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6.HK
300741.SHE
Huabao takes big write-offs, falling into the red

这家电子烟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商警告,因为最高可达10亿元的一次性费用,去年税前亏损最高将达到4.55亿元

重点:

  • 华宝国际去年突陷入亏损,因它的香精和再造烟叶业务录得巨额减值亏损
  • 该公司与中国的国家烟草专卖机构关系密切,这曾是其最大的资产之一,现在却正在变成一个负担

  

谭英

最近,电子烟巨头华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及其子公司华宝香精股份有限公司(300741.SZ)发出了巨额亏损的预警信号,这从很多方面来说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该公司所处的中国电子烟环境复杂,口味和监管都在不断演变。

在深圳上市的华宝股份去年前九个月业绩极其惨淡,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其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问题,意味着2024年不太可能完美收官。现在的疑问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华宝国际能否通过现在计提减值、重新与最新行业趋势保持同步,来重振旗鼓。

在香港上市的华宝国际1月24日警告,预计去年税前亏损将在3.05亿元(4,190万美元)至4.55亿元之间,经审计后的业绩预计在3月底公布。此次亏损标志着华宝国际将从2023年税前利润4.16亿元逆转为亏损。

亏损包括华宝股份4.8亿元至5.3亿元的商誉减值亏损,与该公司再造烟叶业务有关的2.74亿元至3.74亿元其他商誉减值亏损,以及其他几笔较小的非现金支出。总而言之,华宝国际的一次性费用介乎8.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相当于其2023年33亿元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出现这些巨额亏损之际,华宝国际及其同行正试图在中国动荡的电子烟市场开辟出一条前进的路,这个市场的特点是监管和消费者口味都在变化。

与此同时,华宝股份也在母公司发布盈利预警的同一天公布了2024年的初步业绩。其中全年亏损在2.6亿元至3.9亿元间,而2023年为盈利3.79亿元。与此同时,华宝股份预计其收入将介乎持平至下降12%之间,全年收入在13亿元至14.8亿元之间,而2023年为14.8亿元。

这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的大部分亏损来源和其母公司报告一样,都是商誉减值亏损,另外还有8,000万至1.2亿元的预计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包括存货、应收款项及生物性资产等。

那么,该公司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从2022年开始,中国收紧电子烟监管,华宝国际最初的反应是专注于向中国烟草总公司(CNTC)供应烟草类黄酮和配料。毕竟,与中国的国家烟草专卖机构绑定,似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尤其是这个国家垄断企业也与行业监管机构联系紧密。

但这个决定意味将自己与低迷的中国国内电子烟产品市场绑定,并接受一个对自己核心烟草业务构成威胁的大客户。据数据聚合公司Statista称,目前仅限于烟草口味的中国电子烟市场,每年仅以3%的微弱速度增长,预计2025年的收入为12亿美元,而美国市场的收入为99亿美元。

出海求生

为了缓解国内市场的困境,华宝国际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国际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公司指出,相对中国而言,海外的监管环境正在放松,公司将以1.4亿元的估值出售其国内再造烟叶业务。

这笔出售似乎表明,董事会主席朱林瑶正试图摆脱中国烟草专卖行业这个庞大但或许不太可靠的客户,后者作为曾经的主顾,对电子烟的态度却日益冷淡。在等待买家的同时,华宝国际将中国的再造烟叶业务重新归类为“待售资产”,并对此计提4,790万元的减值准备。

在1月24日的公告发布后,华宝股份的股价立即受到打击,自那时以来股价下跌了近10%。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的股价也下跌,但跌幅要小一些,为4%。

这个不利的消息并非完全出人意料,因为在香港上市的华宝国际去年8月底,发布的上半年财报中就已经包含了动荡的信号。其中包括,尽管收入增长了3%至16亿元,但同期利润却下降了81%,仅为3,000万元。

公司将利润大幅下降归咎于华宝股份当期4,200万元的股权激励费用,以及盐城春竹香料子公司2,020万元的资产减记。该部门生产低碳酒精、酯类、酸类、醛类和其他食品香精,上半年实现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 58.5%。但其营业利润下降52.6%至550万元。

华宝国际及其同行的市盈率都很高,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利润在艰难环境中迅速缩水,需求消失的原因既有严厉的监管条件,也有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电子烟热潮逐渐消退。

在香港上市的华宝国际往绩市盈率为51倍,市值仍相对较高,为65.5亿港元,不过其市值在电子烟热潮时期的峰值比现在要高出10倍以上。相比之下,同行雾芯科技(RLX)的市盈率要低一些,为32.3倍,而思摩尔国际(06969)为43倍。

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中,没有一家关注华宝国际或华宝股份的股票,这可能反映该公司前景的不确定。但分析机构普遍看好思摩尔国际和雾芯科技,面对中国国内的挑战,这两家公司也都在转向国际市场。

对华宝国际持保留意见,部分可能归因于两年前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朱林瑶和其子、公司联席董事林嘉宇被查的持续影响。朱林瑶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一年多后,于2023 年7月重获自由。但她最大的成功,即打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现在可能成了一个缺点,阻碍了她更积极地探索国际市场的机会,也为未来的法律纠纷埋下了伏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