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7月CPI数据进入通缩区间

▷ 中国旅游团获准重回美英日韩

▷ 碧桂园暴雷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下一站,通缩

最新的贸易、银行借贷数据不容乐观,但最让人担心的指标还是CPI——7月同比下降0.3%,两年以来首次进入通缩区间。
上周公布的数据同时显示7月出口下降了14.5%,这是全球疫情开始以来最大的跌幅。同时,银行数据显示新增贷款下降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CPI的下降指向了走低的国内需求,而出口的下降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方世界最近的努力——将供应链向更多中国之外的地区转移。

美国加紧绞杀中国高科技行业

全世界而言,最大的中国新闻则是拜登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严格限制美国的风投、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的芯片、量子计算、AI等领域的公司进行投资。该命令同时也禁止对任何军事相关的公司进行投资。
之前,美国已经禁止本国投资者购买一些相关的中国公司股票,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和相关的制造设备。

中概股连续两周下跌

中概股终于结束了两个月以来的“跷跷板模式”——停在了下落的这一侧。我们关注的三个主要指数连续两周下跌:恒生H股指数下跌2.8%,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4.4%。恒生指数跌幅为2.4%。
之前处于“跷跷板模式”中的时候,投资者往往在两种状态下摇摆——可能为虚弱的经济数据而担忧,也可能因为经济刺激措施而增加了信心。两周的下跌还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一定程度上表明担忧情绪可能开始占上风了。

下一站,美英日韩

8月10日,文旅部终于对赴美、英、日、韩等国的团队旅游开启了绿灯。这是今年第三批获准开展团队游的国家。
其实,即使没有限制,中国飞往其他国家的航班也不足以承载大量海外游的旅客。文旅部批准中国团队赴美旅游的后一天,美国交通部也批准了中国航司增加中美直航航班的申请。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中美直航航班数量有望恢复到疫情前1/10左右的数量。

碧桂园暴雷

继恒大之后,另一家房地产巨头——碧桂园也陷入了债务危机。后者未能缴付两笔债券近2,250万美元(1.62亿元)利息。理论上说,碧桂园还没有正式违约,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月的宽限期。
大家都在关注碧桂园能否在宽限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利息,特别是国家队会否伸出援手。但即使这次能够勉强过关,后面的路还是艰险——碧桂园22年底总负债规模约为1.7万亿元。

Club Med力撑复星旅文

上周,复星旅文发布盈利预喜(点击阅读原文),显示其在全球游客“报复性旅游”的推动下也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公司旗下全球顶级度假村品牌Club Med的平均床位价格比疫情前的2019年提升了30.6%。

对于复星而言,这绝非易事。2015年,复星收购Club Med连锁度假村,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其他资产,创建复兴旅文,并于2018年单独上市。而在复星旅文业务中的占比高达90%的Club Med,在收购时并不是处于最佳状态。

新东方因祸得福

新东方旗下的电商公司“东方甄选”(原新东方在线)的直播间在抖音遭到禁封(点击阅读原文)。禁封的原因是东方甄选在抖音直播间展示了其自营App的下载二维码,但在被封的当晚,东方甄选马上宣布在App上开启全场八五折促销,吸引大量忠实粉丝流向其自营App。7月28日当天,东方甄选甚至超越了拼多多(PDD.US),登上了苹果商店购物App排行榜的No.1,获得超过33万用户下载。

新闻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