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告它在海南岛的大型度假村2020年第一季度业务量猛增161%,股价却应声下跌5%

重点:

  • 拥有地中海俱乐部的复星文旅最新数据进一步证明,疫情消退后,旅游业将出现强劲反弹
  • 公告发布后,公司的股票遭到抛售,反映了投资者在最近股票上涨后的谨慎态度

阳歌

投资者似乎开始厌倦来自全球旅游业没完没了的乐观预测,这个行业是全球新冠疫情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在复星旅游文化集团(Fosun Tourism Group,港交所:1992)做出最新乐观预测后,这就是我们基于市场反馈得到的印象。复星旅文是中国最大的一家民企集团的旅游分支,它最大的资产是法国的度假村运营集团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

复星旅文刚刚发布了最新的业务消息,其中暗示了一旦疫情开始消退,人们开始重新旅行,压抑的需求就会爆发出来。投资者最初的反应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该公司的股票在周三香港的早盘交易中下跌了5%。

我们稍后再来看看这份报告,它相对详细地介绍了一旦大流行病消退,旅行恢复到更正常的模式,备受打击的旅游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但首先我们应该指出,与人们的预期相反,旅游股在整个疫情期间实际上表现得相对不错。

在周三的下跌之前,复星旅文的股价在过去52周内几乎翻了一番,准确地说,上涨了88%。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Las Vegas Sands)——在西方和亚洲拥有类似多样化组合的度假式赌场,股价在此期间上涨了35%。领先的邮轮运营商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Royal Caribbean)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即便如此,股价在这期间也只是略有下降。

看起来每个人都对疫情过后行业的强劲反弹下了大注,这毫无疑问也反映在复星文旅周二收市后发布的最新预测中。

报告提及了当前时期的严峻形势,公司称其核心旅游业务的收入在第一季度暴跌74.5%,至10.6亿元(1.63亿美元)。

这并不太令人惊讶,因为该公司大约一半的收入来自欧洲——地中海俱乐部的许多度假村都在那里。许多人都会记得,欧洲和北美直到去年3月底才真正开始感受到疫情的影响,这意味着去年第一季度世界上这些地区的业务基本正常。很明显,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复星报告称,其核心度假村业务在第一季度下降了更大的85.3%,因为它在欧洲的大部分滑雪度假村仍然关闭,即使开放的度假村的运营能力也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但是该报告为公司的中国本土市场提供了一些更为乐观的数字,由于中国的新冠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国内旅行在近几个月已经恢复到更为正常的水平。

第一季度,位于中国南方海南岛的三亚亚特兰蒂斯(Atlantis Sanya)大型度假村的游客数量增加了125%,达到119万。度假村的实际收入更是跃升了161%,这意味着每位游客的支出同比大幅增加。复星文旅补充说,以收入计算,该度假村的业务几乎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为2019年的93.6%。

清明假期

虽然三亚的度假村取得了亮眼的增长,但更好的观察角度可能来自四月初的清明假期,公司提供了四天假日期间中国业务与疫情前相比的更多数据。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该公司在华旅游和度假村业务的总体收入在今年的假期中增长了53%。

 “疫情将持续对本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复星总结说,显然,它预计今年上半年会出现亏损。

看看上文提到的其他一些度假旅游公司,对后疫情世界也表现出了同样的乐观。嘉年华集团(Carnival)是另一家主要的邮轮运营商,从它身上可以观察到整体的市场情绪。它在本月初表示,2022年的预订量已经超过了“非常强劲的2019年”,尽管公司没有做什么广告和市场宣传。

正如预期的那样,所有这些公司在2020年的收入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复星文旅报收入下降六成左右,算是较小的跌幅。比较起来,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收入下降74%,皇家加勒比更是暴跌80%。复星可能受益于地理布局的多样性,而金沙集团主要集中在拉斯维加斯和澳门,而皇家加勒比更是百分百地依赖邮轮,疫情期间基本停摆。

在股票方面,复星文旅在疫情之前并未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是因为地中海俱乐部的品牌形象老化;2015年,经过一场意外的竞购战,复星以10亿美元略高的价格将其收购。该公司在2018年12月的IPO中筹集了约4.28亿美元,市场需求乏力导致股价位于底部区间。

尽管该公司作出了乐观的预测,认为它可以通过在中国本土市场推出迎合该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新产品来赚大钱,但它的股价自上市后却稳步下行。就在去年10月,该股股价比其IPO价格低了近60%,达到6.47港元(0.83美元)的低点,而上市价格为15.60港元。

自10月的低点以来,该股几乎翻了一番,尽管它的交易价格仍比其IPO发行价低20%以上。根据疫情开始前的2019年利润计算,它目前的市盈率为25倍。

对于这种增长缓慢的公司来说,这仍然有点高。但是,如果你相信其利润明年可以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长50%或更多,而且你也喜欢该公司描述的中国长线增长故事,那么在目前的水平上,该股可能仍然是一项合理的投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Oral healthcare provider Arrail Group on Tuesday reported a net profit of 4.98 million yuan in the six months through September, the first half of its fiscal year, reversing a loss of 88.6 million yuan in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快讯:摆脱疫情冲击 瑞尔集团转盈

最新: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瑞尔集团有限公司(6639.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净利润为498万元,扭转去年同期的8,859万元亏损。 利好:受益于新冠疫情后业务复苏及接诊人次增加,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加14.9%至8.86亿元。 值得关注:该公司的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3.1%至6.83亿元,主要是由于雇员福利开支、齿科材料及物业管理开支随业务增长而增加。 深度:瑞尔集团是一家提供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的公司,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国15个主要一二线城市运营123家医院及诊所。该公司以双品牌经营,分别针对一线城市中具有高购买力的富裕患者,以及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消费者。该公司去年成功在港股上市,但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旗下多间诊所及医院需暂时关闭,加上很多患者推迟口腔治疗计划,过去三年合共录得逾15亿元亏损。 市场反应:瑞尔集团周三股价上涨,中午收盘升1%至7.8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6639.HK
Smart Share Global, a supplier of rentable power banks, on Tuesday reported a net profit of 50 million yuan in the third quarter, reversing a net loss of 95.6 million yuan a year earlier, marking its second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快讯:怪兽充电连续两季获利

最新:共享移动电源供货商怪兽充电(EM.US)周一公布,三季度录得约5,000万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的9,560万元净亏损,并连续两季获利。 利好:随着线下流量和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恢复,其移动充电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减少24.7%至6.14亿元,主要因为与网络合作伙伴的合同安排发生变化,导致移动设备充电收益减少。 深度:怪兽充电通过出租移动电源,在中国的餐厅、购物中心、酒店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提供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共拥有102.6万个移动充电设备。在过去三年中,由于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消费者经常被迫待在家中,移动电源所在的许多场所都关闭了,令其业务受到重创。但随着经济活动复常,该公司的业务重回正轨,并在今年二季度重新获利。 市场反应:怪兽充电公布季绩后,其股价周一在纽约下挫6.7%至0.7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M.US
Hotelier H World Group announced last Friday it recorded a net profit of 1.31 billion yuan for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快讯:华住集团连赚三季 预料本季增长减慢

最新:连锁酒店经营者华住集团有限公司(HTHT.US; 1179.HK)上周五公布,今年三季度录得13.1亿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的7.1亿元净亏损。 利好:该公司三季度来自Legacy-Huazhu分部的收入按年增长61.8%,优于之前公布收入增长49%至53%的指引。 值得关注:该公司预期四季度收入增长约41%至45%,与三季度的增长53.6%比较,意味管理层的看法转趋保守。 深度:华住是一家源于中国的国际酒店集团,分别于纽约及香港上市,其业务包括租赁及自有、管理加盟以及特许经营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9,157家在营酒店,提供约88.6间客房。该公司旗下的廉价汉庭品牌为业务支柱,并与法国战略合作伙伴雅高集团(AC.PA)合作经营美居、宜必思和宜必思尚品等较高端的品牌。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过去三年都录得净亏损,但随着全球旅游业复苏,今年首三个季度都分别录得净利润。 市场反应:华住的港股周一小幅波动,中午收盘涨0.2%至28.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THT.US 1179.HK
ZTO underperformed quarter-on-quarter despite robust year-on-year gains

亮丽背后存隐忧 中通季绩环比倒退

面对中国经济放缓及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中通快递第三季度收入及盈利仍能按年增长 重点: 中通第三季度虽赚23.5亿元,但与第二季度比较,下跌8.4% 公司亦预计,年度的增长率未能达到之前的承诺        刘智恒 中通快递有限公司(2057.HK, ZTO.US)刚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90.8亿元,按年上升1.5%,盈利则上升21%至23.5亿元。 期内,包裹量达到75亿件,同比上升近18%,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2.2%,主要是包裹量增长所致。中通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按年提升至 22.4%,能在中国经济放缓下,交出一份这样亮丽的季度成绩表,可谓交足功课。 跟同业比较,中通亦并不失礼,甚至可以说冠绝同业。虽然收入不及其它主要竞争对手,顺丰(002352.SZ)高达646.5亿元、圆通(600233.SH)、韵达(002120.SZ)及申通(002468.SZ)都超过百亿元,但说到盈利,中通竟然能在几大巨头中脱颖而出,较顺丰的20.9亿元还要高出一成二,其他的更难项其背。 纯利抛离对手,与中通第三季度的毛利率高企不无关系,中通毛利率高达29.8%,远远抛离顺丰、圆通及韵达等介乎11%至12%的毛利率,更别说是申通的3.1%。 中通能做到如此高毛利率,公司解释主要是成本控制得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面对加剧的价格竞争,中通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并坚持获取有盈利的业务增量。中通的数智化和精细化管理举措持续推动分拣和运输成本效益的提升。” 首席财务官颜惠萍亦表示,集团利用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设施,将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下降 11%,超出预期。同时,销售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稳定在 5%左右。 股价不升反跌 然而,业绩公布当天,股价表现非但未能上升,反之更跌穿180港元关口,最终收报179港元,跌4.3%,之后股价持续受压,过去一周足足跌了超过6%。 投资者似乎对中通未投下信心一票,没错,若按年度,中通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细心看,以公司本身的季度业绩比较,业务或许已现疲态,甚至出现倒退。中通第二季度收入达97.4亿元,盈利25.4亿元,第三季在两方面都出现下跌。 第三季度毛利率接近30%,按年升了近3个百分点,但相对于上季度的34%,原来是倒退了4.2个百分点。业务上也开始有点停滞不前,包裹量都由第二季度的76.8亿件,微跌至第三季度的75.2亿件。 价格竞争再出现 面对市场的压力,公司重申全年业务量可达到292.7亿至302.4亿件的指引,全年增长20%至24%。不过,原本公司坚持的市场份额年度增长目标为1.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市场环境出现价格竞争,要争取有盈利的业务增量变得不再合理或可行。 今年快递行业虽有所回暖,但过去曾出现的价格竞争,又再次在个别地区出现,今年首三个季度,快递公司的单票价格有下滑趋势,9月份圆通、韵达及申通的平均单票价为2.34、2.29及2.11元,同比分别下跌7.32%、12.93%及13.52%。至于中通的单票收入,亦大跌13.5%。按目前的价格走势看,今年第四季度很大机会单票价会继续走低。 除了行业环境的问题上,部分投资者仍对中通存有戒心。今年3月时,沽空机构灰熊对中通的指斥,认为公司有造假之嫌,其中就针对中通较行业对手超高的毛利率,以及有虚报企业人手以降低整体成本。 投资者有戒心 对于灰熊的指控,中通当时只发出简单回应的公告,指沽空报告并无依据,并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其亦缺乏对公司业务模式及财务报告结构的基本了解,缺乏对公司公开文件的全面解读。到今年4月,中通表示独立调查完成,根据调查结果,审计委员会认为该份卖空报告及补充沽空报告所作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不过,对于灰熊重点指控的几点问题,集团未有一个详细的回应。事实上,早在2017年,美国伯明翰养老基金对中通及它的承销商摩根士丹利与高盛集团提起集体诉讼。其中指控中通使用一个“网络合作伙伴”系统处理利润率更低的包裹收发服务,令更不赚钱的业务,得以从公司账本上消失。 由于牵扯在太多的造假新闻中,站在投资者立场,有怀疑自然是先避为妙。特别在今天市场疲弱的环境下,一有风吹草动,投资都先沽为上,又或,抱观望态度。基金的却步,加上减价战如箭在弦,第三季度中通业务又有转弱态势,各项原因都影响集团的股价表现。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057.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