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业绩狂飙后的隐忧

线上旅游龙头平台携程去年业绩亮丽显眼,公司有信心今年也可迎来增长一年
重点:
-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劲升72%至171亿元
- 第四季度收入达127亿元,按年升23%
刘智恒
内地经济放缓,消费疲弱,餐饮服装企业表现差劲,但人人勒紧裤头的同时,却不吝惜旅游花费。即使穷游也好,对旅游业确实起到带动作用,令业界的生意表现一枝独秀,携程集团有限公司(9961.HK, TCOM.US)更是最大受惠者。
携程集团公布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四季度收入达127亿元,同比升23%,盈利更升69%至22亿元。公司表示盈收双升,全赖越来越强劲的旅游需求。
主席扬言增长继续
携程上季各项业务均录得理想升幅,来自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上升33%;交通票务收入48亿元,同比上升16%;旅游度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24%至8.7亿元;商旅管理业务收入为7亿元,同比升11%。
公司全年收入达533亿元,按年上升20%,全年的盈利大升72%至171亿元。若不计算股权报酬费及其他的公允价值变动,去年赚180亿元,2023年为131亿元。即单以业务去计算,盈利的增长按年为37%。
业绩表现远胜市场,董事会执行主席梁建章表示:“2024年旅游市场展现了显著的韧性。”集团对于今年业务充满信心:“我们致力于投资人工智能并促进入境旅游,以推动创新并提升整体旅游体验,预期将在行业中迎来又一年的增长。”
增速难再一路狂奔
市场普遍认同管理层对今年的预期,然而在过去两年爆发式的旅游消费后,就别寄望再有一个大幅度的攀升,特别是在经济疲弱,消费意欲大减下,旅游业的增长趋势虽持续,但要如疫后式的报复增长,机会就较低。
根据文化旅游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旗下的数据中心)的统计,2023年及2024年间,国内出游人次分别为48.91亿及56.15亿,增长93%及14.8%。期内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为4.91万亿元及5.75万亿元,分别增长139%及17.1%。从数据看,经过疫后的报复式消费,2024年的增长幅度大幅下降。
事实上,从携程去年四个季度的盈利也看出一点端倪,首季是43亿元、次季是38亿元,第三季68亿元,到第四季只有22亿元,虽说第三季是暑期旺季,但第四季亦有十一国庆黄金周,但盈利仍较首季及次季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公司盈利趋势已经有所减弱。
行业的专家也认为,增长态势能延续,但前景并非一片美好。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早前在中国旅游协会的活动上强调,今年旅游需求是“旺丁不旺财”。
她指出,“旺丁”的趋势稳定向上,一般市民大众的旅游继续增强,但2025年整体旅游消费将相对平稳,在转型的经济环境中,文旅市场将以“卷”字当头,旅业的参与者要准备打硬仗。
竞争对手来势汹汹
杜一力所指,除了对旅游消费的增长有保留外,更点出行业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毫无疑问,携程在旅游行业内占据压倒性优势,龙头地位暂时仍未被别的挑战者动摇,但这个市场既然那样火,以商人逐利的本性,不会平白放过这块肥肉,要分一杯羹或要进占市场者大不乏人。
我们看到,传统的在线旅游平台如同程(0780.HK),美团(3690.HK)及飞猪等,从来没有半点放松,持续与携程竞争。要知道美团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必用的平台,而同程背后是腾讯,有微信的流量去支持,携程不能掉以轻心。
后来者更有抖音、小红书、快手(1024.HK, KUASF.US)等,也对旅游市场虎视耽耽。虽然暂时未能威胁携程地位,但别忘记这些后来者,其平台有超强的流量,而短视频及直播等,正是目前大众最接受的媒介,几乎每天花大量时间去观看,难保经过时间发展,他们可抢去携程的部分江山。
按去年盈利,携程现时的市盈率为19倍,同程延伸市盈率也在此水平,考虑到携程规模及盈利能力,估值有望再增加,意味股价仍有上升空间,但经过两年旅游业的爆发增长,投资者别再寄望股价能如过去两年般以倍计上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