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港交所已接到6SPAC上市申请,当中不少发起人在投资市场享负盛名

重点:

  • 新加坡三家SPAC上市后无以为继,已接获6宗申请的港交所,正计划奋起直追
  • 绝大部分申请人具有中资背景,反映港股市场具有一个新加坡欠缺的优势

何仲尼

在成为亚洲SPAC市场领导者的争夺战中,本来落后于新加坡的港股市场,在得到中国内地的助力后,看来正在急起直追。

去年9月,新加坡抢先香港一步,率先引进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机制,4个月后,亚洲首家SPAC在今年1月20日于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港交所(0388.HK)其后亡羊补牢,经过三个月咨询后,也制订“港版SPAC”上市机制,并于今年1月1 日生效。自从首家申请在港股以SPAC形式上市的公司入表,在短短一个月内,港交所再接获5宗SPAC的上市申请,反应比当初的预估正面。

SPAC是一家现金空壳公司,上市后通过增发股份或利用现金收购私人公司,让对方借壳上市。这种上市方式虽然早于1993年已在美国出现,但最近几年才真正普及,并受亚洲市场关注。

1月20日,由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背后支持的祥峰科技收购企业募集了2亿新加坡元(约9.4亿元)后,在当地交易所挂牌,是自从去年9月SPAC获准在新加坡上市以来首家挂牌的公司,也是SPAC的“亚洲第一股”。

翌日,具有欧洲资金背景,由LVMH集团董事长Bernard Arnault控股公司Financiere Agache支持的Pegasus Asia上市;至于第三家SPAC公司Novo Tellus Alpha Acquisition,则于1月27日开始公开交易。短短8日内,新加坡就有三只SPAC面世,而它们必须在上市24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

由于小投资者不能参与申购,港版SPAC被认为难以带动市场气氛,但接受普罗公众申购的新加坡SPAC,情况也不好得那里去。当地三家SPAC的首次公开招股中,只有约1.5%至2%股份被安排发售予公众,因此被评为“少数人的免费午餐”。

新加坡SPAC反应一般

但是,即使绝大部分股份只有大户能参与买卖,三家公司的表现也不见得优秀,其中祥峰科技与Pegasus Asia于上市日只微涨1%与0.4%,Novo Tellus更破发,首日下跌2.8%收盘。而在这三家SPAC上市以后,截至2月17日,当地暂时未有同类公司再上市,令当地SPAC市场看起来有点无以为继。

反观与新加坡同样国际化、但拥有一个独特优势──背靠中国庞大市场的港交所,看来正奋起直追。从1月17日首家公司申请以SPAC形式上市,直至2月17日的短短一个月内,已有6家公司提交申请。

回看首家在香港申请上市的SPAC,是由招商银行(3968.HK)旗下招银国际资产管理牵头发起的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由于它的母公司是央企招商局集团,我们曾在之前的报道分析过,Aquila作为先头部队,是象征意义大于一切,以显示中央政府对港股市场的支持。

除了Aquila,大部分SPAC申请都有中资身影。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是由李宁公司(2331.HK)主席兼创始人李宁共同发起的Trinity Acquisition,已在1月31日申请上市,公司将专注于具备新经济元素的消费品牌业务,未来也许会与李宁的运动零售“老本行”发挥协同效应。

同日申请上市的另一家SPAC,与Aquila同样拥有官方背景,它是央企农业银行(1288.HK)旗下农银国际与中国私募基金春华资本共同发起的Interra Acquisition,它计划收购聚焦大中华地区的高增长公司,包括创新科技、消费与新零售、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及气候行动等领域。

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前首席执行官、嘉御基金创办人卫哲作为发起人之一的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也在2月15日入表申请挂牌,它计划上市后收购智能汽车行业中具备供应链和跨境电商能力的中资企业。另外,1月28日提交申请,由中国私募基金泰欣资本与龙石资本发起的Tiger Jade Acquisition,将专注于大中华地区的医疗保健公司。

至于港资背景色彩较浓厚的Ace Eigh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发起人团队包括曾多次参与美国上市SPAC、被称为“亚洲SPAC教父”的诺圻资本创始人王干文与皇朝家居(1198.HK)主席谢锦鹏,股东也包括活跃于香港政界的立法会议员刘业强。该公司将重点关注于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内地的生物技术、电讯、媒体和科技等公司。

估计三个月可上市

上述6家公司申请上市日期相距不远,有熟悉市场的人士认为,SPAC的上市过程相对传统IPO简单,由提交申请到成功上市,估计三个月内就能完成;到底谁能成为“港股第一SPAC”,可能首季就会揭盅。

另外,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最近发表的《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观点2022》表示,在新冠肺炎变种疫情扩散的背景下,去年亚洲区私募股权交易金额同比仍然大增1.38倍,反映在低利率环境下,市场资金非常充裕。

因此,港交所今年乘势容许SPAC上市,将为亚洲、特别是大中华地区的私募投资者提供新的获利退场方式。此外,因应美国加强审查申请上市中国企业的背景,如果将项目透过港股SPAC公司借壳上市,不但能减低监管风险,亦能节省上市费用与所需时间,更有助提高估值。因此,相信其他中资SPAC的申请将会陆续有来,并有助区内的私募投资活动保持热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博雷顿折让15%配股 集资2.5亿港元

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周日公布,拟配售最多1,0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H股3.98%,配售价25.08元,较上交易日收报折让14.98%,集资总额2.51亿港元(3200万美元)。 公司公布,集资所得款项70%拟用于团海外光伏及储能项目的投资及开发;15%偿还计息借款;余额拟重点投入多模态大型模型驱动的无人驾驶矿卡协同调度系统研发、商业化及示范应用。 博雷顿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7.92港元,跌5.36%。该股于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过去一个月累跌逾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oodbaby makes strollers

生育低迷关税打击 好孩子叫苦连天

全球最大婴儿手推车与安全座椅生产商好孩子,正受美国关税与中国生育低迷的双重打击 重点: 公司今年前九个月的收入下滑,在上半年录得小幅增长后再度转为收缩 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增长,正抵消美国市场的疲弱销售   谭英 当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86.HK)在2010年启动香港IPO时,受惠于新兴中产阶级家长渴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用品的需求,公司已连续17年成为中国婴儿手推车市场的领导者。其后,公司利用上市所得资金展开全球并购,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婴儿手推车及儿童安全座椅供应商。 除了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外,公司亦在1996年成为美国最大婴儿手推车供应商,并在七年后登上欧洲市场首位,为Quinny、Nike Kids和Tommee Tippee等品牌代工生产产品。 然而,受多项不利因素拖累,公司近期发展不再如此强劲,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出生率下滑、本土消费者愈加谨慎,以及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挫折在公司本月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中表露无遗,数据显示其表现较上半年已显乏力的业绩进一步恶化。 最新报告,好孩子国际今年首九个月收入按年下跌1.1%至64.2亿港元,在2025年上半年曾录得2.7%的收入增长后,再度陷入收缩。其中,内地gb品牌表现最差,期内收入大跌18.1%;旗下婴儿安全座椅品牌 Evenflo下滑 10.9%;设计谘询业务Blue Chip收入则按年下降19.9%,反映其客户在美国关税动荡下的脆弱性。 不过,上述跌幅在一定程度上被高端婴儿车品牌Cybex的增长所抵销。该品牌期内收入上升11.7%,并占集团总收入的57.5%,成为主要支撑来源。 公告发布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好孩子股价曾下跌4.2%,惟其后收复失地。然而,该股最新收市价1.19港元仍仅为其4.90港元上市价的五分之一。这对一家曾经看起来潜力无限的上市公司而言,显然称不上是一个亮眼的成长故事。 好孩子未在最新报告中披露盈利数据,仅提供有限资讯。但公司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跌43.7%至1.055亿港元;期内净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2.5%。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相关盈利指标在第三季大概率持续恶化。 在中期业绩公布前不久发布的盈利预警中,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咎于美国业务疲弱,虽然其他地区的业务有所改善,部分抵销了相关影响。削弱盈利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为符合汽车安全座椅新监管标准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以及更高的推广与市场营销开支。 好孩子早期的成长,很大程度反映中国制造业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历程,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规模进一步攀升。 公司由现年76岁的宋郑还创立,他曾是一名中学副校长,并于1989年至1993年期间负责学校附属工厂的管理。在政府鼓励民众创业的背景下,他发明了“推摇两用”婴儿推车,并以“好孩子”品牌推向市场,最终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产品名称。 全球并购扩张 2014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儿童安全座椅品牌Cybex,其创办人Martin Pos 目前仍出任好孩子董事会成员;同年又收购创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司 Evenflo。Evenflo最初以生产奶瓶起家,后来逐步将产品线扩展至儿童安全座椅与婴儿手推车等品类。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自今年4月起对婴童用品加征关税后,婴儿手推车、儿童安全座椅等主要品牌价格迅速上调,其中手推车平均涨价25%,儿童安全座椅平均涨价20%。这可能是令好孩子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下降3个百分点至 49.6%的原因之一,显示其关税成本转嫁能力受限,部分成本需自行消化。 由于美国市场占好孩子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三分之一,上述关税冲击显然是个坏消息。不过,与同样在美国市场建立产品主导地位的其他中国制造商一样,好孩子亦正进行调整,而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仅约7倍,估值显得相对偏低。 好孩子国际在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已被其欧洲业务超越,欧洲板块收入占比由…

简讯:广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亏

影音平台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4.69亿元(6,5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7.86亿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增长5%至76.9亿元,其中广告营业额按年急增23%至25.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达30.2亿元,增长7%。移动游戏收入则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下跌17%至15.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连续13个季度按季改善。 用户数据方面,日活用户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增加17%至3,500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同比增加6分钟至112分钟,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广告效益与内容生态,并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资节奏,以巩固长期增长基础。 哔哩哔哩美股周四高开,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