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S

这家在中国叫怪兽充电的智能手机充电服务供应商称,一季度收入增长10%,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收缩

重点:

  • 怪兽充电2022年收入下滑21%至28亿元,其中四季度下跌28.77%
  • 这家租借智能手机充电宝的供应商称一季度收入增长10.5%,高管还表示公司今年将恢复non-GAAP盈利

 

西一羊

在经历了断电失速的2022年后,挚享科技有限公司(EM.US,简称怪兽充电)希望随着今年恢复经调整non-GAAP盈利而重获新生。在中国实行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期间,其标志性的智能手机充电宝因为商店和餐厅关门而用户寥寥。

上周五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和很多其他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一样,这家移动电源充电站运营商表示,受去年疫情影响,实力受到削弱。

这个解释应该不足为奇。该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布设在商店、餐厅、健身房和其他公共场所的移动电源提供智能手机充电服务。但为遏制病毒传播而持续实施的防疫措施,导致很多此类公共场所关闭,从而减少国民使用怪兽充电的服务。而且在频繁的封控期间,很多人经常被迫居家,这进一步降低了对此类服务的需求。

需求减少导致该公司去年业务萎缩,这一趋势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当时其收入自2017年成立以来首次下降。怪兽充电报告去年收入下降21%至28亿元,净亏损激增近五倍至7.11亿元。

去年最后三个月尤其痛苦,因为中国实施了严厉的防疫措施,直到12月初突然取消“清零”政策。但即便在那之后,由于中国经历了一大波感染,直到1月底,其业务依然惨淡。因此,该公司四季度收入下降28.8%至5.96亿元,而亏损则扩大近四倍至3.35亿元。

“由于线下客流的流动性是决定我们运营业绩最大的因素,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规模和盈利能力,”首席执行官蔡光渊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说。

2022年已成为过去,所有人的目光都将聚集在2023年的情况会否好转。怪兽充电的高管似乎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将2023年定为公司在经历三年疫情重创后的东山再起之年。

“2023年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开端。从2月开始,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同比增长,而且增长率每个月都在涨,”首席财务官辛怡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在连续亏损两年后,她预计公司今年将恢复剔除股权激励的non-GAAP盈利。“我们目前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影响,我们有望恢复全年盈利,”她说,并接着表示公司已在3月实现盈亏平衡。

拓展网络

CEO蔡光渊表示,怪兽充电将采用两大持续战略,使公司恢复增长模式。第一个是扩大移动充电服务,以覆盖更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小城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将继续一项政策──强调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在其中一些地点开发和运营充电点,而不是自己做所有事情。

截至去年底,该公司52.5%的充电点是通过此类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运营的,高于2021年底的38%。采用这种策略有助增加公司充电点,从一年前的84.5万个增加到2022年底的99.7万个。

第二个战略侧重于“提升运营效率”,这个说法通常意味着裁员。裁员使每个业务发展代表对应的充电点数量,在去年底达到逾160个,比一年前增加了35%。

怪兽充电还说,充电柜机在设计上的改进,也使其能够继续削减成本。该公司表示,去年四季度推出的经过重新设计的最新一代柜机,最终将使每个柜机的成本下降40%。

总而言之,怪兽充电今年能否卷土重来,将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执行蔡光渊制定的政策。虽然新冠疫情似乎已经过去,但是有一个因素继续困扰它,就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O2O服务巨头美团(3690.HK)迅速扩张到该领域之后。

从过去几个月的业务来看,怪兽充电的复苏势头似乎确实有所增强。据蔡光渊说,今年前三个月,其总交易额(GMV)分别增长了3%、14%和34%。该公司表示,预计一季度营收将达到8.15元,较上年同期的7.37亿元增长10.5%。

尽管如此,投资者似乎希望有更大的增幅。上周五,在最新业绩公布后,怪兽充电的股票下跌了6%。从长期来看,该公司股价已从2021年8.50美元的IPO价格稳步下跌,上周五收于1.06美元。这仍然比去年9月该股的历史低点0.64美元有所改善。但其最新估值约为2.79亿美元,较上市时的21亿美元市值仍存在很大差距。

该股目前的市销率和市净率都不起眼,前者为0.58倍,后者为0.61倍,这表明投资者还没有被该公司东山再起的故事所吸引。相比之下,美团的市销率和市净率要高出不少,分别是3.6倍和5.8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