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iuji in talks with two investment banks

中国内地食店麻六记计划明年到香港上市,并已经与两家投资银行洽商

重点:

  • 麻六记爆款食品酸辣粉,在抖音带货曾日销金额达千万元
  • 公司的食品曾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而被点名批评

    

刘智恒

中国人爱吃,大街小巷食肆林立,经营食店的门槛又不算太高,以致行内创业者众,饮食行业成为杀戮战场,这家店刚结业,另一家又补上,多年来能在行内站稳阵脚而屹立不倒的食店,可说凤毛麟角,多少大品牌及连锁店,最终都在时代巨轮下被淘汰出局。

就像俏江南,曾是北京城中的名牌食肆,风头一时无俩,但因创始人张兰在资本市场大跌一跤,其后引入私募基金CVC却又出现争拗,俏江南业务一落千丈,光环渐失,最终更要将集团拱手相让。

正如文章开首所说,饮食行业如潮来潮去,一家关门一家又重来,张兰失去俏江南后,蛰伏一阵后又卷土重来,创立麻六记。近日有媒体报道,麻六记计划,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并洽商招银国际及华泰证劵为保荐人。对于相关传闻,两家投行及麻六记均不愿置评。

吵闹声中爆红

说起张兰,在中国饮食界中曾叱咤一时。出生于1958年的她,9岁时与父母一起下放到大别山,于山区农田间成长,练就了坚强而永不言败的个性,1989年张兰只身往加拿大,当过保姆又在餐馆打工,胼手胝足日夜打拼。于 1991年带着两万美元积蓄返回北京,创立阿兰酒家,接着又经营海鲜大酒楼,当年日均营业额达数十万元,后转手出让赚得一桶金,再将资金成立俏江南品牌。高峰时,张兰拥有25亿元(3.43亿美元)的财富,并打入2009年胡润餐饮富豪榜第三名,当时的她踌躇满志,想不到几年后,却被赶出一手创立的饮食王国。

失败多年后,张兰再战餐饮业,2020年与儿子汪小菲成立经营四川菜的麻六记,首家店铺设于北京国贸,后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分店,包括上海、天津、成都、广州、济南、杭州、西安、郑州及青岛,不到三年,合共已开有29家店铺。

除了门店外,麻六记亦在线上出售食品,包括预制菜、火锅底料、腌制菜。主打则是酸辣粉及毛血旺,其中酸辣粉更是麻六记的王牌。

开业之初,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业务遭到颇大打击,但张兰深懂营销推广之道,她亲自上抖音直播带货,更借儿子汪小菲与明星前妻(大S)的吵吵闹闹事件而爆红,带来顶级的网络流量,麻六记的产品,一度打入抖音居家便食店铺人气榜的三甲。有段时间,直播间的一天销售额可以达到千万元。能有此成绩,难怪又再燃起张兰的上市梦。

食品安全惹批评

张兰能否再一完上市心愿,前路并不易走,麻六记的王牌食品酸辣粉涉嫌成份失实,更涉及食品安全。今年3月,《中国食品安全网》对内地的10款酸辣粉进行评比,其中点名包括麻六记在内的三个品牌,指其宣称使用红薯淀粉,但成份中却添加了木薯粉及蕨根粉。要知道,纯红薯粉成本较高,木薯粉的价钱则大约只有红薯粉的一半。

《中国食品安全网》更指出,其酸辣粉更添加了含铝的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若摄取过量,会引起骨质疏松、贫血,甚至有机会导致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外,有批评指麻六记甚为倚重酸辣粉,但爆款产品虽可在短时间推动公司营收,但长远而言,单靠一款食品是有一定风险,因为一旦热潮过去,或消费者对产品味道厌倦后,就难以保持长期竞争力。

同时也有批评声音,认为张兰直播卖酸辣粉,主要是炒作汪小菲与大S的纷争而带动流量猛涨,而类似的手法,只能维持一时的热度,不能长久持续带动销量,随时因事件过去,或人们听腻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庭争拗,销量就有机会大幅下跌。

投资者有戒心

另一方面,投资界是否信任张兰亦成疑问。2008年时,张兰为了要将俏江南做大做强,与鼎晖投资及中金公司达成协议,两家公司共投资俏江南3亿美元,但若俏江南未能在2012年上市,需要高价回购投资者手上股份,结果张兰未能将俏江南上市,需要买回对方股份。

张兰需要钱,迫不得已在2014向私募基金CVC出售82.7%的股权,CVC成为最大股东。2015年,CVC指在俏江南的资金去向不明,要与张兰对簿公堂,最终CVC胜诉,获胜诉金额9.8亿元。但因为CVC指张兰把部分资金,调往其家族在海外的信托基金,双方又在新加坡的法院兴讼。去年11月,CVC获法院判胜诉,可接管张兰家族国外银行账户约4亿元资金。

资本市场上,张兰接二连三与投资者发生争拗,市场看在眼里肯定有怀疑,若麻六记在港上市,投资者都会抱有一定戒心。

不过,张兰斗志顽强,富有生意头脑,又在餐饮界打滚多年,她曾下豪言:“我不是网红,网红是一时的,我是一世的”。女强人的她,今次能否靠麻六记翻身,就待时间去证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