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no product or licensing revenue, Sunho Biologics has been piling up debts from high R&D spending.

这家处于早期“烧钱”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刚好达到在港交所申请上市的最低市值门槛

重点:

  • 盛禾生物未有任何产品及授权收入,但沉重的研发开支,令其负债不断上升
  • 该公司今年5月引入成立以来唯一一轮融资,投后估值刚好达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莫莉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持续加息等负面因素影响,港股新股市场再度转趋淡静。2023年以来,仅有8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港交所,即使是成功上市者,筹资规模也较2020年时的高峰期大大缩水,8间企业的合计募资额仅有52.67亿港元。

在持续了近两年的生物医药“资本寒冬”中,不少创新药企难以拿到融资,只能靠自有资金艰难维生,冲刺港股上市已成为部分企业的“救命稻草”, 8月初,Sunho Biologics Inc.(以下简称“盛禾生物”)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了初步招股文件,计划在主板申请上市,并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承销人。

成立于2018年的盛禾生物是一家开发免疫疗法的创新药企业,包括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体细胞因子。盛禾生物已建立完全一体化的端到端自主研发能力,涵盖所有关键的生物药物开发功能,包括发现、抗体和蛋白质工程、工艺开发、临床前药理学研究、临床开发和符合良好生产规范(简称GMP)的生产。

目前,盛禾生物正在开发的9个管线中,有6个已经处于临床阶段,其中有3个属于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2个抗体细胞因子和1个ADCC增强抗体。据招股书引述的研究机构数据,盛禾生物旗下的3款抗体细胞因子,是全球治疗癌症患者临床进展最快的抗体细胞因子。

抗体细胞因子是由肿瘤相关抗原识别部分和细胞因子有效载荷组成的融合蛋白亚群,是近年来较为新兴的生物制药方向。细胞因子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但是存在全身毒性和半衰期短的问题,它作为单一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今,研究者将细胞因子与抗体融合开发出新型的抗体细胞因子,可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帮助定位,再通过细胞因子启动免疫反应,实现定点消除肿瘤。不过,当前全球尚无抗体细胞因子药物获批上市。

根据招股书中的时间表,盛禾生物的三款核心产品都将于2023年四季度开始新的进程,其中两款抗体细胞因子将在中国启动II期临床试验,另一款ADCC增强单抗则将完成II期临床试验对象的招募,完成给药等试验项目。考虑到进入II期临床试验后的高额花费,也难怪盛禾生物急需在更大的资本市场上融资,其在IPO募集所得资金用途中写道:“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及其他管线的研发、临床前与计划中的临床试验。”

由于所有产品都还处在临床研究初期,也没有向其他公司“license out”的对外授权收入,盛禾生物正处于“烧钱”阶段。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个月,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7,063万元、5,199万元及1,531万元。

上市前突击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持续亏损,盛禾生物的现金流状况已相当紧张。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分别产生流动负债净额3,670万元、5,150万元及6,290万元。其手中的现金也不宽裕,截至今年3月31日,盛禾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17.5万元,显然无法支撑其9个管线的研发。

盛禾生物在风险提示中也提到,倘无法维持足够的营运资金,公司可能会违反付款义务,例如无法向受托研究组织(CRO)企业作出里程碑付款、无法满足资本开支要求、被迫缩减业务规模或运营受到其他负面影响,而这可能会对其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幸运的是,今年5月31日,盛禾生物引入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倚锋资本,后者以2.1亿元换取盛禾生物14.89%的股份,这也是盛禾生物成立以来的唯一一轮融资。完成本轮融资后,盛禾生物的手头宽裕不少,解决了眼下的资金不足难题。招股书表示,现有的营运资金,可以支撑公司未来12个月约125%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轮融资完成后,盛禾生物的投后估值约为14.1亿元,约合15.3亿港元,刚刚跨过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请上市的门槛。根据港股《上市规则》第18A章的要求,申请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到15亿港元,同时其运营资金足可应付集团由上市文件刊发日期起至少12个月所需开支的至少125%。

今年6月底,研发小分子及抗体靶向药物的来凯医药(2105.HK)成功上市,作为同样未盈利、无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药企, 其市值约68.6亿港元(63亿元),或许因为其两款核心产品均获国际医药巨头诺华授权引进,来凯的估值明显更高。盛禾生物立足于抗体细胞因子这一制药新赛道,虽然核心产品的临床进展较快,但是新药开发时常“九死一生”,现有管线中能否有成功商业化的产品,市场恐怕仍需较长时间观察。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Online insurer Waterdrop Inc. on Thursdayannounced its profit plunged 78.6% to 33.6 million yuan in the third quarter, though the result still represented its seventh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快讯:众筹业务仍未止血 水滴公司盈利大挫

最新:网上保险经纪商水滴公司(WDH.US)周四公布,今年三季度录得3,363万元净利润,虽同比大减78.6%,但已连续7个季度获利。 利好:截至今年9月底,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1,253款保险产品,按年增长133.8%,引领保险新用户数量同比增长20.1%。 值得关注:该公司旗下“水滴筹”业务仍未止血,今年三季度再度录得6,879万元营运亏损,是该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因。 深度:水滴公司是美团(3690.HK)联合创始人沈鹏在2016年成立的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2021年5月在纽约上市,旗下业务包括互联网保险平台、众筹和新药研发服务平台等。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加上未能实现盈利,该公司2021年底开始采取成本控制措施,把销售、行政和研发费用降低,并取得不俗成果,自去年一季度起,已连续7个季度录得净利润。 市场反应:业绩公布后,水滴公司的股价周四在纽约下跌3.2%,翌日再挫2.4%至1.18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DH.US
Evergrande’s debt: too big to fail or too much to be rescued?

恒大债务:“大到不能倒”还是“多到不能救”?

中国恒大的命运原于12月4日会有定论,但最终又再延期聆讯,公司得以暂喘一口气 重点: 恒大未能清偿到期债务超过5,000亿元 公司在3,000万元以上的未决诉讼案达2,002宗      刘智恒 中国恒大集团(3333.HK)的清盘过程峰回路转,原本香港高等法院10月时已表示,因清盘聆讯一再延期,若在12月4日未有实质重组方案,法院会颁令中国恒大清盘。然而,到最后一刻,法院再次容许公司延期。 去年一家位于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公司对中国恒大提出清盘呈请,由于恒大一直称与主要债权人商讨债务重组方案,清盘聆讯得以多次延期。经多次拖延后,原以为上周一为是最后清盘大限,但恒大临时再要求押后,以处理修订的重组方案,在债权人未有坚决要求法庭颁令清盘下,法院决定将案件押后至明年1月29日。 对于恒大来说,虽仍是苟延残存,但以为在劫难逃时,仍有一线曙光,亦可见债权人即使嘴里说得硬,终究亦要衡量得失,若将恒大清盘,对他们未必是好事,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股价一度急升两成 消息刺激恒大股价,一度上升22%,而当天早上,一众内房股价都向下走,中国恒大得以逆市上升,最终收市报0.26港元,升9.2%。 吊诡的是,已经奄奄一息的中国恒大,在聆讯前几天,竟然仍被沽空机构看中,GMT发表报告,指恒大多年来大幅夸大收入,甚至质疑公司根本从未有过利润;另外,亦指公司资不抵债,现只通过不断增加借款才能营运。中国恒大只回应,报告没有实质依据。 沽空机构为何选择在聆讯前一刻出报告狙击,以目前恒大低企股价,已很大程度反映公司情况,若稍为有利好消息带动股价急升,沽空机构随时要损手,其动机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在中国恒大被狙击下,旗下恒大地产的董事长赵长龙就突辞任,由梁伟康接替,但赵长龙仍为公司的法定代表及总经理。 恒大债务情况严重,集团中期业绩披露,截至6月底止,负债23,882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17,842亿元,当中借款为6,248亿元,应付帐10,566亿元,其他负债1,029亿元。集团手头现金及受限制现金,合共只近144亿元 涉及诉讼二千宗 截至今年10月底止,涉及3,000万以上未决诉讼案件达2,002宗,相对应的金额累计4,708亿元。公司也表示,其中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3,014亿元,逾期商票累计2,059亿元,即是说到期而未能清偿的债务逾5,000亿元, 恒大属内房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规模庞大,其债务处理进度极受关注,市场认为是对其他欠债内房的参考个案。部分人士估计,倘恒大被清盘,以现时公司的现金及资产,肯定远远不足以偿还债权人的债项,强迫其清盘未必对债权人有利。 虽然集团拥有的土地储备为1.9亿平方米,但目前内地楼市疲弱,楼价已持续下滑,若将恒大的土地及项目出售,一下子市场供应大增,地价及楼价随时出现大跌幅,情况并不乐观,搞不好更会拖累整个内地楼市,以致整体经济。 另外,恒大清盘将影响许多相关企业,例如银行的借贷可能要即时变坏账,至于其他如建筑公司、地产中介、及多类专业行业等,都将血本无归。更甚的是,“保交楼”又由谁去负责?因此,有指内地政府要顾及社会各方,最终也会出手处理。 一厢情愿中央打救 市场认为恒大是“大到不能倒”,中央政府不会袖手旁观,最终也会出手搭救,现实上又是否只属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从目前情况观察,政府似乎无意为恒大买单,首先是恒大债务涉及资金实在庞大,几乎可说是欲救无从,而且若救恒大,是否也要斥资救其它房企,资金又何来? 我们见到中央政府早前出招为房企提供融资支持,推出“白名单”,有50家企业位列其中。从名单企业分析,政府用意很明显,会支持一些相对有实力及较健全的企业,因政府深怕市场一些不利传闻,或短期的流动性问题,令这些没问题或问题不太严重的企业也受拖累,再而动摇社会经济,故要出手相助。至于恒大这类过往盲目扩张而又负债累累的企业,暂时不在救助之列。 至于那些境外债务更明显,中央政府就让你们自己去处理,当初外国投资者不顾风险贪图高息去买入,正所谓“高风险高回报”,投资者自然要为自己的决定去承担结果,最终你们与公司达成重组也好,清盘也好,中央是不会亦未必有那个能力,为这些当初冒进的企业承担后果。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333.HK
HK Deficit

地产快讯:卖地收益跌 财赤逾千亿

刘智恒       ▷ 香港       香港财赤或延至明年 评级机构穆迪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主要是本港推出《国安法》及选举制度改变,以及中国经济疲弱。香港政府自然高调反击,更指斥穆迪抹黑香港。评级机构固然有特别用意,但香港的情况确实不如前,周初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财委会会议上指出,本财年香港的财政赤字将高逾1,000亿港元,更预计下财年或会延续赤字状况,为应对问题,明年及后年要削减政府部门1%开支。 出现赤字的其中一个主因,与本港楼市持续回软不无关系,发展商对政府土地竞投冷淡,以致本财年的卖地成绩差强人意,至今共有六幅土地出现流标,加上补地价金额又下跌,或发展商因楼市情况而不接受补价,土地收入更加雪上加霜。港府原预计本年度来自土地收入可达850亿港元,但按目前进展情况,要达标肯定无望,而且更有一大段差距。 金管局建议银行撇账 据市场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与中小型银行高层会面,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在面谈时,建议银行在今年度盈利气氛稳健向好时,尽量为不良贷款拨备或撇账,其中特别提到内房贷款。然而,金管局并不是作窗口指导,一切仍由银行自身衡量后作出决定。 本港银行对内房企业的风险敞口有限,许多银行亦已作出足够拨备,加上资本充足比率良好,银行业面对的风险整体可控。不过,金管局的建议亦无可厚非,毕竟暂时看,多家内房企业能偿还债务的机会不大,银行应趁财务仍理想时先作出处理,实属稳健的安排。 瑞银指港楼价仍有下行空间 市场对于香港楼价持续不看好,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指出,在按揭贷款利率上升,内地经济复苏又逊预期,香港楼价在过去12个月已下跌6%,但跌势未止,特别香港优惠利率仍低于美国,本地贷款利率有机会再上升,因而预期楼价续向下走,跌幅约在中个位数。 我们认为,楼价有机仍往下调,但相信大跌空间有限,一方面是美国利率升势已接近尾声,另外是香港输入数以万计专才,政府又给予买楼税务优惠,对港楼有一定支持。而且专才到港,不少人租用物业,带动租金上升,对物业投资者的供款有支持。同时,若租金持续上升,某些租楼人士考虑到要付高租金,不如转租为买。再讲,目前情况跟97年不一样,当年按揭的压力测试要求没今天严谨,以致部份人手上有多于一层物业要供款,一旦楼市逆转就没有防守空间,而今天的经济,远优于当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情况。综合而论,楼价大跌的机会不大。 ▷ 内地       惠誉料内房销售跌势放缓 内房销售按年比较每况愈下,碧桂园(2007.HK)11月的销售金额为61.1亿元,按年跌近77%、雅居乐(3833.HK)更只有22.3亿元,按年跌38%,市场担心情况持续恶化。不过,评级机构惠誉虽预计2024年开发商的经营环境仍充满挑战,但整体房产销售的跌势或会放缓。惠誉估计,开发商的合约销售跌幅约在5%以内,即明年内房销售额在10万亿至10.5万亿元水平。 我们认为,暂时仍未看到内地房地产可以扭转弱势,相反若明年陆续有大型开发商因高负债被清盘,项目及土储被迫要沽售,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更加严峻,所以惠誉的估计,或许仍是有点乐观。 聆讯延期恒大暂逃一劫 中国恒大(3333.HK)的清盘聆讯在12月4日进行,市场原以为有最终定案,岂料因呈请人没有促使恒大清盘,亦没反对聆讯延期,恒大获法院批准再度延期至明年1月29日。恒大表示,将修订债务重组方案。 或许恒大债权人也明白,强行将其清盘,随时一无所有,倒不如再观察多一阵及争取更佳的方案。不过,恒大超过3,000万元的未决诉讼案超过2,000宗,未能偿还的债项超过5,000亿元,纵能暂时喘息一阵子,问题仍难解决,最终能否苟延残存,暂时还未明朗。 越秀48亿买地展实力 内房在一片愁云惨雾下,越秀地产(0123.HK)却公布以近48亿元,投得上海市普陀区北新泾产业园地块。土地面积4万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积10.1万平方米。越秀表示,收购有助巩固公司在上海的战略地位。 虽然多家内房企业频临破产,根本再没能力投地,但部份国企背景的企业财务健康,遂乘时在市场吸纳优质土地以壮大发展。我们预期,未来的优质地皮势将陆续落入国资背景的房企手上,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扩大,民营房企难项其背,内房变成国企天下。 ▷ 咏竹坊文章       内地就业情况让人担忧…
BIBEE helmet launches in cold weather

快讯:两只小蜜蜂保暖头盔 可望受益于寒冷天气

最新:中国的新一轮寒潮可能会刺激消费者对让保暖产品的需求,其中包括备受欢迎的新品牌两只小蜜蜂推出的LAVA-01舒适保暖头盔。 利好:新款LAVA-01电动车头盔采用了德国的LavaHeat技术,可在寒冷天气中为骑手迅速带来温暖。 值得关注:两只小蜜蜂推出的LavaHeat头盔系列,希望能满足数百万中国电动车骑手在寒冷冬季的强劲需求,但该品牌仍需要时间在目标客户中建立知名度。 深度:两只小蜜蜂希望通过最新技术,在寒冷天气中为用户保暖,从而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安全防护用品市场上获得成功。在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该公司希望复制快时尚巨头优衣库等大公司的成功经验,优衣库采用其专利Heattech技术的冬季内衣,因透气度高和良好保温等创新功能,成为热销产品。两只小蜜蜂采用了类似的、同样创新的保暖技术,最近推出的头盔因其安全性和独特功能,备受市场关注。该公司还认为,其专注于价格在70元至180元的中端头盔,相对其他低端产品存在优势,因为在天猫平台上,类似价格区间的头盔,从2018 年占所有头盔销量的28%,上升到今年预计的52.2%。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选这里联络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