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US
Hello Group's revenue declines accelerate

这家有被称作中国版Tinder“的公司一季度营收下滑9%,并预期下降速度会加快

重点:

  • 挚文集团连续了三年的营收下滑,其趋势延续到今年一季度,而且由于公司同时面临内忧外患,下滑速度正在加快
  • 这家约会应用程序运营商称,可能很快会得到政策支持,似乎是指中国最近为提高下滑的出生率所做的努力

阳歌

“中国版Tinder”的火焰终于熄灭了吗?

投资者可能开始有感觉,因挚文集团(MOMO.US)公布的最新季度业绩显示,今年一季度它几乎所有的关键指标均持续下滑,尤其是旗下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约会应用程序之一的收入加速下滑。

周二公司公布最新业绩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致其下跌14%,达到一年半以来的最低点。第二天,该股略有反弹,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复杂情绪,由于在中国庞大的约会市场的领头羊地位,该公司仍然是一棵摇钱树。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在被忽视两年多后,再次获得投资者青睐,推动中国ETF-iShares MSCI(MCHI.US)从1月底的低点上涨了超过20%,但挚文集团却落在了后面。

自2019年以来,公司的收入一直持续下滑,它的困境至少部分归因于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因素。三年的疫控打击年轻用户对使用该公司旗下应用程序(包括行业领先的陌陌在内)的热情。自疫情结束以来,疲软的消费者信心继续抑制需求,因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繁荣后急剧放缓。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约会和结婚完全不感兴趣,这体现在中国的出生率不断下降。

鉴于有这么多不利的宏观因素,挚文集团难以找到并留住受众也就不足为奇。此外,还有该公司特有的因素,尤其是集团2018年收购另一款主要应用程序探探,损失惨重。探探曾被誉为未来关键的增长驱动力,但很快却变成了相反的角色,并且此后一直在快速下滑。2019年,挚文集团又遭遇监管问题,旗下广受欢迎的直播服务因含色情内容而受到政府审查。

公司试图通过向海外扩张来逃离中国本土市场的动荡,尤其是向土耳其和中东的扩张,是它近期财报中为数不多的积极消息之一。其中大部分来自挚文集团新推出的应用程序,包括Duidui、Hertz和Soulchill。

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称,这些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新应用,在一季度的收入增长了51%,达到3.44亿元,占公司当期总收入的13%。这个增长与挚文集团的整体收入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从去年同期的28.2亿元同比下降9.2%,至25.6亿元。

最新公布的营收下降速度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加快,前两个季度的降幅约为6%。更糟糕的是,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将下降约14%,意味下降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投资者有保留

尽管前景黯淡,挚文集团仍然盈利颇丰,部分原因是它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公司一季度的成本和支出同比下降了12%,超过了营收的下降速度。因此,它在当季运营利润增长5.5%,至4.6亿元。

但公司的净利润却不太妙,从去年同期的3.9亿元骤降至本季度的520万元。但公司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主要是由于当季的一笔一次性税收支出造成。如果不考虑这笔费用,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增长8%,达到5.085亿元。

即使如公司所说剔除一次性支出后能有较高的利润,投资者信心的下降对挚文集团的估值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该股的市盈率(P/E)仅4.9倍。这还不到Tinder的所有者Match Group(MTCH.US)市盈率13倍的一半,可见投资者对挚文集团有多不看好。

尽管前景黯淡,但在挚文集团的最新财报中仍有一些令人鼓舞的事情。我们前面提到的全球扩张,正迅速成为这家增长乏力的公司的重要新引擎。

随着中国对出生率急剧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担忧,政策方面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推动力。中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人们结婚生子的激励措施,挚文集团暗示,这些措施最终可能会使公司受益。

“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政策变化,”首席财务官彭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不过未做详细说明。“然而,这些政策变化将如何有效和迅速地渗透到消费者行为中,更具体地说,是渗透到我们平台上用户的消费中,我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拭目以待。”

与很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样,挚文集团也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吸引用户。例如,公司高管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试验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潜在(约会)候选人资料页面上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向用户推荐打破僵局的话题。”

公司并未提及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灵魂伴侣,不过这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机构认为,挚文集团营收下滑的趋势不会很快扭转,预计今年的营收将下降11%,要到2025年才会最终重返增长轨道。事实上,它们最近更加看好该公司低迷的股票,5月份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6家机构中,有15家给出的评级为“买入”或“强力买入”,而4月份调查的14家机构中只有8家给出了同样强劲的评级。这或许这表明,随着这家备受冷落的公司努力寻求投资者的青睐,市场情绪可能正在转向支持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 Saa sells cosmetics

网购日盛消费北上  莎莎救急力拓电商

这家化妆品零售商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财年,其核心的港澳市场收入下滑11%至12%,导致利润降幅高达68% 重点: 随着大量香港民众北上深圳消费,去年莎莎国际核心的香港市场出现萎缩 因关闭门店并将重心转向电商,在截至3月底的第四财季,这家化妆品零售商在中国内地的收入下降了40.5%    谭英 化妆品零售商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78.HK)是香港的创业传奇,它原是郭少明及罗桂珍夫妇于1978年在一家小商场的地下创立的摊位。但在2015年达到89亿港元(11.5亿美元)的营收巅峰后,其业务规模已缩水过半,截至2024年3月的财年营收仅为43.6亿港元。 在这一财年,坏消息不断,上周五的公告更凸显这一点。盈利预警显示,截至3月底的12个月内,公司营收同比下滑约10%,利润暴跌63%至68%。在香港,随处可见它的粉色店面,里面售卖各种平价化妆品,但人口结构和消费趋势的一些重大转变给它造成了冲击,而且转变似还在加速。 最主要的转变是香港民众日益热衷赴深圳消费,这给莎莎国际营收四分之三的港澳核心业务带来了压力。同时,赴港内地游客曾是该公司的重要客群,如今这个群体也减少在港停留期间的消费。 盈利预警将公司利润暴跌归咎于这两个因素。在截至3月底的财年里,其利润从上一年的2.19亿港元骤降至7,000万至8,000万港元。 2023财年业务激增,也是近期多项数据下滑的部分原因,受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旅游和消费推动,莎莎国际2023年营收增长24.8%,利润近乎翻几番。但情况的转变来得猝不及防: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回归谨慎,繁荣一瞬即逝。 市场似已做好迎接坏消息的准备,尤其是考虑到莎莎国际已在此前的多份季报中,披露了大量的营收疲软信息。该股周一开盘股价持平,不过年内仍下跌约17%,错失近半年其他中概股的上涨行情。 该股目前市盈率为11.8倍,与上美股份(2145.HK)的30倍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毛戈平(1318.HK)的46倍相比,似乎遭严重低估。 盈利预警和同在上周五发布的最新季报也并非全是坏消息。虽然核心的港澳市场萎缩,但占营收10%的东南亚业务(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内增长17.3%,而该地区的线上销售更是激增36.5%。不过同样占营收10%的中国内地市场同期大幅下滑40.5%,形势严峻。 持续亏损 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多数年份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好消息是,它终于开始有所动作,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加大对线上资源的投入,并关闭那些业绩不佳的门店。它在内地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时间较晚,直到2015年才开始在大型电商平台上开设旗舰店,而且它坚持传统零售模式的时间比大多数竞争对手都要长。 它在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屈臣氏的动作要快得多,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自己的购物应用程序,并在阿里巴巴旗下流行的淘宝平台开设了旗舰店。在那之后,它又在京东和亚马逊等其他热门网站上都开设了店铺。 值得称赞的是,莎莎国际终于改变了在中国内地的路线,淘汰了实体网络,采用了更加轻资产的运营模式。线上业务目前占该公司中国内地销售额的80%,公司关闭了18家实体店,计划继续聚焦电子商务,并与更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销售商品。 莎莎国际表示:“集团相信,此轻资产模式的转变,有助降低营运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公司还表示,在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产生了2,000万至3,000万港元的一次性闭店拨备。 尽管莎莎国际将电商视为在内地的发展方向,但在香港大本营,线上业务规模仍然不太活跃。截至去年9月底的六个月内,港澳核心市场的线上销售额仅为9,480万港元,占两地14亿港元总营收的7%。彼时港澳市场整体营收已现颓势,六个月内同比下滑18.4%,不过同期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市场分别增长27%和15%,但由于香港业务在营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最终导致公司期内总收下跌10.4%。 随着香港消费者持续远赴深圳娱乐购物,莎莎国际核心的香港市场恐将持续承压。今年4月18日至21日复活节假期期间,约160万香港人次入境内地,同比增长6.8%。其中多数前往深圳,港元汇率优势增加了在深圳的购买力。同时,这个因素也削弱昔日为便宜而去香港购物的内地游客需求。 莎莎国际对零售市场变局的应对虽显滞后且伴随着阵痛,却是必要的调整。随着创始人夫妇步入古稀之年,接班人问题亦浮出水面。最可能的接班人是女儿郭诗慧,她2005年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公司,2018年被任命为企业策划及发展副总裁。 郭诗慧行事低调,但她相对年轻,而且更有可能拥抱电商,如果她能努力让公司顺应最新零售趋势,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获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日公布,集团签订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采购合同,分别为Walker S1及 Walker C,主要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 集团表示,采购合同意味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的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让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工业制造得到进一步验证。未来集团续将产品商业化落地,为大批量产和交付做好准备。 周一优必选开市升近3%报83.9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从高位下跌近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