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ding on the space fever, Adaspace eyes Hong Kong listing but sees its losses widening

中国民营卫星企业国星宇航在内地市占率排第八,正筹划在港上市

重点:

  • 国星宇航旗下星基解决方案业务增长强劲
  • 研发及行政开支增加,拖累业绩亏损扩大

 

白芯蕊

由马斯克创办的SpaceX,不单制造史上最强大火箭“星舰”,还创办卫星互联网星链(Starlink)项目,揭起全球太空探索热潮,令投资市场追捧太空概念股。内地主打商业卫星建设的企业成都国星宇航技股份有限公司,也趁着太空概念热潮,最近上载上市申请档,为进军本港上市铺路。

国星宇航于2018年5月由陆川博士成立,陆氏拥有近20年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按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称,国星宇航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位,累计AI卫星发射次数,则是内地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一。

上市申请披露,国星宇航由陆川旗下的北京星融宇航及北京新时代,分别持有23.51%及10.07%股权,即合共33.58%股权,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其次是星河产业集团,持有10.01%股份,其他股东包括深创投集团(持股3.9%)、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持股1.31%)等。

商业航天增长强劲

内地政府积极鼓励商业航天,包括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对中国航天领域民营投资,推动行业迅速发展。据上市申请档,整个产业规划由2019年只有8,000亿元,到2023年已急增至1.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1%,随着未来卫星应用增加,增长势必进一步加快,市场估计到2028年将达到6万亿元,即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5.9%。

所谓商业航天行业,主要由民营航天企业及国有航天企业组成,涉及研发、制造飞行器、火箭及相关设备,尤其卫星行业为商业航天行业其中一个主要部分,当中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包括卫星研制、卫星发射及卫星运营和应用。

简单来讲,卫星获取高精度数据后,透过通讯、环境监测、灾害管理和太空探索等,用作改善决策及提高营运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年代到来,卫星发展也引入相关技术,人工智能卫星能提供由AI驱动的数据分析及计算服务,增强卫星功能。

上市档指出,国星宇航目标是提供低成本及低门槛的商业卫星,构建天地一体AI基础设施,并制定三个阶段路线图,第一阶段是自成立后至2022年,专注自主研发具有AI技术应用能力的卫星,第二阶段(2023年至2027年)是提升自主研发的星基解决方案深度和范围,以及加快AI应用卫星向智算卫星发展,第三阶段(自2028年起)则是营运覆盖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现时国星宇航主要由两大业务组成,其中星基解决方案便占2024年首3季收入81.5%,星基解决方案便是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以及通过由国星宇航利用AI算法开发的灵境引擎,迅速将二维卫星遥感数据,变生成高精度真实城市三维数字模型,应用在数字城市、城市治理、文化及旅行、体育及游戏应用等。

研发开支劲升逾倍

国星宇航星基解决方案业务增长不俗,单是2024年首3季收入达1.93亿元,按年大升135%,同期毛利更急升312%至6,074万元,毛利率年增13.5个百分点至31.4%,主要受惠星基解决方案应用场景项目价值较高推动。

不过,集团2022至2023年业绩却见红,2024年首3季业绩中,亏损更录得扩大,按年大增92%至2.14亿元,比2023全年的1.39亿元更多,主要是研发开支巨大,单是2024首3季研发开支便按年急增2.4倍至1.0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4.2%。

此外,一般及行政开支花费亦高,影响集团盈利能力,2024年首3季相关开支便达1.31亿元,按年升50.8%,占集团总收入的55.2%,集团解释主要是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导致雇员福利开支增加所致。

另一方面,国星宇航客户收入集中度极高,四川一名从事技术研发及推广的客户,去年首3季占国星宇航收入73%。公司过分依赖少数客户,一旦客户转投他去,对公司影响甚大。而且客户也能利用其重要性而增强议价能力,要求更低价或更优惠条款,让国星宇航收入下降,影响业绩。

总括来讲,全球多家以太空概念为主题的上市企业,目前普遍面对研发开支大,业绩处于亏损的困境,国星宇航还要面对客户过分集中及行政开支高企等问题,相信上市后要等待多点时间,才有机扭转亏损局面。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Baozun does e-commerce

宝尊三年首录盈利 Gap今年拟增40门店

这家电子商务服务和品牌管理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7.7%,并计划今年在中国净新增40家Gap服装店 重点: 宝尊电商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三年多以来的首次净盈利,其品牌管理和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录得强劲增长 公司截至去年底在中国拥有152家Gap门店,并计划2025年再净新增40家门店 阳歌 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的最新季度报告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公司营收继续以可观的速度增长,旗下的中国Gap网络实现了同店销售额增长,在当前消费者信心低迷的环境下,这是罕见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公司还报告了三年多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并承诺2025年将“带来变革”。 但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周四在最新财报公布后,该股下跌12.7%,给原本看起来非常不错的财报泼了一盆冷水。即使在这一轮抛售之后,该股在过去六个月里仍上涨了15%,似表明投资界对公司越来越有信心。 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中,有五家将宝尊评为“买入”,另外两家则给予“持有”评级。但投资者对宝尊的评价并不高,其市销率仅为0.17倍,相比之下,Gap Inc.(GAP.US)的市销率为0.52倍,竞争对手零售商佐丹奴国际(0709.HK)的市销率为0.63倍。当我们将宝尊电商与其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这是宝尊的另一项主要业务)进行比较时,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竞争对手微盟集团(2013.HK)的市销率为3.12倍,而美国巨头赛富时(CMS.US)的市销率为7.18倍。 要更好地理解投资者为何如此不看好宝尊电商,我们需要追溯该公司的历史。它最初是一家为电子商务商家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商,与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生态系统关系紧密。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仍然是其主要股东之一。但近年来,这块业务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停滞。 不久前,公司引发媒体关注,它在2023年收购Gap的中国业务,迈出了进军品牌管理的步伐。其后不久,公司还与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合资企业,将这家美国品牌所有者旗下的Hunter品牌引入亚洲市场。 进军品牌管理行业的举措最初引起了很多质疑,因它与宝尊电商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核心服务相对距离遥远。品牌管理业务最初也拖累了宝尊电商的整体业绩,因为该公司关闭了许多Gap门店,并试图重新定位该品牌,使其更具竞争力。这些努力似终取得了一些成果,品牌管理业务现在约占宝尊电商收入的五分之一。 该公司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7.7%,从27.8亿元增至30亿元,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全年收入增长,而2021年和2022年这个数字均出现了收缩。订单履约成本同比持平,而销售和营销成本增长了17%。 由于这两个因素相互抵消,公司报告本季度盈利10万元,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净盈利。董事会主席仇文彬表示,这一势头在2025年继续保持,分析机构纷纷预测,公司今年将实现年度盈利,这将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 仇文彬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5年是我们战略转型的结合,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他续称:“我们加强了高级管理团队,以推动下一阶段的发展。” Gap拓展版图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公司的两项主要业务,首先是较新的品牌管理业务,该业务在经历了初期的收缩阶段后,正步入增长模式。尽管宝尊电商表示,最近在上海和马来西亚开设了首批Hunter实体店,但Gap品牌门店仍占这块业务的大部分。 品牌管理业务的产品销售(主要来自Gap门店),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7.3%,从上年同期的4.56亿元增至5.35亿元。 公司称,去年下半年,新开了40家Gap门店,其中第四季度新开16家,截至2024年底,中国Gap门店总数达到152家。公司表示,计划今年再开设50家新店,在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后,今年门店的净增量将达到40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Gap门店在第四季度实现“低个位数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在当前许多零售商,都在报告销售额下滑的经济环境下,这一表现相当令人鼓舞。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是,公司正与加盟商合作,把店开到二线城市,这是许多品牌越来越多采用的策略,以便向中国较小城市拓展业务。 “我们在全年开设新门店的同时,也战略性地关闭了一些表现不佳的门店,以优化线下门店网络,使2024年成为结构升级的一年。”宝尊品牌管理的首席财务官Ken Huang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加快扩张步伐,优先考虑人流量大、销售潜力最大的地点。” Ken Huang还表示,继最近在上海开设了一家Hunter门店后,公司正计划将该品牌拓展到中国的其他市场,如北京、深圳和杭州。 在电子商务方面,公司表示其服务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了9.3%,从上年同期的17.3亿元增至18.9亿元,主要得益于网店运营和营销服务两位数的增长。但由于消费者情绪疲软,电商产品销售额从上年同期的5.98亿元下降4.3%至5.72亿元,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品牌管理业务的良好表现,加上电子商务服务业务的出色业绩,抵消了电子商务产品销售业务的疲软,使宝尊电商的经营利润从上年同期的640万元增至7,320万元。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多的亏损后,也重新实现了盈利。…

简讯:上美股份去年盈利增长近七成 下半年增速放缓

中国化妆品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周四公布,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7.81亿元,同比增长69.42%,净利增速较2023年的增长2.13倍显著放缓。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化妆品生产与销售,旗下品牌韩束去年贡献收入55.9亿元,同比增加80.9%,占期内公司总收入82.3%,成长主要来自韩束品牌的整体升级,在各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的营销及推广开支为33.2亿元,按年增长90%,全年增速较上半年的169.2%有所放缓。 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32.9亿元,低于上半年的35.02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半年收入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与2023年下半年相比仅增长约26.3%,亦远低于上半年的增长120.7%。 上美股份周五高开2.6%报45.7港元,至中午收市转跌1.12%,报4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地商置转盈为亏蚀42亿元

经营商业地产的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业绩,去年转盈为亏蚀近42亿元,2023年有盈利8.3亿元。公司收入132亿元,按年减少24%。 收入减少主要是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下跌43.7亿元,而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集团为若干附属公司物业存货减值5.6亿元,同时也为应收账款减值约4亿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国经济应有4至6%的增长,预计房地产市场于今年有轻微复苏。 金地商置开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价在过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anzhun’s net profit jumped by 42.6% to 1.57 billion yuan last year

就业大潮来临 看BOSS直聘能否抓住拐点

企业招聘稳步复苏,带动BOSS直聘业绩显著增长,面对今年的就业大潮,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 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42.6%至15.7亿元 去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增长25.3%至5,300万    李世达 套一句电视剧里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意指当环境越差,获得的回报就越丰厚,人力资源行业似乎也是这样的生意。近年内地经济低迷,求职人数增加,也让人力资源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唯有当市道开始好转,企业招聘需求增加,真正的效益才能显现。 中国最大网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近日就用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预告经济复苏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BOSS直聘的母企看准科技有限公司(2076.HK; BZ.US)近日公布,去年度收入及盈利双双增长,年收入增长23.6%至73.6亿元(10.2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增42.6%至15.7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147亿元,较2023年底的129.1亿元增加了13.8%。 另外,公司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15.4%至18.2亿元,为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则为按年增长34.1%至4.44亿元。受到亮眼成绩激励,BOSS直聘美股在财报发布后涨幅逼近5%,或可视为当前的市场环境与公司的增长逻辑受到市场认可。 公司业绩的增长,来自用户的持续增加。2024年,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300万,按年增长25.3%,不过,去年第四季度MAU则从第三季的5,800万下滑至5,270万。尽管如此,若以第三季的数据比较,BOSS直聘的MAU量约相当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同道猎聘(6100.HK)等竞争对手的总和。 企业客户带动业绩增长 求职者就像大海里的鱼,越是风高浪急,越是成群结队。事实上,招聘网站卖的是求职者的履历,付费的则是企业主。BOSS直聘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企业的付费服务。 公司表示,去年全年,企业用户的活跃度也显著提升,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58.9亿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72.7亿元,是带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向求职者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也按年增长36.2%至8,57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BOSS直聘的营销费用由2023年的19.9亿元增加4.1%至2024年的20.7亿元,主要由于雇员相关费用增加,部分被广告及营销费用减少所抵销。截至去年底,BOSS直聘共有5,688名雇员,较2023年的5,346人增加342名增长6%,其中销售和营销人员占比超一半。 接入DeepSeek 而在技术层面,BOSS直聘APP也已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场景中进行灰度测试。同时,产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南北阁”提供服务。公司称“南北阁”与DeepSeek的结合,能够在保障用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面对招聘端者的服务中,能够利用AI在庞大的求职者数据库中自主选择和匹配,向雇主推荐候选求职者,并以具体的推荐理由提供参考,进阶的服务则包含进一步与目标求职者沟通等。而针对求职者端,则提供“向AI提问”的交互模式,支持用户用更自然的语言表达需求,获取职位、就业相关信息及问题答案,同时也提供模拟面试功能。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企业招聘情绪正稳步复苏,该行对公司近期表现持更正面看法,将今年首季及全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3.5%至0.4%,至按年增长12.2%及12.1%,维持“中性”评级,美股目标价从17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BOSS直聘约为40倍,远高于万宝盛华(MAN.US)的19倍,显示投资人颇为看好其未来的增长前景。不过,内地经济是否如近期股市所反应的那般,迎来市场拐点,才是真正的考验所在。 “就业难”问题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社会议题,而今年将是“就业大年”。统计预测,今年夏天将有1,222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市场是否有足够的招聘需求相匹配,很快就会见真章。对招聘网站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持续增长的就业需求,与AI技术的日渐进步,BOSS直聘虽然在人力资源行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仍需继续充分利用用户优势与技术优势,以应对市场的改变与竞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