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这家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咖啡店,是由涉及瑞幸财务造假被罢免的陆正耀和钱治亚所创立

重点:

  • 库迪咖啡靠高调宣传、快速开店和低价抢占市场,与瑞幸咖啡当初的发展同出一辙
  • 市场估计,受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事件影响,由陆正耀和钱治亚创办的库迪咖啡不易取得融资

 

叶天娜

在中国,有两个人首先颠覆了租车行业,再勇闯咖啡赛道,向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SBUX.US)步步进逼,更扬言要打败对方。的确,他们开设的咖啡连锁集团瑞幸咖啡(LKNCY.US)在中国的分店数目曾于2019年高达4,507家,超越星巴克的约4,100家,但最后却卷入财务造假丑闻,成为美国证券监管当局严厉审查中国企业审计底稿的导火线。

这里说的,就是瑞幸的两名核心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自从2020年7月因造假风波被瑞幸罢免后,二人事隔两年便卷土重来,去年10月创办库迪咖啡,决心重回咖啡赛道。

有了瑞幸的经验,陆正耀和钱治亚要另起炉灶并不难。根据库迪网站介绍,公司“由瑞幸创始人、前CEO钱治亚女士携同瑞幸原核心团队倾力打造,注册资金两亿美元”。

去年10月22日,库迪首店落户福建省的福州国际金融中心,陆正耀也没有掩盖野心,直言“咖啡梦想家团队再启征程”,同时大撒金钱,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国区赞助商,打着每杯咖啡仅9.9元的旗号,公开向瑞幸挑战。

重施补贴故技

截至今年4月,库迪全国在营门店达1,199家,比去年12月增长8.1倍,确定选址计划开业的门店数已达520家,即将开业的门店有365家。

这是多么熟悉的“咖啡味道”──高调造势、疯狂补贴、高速开店,不就是当年瑞幸走过的旧路吗?2017年,陆正耀和钱治亚就是用这个策略,为瑞幸争取了5轮融资,筹集近14亿美元(96.7亿元)资金,仅花了短短两年时间,便带领瑞幸在美国上市。

陆正耀的创业史离不开资本,2007年他创办神州租车时同样大撒金钱,不到半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租车公司,同时获得多轮融资,并在2014年登陆港交所,直到爆发新冠疫情后生意大跌,加上瑞幸造假事件,影响公司融资能力。2020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CFO曹光宇直言“瑞幸事件导致目前公司没有再融资的可能”,最终神州租车被私募巨头安博凯私有化退市。

尝过了瑞幸咖啡的苦涩,投资者还愿意再喝一次由陆正耀泡制的咖啡吗?虽然目前未有库迪需要集资的消息,不过我们看看陆正耀在离开瑞幸之后创办的”趣小面”和”舌尖英雄”的融资情况,便可略知一二。

陆正耀被瑞幸罢免后,2021年创立“趣小面”面馆,据媒体报道,该公司曾经想在市场融资1亿元,以取得10亿元估值,但并没有任何进展,最终趣小面以失败告终。

至于“舌尖英雄”主打一度火热的预制菜,管理层豪言要在5个月开设3,000家门店,虽然公司曾获两轮融资共21亿元,但其烧钱扩张之路没走多远,其快速开店目标也没有实现,新一轮融资未有任何进展,去年更出现大规模歇业潮

经历瑞幸造假事件后,陆正耀一下子由亿万富豪变成信用成疑,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资料,目前陆正耀有10条被执行信息,不同案件涉及执行目标合计超过45亿元,未履行金额超过34亿元,但该网站并没有钱治亚的信息。

不易取得融资

由此估计,这可能是为何库迪未有在网站提及陆正耀,而只介绍了他的爱将钱治亚,以此淡化陆正耀在库迪的角色。钱治亚在神州租车打工时已经跟随陆正耀,其后晋升为执行副总裁兼营运总监。

“瑞幸事件后,资本市场对陆正耀很失望。另一方面,现时市场情况与几年前很不同,经过官方最近两年的整顿,投资者态度转趋保守,不再轻易砸钱,所以企业融资已不像几年前那么容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私募基金管理层称。

由于缺乏资本支持,陆正耀和钱治亚靠只能借助加盟商协助库迪扩张。据库迪网站介绍,公司没有加盟费,最便宜仅11.5万元便可以开店。在其自管模式下,每月毛利低于两万元不收取服务费,其余毛利水平则收取10%至25%分成。

对比加盟瑞幸的高额加盟费,库迪咖啡吸引不少资金实力较弱、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创业者,反映低加盟门槛正是库迪快速增长的核心原因。

还记得钱治亚2019年带领瑞幸在美国上市时,扬言咖啡在中国不需要卖成奢侈品,甚至扬言会持续补贴三至五年,暂时不考虑盈利的豪言吗?

一盘生意不考虑盈利,仅透过巨额补贴抢占销售量,在欠缺资本支持下,可持续模式自然成疑。因此,本来仅卖9.9元一杯的库迪咖啡,在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已经要加价,以减轻持续“烧钱”的压力。

库迪的发展与瑞幸同出一辙,下一步自然希望踏上上市之路,“由于陆正耀与钱治亚在瑞幸事件上的往绩,到美国上市几乎不可能,就算选择到香港挂牌,监管机构也一定会看得很严格,因此绝不容易。”该位匿名的私募基金管理层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中免去年盈收双降

免税店运营商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周四表示,由于中国消费者受国家经济放缓影响而控制支出,令公司去年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两位数下降。 中免去年收入降至56.5亿元,较2023年下跌16.4%。同期净利润下跌36.5%至4.26亿元。公司表示,尽管经济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它仍继续在海南岛发展业务,并推出其他新措施。 “下一步,公司将积极把握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內需的有利契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抢抓业务发展机遇,努力提升公司经营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李宁重夺中国奥运代表团赞助权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周三宣布,李宁(2331.HK)公司获得2025年至2028年中国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企业资格。这是时隔20年后,这个由奥运金牌选手李宁创立的品牌再次成为中国官方体育服装赞助商。 李宁品牌曾于1992年至2004年、连续四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代表队赞助商。随后安踏(2020.HK)于2009年起连续16年垄断这个权利,直到今年被李宁取代。从2019年开始,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运动服装制服供应商,合约期至2027年。 根据中国奥委会官网,合作伙伴的合作范畴包括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资金、实物、服务支持和推广,在特定产品和服务上享有排他权利。运动员比赛服、领奖服,是奥运会赛场上为数不多的品牌露出机会。 消息公布后,李宁股价周四高开1.19%,早盘一度升逾4%,至中午收报15.56港元,升2.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uXi Biologics

药明生物出售欧洲疫苗基地 优化资源还是规避风险?

2020年药明生物与默沙东签下30亿美元的疫苗代工合同后为其专门设计建造了疫苗生产基地,如今以5亿美元卖给默沙东 重点: 药明生物推测该疫苗生产基地未来盈利只有约5,500万美元,无法达到公司的财务要求 在过去一个月内,药明生物接连拿下三个大订单,包括两项与美国药企的合作    莫莉 2024年,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并未对药明系的业务造成实质性影响,但为了防范潜在风险,药明系正在积极调整其海外业务布局。半个月前,药明康德(2359.HK; 603259.SH)宣布剥离海外细胞基因治疗业务,1月6日,药明生物(2269.HK)亦宣布出售位于欧洲的一处疫苗生产基地。 1月6日晚间,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药明海德以5亿美元(36.62亿元)将位于爱尔兰的疫苗设施相关的资产售予跨国药企默沙东(MRK.US),该疫苗设施正是为默沙东的业务需求而设计建造的专用设施。截至2024年11月30日,药明海德爱尔兰疫苗工厂未经审计资产账面净值总额约4.87亿美元。 回看药明生物在2020年2月宣布兴建该疫苗设施时的新闻稿,或许可以为此次出售找到些许线索。这个位于爱尔兰的疫苗生产基地,筹建之初是因为药明海德与默沙东签订了一份长达20年的合作意向书,为后者独家生产一款创新性疫苗并供应全球市场,这份合同的总金额高达30亿美元。为此,药明海德拟投资2.4亿美元,建设一座集疫苗原液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实验室于一体的疫苗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投入运行。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消退,疫苗市场的利润明显下滑,亦影响了提供代工生产的CDMO企业。据药明生物在最新电话会议中透露,受新冠疫情影响,爱尔兰疫苗基地的建设成本大大增加至接近5亿美元,而且该基地的运营成本也偏高,公司推测该部分资产未来盈利只有约5,500万美元,无法达到公司的财务要求。药明生物表示,剥离这部分资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药明海德最初是药明生物与位于上海的海利生物(603718.SH)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致力于打造全球疫苗行业领先的一体化能力和技术平台,提供疫苗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药明海德近年来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2021至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12.71亿元、10.53亿元、9.83亿元,营收逐年下降,而净利润分别为3,610.43 万元、3,210.55 万元、3,829.68万元,2024年1至4月,药明海德甚至净亏损2,094.33万元。 在2024年8月底,海利生物将其持有的药明海德30%股权全部出售给药明生物,作价1.085亿美元,换言之,药明海德当时的估值仅有3.61亿美元。因此,药明生物能以5亿美元的价格剥离药明海德的爱尔兰生产基地,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投行中金发表的研报指出,本次交易对药明生物的财务报表影响有限,药明海德也能进一步提升资产效率和利润率,聚焦苏州基地为更多客户提供疫苗CDMO服务,亦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以进行产能扩建以及股票回购。 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虽然药明生物在电话会议上强调,出售爱尔兰疫苗生产基地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并无关联,只是想要优化资源配置,但仍有部分人士认为这是针对潜在地缘政治风险的防御行动。 2024年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议案引发持续关注,该法案计划限制美国联邦政府与部分中国生物技术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合作,药明生物一度被列入特定生物技术公司名单,后在2024年9月的修正案中被拿下。尽管《生物安全法案》尚未通过参议院审议,但是海外业务在药明生物的营收中占比超过八成,地缘政治因素仍有可能会影响海外订单获取。 不过,在过去一个月内,药明生物接连拿下三个大订单,包括两项与美国药企的合作。1月7日,药明生物与美国创新药企业Candid达成研究服务合作,将一款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三特异性抗体的全球权益授予Candid,药明生物可以获得最高达9.25亿美元的首付款、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另有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提成。2024年12月20日和30日,药明生物分别与美国药企Aadi Bio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制药达成合作。 出售爱尔兰疫苗基地的消息公布次日,即使药明生物公布了与Candid的合作,也未能阻止股价下行,截至午间收盘,跌幅达4.22%,午后股价有所回升,全日收跌2.53%,之后的一个交易日,药明生物股价小幅回升1.85%。 目前,药明生物在欧洲、美国以及新加坡均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究服务中心,爱尔兰疫苗基地只是其众多海外工厂中收入贡献较小的资产,此次出售并不代表药明生物海外战略的改变。在资本市场上,药明生物的市盈率已回落至23倍,仍然高于兄弟公司药明康德的市盈率15倍。尽管药明生物的净利润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均同比下滑,但是在CDMO行业整体业绩下滑的周期内,行业龙头仍然有更强的订单获取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中药发盈警 料盈利跌逾九成

医药企业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0570.HK)周三发盈警,预计2024年度全年盈利将下跌90%至100%,经调整盈利同比也下跌50%至60%。 根据2023年报,中国中药的盈利达14亿元。按公司盈警预计,即去年盈利将跌至1.4亿元至全无盈利。 集团解释盈利大跌原因,首先是集采降价、市场竞争加剧及药材成本偏高等。其次是信用、商誉及厂房减值在期内增加。另外,部分附属公司要补缴税款,对集团盈利构成较大影响。 中国中药开市报1.97港元,跌3.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