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被称为中国美容界爱马仕的医美集团,今年上半年盈利表现惨受疫情波及

重点:

  •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美丽田园于多个中国大城市的直营店需暂时闭店,导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近八成
  • 该公司估值不高,恐怕难以达到筹资3亿美元上市的目标

陈嘉仪

随着“颜值经济学”冒起,加上国民收入上升,近年中国医美行业正努力追赶韩国,成就了不少市值数百亿元的巨企。

有“美容界爱马仕”之称的中国一站式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也希望赶上这波热潮,计划在港股筹资最多3亿美元(21.5亿元)。该公司最近更新港交所上市申请,补充了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揭露其业务表现深受新冠变异病毒株疫情影响。

成立于1993年的美丽田园集团,是中国传统美容服务中,历史最悠久的国产连锁品牌之一,早年只提供传统美容服务,近年扩展至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亚健康评价及干预服务,旗下美丽田园、贝黎诗、秀可儿与研源四个品牌各有不同定位。旗舰品牌美丽田园与去年全面收归旗下的贝黎诗通过直营店和加盟店形式,提供面部护肤及身体护理等传统美容服务,一直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于2019年至2022上半年期间,每年贡献总收入50%以上。

于2011年创立的秀可儿,主要提供非外科手术类轻医美服务,如能量仪器服务及注射肉毒杆菌素、透明质酸等,门店在有限情况下亦提供割双眼皮、脂肪填充及抽脂手术等低风险外科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近年占集团收入约三至四成。至于在2018年创立的研源则开拓亚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为健康及亚健康人士提供一站式体检、咨询及干预服务,近年收入占比约3%至6%。

根据更新后的初步招股文件,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四大品牌合共经营189家直营店及177家加盟店,大部分位于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其中仅18间为秀可儿和5间为研源直营店,其余都是美丽田园和贝黎诗;其一站式服务的运作模式是通过传统美容服务初步赢得客户信任,进而延伸至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亚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等更复杂的服务。

据招股书援引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整体美容与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去年高达12,365亿元。按2021年收益计,美丽田园是中国最大的传统美容服务商,以及第四大的非外科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商。

疫情打击业务

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收入由2019年的14.0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03亿元及2021年的17.81亿元,升幅分别为7%及18.5%;净利润也从2019年的1.47亿元,逐年递升至1.52亿元和2.08亿元,分别增加3.2%及36.7%。

回顾该公司收入与盈利在2020年的低增长率,反映新冠疫情最初限制了其增长势头,但踏入2021年,其业务出现强力反弹,可惜只维持了短短一年,便随着今年上半年疫情再度肆虐而打回原形。

自今年3月起,由于新冠变异病毒株疫情在国内多个城市复发,上海等主要城市曾推出封城与居家令等举措,希望阻止病毒扩散。因此,美丽田园位于18个城市的142家直营店,也曾经在不同时期需要暂时闭店,另有93家美丽田园及贝黎诗加盟店遭波及,连累上半年收入下跌12.3%至7.34亿元,但研发与行政开支不减反增,以致净利润暴跌78%至2,296万元。

另外,在过去三年半期间,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从50.4%持续降至42.8%,主要原因除了是传统美容服务受疫情打击外,也不能忽视其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其他运营相关开支持续高企。其中员工成本总额占同期总收入比率从38.7%升至45.3%,连累传统美容服务毛利率由2019年的43.1%,锐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1.2%。

预告开支大增

另外,一向比较有利可图的医疗美容服务,毛利率也从61.2%下降至56%,主要是集团提供优惠注射服务,令新客户试用的数量增加,加上利润率较低的透明质酸注射使用量上升,进一步拉低了毛利率。

虽然更新后的初步招股文件显示,该集团7月及8月经营收入已回升16%,但由于新冠疫情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加上筹备上市将涉及重组及其他特别开支。因此,管理层已预告今年的经营开支将大幅增加,导致全年净利润减少。

医美服务具有一定风险,该公司因此曾面临客户诉讼,总结过去三年半,因为医疗事故及纠纷等原因,向客户作出的退款及赔偿总额约5,950万元。不过该公司强调,直至今年6月底,大部分诉讼已经解决或由原告撤回,对整体运营的影响并不重大。

事实上,受疫情反复影响,医疗美容行业普遍受创,不少公司近年录得亏损,要计算美丽田园的上市估值,可比较同业的市销率,以瑞丽医美(2135.HK)、完美医疗(1830.HK)及朗姿股份(002612.SZ)的平均市销率约2.35倍、再把美丽田园上半年收入引伸到全年计算,其市值仅约37.6亿港元(34.6亿元),恐怕难以达到今年早些时候传出计划筹资3亿美元的要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果链巨头蓝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三在港挂牌,开市升近4%报18.8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19.06港元,升4.8%。 公司发售2.62亿股,每股以上限18.18港元定价,录得超额认购近462倍,国际配售超额16倍,集资净额46.9亿港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9亿美元,当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资产、Redwood Elite及世运线路版等。 蓝思科技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去年收入约6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汽与Stellantis合资车企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资成立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产管理人申请法院裁定破产。管理人表示,公司已无重整及和解可能,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无力清偿到期负债。 广汽菲克透过管理人微信公众号披露破产清算最新进展。该公司曾凭借Jeep车型本土化生产,在中国市场取得高峰,但随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吸引力下滑,最终陷入长期停产。 2022年10月,广汽菲克因经营不善,且实际资产无法偿还全部债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随后近3年里,广汽菲克拍卖了超过3,000件标的物,包括模具、试验车等。至于土地、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等核心资产已五次公开拍卖,但因无人出价而全部流拍。虽然该公司曾招募投资者重整,但一直无人问津。 广汽集团表示,此为法院及破产管理人依程序推进的正常安排,集团将尊重并支持相关工作。Jeep品牌虽已停止中国本土化生产,但牧马人、大切诺基等高端车型仍透过进口方式销售。 广汽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96港元,转升1.0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绿城半年销售跌11% 前董事长港机场被带走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销售数据,今年首六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涉及的面积为229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为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亿元下跌11.3%。 6月份绿城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为142亿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价则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内地媒体早前报道,绿城中国前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张亚东,5月底时在香港机场准备飞往加拿大时,于登机口被带走,但具体因何事则未有披露。张亚东曾任大连副市长,2016年调往央企中交集团,至2018年被派往报掌绿城。至今年三月,绿城突然公布张亚东呈辞。 绿城周二平市报9.77港元,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