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Luckin to enter U.S.

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正加速进军海外,而成立两年的库迪咖啡也不甘人后要进军海外市场

重点:

  • 由于国内竞争依然激烈,需求疲软,瑞幸咖啡在新加坡迈出海外扩张第一步后,计划向美国和其他市场扩张
  • 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这家廉价咖啡连锁店的季度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1%

肖林

“走出去”过去是,现在也依然是中国企业在寻求新的增长机会、摆脱国内激烈竞争时的口头禅。但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也越多地碰到国内对手,这情况中的后半部分,即为了逃避竞争而走出去,正迅速成为明日黄花。

先是智能手机生产商,然后是珍珠奶茶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现在,中国两家最具进取心的咖啡连锁企业瑞幸咖啡(LKNCY.US)和库迪咖啡准备在海外展开厮杀。库迪咖啡是瑞幸咖啡的克隆版,由瑞幸咖啡最初的两位创始人,在会计丑闻被扫出门后所创立。

库迪在中国发起一场残酷的价格战,它的大部分咖啡每杯只卖9.9元,约合1.26美元,促使瑞幸咖啡也加入战团,采取同样的价位。由此引发的咖啡大战伤害的不仅是瑞幸咖啡,也伤害了中国的整个咖啡行业,包括全球巨头星巴克(SBUX.US)。

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尽管在海外扩张的第一站新加坡(去年,瑞幸首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开业)遭遇亏损,但它表示正在美国和其他市场探索机会。与此同时,公司还报告称,得益于大举开新店,收入增长强劲,而且在加入这场价格战一年多后,利润率趋于稳定。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国际市场充满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金融时报》报道称,瑞幸最早可能会在明年开出美国首店,目标是纽约等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和游客的城市。咖啡中国售价在2美元或3美元,向星巴克和其他价格更高的连锁店发起挑战。据国内媒体报道,该公司还计划进中国香港,在那里开两家新店。

进军美国市场对瑞幸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回归,因公司在2020年因涉及22亿元销售造假的丑闻而被纳斯达克摘牌,并被罚款1.8亿美元。

近五年后,瑞幸在新管理层的带领下似变得更强大。它已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但它仍然受到两位联合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的困扰,他们在库迪大力复制瑞幸的策略。

中国初创公司对价格战并不陌生,自2010年代初以来,它们就利用这种烧钱的策略迅速扩张,打造出了滴滴和拼多多等科技巨头。凭借低价而声名鹊起的瑞幸,现在正从库迪那里品尝自己做成的苦果。这个更年轻的竞争对手,在福州开出首家门店仅几个月后,就于去年初开始了它的9.9元定价策略,迫使瑞幸加入战场。

闪电扩张

自那以来,库迪以闪电般的速度开设新店,上月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并计划到明年底再增加4万家门店。据多家媒体报道,库迪采取了让瑞幸走到今天的那种激进策略,包括奖励在后者附近开设门店的特许经营商。

激烈的价格战正在挤压瑞幸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同店销售额,不过最新财报显示价格战的影响有所放缓。

瑞幸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总计102亿元,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4%。尽管这个增长让人觉得很厉害,但仍落后于该公司同期门店扩张的速度——门店增长了61%,达到21,343家。

由于新店开张速度很快,瑞幸的运营费用也居高不下,占总收入的84.7%。这些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8.2%,与收入增长大致持平。

价格战和快速扩张的影响,在公司的同店销售额中表现最为明显,三季度同店销售额下降13.1%。尽管这一数据看似不佳,但实际上比前两个季度有所改善——前两季度均出现了逾20%的跌幅。去年同期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9.9%。  

星巴克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也受到影响,在截至9月的最近一个季度下降了14%。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瑞幸的门店利润率在三季度显示出企稳的迹象,经营利润率甚至从去年同期的13.4%提高到三季度的15.3%。帮助公司在本季度实现净收入13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88亿元。

瑞幸的股票仍在纽约场外交易,财报公布后,它的股价连续两天上涨,周五回吐了部分涨幅。尽管中国股市最近出现了一轮牛市,但瑞幸的股价仍较去年下跌了约25%。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24倍,低于星巴克的30倍,但高于快餐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的22倍,后者也在大举进军咖啡领域。

瑞幸的海外扩张始于2023年3月,当时它在新加坡开设了两家门店。据媒体报道,仅过了九个月,库迪就出现了,开出了新加坡首店,一杯咖啡3.99新元,比瑞幸5新元的均价低20%。  

瑞幸表示,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45家门店,今年前九个月在新加坡录得约7,630万元的亏损。

库迪抢先进入美国市场,去年在夏威夷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今年初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二家门店,以2.99美元的价格售卖美式咖啡。

瑞幸预计短期不会从国际扩张中盈利,公司会遵循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战略,首先争取显著的规模。公司表示,鉴于在美国将面临来自老牌企业的激烈竞争,将通过“审慎考虑和严格的执行计划”来进军当地市场。

董事长郭谨一表示:“需要耐心、时间和持续投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国泰十月客货运量齐升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运营数据,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于上月共接载逾320万人次旅客,按月增21%;货运量则超过15万吨,按月增长12%。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受惠于国庆黄金周及中秋节等多个假期,十月初由内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闲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加上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吸引来自多个长途市场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载客率高86%﹐创近年同月新高。 国泰航空于本月开通每日往返长沙的直航服务,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大利亞阿德莱德的季节航班;而香港快运将于本月下旬,开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国泰开市升0.8%报11.69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低位升4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dream of five post-80s founders: CRP bets on welding robots for Hong Kong listing

五个八十后的梦想 卡诺普借焊接机器人闯港交所

乘着资本市场对机器人青睐有加之际,相关公司蜂涌到港上市,主打工业机器人的卡诺普,成为最新一家抢上港交所的机器人公司 重点: 公司去年在制造焊接机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国第一 盈利仍不稳定,去年亏损1,294万元   刘智恒 内地红得发紫的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近日表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机器人的“萌芽与探索”期,那下一个十年将是"生长与绽放”,机械人将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升级至“生活伙伴”。 机器人仿佛已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相关企业炙手可热,一家接一家抢着到香港上市,令机器人逐渐成为港股一个重要板块。眼见机不可失,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后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6%,更赚844万元。相比众多香港上市的机器人公司,表现可算不俗;毕竟在港上市的同类公司,能有盈利的简直屈指可数。 卡诺普的业务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当中又以工业类的焊接机器人为主,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在焊接机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属及机械加工行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在中国亦属领先企业。 梦想成真 卡诺普的成立,是五个八十后年轻人梦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当时工业机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邓世海与四名朋友深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本土制作的机器人将成未来主流,于是拼凑起50万元资本,头也不回就向梦想直奔。 由于资金紧绌,他们选择在成都龙潭大学生创业园的一个小间开展起业务,并以零部件为起步点,专注于业机器人控制器。经多次尝试、失败、摸索,卡诺普的控制器渐渐得到市场认可。但长久做零部件始终不是办法,要突破,就要转型做整机(即制作整台机器人)。 当时几位创始人也曾为此争论不休,毕竟要转型,除了放弃现时的舒适区外,更要斥重资冒险,一旦失败,似乎就无路可退。可幸这一役押对了注,公司在焊接机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后获四轮融资,让卡诺普茁壮成长。 业绩起伏不定 卡诺普在一众规模庞大的对手中取得盈利,在资本市场亦属一卖点。然而,细心分析,其业绩极为波动。2022年取得盈利2,826.5万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万元,去年更加录得亏损1,294.4万元,今年上半年则能扭亏为盈。可见公司在业务上仍未能企稳阵脚,能否持续稳定有盈利,尚属言之过早。 至于公司的现金流,表现亦不稳定。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流达2,670万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别流出3,088万元及1,775.6万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现金流入888万元。 另外,占公司超过五成收入来源的焊接机器人业务,市场增长并不十分吸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焊接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0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只为4.4%。预计市场从2025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29年的1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亦只为13.4%,别忘记这个还属估计数字。 未具绝对优势 事实上,卡诺普即使位列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商第一位,但其营业额亦只是1.37亿元,紧随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别收入1.28亿元及1.2亿元,与卡诺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诺普在行业中,并非占据一个绝对优势,随时可被对手超越。 相反,卡诺普另一强项的金属及机械加工工业机器人,虽然在中国市场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对手,收入分别是9.39亿元及7.33亿元,业务规模远远抛离卡诺普,相信要赶上首两大竞争者并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纯机器人公司中,规模较大的优必选(9880.HK),去年收入13.05亿元,市销率达44倍;极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亿元,市销率12.3倍。与两家公司比较,卡诺普的收入相对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炽热市况而给予其25倍市销率,市值亦不到50亿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创新实业首挂收升32%

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挂牌,股价大幅上涨。公司以每股10.99港元发行5亿股,位于发行价区间上限,共集资53.1亿港元。 该股开盘报15.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8%。在周一午盘交易时段,股价虽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本次公开发售,香港本地投资者认购部分超额逾400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约为18倍。 创新实业披露,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22.6%。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亿元。公司计划将约半数集资用于扩大海外产能,包括建设铝电解槽熔炼设施;另有40%资金将用于建造绿色能源发电站及采购相关设备。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博泰车联悉售阿维塔股权 套现6,244万元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资子公司湖州创晟驰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与芜湖恒和三号创投基金签署协议,出售所持电动车制造商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0.24%股权,作价约6,244万元(877.84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博泰将不再持有阿维塔任何股权。 此次交易是公司过去半年连续数次减持阿维塔股份的延续。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后,分别出售合计0.67%及0.04%股权,加上是次出售,累计已处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锁定投资收益并改善现金流,同时降低因公允价值波动对短期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将所得款项用作一般营运资金。集团预计出售税前亏损约834万。 阿维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制造企业,核心股东为长安汽车及宁德时代,华为则作为合作伙伴,为期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算法、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体报道,阿维塔曾计划今年10月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但并未实现。 博泰车联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79.4港元,转升5.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