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V.US
Lanvin's revenue rises 1% in 2023

复星旗下总部位于上海的奢侈品公司去年收入仅增长1%,下半年收入收缩

重点:

  • 复朗集团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长6.4%,但下半年收入收缩,全年收入仅增长1%
  • 这家奢侈品制造商旗下的Caruso男装系列表现最好,去年收入增长30%,而旗舰品牌Lanvin的销售额则下降7%

谭英

奢侈品制造商复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LANV.US)总爱指自己去年表现出色,控制了亏损并小幅提高收入,先是在2月公布了去年全年的初步收入,上周又公布了经审计的最终数据

但投资者并不买账。自2月发布公告后,公司股价已下跌25%,唯一一家关注复朗集团的分析机构将其评级定为“持有”,对于一家希望有朝一日挑战LVMH集团(MC.PA)和开云集团(KER.PA)等国际巨头的公司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成绩。

尽管投资者缺乏热情,但至少有几个理由,可继续关注这家一年多前,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而登陆纽约证交所的企业。

首先,复朗集团在谈到令其头疼的市场困境时,并没有简单地找借口。去年中国结束疫情管控重新开放后,奢侈品消费开局强劲,但在余下的时间里,中高收入消费者的购买速度放缓。因此,复朗集团去年能够做到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9%,达到5,300万欧元,表明其势头良好,尽管中国在该公司去年全年4.26亿欧元的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

并非所有竞争对手都这么幸运,至少最近是这样。法国开云集团在上个月预警由于亚太地区疲软,旗下核心品牌古驰(Gucci)的销售额同期下降20%后,其市值损失了90亿美元。复朗集团尚未给出2024年的详细指引,不过公司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预计将面临“持续的宏观经济挑战”。

贝恩公司(Bain)与意大利奢侈品制造商行业协会(Altagamma)联合发布的年度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增长相对疲软,仅为4%,总计3,620亿欧元。复朗集团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近一半,去年下降2%至2.02亿欧元。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几乎持平,增长1.2%至1.47亿欧元。“亚洲其他”是除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亮点,收入增长7%,达到2,380万欧元。

公司旗下的五个主要品牌中,旗舰品牌Lanvin的收入下降7%至1.12亿欧元;Wolford的收入几乎持平,为1.26亿欧元;St. John增长5%至9,030万欧元;Sergio Rossi下降4%至6,000万欧元。只有Caruso表现出了30%的强劲增长,达到4,000万欧元。

复朗去年全年总收入增长1%。尽管录得增长,但用公司数据进行计算会发现,从上半年到下半年形势有所恶化,上半年收入增长6.4%,但下半年竟收缩4%。

管理层的动荡

复朗集团高管团队和高层设计团队的动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去年出现1.46亿欧元综合亏损的原因,尽管相对2022年蚀2.4亿欧元有所改善。2022年,复朗集团在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的过程中,支付了8,400万欧元的费用,这也拖累了利润。

去年12月,来自拥有复朗集团65%股份的复星国际(0656.HK)的首席执行官陈健豪上任,而他上一任首席执行官兼集团董事长程云,在公司上市仅一年就离任。Sergio Rossi也任命了新的首席执行官Helen Wright。Lanvin品牌的创意总监Bruno Sialelli在去年4月离开。此前,Lanvin推出了一个新的“设计师创意中心”——Lanvin实验室项目,并与亚特兰大出生的说唱歌手兼制作人Future合作了一个系列。

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LVMH集团(旗下品牌包括迪奥和纪梵希)类似,复朗集团是复星将过去十年收购的小型奢侈品牌集于一体的企业。复星的收购始于2013年,在那年收购了美国女装品牌St. John,并在2018年购得旗舰品牌、创立于1889年的法国著名高级时装集团Lanvin。

集团在上市时的市值约10亿美元,并定位为欧洲奢侈品牌巨头在上海的挑战者。但自那时以来,它的股价一直下跌,市值降至约2亿美元左右。

复朗集团认为,去年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增长验证了集团以中国和亚洲为中心的战略正确。然而,就目前而言,它的竞争对手在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反弹上做得更好。年初至今,LVMH集团的股价上涨了9%,营收增长也几乎持平,而爱马仕集团 (RMS.PA)的股价上涨了近20%,今年营收增长了15%。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开云集团的业绩下滑,部分原因是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今年它的股价截至目前已经下跌19%。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复朗集团的股价下降了逾40%。

复朗集团的市销率只有0.49倍,与LVMH集团的3,948亿欧元和爱马仕集团的2,400亿欧元相比,它的市值微不足道。尽管进展缓慢,但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陈健豪还是试图发出乐观的声音。他说:“我们正在接近拐点,已经为加速足迹增长和市场份额增加奠定了基础。”他还指出,“我们在很多地理区域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闻

简讯:国富氢能配股集资1亿港元

氢能设备制造商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将以每股50.13港元配售199.48万股新股,集资金额约1亿港元。 配售价较公司周三收市价55.5港元折让9.68%,配售股份将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约1.8%。 集资所得的72%资金,将用作支持集团业务的营运,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应商款项;20%用于偿还现有信贷融资,余下8%用于投资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 国富氢能周四开市跌0.1%报55.45港元,公司股价较过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极氪私有化获股东高比例通过

电动车(EV)制造商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周一表示,大多数股东投票通过私有化要约,有96.8%支持该交易。 极氪于5月首次宣布私有化计划,由在港上市的吉利汽车(0175.HK)牵头的集团,对该公司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出价25.66美元。但部分股东抗议价格过低后,吉利在7月将收购价上调至每美国存托凭证26.87美元。 此次私有化发生在极氪于2023年5月在纽约IPO筹集4.4亿美元之后不到两年,极氪及吉利汽车均隶属于吉利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包括汽车制造商沃尔沃(VOLCAR-B.ST)和 路特斯(Lotus Technology)(LOT.US),以及汽车技术公司亿咖通科技(ECX.US)。 公告发布后,极氪股价于周一上涨2%,周二又上涨0.7%,收于29.88美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engjing Bank is a lender

沈阳国资委终极提价 盛京股东卖还是不卖?

这家地方金融机构正承受前控股股东恒大集团的危机余波,地方政府拟将其私有化 重点: 沈阳市政府的投资公司拟将私有化盛京银行的收购报价提高约20% 这家银行长期承受中国经济疲软与前控股股东恒大集团崩盘的双重打击   梁武仁 为维护金融体系的信心,中国当局维持银行业稳定的举措正付出高昂代价。 上周五,总部位于东北沈阳市的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66.HK)宣布,政府支持的控股股东沈阳盛京金控投资已将私有化报价提高,拟将盛京银行从港交所退市。 目前,沈阳盛京金控提价至每股1.6港元和1.45元人民币,以收购H股和境内股。银行大股东沈阳市国资委掌控当地多家最大国企,本次报价较8月26日初始方案溢价逾20%,并明确表示不再提价。 “要约人将不会再增加最终要约价,且不保留如此行事的权利”,该行声明,“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务须注意,在作出本声明后,要约人将不上调最终H股要约价及最终内资股要约价。” 最新报价较8月私有化方案提出前的股价高逾40%,总金额达到2024年净利润的逾20倍。沈阳盛京金控已实际持有盛京银行约37%股权,现愿斥资逾10亿美元实现全资控股。 若交易完成,盛京银行将转为国有独资运营,继续要扭转前大股东恒大集团衰败的经营颓势。2022年,沈阳市政府的接管,实为对这家区域性银行的纾困,最新私有化方案的昂贵代价显示,在维护庞大金融体系稳定方面,政府不愿冒险。决策层显然要防范银行业“害群之马”引发多米诺效应,波及散户及机构投资者。 过去几年,盛京银行效益滑坡致净利润大幅萎缩,股价同步跳水。即便私有化要约触发大涨,市值较2014年上市时仍低近80%。地方当局显然认为,脱离公众投资者审视,实施全盘掌控更利于该行发展。 这家区域性银行因恒大集团关联交易引发关注,恒大2016年入股盛京银行时,正值中国楼市繁荣期,至2019年持股比例达36%。合作之初就存隐患,外界担忧该行可能放宽授信标准,市场质疑其忽视信贷风险,对恒大实施差别化借贷政策。 隐患最终爆发,作为恒大主要融资方,盛京银行遭流动性危机反噬。2022年末,恒大子公司拖欠该行数十亿美元债务,致后者启动司法追偿。此前数月,恒大通过拍卖将剩余股权售予沈阳国资,完成2021年启动的减持计划,后者是其债务重组筹资举措之一。 举步维艰 无论是否涉及恒大风波,盛京银行生存本就艰难。如诸多同业般,该行深受2020年代初拖垮恒大的地产寒冬冲击。房企是盛京银行等区域性银行的核心借贷群体,2020年该行贷款损失激增,吞噬近三分之二营业利润,不良贷款率从2019年不足2%升至逾3%。 2023年,盛京银行再获政府援手,以非传统的方式重整受创资产负债表,向辽宁省政府旗下资产管理公司(AMC)出售约240亿美元不良债权及投资。中国政府成立AMC来接管并管理银行的不良贷款(NPL),这种交易并不罕见。 不过,辽宁的AMC为筹资向盛京银行发行债券,形成国资机构“借该行资金购其坏账”的财务腾挪。此举账面化解不良贷款,却使该行持有债券资产。无论如何,资产处置后,盛京银行表面指标好转,助力中国银行体系稳定。 操作后不良率虽降,但受国内经济疲软拖累,该行营收盈利仍难提振,去年净利息收入下滑逾20%,净利润跌15%至6.21亿元(约8,700万美元),不足鼎盛期的零头。 周二,收盘价1.55港元较最新收购价1.60港元小幅折价3%,对应23倍市盈率远高于同业普遍不足5倍的水平。但其1.5倍市销率与港股区域性银行大体相当,如徽商银行(3698.HK)与泸州银行(1983.HK)均为1.1倍。 鉴于收购价无上浮空间且财务表现黯淡,盛京银行估值上行空间受限。短期中国银行业难现好转,现时接受私有化或是明智选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鹏通过麦格纳代工 实现欧洲量产

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周一宣布,将透过麦格纳(Magna Steyr)奥地利工厂实现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首批小鹏G6与G9已于该厂顺利下线,相关专案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全面启动。 据财新报道,麦格纳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亦为多家整车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累计生产逾400万辆汽车。小鹏表示,看重麦格纳在零部件、系统及整车领域的综合能力与供应链网路,能快速推动本地化落地,未来将在奥地利投产更多纯电轿车与SUV车型。 代工并非小鹏首次尝试。2017年,小鹏曾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生产首款G3车型。董事长何小鹏亦坦言,公司在中国市场起步即采代工模式,在欧洲延续此策略并不意外。 对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欧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2024年新车注册量达106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大增22%。然而,随着欧盟自2024年10月底对中制电动车加征最高35.3%反补贴关税,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比亚迪(1211.HK; 002594.SZ)、零跑(9863.HK)、广汽(02238.HK;601238.SH)等亦相继公布欧洲建厂或代工计划,与小鹏一样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小鹏港股周二收升1.8%,报84.8港元。年初至今累升8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