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这家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咖啡店,是由涉及瑞幸财务造假被罢免的陆正耀和钱治亚所创立

重点:

  • 库迪咖啡靠高调宣传、快速开店和低价抢占市场,与瑞幸咖啡当初的发展同出一辙
  • 市场估计,受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事件影响,由陆正耀和钱治亚创办的库迪咖啡不易取得融资

 

叶天娜

在中国,有两个人首先颠覆了租车行业,再勇闯咖啡赛道,向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SBUX.US)步步进逼,更扬言要打败对方。的确,他们开设的咖啡连锁集团瑞幸咖啡(LKNCY.US)在中国的分店数目曾于2019年高达4,507家,超越星巴克的约4,100家,但最后却卷入财务造假丑闻,成为美国证券监管当局严厉审查中国企业审计底稿的导火线。

这里说的,就是瑞幸的两名核心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自从2020年7月因造假风波被瑞幸罢免后,二人事隔两年便卷土重来,去年10月创办库迪咖啡,决心重回咖啡赛道。

有了瑞幸的经验,陆正耀和钱治亚要另起炉灶并不难。根据库迪网站介绍,公司“由瑞幸创始人、前CEO钱治亚女士携同瑞幸原核心团队倾力打造,注册资金两亿美元”。

去年10月22日,库迪首店落户福建省的福州国际金融中心,陆正耀也没有掩盖野心,直言“咖啡梦想家团队再启征程”,同时大撒金钱,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国区赞助商,打着每杯咖啡仅9.9元的旗号,公开向瑞幸挑战。

重施补贴故技

截至今年4月,库迪全国在营门店达1,199家,比去年12月增长8.1倍,确定选址计划开业的门店数已达520家,即将开业的门店有365家。

这是多么熟悉的“咖啡味道”──高调造势、疯狂补贴、高速开店,不就是当年瑞幸走过的旧路吗?2017年,陆正耀和钱治亚就是用这个策略,为瑞幸争取了5轮融资,筹集近14亿美元(96.7亿元)资金,仅花了短短两年时间,便带领瑞幸在美国上市。

陆正耀的创业史离不开资本,2007年他创办神州租车时同样大撒金钱,不到半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租车公司,同时获得多轮融资,并在2014年登陆港交所,直到爆发新冠疫情后生意大跌,加上瑞幸造假事件,影响公司融资能力。2020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CFO曹光宇直言“瑞幸事件导致目前公司没有再融资的可能”,最终神州租车被私募巨头安博凯私有化退市。

尝过了瑞幸咖啡的苦涩,投资者还愿意再喝一次由陆正耀泡制的咖啡吗?虽然目前未有库迪需要集资的消息,不过我们看看陆正耀在离开瑞幸之后创办的”趣小面”和”舌尖英雄”的融资情况,便可略知一二。

陆正耀被瑞幸罢免后,2021年创立“趣小面”面馆,据媒体报道,该公司曾经想在市场融资1亿元,以取得10亿元估值,但并没有任何进展,最终趣小面以失败告终。

至于“舌尖英雄”主打一度火热的预制菜,管理层豪言要在5个月开设3,000家门店,虽然公司曾获两轮融资共21亿元,但其烧钱扩张之路没走多远,其快速开店目标也没有实现,新一轮融资未有任何进展,去年更出现大规模歇业潮

经历瑞幸造假事件后,陆正耀一下子由亿万富豪变成信用成疑,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资料,目前陆正耀有10条被执行信息,不同案件涉及执行目标合计超过45亿元,未履行金额超过34亿元,但该网站并没有钱治亚的信息。

不易取得融资

由此估计,这可能是为何库迪未有在网站提及陆正耀,而只介绍了他的爱将钱治亚,以此淡化陆正耀在库迪的角色。钱治亚在神州租车打工时已经跟随陆正耀,其后晋升为执行副总裁兼营运总监。

“瑞幸事件后,资本市场对陆正耀很失望。另一方面,现时市场情况与几年前很不同,经过官方最近两年的整顿,投资者态度转趋保守,不再轻易砸钱,所以企业融资已不像几年前那么容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私募基金管理层称。

由于缺乏资本支持,陆正耀和钱治亚靠只能借助加盟商协助库迪扩张。据库迪网站介绍,公司没有加盟费,最便宜仅11.5万元便可以开店。在其自管模式下,每月毛利低于两万元不收取服务费,其余毛利水平则收取10%至25%分成。

对比加盟瑞幸的高额加盟费,库迪咖啡吸引不少资金实力较弱、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创业者,反映低加盟门槛正是库迪快速增长的核心原因。

还记得钱治亚2019年带领瑞幸在美国上市时,扬言咖啡在中国不需要卖成奢侈品,甚至扬言会持续补贴三至五年,暂时不考虑盈利的豪言吗?

一盘生意不考虑盈利,仅透过巨额补贴抢占销售量,在欠缺资本支持下,可持续模式自然成疑。因此,本来仅卖9.9元一杯的库迪咖啡,在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已经要加价,以减轻持续“烧钱”的压力。

库迪的发展与瑞幸同出一辙,下一步自然希望踏上上市之路,“由于陆正耀与钱治亚在瑞幸事件上的往绩,到美国上市几乎不可能,就算选择到香港挂牌,监管机构也一定会看得很严格,因此绝不容易。”该位匿名的私募基金管理层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