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股票经纪商首季度收入均出现下滑,老虎证券则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

重点:

  • 由于股市低迷导致交易佣金下滑,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首季度收入大幅下降
  • 富途控股在该季度控制了支出,为寻求国际扩张而大量招聘的老虎证券支出上升 

阳歌

冲锋虎还是蛰伏牛?

投资者如今似乎更喜欢后者,至少从中国两家领先的在线经纪商老虎证券(TIGR.US)和富途控股(FUTU.US)最新的业绩来看是如此。老虎证券又名向上科技,以“老虎股票”服务而闻名,该公司从北京起步,后来转移至新加坡。与此同时,富途控股以“富途牛牛”服务平台著称,意思是“财富之路上的公牛”。

上周一业绩公布当天,富途控股的股票大涨19%,全周共涨20%。老虎证券则正好相反,周五宣布首季度业绩之后,股价下跌了19%。

话虽如此,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即使大幅下跌之后,老虎证券的估值仍然远高于富途证券,历史市盈率达到26倍,后者为14倍。美国的折扣经纪商嘉信理财(SCHW.US)和盈透证券(IBKR.US)市盈率介于这两家中国公司之间,分别为23倍和20倍。

老实说,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的最新业绩都不那么亮眼,考虑到一季度全球股市的惨淡表现,这并不令人意外。作为指标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下跌了5.6%,在史上最长牛市之一结束之后,姗姗来迟的下行市场已经成形。

一般来说,股市下行不仅对股票投资者不利,对于执行股票交易的经纪商也是坏消息。这是因为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交易量往往会萎缩,导致佣金大幅下降,而佣金是许多证券经纪商的最主要收入来源。

在此情况下,老虎证券的佣金收入同比下降42%,至3,050万美元(2亿元),占公司该季度营收的58%。富途证券的佣金收入同样下滑,但降幅仅为27%,至9.675亿港元(8.3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重相似,为59%。

老虎证券的总体营收下降35.2%至5,260万美元,公司将糟糕的业绩归咎于佣金下滑。该公司还提到了IPO承销收入的下降,因为当股市低迷时,新上市的公司往往也在减少。富途控股该季度总营收下降25.6%,至16亿港元。

两家公司都是在中国成立的经纪商,它们帮助中国投资者购买外国股票,先是美股,后来扩展到港股。但中国监管机构去年表示,两家公司在没有必要许可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可能属于非法运营,在此之后,它们都试图让业务多元化,寻求进入其他市场。

实际上,两家公司都没有在中国作为金融服务公司的许可,但它们在美国、香港和其他市场都设有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子公司。中国曾经欢迎私营公司提供此类金融服务,以便为由僵化的国有实体主导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但中国政府在大约五年前突然改变了方向,最近则一直在打压此类公司,部分原因是担心它们缺少风险控制经验。

新加坡虎和香港狮

为了淡化自己的中国根源、降低监管风险,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都各自做出了相似的挣扎,积极尝试海外业务。老虎证券专注于新加坡,并将这里列为其总部所在地;而富途控股则将重点放在了香港,这里毗邻它原来的总部所在地——中国南部的新兴城市深圳。

老虎证券在最新的财报中表示,它的目标是在今年增加10万个资金账户,这意味着将比2021年底的总数增加15%。该公司还说,目标是60%的新账户来自新加坡客户。从该公司开始在新加坡提供经纪服务仅仅两年后,新加坡就已成为其最大市场。在其余的新客户中,只有15%来自中国大陆。 

作为其全球多元化的一部分,老虎证券首季还进军澳洲市场,并表示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在澳洲和临近的新西兰发展新账户,将是这部分业务的重点。

与此同时,富途控股表示,首季度新增付费客户中超过80%来自香港和其他海外市场。它还表示,自己正受益于在香港市场地位的夯实。在香港,随着买家转向更大、更安全的券商,许多中小型券商正遭受打击。

考虑到中国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从网络贷款到电子商务和教育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公司都受到了影响,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的多元化努力,看起来实属精明之举。

支出是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的一个不同之处。与眼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一样,富途控股预计未来将面临困难,因此正在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本季度削减了49%的运营成本。但老虎证券却反其道而行之,其运营成本在本季度实际上升了17.6%。这主要是因为作为公司国际扩张的一部分,大幅增加了员工人数,该季度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长了67%。

在成本上升和收入下降的共同作用下,老虎证券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亏损,净亏损590万美元。而注重成本的富途控股在这一时期保持了盈利,不过其利润同比下滑51%,至5.72亿港元。

总而言之,市场原来可能更看好老虎证券,因为它在市场繁荣时期采取了更积极的姿态。但随着出现长期低迷的可能性加大,市场情绪似乎正在偏向更保守的富途控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Mer Eye Care announced last Friday that it had repurchased a total of 1.35 million shares from the market over the past five trading days.

快讯:希玛眼科掷490万港元回购股份

最新: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3309.HK)上周五公布,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从市场回购合共135万股,每股作价介乎3.55至3.73港元,总值490万港元(455万元)。 利好:股份回购会减少公众持有的股票数量,在利润及股息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及获分派的股息将会增加。 值得关注:由于希玛眼科的股价正处于过去52周的中低端水平,公司可能选择在此刻回购,以提振股价表现。 深度:希玛眼科由香港著名眼科医生林顺潮于2012年创立,是大湾区领先的连锁眼科医疗集团,公司于2018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年6月底,在中国内地拥有8间眼科医院和两间眼科诊所。该公司近年把业务扩展至包括牙科、整型外科、医学美容、家庭医学和肿瘤科等多个专科服务,令收入稳步上升。不过,该公司去年却转盈为亏,主要因为其位于上海及北京的核心眼科业务在疫情中受到打击而出现亏损。 市场反应:希玛眼科周一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1.6%至3.59港元,比52周低位稍高16.6%。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309.HK
Sino-Ocean Group suspended debt payment

停付债款董事跳船 远洋集团告急

背负庞大债务的远洋集团,停止支付境外债务,能否渡过困境,全看未来物业销售 重点: 远洋集团今年中期亏损近184亿元,同比增十六倍 公司长短期借贷达919亿元,净负债比率高达326%       刘智恒 内房企业负债堆积如山,市场先被中国恒大(3333.HK)惊天债项吓了一大跳,继而连原先以为稳如磐石的碧桂园(2007.HK)也几被债务没顶,近期甚至有大型国企中国人寿(2628.HK)撑腰的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77.HK),也要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 远洋的公告表示,鉴于流动性紧张,暂停所有境外债务付款,直至整体重组,或延期解决方案获得实施。同时,境外美元债券从9月15日起,于港交所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过去市场一直认为,中国人寿持近三成权益的远洋作风稳健,公司规模庞大,土地储备充裕,2021年更对部分深陷困境的房企施以援手,包括以40亿港元(43.63亿元)收购红星美凯龙(1528.HK)旗下重庆公司七成权益。万万想不到昨天的白武士,今天也自顾不暇,处于濒危边缘。 中期亏损同比增16倍 集团在过去一年,不断将到期债务展期,市场对远洋的困境也心知不妙,直到近期公布的中期业绩,对其状况更加看得透彻。上半年亏损近184亿元,去年同期只是蚀10.87亿元,即一年间亏损扩大近十六倍。 亏损来自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近113 亿元,主要是集团对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等,计提了预期信用损失拨备。 远洋集团负债沉重,去年底净负债比率已高达183%,半年过去,情况急转直下,截至今年6月底止,净负债比率已上升至326%。上半年长短期借贷达919亿元,流动贷款更高达446亿元,但手头现金按年下跌32%至只得31.5亿元,远远不足以偿还年内债务。即使加上受限制银行存款的45亿元,仍然是杯水车薪。 事实上,别说要还本金,光是利息支出就令集团吃不消,由于国际市场利率不断上升,集团平均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7厘,上升至5.78厘,期内利息总开支升近13%至27.47亿元,以集团业务与财务情况看,要偿还利息也不容易。 今年中,董事局成员出现大变动,五位非执行董事中,有四位辞任,另外独立非执行董事中,五位成员中有三位辞任,换言之董事会出现大变动,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并不寻常。若结合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难让人联想到,是否董事为免受公司问题拖累,选择及早集体跳船? 核数师质疑能否持续经营 远洋去年底的业绩中,核数师立信德豪对公司能否持续经营,表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立信德豪指出,截至去年底止,远洋亏损156.5亿元,经营现金净流出155.3亿元,而有220亿元的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已归类为流动负债,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6.23亿元,财务状况对集团能否持续经营构成重大疑问。集团可能无法在正常业务中,变现资产或清偿债务。 此外,核数师还对公司发出保留意见,其一是未能充分获取远洋的联营公司瑞喜集团的财务资料,以作出适当的审计证据。另外是远洋的非全资子公司中联置地一笔滚存余额106亿的应收款,集团未提供必要资料,以证明款项是管理层所指的目的而存在。 要挽强澜于既倒,远洋早已十分果断,将手上的大型项目斩缆退出或出售。去年底将成都远洋太古里及相关物管公司各五成权益,以接近55亿元转让予太古地产(1972.HK)。期间亦不断退出或出售项目,包括北京远洋锐中心、北京颐堤港一期,以及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一成股权,累计套现近140亿元。 今年5月,更将北京远洋未来广场的权益,以19.63亿元转予居然之家,但扣除各项债务转让及对价后,实际只能收到近3.5亿元。 未来销售成关键 虽然远洋愿意割肉还债,但在今天中国楼市极度不景气下,别说亏损出售,要在市场找到买家也殊不容易,特别八成以上开发商都是负债累累,他们也想将手上项目沽售。即使个别仍具财力的开发商,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自身也要留下一定资金去应付楼市寒冬,而且在楼市持续下滑时,今天以为是平价收购,明天看可能就是高价,结果是人人按兵不动。 远洋的困境能否迎刃而解,除了看债权人的取态,最重要还是看房屋销售,毕竟房地产公司手上的资产主要就是房屋,若销售理想,不但可以有资金回笼,还可有力向债权人证明,若有充足时间,集团是有机会偿还欠债,这样才能说服债权人,愿意接受其债务重组方案。 不过,按目前远洋的销情进展,情况令人担忧。虽然上半年销售35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7%,似乎还可以接受。然而今年7月开始,销售情况急转直下,该月销售金额只有25亿元,较去年同期近90亿元,大跌72%。到8月更加不济,只有19.7亿元,同比大跌78%。由1至8月累计销售401亿元,同比下挫34%。若然销售持续不振,远洋恐怕难以扭转逆境。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377.HK
WM Motor faces uncertain road with Kaixin

威马汽车冀合并开心汽车赴美上市 (下篇)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大洗牌,这两家陷入困境的公司,上周签署并购意向书 重点: 即使新能源车企正在进行洗牌,开心汽车计划通过收购威马汽车和另一家新能源车企,转型为新能源车制造商, 自宣布收购威马汽车以来,开心汽车的股价已下跌44%,虽然之前进行合股,但现时股价已重返1美元大关        欲阅读本文上篇,点击这里 谭英 希望借壳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0860.HK)在港上市的计划落空数天后,四面楚歌的新能源车制造商威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周宣布,找到了白武士——开心汽车控股(KXIN.US)。至于市值只有区区5700万美元的开心汽车,究竟是何方神圣?  威马汽车需要人来拯救这艘正在下沉的巨轮,包括因缺乏资金而在今年停摆的业务,但坦率地说,开心汽车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威马汽车需要的那种大救星。开心汽车曾有抱持机会主义的态度进行变身,包括最近进军新能源汽车。最新这次转型的时机似乎也不太好,在经历了2018年至2020年的新能源车繁荣期(中国三分之二的新能源汽车是在这期间登记的)后,过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大洗牌的迹象。 繁荣正在迅速成为历史,而拥有百度(BIDU.US; 9888.HK)和腾讯(0700.HK)等重量级投资者支持的威马汽车,是昔日“电车四小龙”中,首家陷入挣扎求存境況的企业。 最初的救世主Apollo出行并没有给威马汽车带来多少收入。但该公司拥有超級富豪的持者,包括李泽楷的电讯盈科(0008.HK)和已故賭王何鸿燊的信德集团(0242.HK)。相比之下,开心汽车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撑它的雄心壮志。开心汽车通过发行新股收购了两家新能源车企,即晨星汽车和现在的威马汽车,这稀释了现有股东的股份,他们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着煎熬。 在9月11日宣布与威马汽车签订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三天后,开心汽车宣布将股份15合1,以使股票达到纳斯达克交易价格不低于1美元的要求。合股令每股股价提升,并可给投资者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不过它们不会改变公司市值。 但开心汽车这次合股并没有带来积极情绪,反之合股生效以来,该股在五个交易日内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值。自宣布与威马汽车合并以来,开心汽车股价已下跌44%,哪里是投资者有信心的表现。 开心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明军表示,威马汽车时尚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与开心汽车是“绝配”。“通过本次并购合作,威马汽车将拥有更大的资本舞台,更好地推动智慧出行产业的发展,”他说。 开心汽车现在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最大的任务,就是找到启动威马汽车今年暂停业务所需的资金。该公司是中国少数几家自建工厂的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努力,当时看起来令人钦佩,但现在再看似乎是狂妄的表现。中国其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都依赖第三方制造商。 迂回的旅程 开心汽车进军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8月,公司就宣布将关闭二手车经销业务,并预计收入将出现暂时下降。当时,开心汽车与进口汽车电商平台海淘车网合并,后者的创始人林明军出任新CEO。一年后,公司宣布与北京步甲运车签署了1万辆新能源物流车的供货订单,为期五年。 在协议签订前几个月,没有任何新能源车制造经验的开心汽车,于2021年8月收购了河南御捷时代,并表示已在华东城市苏州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总部。接着,该公司又通过发行新股,收购了御捷时代的母公司晨星汽车,交易是在宣布收购威马几周前完成。 据开心汽车称,晨星生产的朋克牌迷你电动车,在中国生活水平较低的小城市很受欢迎。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订单数已经达到5万辆,并准备把新能源车作为公司的“首要事项”。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威马的高端新能源车,将扩大开心汽车的产品系列。后者还将获得威马汽车在温州和黄冈的两个生产基地(年产可达25万辆),以及由621家实体店组成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开心汽车真的能拯救威马汽车及其CEO沈晖吗?这位吉利汽车的前高管,因在2010年策划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收购沃尔沃,而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但开心汽车的财务状况看起来并不太令人鼓舞。到2022年底,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有710万美元(5186万元),与威马汽车重启运营所需的资金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而就在今年1月,威马汽车的估值还高达20亿美元。 开心汽车2022年的营收只有区区8,280万美元,比2021年下降了67%,净亏损8,470万美元。该公司于201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但自2019年以来一直没有盈利,2020年亏损530万美元,2021年亏损1.96亿美元。它仍然欠着前母公司人人网(现已更名为Moatable,MTBL.US)的贷款。 开心汽车加速推出新能源汽车的时机,可谓生不逢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迅速整合,随着政府补贴的削减,车企纷纷大幅降价。专家认为,最终可能只有5到10家企业能活下来——与2017年估计的300家企业相比,只剩零头。在那段时间涌现的众多初创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取得了相对稳定的销量,比如蔚来(NIO.US; 9866.HK)、小鹏(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合众汽车。昙花一现才是常态,比如自游家,它已于去年12月停止了运营;还有雷丁汽车和拜腾,它们分别在今年5月和7月提出了破产申请。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KXIN.US
Viva Biotech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20% of Langhua Pharmaceutical by its Weizongchen Pharmaceutical subsidiary for 640 million yuan has been completed.

快讯:维亚生物完成全购朗华制药

最新: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1873.HK)周四公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维宗晨医药以6.4亿元代价,收购朗华制药余下20%股份的交易已经完成。 利好:维亚生物的另一全资附属维亚上海,亦会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朗华制药全部股权售予维宗晨医药,令朗华制药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以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值得关注:事实上,根据9月13日的公告显示,由于持有该部分小数股权的股东,未能与维亚上海就有关朗华制药的上市计划达成一致,因此决定行使销售权,将所持股份卖出。 深度:维亚生物成立于2008年,2019年以每股4.41港元上市,主要业务是就临床前创新药物开发,向全球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服务。该公司于2021年曾录得2.87亿元盈利,但去年却再度亏损5.28亿元,主要因为市场波动,导致其投资孵化企业的股权价值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及中国内地的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实际开工率受到限制。 市场反应:维亚生物周五股价上升,中午收盘升4.1%至1.26港元收盘,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