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响应减排方面,最近上市的秦淮数据在中国三大独立运营商中显得最优

重点

  • 万国数据依然是国内主要独立数据运营商中的领头羊
  • 秦淮数据在响应政府的减碳要求上领先一步,这些要求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土地使用和运营效率战略。

欧加德

在现实世界中国各大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圈地运动中,一个重大的转变正在成形。

虽然数据中心运营商可能给人的印象很高科技,但它们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策略归根到底就是在主要客户附近买下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皮,在上面建起巨大的仓库,然后在里面塞满数以千计的电脑箱,这些箱体都具有气候调节功能,尺寸与冰箱相当。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互联网转移,这些中心为大大小小的客户提供通讯、电子商务和其他在线服务。

对于这些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与环保相关的非财务考量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差异化因素,因为它们的这些设施消耗大量电力并产生大量热量。在这方面,国内三大独立运营商中规模最小的秦淮数据(Chinadata,纳斯达克:CD)与竞争对手相比,可能会因为强调电力消耗模式的头等重要性而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拥有20年历史的万国数据(GDS Holdings,纳斯达克:GDS)在大多数指标上都是中国这一行业的领头羊,领先于秦淮数据和规模相近的世纪互联(21Vianet,纳斯达克:VNET)。

万国数据近日公布,去年年营收增长39.2%至57.4亿元人民币(8.795亿美元),而世纪互联则称,营收增长27.4%至48亿元人民币。秦淮数据上周也报告称,去年营收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8亿元人民币。不过,世纪互联和秦淮数据的价值加起来,都还不及万国数据的150亿美元市值。

三者都受益于中国最大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政府、金融服务、游戏和制造业客户需求的飙升。随着行业的扩张和整合,收购和新建项目的迅猛步伐正在推进进一步的增长。

但直到最近,大多数投资者都有意忽略了这个高投入、高增长叙事的致命弱点:数据中心在中国的能源消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而直到最近,中国近四分之三的电力消耗都依赖燃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已发誓要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少65%以上。

因此,过去要赢得数据中心客户主要取决于能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市中心找到场地,而现在,数据中心地产的重点正在向一线城市的周边转移,同时也在向那些新晋的一线城市转移。

布局转移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要靠近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源头,这些能源是碳中和的。这促使这类企业去寻找容易获得廉价、可持续能源的新地点。

不同表述

藉由三家公司关于发展基础的不同表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转变。万国数据从可用空间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它报告说,2020年,数据中心总容量上升了44.2%,达到455342平方米。世纪互联更喜欢用家具来计量,也就是用机柜(放置电脑的机架)来标示它的发展,它说2020年的机柜数量为53553个,比2019年增长了48%。

而秦淮数据,则以耗电量来计算进展。“我们以IT兆瓦来衡量我们的业务规模,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做的是将电力转化为算力的业务,”秦淮数据首席财务官汪冬宁最近告诉分析师。

2019年通过贝恩资本主导的合并而成立的秦淮数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酝酿出一个带来竞争优势的新颖战略,即能耗。虽然尚处于执行的早期阶段,但此举已经给两大竞争对手的圈地和造机柜战略造成了影响。

简单来说,秦淮数据越来越像是在试图改变数据中心运营中土地使用情况的经济意义,将重点放在环境友好型地点,它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所在。充分利用政府积极的环境目标,秦淮数据成为中国第一家制定详细的碳中和路线图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并承诺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在中国,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与主要西方市场相比,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要重要得多,而顺应中央政府的优先事项是搞好这种关系的关键。

秦淮数据并非只说不练,它表示,自己将能源的使用情况视为市场上一种日益增长的竞争优势,所以它正从房地产向上游进军,进入可再生能源和发电领域,并成立了业务子集团秦风绿能。在这个方向上,它正在建设所谓首个数据中心拥有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能够产生1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

去年,该公司成为了中国首个绿电比例过半的数据中心,达到51%,2019年这个数字是37%。相较而言,万国数据表示,它的绿电比例只有20%,尽管它的管理层在上月承诺,该比例将在来年“大幅提升”。

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分析师预测汇编,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而提高效率,秦淮数据预计今年将实现小幅盈利,到2023年盈利将提至15.6亿元。按照2023年的盈利预测和当前股价计算,它的市盈率将达到25倍左右。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预计要到2023年甚至更晚才能实现盈利,所以它尚无有意义的市盈率可以拿来做比较。但它的海外同行Equinix目前的市盈率高达163倍,而Digital Realty Trust的市盈率也同样高达140倍。

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都承诺,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自己的环境战略,以满足政府的政策要求。世纪互联表示,虽然去年它的大部分机柜都放在一线城市,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新增机柜将主要放在这些城市的周边地区。万国数据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将布局成都、重庆等10个发展略逊的新晋一线大城市。 在经历了去年的强劲上涨和最近的抛售之后,这个公司的股票会何去何从,现在尚难下定论。世纪互联的股价去年上涨了4倍,而万国数据则上涨了一倍多。秦淮数据从去年9月上市到年底,涨幅达到了80%左右。但自从今年2月以来,这三只股票都在中国科技股的普遍抛售中遭受重创。秦淮数据受到的打击最大,跌幅近70%,而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的市值都缩水了四分之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盈利创纪录激增 老虎证券股价大涨

网上券商老虎证券(TIGR.US)周二公布最新财报,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去年第四季公司录得净利润3,050万美元,刷新历史记录,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10万美元;全年净利润达到7,050万美元,同比增长65%,亦创历史新高。 公司在收入方面亦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1.24亿美元,同比增长77.3%,全年收入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去年四季度,老虎证券全球开户客户新增8.1万,同比增长70.1%,全球开户数达244.9万。季内入金客户新增5.9万,同比增长51.4%;2024年全年,公司新增入金客户18.7万,年度入金目标超额完成。截至2024年底,入金客户总数达到109.2万,同比增长20.7%。 强劲业绩带动下,老虎证券周二股价大涨21.58%,收报9.69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ouhui pushes for protective IPO as risk factors multiply

政策逆风佣金缩水 手回科技背水一战

面对去中介化、佣金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网络中介保险平台手回科技IPO有着非成功不可的压力 重点: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15.1%至13.9亿元,主要因为寿险收入下滑 以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公司市场份额为7.3%,排名全国第二   李世达 中国保险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如今正进入结构性调整与数字化转型的阶段。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出现,促使保险公司探索不同的方法来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直接与保险客户联系。在此趋势下,内地网络保险中介平台手回集团有限公司,近日第三度向港交所递表,期盼透过上市融资扩大市场份额,在这一波浪潮中全身而退。 根据申请文件,2015年成立的手回科技,曾于2024年1月12日及同年7月30日两度递表,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华泰国际。而此次第三度递表距离上一份申请文件失效仅一个月。 手回科技是中国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主要通过三个平台促分销人身险产品,一是于“小雨伞”平台进行在线直接分销,保险客户可通过平台直接购买保险;二是于“咔嚓保”平台通过保险代理人进行分销;第三则是于“牛保100”平台,在业务合作伙伴的协助下进行分销,所谓合作伙伴包括媒体、自媒体、持牌经纪等分销推广。公司透过“牛保100”平台获取的收入,占保险交易服务总收入的62.8%;而“小雨伞”和“咔嚓保”分别占21.3%和15.9%。 而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通常根据保单保费的百分比计算。申请文件显示,手回科技与超过11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包括中国超过70%的人身险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计,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在线保险中介机构,市场份额为7.3%。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一的机构市场份额高达45.5%,相差了38.2个百分点。 佣金率下降 财务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手回科技收入分别为15.5亿元、8.1亿元、16.3亿元;分别为亏损2亿元、盈利1.3亿元及亏损3.6亿元。至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15.13%至13.9亿元,亏损则收窄至1.4亿元。 公司的亏损主要来自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5.8亿元和3.5亿元的亏损。2024年,扣掉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后的经调整利润为2.4亿元,较2023年下滑4.34%,主要因寿险业务收入按年下滑52%至4.7亿元。 公司称,寿险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整体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减少,以及保险公司因应去年利率下降而下调长期寿险产品的预期回报率,另外,因应国家最新政策导致的佣金率下降,也是因素之一。 新规范要求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保险渠道的佣金,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佣金率。保险公司因此同步下调保险中介机构的佣金率,这导致手回科技长期寿险产品的平均首年佣金率,由2023年的31.7%,下降至2024年的21.5%。 除此之外,公司收入依赖少数客户也是一大隐忧。根据申请文件,公司有70%的收入来自五大客户,任何一家主要客户的流失,都将对公司业务带来显著影响,而在政策逆风之下,中介公司的话语权进一步被削弱。 保险去中介化 不过,最大的危机仍在于保险公司的“去中介化”。手回科技在申请文件中坦言,金融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出现,促使保险公司持续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并直接与保险客户联系,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保险公司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直接向保险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此情况下,手回科技企盼上市融资扩大销售网络,以提升市场份额,助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不过,急于上市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与股东的对赌协议。根据相关协议,部分股东的撤资权在手回科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时被暂停,这一状态将维持至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提交申请后的18个月内,目前距离这个期限剩下约半年时间。公司主要股东包括红杉雨澄、极地信天等。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估值约为12亿元。 总体而言,手回集团面临的问题不小,特别是市场环境与政策可能都为公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持续下行的佣金费率可能让公司业绩雪上加霜,即使成功上市,前路也不好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舒宝国际招股集资1.5亿港元

卫生用品生产商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569.HK)于周三招股,公司发行2.5亿股,每股招股价介乎0.5港元至0.6港元,集资最多1.5亿港元,本月24日截止认购,27日挂牌,Sunny Fortune为独家保荐人。 舒宝国际主打品牌是婴童护理品“婴舒宝”,公司最大市场在俄罗斯,2024年首三季收入5.2亿元,按年升5.6%。当中来自俄罗斯的占比为39.6%,股东应占溢利为4,046万元,同比下跌26.3%。 集资所得超过五成,将用于购买婴童和女性护品的生产机器,17%用于提升品牌与推广营销,近18%用作仓库升级及投资IT基础设施。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信贷及国际业务双升 信也科技利润大增

信也科技集团(FINV.US)周一报告,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2%至34.6亿元,净利润增长29%至6.81亿元,主要得益于促进贷款业务的强劲增长。 公司表示,交易量增加是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促进贷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至13.4亿元,占其总收入的39%,高于去年同期的34%。该季度的平均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26.7%至11,466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044元。 本季度,其较新的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7.39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21.4%。截至 2024年底,累计国际借款人数量在此期间,增长45.8%至700万人。 信也科技股价周一上涨 4.7%,在发报告后的盘后交易中上涨近 11%。过去六个月,该股上涨了7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