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993.HK; 603993.SH)周四发表盈利预喜公告,预计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92亿元至35.59亿元,同比增加135%至154%。

利好:该公司净利润大升的主要原因,包括扩产及技术改进等项目如期投产及达产,令主要产品如铜、钴和铌的产量同比增加17.2至47.9%,以及产品销售价格上升。

值得关注:回顾该公司的第一季财务报告,当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升幅达234%,远高于上半年的135%至154%,意味踏入第二季,其盈利增长幅度或有所放慢。

深度:洛阳栾川钼业的公司名称虽然有一个“钼”字,但其主营业务是采掘钴和铜,其中钴作为新能源电池中的主要成份,受惠电动车需求大增,现价钴的价格自2020年起急升一倍以上,令该公司的业绩受惠。不过,由于钴供不应求,成为大国的战略资源,面对中美政治角力的大环境下,该公司在蕴藏大量钴资源的非洲收购矿产,近年亦开始面临阻力。

市场反应:洛阳栾川钼业周五微涨约1%,但其后走势向下,中午收盘跌2.7%至3.67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位。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Ajisen ramen

拉面江湖变天 味千如何突围?

曾经无限风光的味千拉面,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下行趋势,该如何扭转困局 重点: 公司预计2024年亏损不超过4,0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8亿元 味千拉面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799间降至去年上半年的575间    李世达 中国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似乎总是喜新厌旧。一家餐饮连锁店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也可能在一年内迅速退烧,特别是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盈利的餐厅少之又少。在中国内地,曾经蔚为风潮的“高端面馆”正在快速退烧,被称为中国日式拉面鼻祖的味千拉面,也难逃此运。 日本拉面连锁店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38.HK)近日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4,000万元,而2023年度盈利1.8亿元,主因是受到投资物业重估亏损,以及餐饮业务盈利下降的影响。 公司指出,投资物业的重估亏损是由于受到香港及内地物业市场情况的不利影响。另外,餐饮业务也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习惯改变的双重影响,传统堂食业务收入减少,而外卖服务需求比例提升,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而在去年上半年,公司已出现盈转亏的情况。根据去年半年报,公司收入按年减少6.6%至8.2亿元,股东应占亏损715.7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赚1.3亿元。业绩的大幅下滑也拖垮公司股价,过去一年已下跌25.7%,徘徊在0.8港元左右。 赚一年赔一年 事实上,味千近年的盈利情况并不稳定,2019年至2023年,公司业绩分别为盈利1.6亿元、亏损7,800万元、盈利2,100万元、亏损1.4亿元及盈利1.8亿元,可以说是“赚一年赔一年”,而且合计亏损金额要高于盈利金额。 之所以能够扭亏,一部分原因或许与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有关。2023年,公司食材成本占营业额的比例由上年的26.2%下降至24.4%;人工成本占营业额的比例由上年的29.8%下降至26.2%;其他营运成本占营业额的比例由则由上年的26.3%下降至25%。 然而,再多的降本增效,是否能够扭转业绩持续走下坡的颓势? 原创于日本的味千拉面,是在1996年由香港女商人潘慰率先引进香港。在香港取得成功后,第一家味千拉面内地门店于1998年在深圳华强北开业,随后在全国快速扩张。2007年,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潘慰也一跃成为“拉面女王”。 就在业绩高峰期,公司在2010年提出千店计划,目标五年内在中国内地开设1,000家门店,但是2011年味千就发生“骨汤门”事件,原本宣称使用大骨熬制20小时做成高汤的味千,被爆出使用浓缩液兑制成汤底,形象因此大打折扣。 新中式面馆崛起 事件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转折。2010年后,包括一兰、花月岚、豚王等拉面品牌陆续引进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而味千却渐渐失去了市场定位,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境。 味千于内地定价在中高端水平,客单价通常在每碗40元以上,主要服务于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区域的都市白领群体,但是消费者的用餐体验与拉面口味,似乎无法匹配这样的价格。有网民这样评价:“看着像快餐,价格却不便宜”。 而到了2020年后,一批新中式面馆陆续出现,包括和府捞面、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等高端中式拉面登场,立刻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其中和府捞面更拿到六轮融资,一度传出赴港上市。这些新挑战者也让味千的市场再度遭到挤压。 然而,新兴面馆没红多少年,近年遭遇消费降级的大潮,上班族白领不愿多花钱吃高端面,高端面馆也逐渐沉寂。据企查查数据,截至去年5月,内地面馆新注册量为3.1万家,但注销吊销量也有2.9万家,净成长数低于往年,面馆经营压力日益凸显。 至于曾喊出千店目标的味千,于2019年门店数量达到799间后开始走下坡,至2023年减少至562间,去年上半年虽小幅增加至575间,但距离2019年的高点甚至千店的目标仍然很遥远。 从市盈率看,目前味千仍有约20.2倍,高于九毛九(9922.HK)的14.1倍及太兴集团(6811.HK)的13.5倍,属于较高水平,与业绩表现并不匹配,存在高估的风险。 味千拉面曾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日式拉面品牌之一,但面对品牌老化、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等挑战,味千需要的不仅是成本控制,而是品牌重塑与市场适应力。曾经的“拉面女王”能否重振旗鼓,有待市场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萬物新生是循環經濟的龍頭企業

万物新生拟大举扩张门店 提升交付能力与品牌形象

这家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旗下爱回收门店网络规模扩大近两倍至5,000家 重点: 万物新生通过大幅拓展实体门店网络强化品牌效应,重点培育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回收与零售业务 与苹果合作的手机回收项目及海外拓展等新业务仍在策略调整期 阳歌 在线上渠道主导的现代零售生态中,实体门店网络仍是触达消费者与建立品牌认知的核心资产。品牌传播而言,线上社交媒体也是对线下口碑传播的重要补充——这是中国领先的循环经济企业万物新生(RERE.US)在最新财报中传递的关键信号,这家公司的业务以智能手机回收为核心,并逐渐延伸至黄金饰品、奢侈品等日常消费品回收领域。 财报显示,在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2%至48.5亿元(6.69亿美元)、全年增幅稳定在25.9%的背景下,万物新生启动爱回收门店网络的战略性扩张。除提升品牌影响力外,该计划旨在强化消费端直售业务占比——该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面向经销商的模式。 财报同时披露,公司正在优化与苹果(AAPL.US)自2023年启动的iPhone回收合作项目,为这项颇具潜力的业务寻求更好的盈利模式。公司同时终止了部分亏损的海外电商试点项目,但暗示将探索跨境业务新路径。 经过多年商业模式迭代,万物新生已在运营利润率和净利率层面实现健康盈利。现阶段而言,公司的大部分战略举措属于业务优化而非方向性调整,现阶段战略重心转向优势业务的扩张与低效业务的收缩。 这些举措的效果也体现在了利润数据中:公司第四季度录得7,740万元净利润,创单季新高且较前纪录提升逾三倍;季度经营利润5,310万元,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较上年同期净亏损1,670万元实现反转。 “我们相信,在二手回收领域,爱回收这样的优质品牌仍然稀缺。”创始人兼董事长陈雪峰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受积极财报及公司给出的当季26%营收增速指引提振,叠加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持续推进,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次日上涨9.4%,年内累计涨幅近三倍,并达到三年新高。当前机构投资者包括瑞银、摩根士丹利、普徕仕及景顺,持股比例均超过1%。 门店扩张计划 截至去年末,爱回收已在全国283个城市布局1,861家门店,季度环比增长约14%。陈雪峰披露,未来三年计划将门店总量提升近两倍至5,000家,其中今年将新增800家。尽管长期利好明确,但短期扩张或将带来利润压力——人员扩充及新店运营导致四季度履约成本同比增长31.8%。 为提升品牌认知度,公司于2024年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投入1亿元开展新媒体营销。而实体扩张战略不仅提升品牌能见度,更推动产品收入中的零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一季度的17%提升至去年四季度的29%。陈雪峰表示中长期目标是将消费端直售占比提升至50%。 针对与苹果的合作项目,公司透露该业务已进入“模式转换期”,正通过定价与运营策略调整来提升盈利能力。尽管去年达成10亿元营收目标,CFO陈晨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预估该业务的规模下降但运营利润率为正。” 海外布局方面,万物新生在四季度终止了若干亏损项目,或许是海外的电商项目,但没有披露具体细节。此前公司在中国香港、日本、瑞典设有合作项目。公司暗示可能推动在中国回收的手机向海外进行销售。“二手手机的出口和跨区域流转有着重大机会,我们将继续进行创新探索。”陈雪峰表示。最后公司指出今年1月中国将智能手机纳入全国以旧换新补贴范围。该政策虽不直接影响公司的销售,但有望提升旧机回收供给,为公司创造更大业务增量。经历大幅上涨后,万物新生的当前市销率仍维持在0.38相对的低位。较二手服装平台Rent the Runway (RENT.US) 0.05的市销率具有优势,但低于TheRealReal (REAL.US) 0.98的水平。其竞争对手闪回科技去年9月递交港交所IPO申请,或将为其提供更直接的本土市场参照。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abuxiabu operates hotpot restaurants

这家火锅不再火 呷哺呷哺亏损倍翻

这家单人火锅连锁餐厅发出预警称,由于越来越谨慎的中国消费者削减支出,去年公司收入下降,亏损扩大 重点: 呷哺呷哺预计去年收入下滑20%,净亏损翻倍 在上半年收入下滑15.9%并陷入亏损后,这家餐厅运营商的疲软趋势,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剧   谭英 “火”可能是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20.HK)核心产品的一部分,但这家单人火锅餐厅运营商最近的表现却一点都不火。 公司上周预警收入快速下滑、亏损迅速扩大后,股价在下一个交易日下跌了7%。但这只是公司宁可忘掉的发展近况中的最新一幕,因在报告了2024年上半年同样惨谈的业绩后,该股在过去一年里已经下跌了47%。 最新的盈利预警显示,呷哺呷哺的下滑持续到了去年下半年,甚至还加速了。公司预警称,去年收入下降20%至48亿元(6.66亿美元),预计年度净亏损介于3.9亿元至4.1亿元,是2023年1.9亿元亏损的一倍多。 用公司上半年的数据进行计算会发现,收入下滑从2024年上半年的15.9%加速到下半年的21.7%,下半年收入总计为24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还处于盈利状态,但此后一直亏损,包括去年下半年亏损约1.27亿元(这是根据最新公告预测区间的中值计算得出的)。 呷哺呷哺一直在努力通过关闭效率低下的餐厅、打折和降价,来服务谨慎并热衷搜索“穷鬼套餐”的中国消费者。但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且定位为人均消费60元左右的中端连锁餐厅,它面临着更大的阻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餐饮业收入增长5.3%,达到5.6万亿元。但按月计算,增长速度从2023年12月的30%稳步下滑至去年12月的2.7%。这种迅速放缓反映中国消费者的不安情绪,由于中国房地产的低迷和失业率的攀升侵蚀了收入和资产,他们认为要减少而不是增加支出。 惠誉(北京)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表示,去年中国餐饮业增长缓慢,与疫情前几年平均9.4%的高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评级机构还观察到,2024年前六个月的平均支出下滑高达20%。它观察到,服装、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等非必需品的零售额也有所下降。 香港大学和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在1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转向折扣品牌和大牌平替,中国社交媒体上有关“消费降级”的帖子在2023年至2024年间增加了四倍。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呷哺呷哺绝非唯一一家感受到消费降级痛苦的企业。就在它发出预警几天后,竞争对手九毛九(9922.HK)也发出了盈利大幅下滑的预警,称利润从2023年的4.54亿元骤降至去年的5,000万元,导致其股价下跌了3%。公司的收入表现较好,从2023年的59亿元小幅升至2024年的60亿元。和呷哺呷哺一样,九毛九的股价去年也下跌了46%。 一个股价不降反升的例外,是领先的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6862.HK),其股价在过去一年略有上涨,主要分得益于海外子公司特海国际(9658.HK,HDL.US)表现强劲。 特海国际顺应中国消费企业近来的趋势,试图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摆脱国内过热的竞争。截至去年9月底,它在12个国家拥有121家自营餐厅,与海底捞去年中的1,343家国内门店形成互补。去年8月,惠誉评级指出,虽然其他餐饮运营商面临竞争加剧和价格压力,但凭借更胜一筹的服务质量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海底捞受影响的程度应该较小。 但对于像呷哺呷哺和九毛九这些曾经从疫情管控放开后,人们的外出就餐热情中受益的运营商来说,前景看上去就没有那么乐观。呷哺呷哺也有出海发展,但规模要远远小于海底捞,截至去年6月,它在香港、台湾、澳门和新加坡有21家餐厅,国内有1,051家餐厅。九毛九的情况也差不多,除了751家国内门店外,在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有15家门店。 呷哺呷哺和九毛九都将去年盈利不佳归咎于国内竞争激烈,以及整体上对非必要消费支出的需求疲软,反映它们对国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 那么,它们正在采取什么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呢?以呷哺呷哺为例,公司正在关闭业绩不佳的餐厅,导致去年上半年产生了2.03亿元的一次性亏损。它还通过推出套餐和加强集采降低了价格。在营销方面,它利用流行的社交媒体进行品牌定位,推出新的外卖产品,并推广会员业务。 尽管如此,它的整体翻台率还是从2023年上半年的2.4次,下降到去年上半年的2.3次。同店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12.7亿元,跌至2024年同期的8.27亿元,跌幅达35%。 九毛九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它的旗舰品牌太二酸菜鱼的翻桌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1次降至去年的2.7次,同期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额从75元降至71元。公司去年上半年新开了59家餐厅,但放缓了太二酸菜鱼和怂火锅厂的扩张速度。 呷哺呷哺股价大幅下跌,使其市销率降至区区0.17倍。市值是呷哺呷哺三倍的九毛九市销率略高一些,但也不乐观,为0.72倍。海底捞的数字远高于这两家公司,其相对较高的1.98倍市销率可能表明,投资者认为海底捞最有能力,在这场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底甚至更久的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meGen as problems and losses pile up

荣昌生物多事之秋 出海受挫业绩难扭亏

荣昌生物接连遭遇核心技术高管离职、出海明星产品遭合作方计提减值、关联公司IPO撤回等负面事件 重点: 荣昌生物一直未能扭转亏损状态,过去三年累计净亏损额40亿元 曾在去年抛出一份定增方案,但至今未能完成,现金流持续紧张    莫莉 在中国创新药领域,拥有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ADC(抗体偶联)的荣昌生物(688331.SH,9995.HK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标杆企业。然而,自从去年市场屡屡出现公司现金流紧缺的传言以来,荣昌生物资金紧缺的处境似乎未能得到改善,到了今年2月,荣昌生物更是进入了多事之秋,接连遭遇核心技术高管离职、出海明星产品遭合作方计提减值、关联公司IPO撤回等负面事件。 当市场情绪持续低迷之际,荣昌生物在2月27日公布2024 年度业绩快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加58.40%,主要是由于两大核心产品注射用泰它西普和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的销量增加,销售收入增加,但是仍然录得14.68亿元的净亏损,较2023年仅仅减亏2.8%。自从2021年因维迪西妥单抗依靠海外授权实现盈利后,荣昌生物一直未能扭转亏损状态,过去三年累计净亏损额40亿元。 荣昌生物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24年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投入增加。但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较年初减少42.2%至1.99亿元,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ROE)为-54.06%,意味着亏损速度远超净资产消耗速度,公司面临较为严峻的财务压力。业绩快报公布后,荣昌生物的股价的连续三个交易日下挫,累计跌幅高达16.5%。 今年2月7日,荣昌生物公布,2020年加入公司的技术高管何如意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及首席战略官的职务,不久后他便宣布加入传统药企扬子江药业。 何如意在医药评审领域有丰富经验,曾经在美国FDA负责临床审评审批达17年,回国后曾在原中国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担任首席科学家,2020年加入荣昌生物后,何如意带领团队推动了两款核心产品上市并且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他也促成维迪西妥单抗的成功“出海”。 但是,当荣昌生物面临现金流紧张局面后,何如意等高管在2023年大幅降薪,财报数据显示,何的年薪从2022年的2,604万元骤降七成至772万元。或许因为收入锐减,到了2024年7月,何如意不再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头衔从首席医学官变更为首席战略官。 现金流压力未解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荣昌生物曾在去年3月紧急向市场“伸手要钱”以支持研发,公司抛出一份募资额不超过25.5亿元的定增方案,到了7月底,荣昌生物将定增募资预案下调至不超过19.3亿元。但是,或许因A股定增需要较长流程且股价持续下行,定增募资至今未能完成。 另一方面,与荣昌生物共享实控人的迈百瑞的创业板上市也在2月宣告终止。迈百瑞的主要业务是提供生物药领域的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服务,荣昌生物是其第一大客户。迈百瑞冲击IPO失败可能导致其资金紧张,继而影响双方后续的合作项目推进,也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荣昌生物的信心。 2021年,荣昌生物与ADC药物龙头企业Seagen达成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首付款2亿美元及最多为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的价格,将维迪西妥单抗大部分海外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转让给Seagen,交易额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最高纪录。 然而,在Seagen在2023年被辉瑞收购后,辉瑞在2024年的财报中将维迪西妥单抗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2亿美元,恰好与当年Seagen支付的首付款数额相当。市场因此担忧辉瑞或许将维迪西妥单抗“退货”,荣昌生物的“出海”之路又将遭遇波折。不过,荣昌生物对此猜测回应称,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维迪西妥单抗的一些适应证不推进了,所以预期价值相较交易时间有所下降。 荣昌生物曾在2020年和2022年先后登陆港股和科创板,通过IPO及时补充了“弹药”,两款实现商业化的创新药也能为公司持续带来现金流。但是,由于生产和销售需要,荣昌生物此前将所募资金大量投入生产设施建设以及自建商业化团队。 同时,多条研发管线的推进亦消耗颇大,2024年前三季度荣昌生物的研发费用为11.5亿元,而同期的营收为12.09 亿元。在持续数年的生物医药融资寒冬中,荣昌生物的财务状况有恶化趋势。目前,荣昌生物的市销率约为6倍,同样持有ADC药物的科伦博泰(6990.HK)的市销率为19倍,如果荣昌生物未能及时募资支持现有业务运转,这家研发实力强劲的公司可能面临进一步削减人手、出售管线权益的局面。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