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HK
Sportswear retailer 361 Degrees announced that retail sales for its core brand grew 20% in last year’s fourth quarter, according to a business update released on Tuesday.

最新:体育用品企业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二公布,去年四季度的主品牌零售额按年录得20%增长。

利好:该公司期内童装品牌零售额按年增长40%,增幅高于三季度的25%至30%,反映该业务的增长动力加快。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电子商务平台产品的整体销售额录得约30%的按年增长,增幅仅与三季度相同。

深度:361度与李宁(2331.HK)、安踏(2020.HK)和特步(1368.HK)并列中国四大体育品牌,但由于业务集中于盈利水平较低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因此销售额、毛利率与公司市值均明显落后。为维持收入增长,361度近年加入童装品牌与电商平台销售业务,并取得不错成绩,以去年上半年为例,其童装及电商平台收入分别上升33.2%及38%,成为业务增长引擎。

市场反应:361度周二股价早盘曾涨4.4%,但其后升幅收窄,中午平收于3.62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uper Hi International turns Q3 profit under new CEO

特海国际的新“主厨”带领中国火锅出海

在新任首席执行官杨利娟的带领下,火锅巨头海底捞的全球子公司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取得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并实现第二个季度盈利 重点: 特海国际三季度收入增长14.6%,扭转去年同期的亏损,恢复盈利 公布最新业绩后,公司在香港的股价上涨24%,在纽约的股价上涨21%    谭英 宫保鸡丁和糖醋里脊都让开。作为中国首批将中式餐饮体验带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型餐饮企业,它最新季报显示,营收和利润均录得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股价大涨。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DL.US, 9658.HK)上周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内容。公司摆脱了亏损,于今年二季度开始盈利,并延续至最近三个月。它成功的秘诀似乎与新领导杨利娟有关,她曾是一名服务员,先是扭转母公司海底捞(6862.HK)的颓势,现正试图在子公司创造类似的奇迹。 特海国际是海底捞的国际版,火锅也是用海底捞品牌为名,在扩张过程中,吸引了明星的关注。导演伍迪·艾伦就在它的一家餐厅被拍到过,地点可能是在纽约皇后区。该连锁餐厅在社交媒体上也收获了热烈的评论。 投资者也喜欢特海国际。他们对特海国际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6%至1.99亿美元,季度盈利3,770万美元,扭转了去年同期亏损140万美元的局面感到满意。推动其扭亏为盈的一个因素,是营业利润率上升至7.5%,较去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 公司的其他指标也很可观。顾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9%至25.8美元,餐厅日均收入也增长大约10%,与海底捞的中国本土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消费者日益谨慎,导致大多数连锁餐厅的业务受损。另一关键指标翻台率,从每天3.7次小幅上升至3.8 次,而总客流量增长了4.2%,达到740万。 与很多喜欢快速开店的中国餐饮连锁店不同,特海国际采取了较慢的策略。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仅新增7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121家。其中大部分(73家)位于东南亚,其余的分布在东亚、北美、澳大利亚、英国和阿联酋。杨利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已签署了另外10家新店的合同,预计今年和明年新店数量将增长两位数。 杨利娟于6月从母公司海底捞调任特海国际首席执行官。她在这家连锁店的职业生涯始于17岁,当时她是海底捞首家门店的一名普通服务员。2022年3月,联合创始人张勇卸任后,她成为首席执行官。 她在早期就做出了亮眼的成绩,克服重重困难在西安经营这家连锁餐厅,在过度扩张和新冠疫情导致这家连锁餐厅在2021年严重亏损后,她被请来扭转局面。在杨利娟的带领下,海底捞2023年的利润增长175%至45亿元,收入增长34%,达到415亿元。 赢得投资者的掌声 虽然她能否带领特海国际取得之前在海底捞的成绩,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投资者对该公司三季度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财报公布后的一周里,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上涨了21%,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上涨了24%。 特海国际的往绩市盈率为68倍,远高于一些为了应对国内市场疲软而同在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餐饮竞争对手。九毛九(9922.HK)也是一家颇受欢迎的火锅连锁店的运营商,其市盈率只有15倍,而海底捞的市盈率为19倍。 大多数寻求出海的中国餐饮连锁企业,往往从东南亚市场开始试水,因为那里的华人群体庞大,这有助于销售。然而,它们会发现进展缓慢,这不仅是因为当地口味存在细微差异,还因为在仅有少量门店的市场中,靠大规模运营带来供应链效率不再那么切实可行。 监管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像特海国际发现,由于无法获得必要的美容许可证,它无法在美国市场使用其标志性服务之一——现场美甲一样。 那么,杨利娟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首先,她为门店经理引入简单的颜色编码管理工具,并在店内设计了更小的管理单元,让所有经理都能使用相同的业绩提升工具。她表示,这些工具的使用,在三季度改善了客户体验和单位经济效益。 她还引入了一些机制,使顾客服务更加个性化,比如允许对顾客的生日和特殊场合做出回应。另一项创新是,她鼓励成功的经理“认领”其他门店,去和其他地方分享自己的经验。公司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立了中央厨房,并正引进小型加工仓库,以尽可能实现烹饪准备工作的标准化,并降低成本。 杨利娟还将海底捞标志性的节日气氛带到了海外业务,她指出,与一款知名电子游戏联合举办的活动,吸引了60万名顾客和1.2万份联名订单。 杨利娟表示,她还特别关注一个培育火锅以外新品牌的项目,作为成为全球领先餐饮集团计划的一部分。她说:“我们正在鼓励各国经理……探索开设不同形式门店的可能性。” 正如她之前在海底捞任职时所做的那样,杨利娟正尝试各种方法来寻找有效的策略。这些努力包括在新加坡开设小型餐厅、在北美开设面馆、提供快餐和外卖,以及推出折扣等。 “显然,餐饮行业的竞争一直非常非常激烈,价格竞争将永远存在。因此,价格调整,包括在非高峰时段打折,将长期存在,”她说。 杨利娟承认,特海国际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国际餐饮连锁店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挑战和阻力”。她说:“我们依然相信,未来大有希望,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蓝海机会肯定存在。”鉴于她以往的成绩,看好她才是明智之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ducing the cost of commercial humanoid robots

商用人形机器人如何降低成本?

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核心零部件厂商迎来市场机遇,但大规模商用化的前提,是如何降低成本    头豹研究院 近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事实上,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爆发期”,但影响其放量的核心因素之一便是价格。 头豹研究院工业行业高级分析师张诗悦指出,人形机器人降本有三方面,首先从研发到量产的转变,本身就是一次降本的过程。研发阶段因投入较高和定制化开发导致成本昂贵,在量产阶段,企业具备生产线,有规模化生产能力,产量的提升能够进行实际的降本。 其次是技术性降本,可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实现。硬件方面,研发阶段的高要求导致成本增加,量产时则可以删减冗余,调整硬件性能至适中以降低成本。软件方面,软件性能的提升减少了对硬件精度的依赖,使硬件在精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高精确度,进一步降低成本。 第三是供应链降本。人形机器人初期成本较高,尽管本土供应商报价更低,但企业初期更倾向于技术成熟的海外供应商。随着技术合作和本土供应商的发展,供应链将向成本更低的亚太地区转移,以降低成本。 她称,随着研发进程的深入,为解决量产过程中的成本降低问题,供应链将逐步向本土转移,从而使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从中受益。 在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中,传动系统占据了机器人整体价值的40%至50%,其中减速器、传感器和电机等部件对于机器人能够流畅且精确执行动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各类机器人品牌的涌现和模型机的推出之际,本土零部件标准件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零部件的制造商有望获得显著的市场机遇。 头豹研究院中国是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创新的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拥有近百名资深分析师,联系方式:CS@leadleo.com 原文刊登于财联社,记者为陆婷婷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sui Wah has decided to venture into university campus dining

内地收入下滑明显 翠华插足大学餐饮

内地与香港餐饮业持续萧条,翠华中期业绩下滑近一成,公司决定进军大学餐饮市场 重点: 内地市场收入1.9亿港元,同比减少15.3% 将在上海复旦大学开店,首次涉足大学餐饮市场   李世达 消费降级对餐饮业来说,象是一场难以阻挡的瘟疫,曾经人声鼎沸、客流如织的场景,如今只能出现在业者的记忆里。继大快活(0052.HK)、大家乐(0341.HK)与谭仔国际(2217.HK)公布业绩下滑后,香港茶餐厅品牌翠华控股有限公司(1314.HK)也难以幸免。 翠华近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期内收入同比下跌9.8%至4.5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642.3万港元,同比减少4.8%。 从账面数字来看,翠华的表现似乎没有许多同业那般惨烈。谭仔国际(2217.HK)中期净利大跌55.8%;大快活(0052.HK)跌50%至60%;大家乐(0341.HK)也下跌近30%。 这或可归因为翠华过去几年大量关闭门店,减少亏损所致。据2018年数据,当时全香港仍有30家门店,但在筲箕湾分店今年2月因租约问题结业后,全港以翠华为品牌的餐厅只剩下六间,等于六年内数量减少近八成。 尽管疫情已经过去,集团仍然在减少门店。根据中期报告,截至9月底,公司旗下餐厅数目(包含合营企业)减至69间,较今年3月底减少三间,较去年同期则减少四间。 尽管门店数量减少,但香港市场的收入仍是所有市场最多。截至9月底止六个月,香港市场收入2.4亿港元,同比下滑6.4%;内地市场收入1.9亿港元,同比大减15.3%。中国澳门与新加坡的收入则按年大升40.7%,不过仅占总收入约2%。 从收入下滑幅度来看,内地收入的萎缩应是公司最头痛的问题。 港茶餐厅吸引力下降 曾几何时,由于香港影视作品的风靡,港式茶餐厅吸引了大量内地消费者,其中翠华更是内地自由行旅客食评主要推荐的港式茶餐厅。 挟着高知名度,翠华在2009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内地分店,并在三年后的2012年在香港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茶餐厅。至如今,翠华在内地的餐厅数量早已超过香港。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茶餐厅品牌出现,同质化的问题也慢慢浮现。除了装修风格多偏向“港式怀旧风”外,菜品也都大同小异,港式奶茶、奶油猪、还有周星驰电影《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其实就是叉烧饭加蛋),几乎每家茶餐厅都点得到。 随着香港影视作品减少,港风退烧,一些内地品牌茶餐厅也开始“去港化”,如广州、深圳常见的文通冰室,尽管门店装潢仍然很港式,但已不再号称“港式茶餐厅”,而是“中国西餐开拓者”。 连锁茶餐厅对旅客的吸引力也快速下降。如今到香港自由行的内地旅客,更偏好在小红书上寻找在地美食“探店”,而不是到翠华这样的连锁店用餐。 更重要的是,与内地品牌相比,翠华价格偏高,性价比较低,当遇上消费降级的大潮,自然要面对更大的压力。 首次进军大学餐饮市场 似乎是意识到茶餐厅之路走不太远,翠华早已开始尝试多品牌经营,如2018年推出的日式料理餐厅“廿一堂”,或是将一些内地美食引入香港,如卖生煎包的“坚信号上海生煎皇”及川菜的“川辣堂”等,甚至在2022年推出自家外卖品牌“快翠送”。 然而这些品牌似乎都雷声大雨点小,除“廿一堂”和“坚信号上海生煎皇”在财报中仍有提及外,其他品牌只字未提。 公司表示,由于消费减少、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行为的改变,内地及香港餐饮业的经营环境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公司已实施审慎管理方针,强制全面重新评估策略定位及营运效率,以展现策略的应变能力。 公司将在中环及尖沙咀重新开设分店,并进行策略性重新定位,将采用全新的品牌美学,并会推出独家限量产品。公司也将在上海复旦大学EMBA大楼旁开设一间翠华餐厅,首次涉足大学餐饮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表的“2024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内地在校大学生的年度消费规模约8,500亿元。包括海底捞(6862.HK)、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都已宣布进军校园。 目前翠华市盈率为7.5倍,低于太兴集团(6811.HK)的10.3倍、大家乐的13.3倍与谭仔国际的15.6倍,投资人似乎对其不抱太大期望。业绩公布后首个交易日,翠华股价大跌7.35%至0.227港元,显然市场对公司提出的新对策并不买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ongfu's Zhong Shanshan opposes price war

钟睒睒炮轰价格战 激进定价策略惹争议

亿万富翁钟睒睒抨击低成本电商平台拼多多,以及短视频网站抖音,是激烈价格战的推手 重点: 农夫山泉批评中国激烈的价格战,但事实其定价策略也相当激进 由于遭遇了一系列公关挫折,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的包装水业务收入下降了18.3% 陈竹 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9633.HK)的创始人、中国首富钟睒睒将矛头对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后者在中国商界越来越普遍。他最近的尖锐言论凸显了激进降价的破坏性,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导致需求放缓,大幅降价已成为一种关键的生存策略。 11月19日在江西一家工厂参观时,钟睒睒对低成本电商平台发出了尖锐批评,尤其是对拼多多(PDD.US)。拼多多低至极限的价格冲击到整个行业。钟睒睒说,“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来,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对中国的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 钟睒睒提出一个引起越来越多行业领袖共鸣的问题,即长期的价格战会严重损害每个企业的健康。这种持续的降价不仅侵蚀了利润率,还削弱了企业投资产品创新和开发的能力。 钟睒睒并不是唯一批评拼多多的人,拼多多还运营着针对西方市场的低价跨境电商网站Temu。该平台因利用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压低价格,以牺牲商家的盈利为代价,优先考虑为消费者省钱而在中国遭到广泛批评。今年早些时候,这种策略达到了临界点,当时几家中国商家抗议Temu激进的价格控制和处罚性罚款,这些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的利润。 话虽如此,考虑到农夫山泉自己在瓶装水市场激进的定价策略,钟睒睒的批评也显得有些无力。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华润饮料 (2460.HK)发起了激进的价格战,暴露出钟睒睒在公开立场上的自相矛盾。 事实上,钟睒睒的抨击也可能是一种战略尝试,旨在转移人们对农夫山泉今年面临的几项挑战的注意力。其中之一发生在2月,当时钟睒睒因参加宗庆后的追思会而受到批评。宗庆后是中国最著名的早期企业家之一,因创立娃哈哈集团而闻名。 此事再次点燃了存在已久的行业紧张局势,引发了针对钟睒睒个人的网络攻击。网友提出了一些敏感的问题,包括指控他儿子是外国国籍,以及声称农夫山泉的茶饮包装展示“日式元素”——中国民族主义者经常用这一招,以攻击模仿外国的对手。 在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的另一场活动上,钟睒睒继续发动媒体攻势,升级公开言论,批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呼吁他负责任地使用该公司旗下的平台,如抖音和今日头条。钟睒睒强调了这些平台在塑造舆论方面的力量,似乎试图将农夫山泉最近遭遇的公关挑战,归咎于有影响力的大型媒体平台。 农夫山泉大降价 在抨击拼多多的第一场活动上,钟睒睒宣称农夫山泉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定价结构并逐步提高价格,表明他将降低在行业价格战的火力。然而,他却故意忽略了农夫山泉,在引发这场价格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了一个新的纯净水品牌,作为对其传统上关注矿泉水的补充,新产品定价不到1块钱。这款新产品采用了绿色包装,意在与该公司传统的红色包装区分开来,有效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的低价选择。 公司相对高端的红色包装传统定价在2元左右,近几个月也大幅降价,在一些城市的价格甚至低至1.1元一瓶。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地方,新的绿瓶报装、售价只要0.8元。 农夫山泉咄咄逼人的定价策略迫使主要竞争对手,如怡宝的制造商华润饮料(2460.HK)和娃哈哈也纷纷跟进。例如,12瓶怡宝的价格为11.9元,相当于每瓶0.99元。而同样一件娃哈哈纯净水只需9.9元,即每瓶0.83元。更广泛地说,价格战已经将中国的瓶装水价格降至每瓶不到1元,回到十年未见的价格水平。 钟睒睒是否会兑现提价承诺还有待观察。不过,目前的降价策略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该公司最新的中期报告来看,即使在大幅降价后,农夫山泉核心的包装饮用水的收入,在上半年仍下降了18.3%至85亿元。 公司没有认真检讨自己的定价策略,而是将这一下降归咎于自2月份以来,网上出现了大量针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舆论攻击和恶意诋毁,声称这些负面言论“对品牌及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农夫山泉能否降低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还取决于其竞争对手,尤其是华润饮料。后者上个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6.49亿美元,资金相对充裕,可能更愿意将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以获得市场份额。 华润饮料上周五收盘价为11.26港元,较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下跌了22%,与农夫山泉今年迄今为止27%的跌幅类似。这可能反映投资者对瓶装水市场价格战升级的担忧。 尽管农夫山泉面临困难,但它的市盈率 (P/E)相当强劲,为28倍,远远领先于华润饮料的17倍。这种偏好可能源于农夫山泉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茶饮料已成为该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业务增长了59.5%,使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25.8%增至38%。相比之下,华润饮料仍然严重依赖瓶装水,这使其在持续的价格战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总言之,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已成为中国商业格局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特征,涉及消费品、汽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农夫山泉对这一策略的公开批评,为缓解压力迈出了可能具有建设性的第一步,但说总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当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不会跟进的时候。 此外,农夫山泉目前将问题归咎于他人的做法,不太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以透明的方式,处理自身的市场行为,通过真正的企业责任重建信任,并展示对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承诺,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置于短期竞争收益之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