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专家有意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纽约上市的汽车之家计划通过二次上市来扩大投资者群体,有望募集到10亿美元
记者 阳歌
在纽约上市的中资公司纷纷回流香港,随着较少为人知的汽车之家(Autohome Inc.,纽交所:ATHM)加入其中,这股流潮开启新的一幕。毋庸置疑,汽车之家依旧是中国网络世界的一支主力军。这家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发烧友提供资讯和服务,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它的投资者包括金融服务领域的巨头平安。
但相较而言,汽车之家比之前几乎所有已在纽约上市,然后回港二次上市作为补充的中资公司,都要低调得多。它的市值相对较小,约为135亿美元。而两地上市战略的先锋阿里巴巴(Alibaba,纽交所:BABA;港交所:9988)的市值在6500亿美元,2019年在香港上市募集了112亿美元。
自那以后,在两地上市的大多数公司规模都很大,其中包括市值1500亿美元的京东(JD.com,纳斯达克:JD;港交所:9618),还有市值750亿美元的网易(NetEase,纳斯达克:NTES;港交所:9999)。所以,最近这家知名度相对较低的企业上市,或许意味着回流潮在顺着食物链下移,最终,我们恐怕甚至会看到市值仅为50亿美元甚至更低的企业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
我们稍后会探究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包括决定去香港和决定不去香港的种种利弊。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汽车之家的一些最新情况,这家公司不仅是中国汽车发烧友最早的网络聚集地之一,也是其中为数不多上市并且盈利的企业。
汽车之家周三向它目前挂牌交易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宣布了这一意向,周四在香港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按照计划,汽车之家将以每股不超过258.10港币(33.27美元)的价格发行约3030万股,也就是说可能募集约10亿美元。
投资者们似乎并没有为之雀跃,汽车之家在纽交所的交易价格应声下挫4%。
稳健但平平的增长
汽车之家的招股说明书没有什么新东西,因为它已经在纽交所发布了财务数据。简而言之,汽车之家规模相对较大,在疫情开始之前收益和利润都呈可观的两位数增长。
招股说明书显示,汽车之家的收益在2019年达到人民币84亿元(约合13亿美元),增长16.4%,之后大幅缩水,去年仅为2.8%。它的毛利变化看起来也差不多,从2019年的11.8%降到了去年约6.5%,达到34亿元。汽车之家在本月初表示,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长预计将回归正常,达到约18%。但我们应该知道,去年一季度的收益减少是因为中国在那段时间开始暴发新冠病毒。
就估值而言,汽车之家目前的市盈率(price-to-earnings,PE)为34倍,存在一定的泡沫。但这个估值应该也算合理,因为它在这一领域的几乎所有同行目前都在亏损,包括汽车之家唯一在美国上市的本土竞争对手优信(Uxin),以及Vroom和Carvana这样的国际企业。
汽车之家在过去三年的股价波动有如过山车,目前的价格看起来似乎到了一个下行之前的高点。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它最近决定在香港上市的原因,目的可能是扩大它的投资人基础,并将公司推向一个更坚实的上行轨道,避开下行趋势。
与更传统的公司首发不同,这类二次上市一般来说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因为至少到目前来说,香港的股价会跟随纽约的股票走势。所以如果一家公司在纽约的股价一天之内上涨了很多,那么第二天它在香港的股价也会跟着涨。这样的联动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在设定交易走向上,纽约无疑还是世界的领导者。
在香港上市的主要优势应该是更容易接触到中国大陆投资人,他们对这类股票更感兴趣。由于纽约和香港之间存在巨大的时差,在香港二次上市使得这些公司的股票可以几乎昼夜不停地交易。
对于那些在纽约上市并有意在这个前英国殖民地进行二次上市的公司,香港设定了一个不低于50亿港币(约为6.5亿美元)的市值底线。汽车之家的市值仍然远超那个标准,它的上市意味着未来或许有比它小得多的公司也会这么做。我们到现在提到了二次上市的种种好处,但是它也有一些弊端,因为要符合两地监管机构的要求,公司需要相当多额外的费用和努力。
总而言之,汽车之家的这次上市似乎意味着:随着人们对这个套路越来越熟悉,规模较小的在美挂牌中资公司也会去香港。但就小公司而言,这股回流可能会集中在那些高增长公司,它们能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刺激,使得额外的付出物有所值。
两个重点:
1) 汽车之家在香港上市可能会扩大它的投资者基础,从而终结它在纽约股价的波动。
2) 这家公司目前估值相对较高,因为它是汽车发烧友平台中为数不多能盈利的企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