乎31.35亿(4.36亿美元)至32.15亿元,按年升约38%至41.5%;净利润料达4.7亿至5.1亿元,按年增长108.9%至126.7%。 公司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运用AI技术,推动旗下多元化社交产品稳步发展,带动整体收入及利润提升。同时,赤子城于2024年12月完成收购社交娱乐服务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权益,使该公司财务表现全面纳入合并报表,也为利润增幅提供支撑。 业绩公布后,赤子城股价周四高开9.3%,至中午休市报11.1港元,升8.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业中慧元通招股 持续亏损陷商业化困局

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点: 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 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IPO完成后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莫莉 后新冠时代,中国疫苗企业普遍面临价格战与市场萎缩的困局,曾经备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费“明星”苗种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与商业化、却遭遇规模化和盈利挑战的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于7月31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输血”以抵御行业“寒冬”。 招股书显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招股价介于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间。以发行价上限计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资5.18亿港元(4.75亿元)。公司于7月31日至8月6日公开招股,预计8月11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场费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还引入了两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约占IPO基础发行规模的18%。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联席保荐人。 ​​中慧元通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还拥有包括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内的11款在研产品管线。 手握一款商业化产品后, 中慧元通依赖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上市销售,在2023年实现了5217万元收入,2024年该产品的完整销售年度带来营收跃升至2.60亿元,展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仅有41.3万元,公司对此解释是:流感疫苗的销售受季节性波动影响,相关销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渗透率极低。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国的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8%,美国同期的接种率接近50%。中国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7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29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但是,在中国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属于自费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场正在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国药集团旗下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约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定价高达319元/支。尽管亚单位疫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等优点,但是巨大价差让中慧元通在销售端明显承压。从退货比例就可见一斑,2024年录得的有关2023年销售流感疫苗的实际产品退回为2,130万元,高于此前预估的1,330万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万元计算,退货比例达到四成。 因此,在商业化产品收入有限、研发持续投入之际,中慧元通连年录得净亏损。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录得净亏损高达4.25亿元、2.59亿元、873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开支高企,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3亿元、2.05亿元和 4651万元。 流动性濒临极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现金储备仅剩1.15亿元,而流动负债净额高达4.7亿元,资产净值下跌至1.47亿元。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招股书表示,如果按发行价下限计算,本次IPO预计净募资约3.9亿元人民币,理论上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当前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招股书坦承中国市场存在26款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竞品,包括12种四价疫苗,当中不乏智飞生物(300122.SZ)、科兴生物(SVA.US)等疫苗巨头的产品,它们有着更为成熟的产能和渠道优势。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个核心产品是冻干人狂犬病疫苗,该产品采用的是二倍体细胞技术路线,因安全性更优、抗体反应更好被视为该类疫苗的升级方向,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康华生物、民海生物的同类疫苗已经上市,还有另外6家企业正在研发同一路线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于2021年6月完成6.9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41.89亿元。以招股价上限计算,IPO的市值约为60.98亿港元,B轮投资者可以获得大约34%的溢价。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002007.SZ)的市销率约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价上限计算的市销率约为21.5倍,远高于行业龙头的估值。在疫苗企业的业绩普遍滑坡期间,中慧元通作为新玩家攻占市场的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其长远发展仍有待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uthentic称“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售锐步”

周三媒体报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认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锐步。 Footwear News报道称,Authentic Brands执行副总裁Steve Robaire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Authentic并未向安踏出售锐步,市场传闻完全错误”。Robaire补充称:“Authentic过去、现在及未来均无剥离锐步的计划”,并表明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锐步品牌的发展。 先前有消息称,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锐步,并已接近达成协议。创立于1958年的锐步,阿迪达斯于2021年以25亿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为中国最大运动服饰品牌,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AS.US)后,已持有包括威尔胜和始祖鸟等多个国际品牌。 在报道传出后,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