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HK
Evergrande auto business gets lifeline after problems pile up

经历母企清盘、投资告吹、19亿退补等事件后,恒大汽车迎来了新买家,但这次的投资是否“靠谱”?恒大汽车会否翻身?还是未知数

重点:

  • 恒大汽车去年亏损逾百亿,主要收入来自物业销售
  • 若达成买卖协议,买家需资助公司运营

李世达

关于恒大的好消息很久没出现了。近日,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0708.HK)在港交所公告,母企中国恒大(3333.HK)已与一名第三方潜在买家订定不具约束力条款书,将出售所持31.5亿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9%),买家另有选择权可买入余下32亿股(占29.5%)。若上述两项交易完成,恒大汽车将正式易主。

中国恒大是恒大汽车的控股股东,共计持有恒大汽车约63.5亿股,持股比例约为58.5%。其中,中国恒大直接持有1.3亿股,旗下全资子公司恒大健康和Acelin Global Limited分别持有约62.2亿和5万股。中国恒大今年1月已被香港法院颁令清盘。

公告中并未透露潜在买家的具体信息,亦没有披露每股的收购作价。

恒大汽车卖盘此前已走漏风声。5月中旬,恒大汽车股价盘中暴涨70%后宣布停牌。在卖盘消息证实后,恒大汽车股价在复牌当日一度暴涨107%,最终收涨87%,市值几乎翻倍。目前潜在交易尚待进一步尽职调查及签署买卖协议后作实。

年初中东投资告吹

恒大汽车还将从此次交易中获得一份授信协议。买方将为恒大汽车方面提供信贷额,以资助恒大汽车持续经营及发展电动车业务。公告中称,集团资金严重短缺,天津工厂自今年初以来已不再生产作业,至今尚未恢复生产。

根据最新年报,2023年恒大汽车收入约13.4亿元,股东应占亏损达108.7亿元,虽然是新能源车企,但收入大部分来自物业销售套现的11亿元。品牌成立至今仅生产1,700辆恒驰5汽车,交付1,389辆车。截至2023年底,恒大汽车累计股东应占亏损达376.9亿元。

去年8月,恒大汽车曾公布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纽顿集团战略投资5亿美元,另外还有6亿元过渡资金陆续入帐,曾被市场视为救命钱。然而至今年4月,恒大汽车宣布与纽顿集团的战略投资协议终止。

就在卖盘消息公布前四天,恒大汽车收到地方行政部门发出的函件,由于恒大汽车并未履行合同义务,被要求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19亿元。

恒大汽车的价值?

恒大汽车曾是恒大老板许家印的梦想。2021年10月,恒大刚刚爆雷时,许家印宣布要在十年内,由房地产企业转型为新能源车企业,强调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不会出售恒大汽车。

造车曾是许家印的最后王牌,但如今恒大进入清盘程序,许家印已失去自由,却只有恒大汽车有了死里逃生的机会。恒大汽车股权若全出售后,跟许家印再也没有关系。

经营五年只造出1,700辆车的恒大汽车,市值曾经高达7,000亿港元,比当时的比亚迪(1211.HK; 002594.SZ)还高出四成,如今市值仅剩下62亿港元,不到当年的百分之一。

根据年报,恒大汽车总资产约349亿元,但负债高达725亿元,早已资不抵债。对买家来说,恒大汽车是一家量产困难、资金短缺、巨额亏损的公司,出手接盘等于承接一笔巨债。现有造车新势力应不会是买家,市场议论,或有新玩家打算加入新能源车赛道。

虽然负债累累,但恒大汽车仍是一家上市公司,并具有造车资格且拥有完整电动车生产线的公司。根据年报,公司在天津、广州、上海设有生产基地,只要资金到位,工厂仍然能够随时运作生产。

不过,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赛道上的落后者正在逐步被淘汰。本身资源累积与品牌认受性都不足的恒大汽车,易主之后仍要面对很大挑战。

是次的交易从条款书来看,买家收购29%股权后,先透过授信协议“试水”经营一段时间,才决定是否要收购剩余股权,最后是否如约达成,条款是否变动,仍有很大未知数,对买家来说应是较安全的合作方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知行汽车拟收购德国电子车企

智能汽车技术企业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周五宣布,已向一家德国“优质开发商及系统供应商"提出并购,目标公司在汽车、航空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高度安全相关的电子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 知行汽车表示:"公司认为,与目标公司开展并购业务具有巨大潜力,将拓展并提升本公司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以及电力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业务范围。"公告未透露目标公司名称,但披露其客户群体,涵盖全球优质OEM和一级客戶。 公司未透露报价,但指出根据《上市规则》,将构成须予披露的交易。该股周一早上开盘上涨4.3%,但随后回吐全部涨幅,午后交易时下跌0.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技术与效率提升 方舟云康盈利年增139%

网上医疗平台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6086.HK)上周五公布,去年收入录得27.07亿元(3.74亿美元),按年增加11.2%,期内亏损由1.97亿元增至8.55亿元。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711.9万元,同比增长139%。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方舟健客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8.3%;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20.7%。旗下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从2023年底的4,270万名增长至4,920万名,新增650万名;平均月活用户数提升至1,010万名,同比增长20%。 今年2月,方舟健客宣布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并完成私有化部署,公司计划于2025年聚焦多个“AI智能助理”场景开发,推动应用落地。 公司股价周一高开8.1%,报5.86港元,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4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宝龙商业盈警 纯利大跌逾五成

宝龙商业管理控股有限公司(9909.HK)周日发盈警,料2024年盈利介乎1.77亿元至2.25亿元,较2023年度大幅减少50.4%至60.9%。 董事会表示,利润大跌是因房地产行业下行,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上升,基于审慎原则,集团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合理减值。另外,在市场竞争加剧下,集团开展更多的营销活动,以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欲,因而令成本增加。 宝龙商管周一开市跌1.7%至2.37港元,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近四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上美股份去年盈利增长近七成 下半年增速放缓

中国化妆品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周四公布,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7.81亿元,同比增长69.42%,净利增速较2023年的增长2.13倍显著放缓。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化妆品生产与销售,旗下品牌韩束去年贡献收入55.9亿元,同比增加80.9%,占期内公司总收入82.3%,成长主要来自韩束品牌的整体升级,在各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的营销及推广开支为33.2亿元,按年增长90%,全年增速较上半年的169.2%有所放缓。 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32.9亿元,低于上半年的35.02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半年收入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与2023年下半年相比仅增长约26.3%,亦远低于上半年的增长120.7%。 上美股份周五高开2.6%报45.7港元,至中午收市转跌1.12%,报4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