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9.HK
Xiaocaiyuan gets ready to list in Hong Kong

中国最大的平价餐厅连锁店在今年第三次提交申请后,已获香港交易所批准上市

重点:

  • 小菜园已通过香港上市聆讯,复苏的股市即将迎来中国的“家庭厨房”
  • 这家平价餐厅运营商,希望凭借2024年前8个月的15.4%收入增长和1.5%的利润增长,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谭英

有时推迟上市可能是件好事。当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1月份首次申请赴香港上市时,该公司刚刚在中国国内低成本家常菜市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当时的金融市场对新股发行缺乏兴趣。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称,今年上半年,香港新上市27家公司,共筹集资金116亿港元,同比分别下降35%和15%。这使香港在全球IPO排名中位列第13位,与2009年至2019年的辉煌时期相比,大幅下滑,在此期间香港至少七次位居全球最大IPO市场。

小菜园自称中国的“家庭厨房”——在1月份的申请失败后,该公司再次尝试,结果还是一样,保荐人也没变,都是华泰国际和瑞银集团。公司最终于12月4日通过了香港上市聆讯,并于本周四提交了最新文件,其中包括今年前8个月的财务数据。

该公司还在同一天提交了有关此次发行的新信息,称计划以每股8.50港元的价格发行1.01亿股,募集资金约8.6亿港元,公司估值约91亿港元。

该公司的最新财务状况不错,但不算亮眼。2024年前8个月,小菜园的利润同比仅增长1.5%至4亿元,远低于疫情结束后2023年全年124%的惊人增幅。收入表现稍好,8个月内增长15.4%至35.4亿元,但仍明显低于2023年42%的增幅,当时其收入高达45亿元。

总体而言,在2023年疫情后的强劲反弹后,2024年餐饮业的表现要惨淡得多。小菜园、蜜雪冰城海底捞(6862.HK)等经济实惠的连锁店都通过降价和进军外国市场来维持业务。和小菜园一样,蜜雪冰城和竞争对手古茗都在1月份提交了赴港上市申请。但它们都并未完成上市,申请也失效了,不过最近有迹象表明古茗可能会重新提交申请。

小菜园未能逃脱餐饮业的普遍动荡。其每家餐厅的日均销售额下降了15%,从2023年前8个月的28,565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4,491元。今年新开餐厅的销售额甚至更低,为19,710 元。今年前8个月,同店销售额也下降了11.4%,该公司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从一年前的21.3%下降了逾3个百分点至17.8%。

这个陷入困境的行业希望,在北京最近推出一系列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后,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虽然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这些措施对香港恒生指数产生了积极影响。该指数自9月中旬以来上涨了近20%,引发了近期大量新股上市。安永大中华区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香港在全球的IPO排名回升至第四位,今年迄今已完成64宗IPO,筹资834亿港元。

表现强劲

近期中国消费品IPO在香港和纽约均表现良好。化妆品公司毛戈平(1318.HK)首次公开募股募集了23.4亿港元,周二上市首日股价上涨70%。海底捞分拆出来的特海国际(HDL.US)股价较5月份纳斯达克IPO上市价格上涨26%。

那么,我们对小菜园能抱持怎样的期待呢?最新的招股说明书包含了很多好消息。该公司利用2023年的景气表现偿还了债务,因此现在无债一身轻。公司去年的现金流也很健康,达到了5.56亿元,为未来两年计划开设的180家新餐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每家餐厅的成本在130万元到170万元之间。公司目前在14个省份经营着663家餐厅,主要分布在中国较为富裕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

到2026年底,预计将以标志性的小菜园品牌经营1,000家餐厅。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5,900家餐厅相比,这听起来可能不算多。但它将接近海底捞的1,320家,也将超过九毛九(9922.HK)截至6月30日的771家门店,其中包括18家境外门店。

鉴于债务负担小,现金流强劲,小菜园认为其扩张正在步入正轨。它表示,在每位顾客消费50元到100元的大众市场领域,它是中国五大餐饮品牌中最大的。然而,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它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0.2%,与两个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大致相当。  

小菜园的另一个利好是外卖业务,外卖收入在疫情凶猛的2022年翻了一番,在公司整体收入的占比从2021年的15.5%增长到2024年前8个月的37%。2024年前8个月,外卖业务同比增长38%。与此同时,店内用餐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 84.5%下降到2024年前8个月的62.7%。

该公司最终的融资目标为1.1亿美元,较早前的报道略有减少,此前有报道称,该公司在1月份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时,寻求1.5亿至2亿美元的融资目标。公司表示,除了利用集资所得为餐厅扩张提供资金,还将用于扩大仓库和物流网络,以及新建一到两个中央厨房,它目前在安徽设有一处中央厨房。

它的另一项新业务是社区食堂,公司将其视为未来的增长动力。小菜园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以名为“菜手”的全新超低成本品牌推出110至140家社区食堂。截至今年8月,小菜园仅运营三家“菜手”,意味它们的规模将迅速扩大。每家社区食堂的建设成本在100万元至130万元间。小菜园预计人均消费在20元至40元之间,但公司相信,它可以服务于越来越注重预算的食客市场,预计到2028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新闻概要:任命CEO兼派特別息 斗鱼息诱投资者

这家直播游戏平台在其首席执行官被捕一年多后公布新领导层,目的希望克服多方面的挑战 余特莉 在线直播游戏平台斗鱼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四任命一位新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填补长时间的领导真空。同时,公司宣布巨额特别现金分红,希望引投资者购买其股票。  公司表示,任思敏将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即时生效,填补自2023年11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少杰被捕后的管理层空缺。当时,陈因涉嫌经营赌博和允许斗鱼平台发布色情、低俗及其他敏感内容而被拘留。  此后,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公司运营。在收入收缩的情况下,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对斗鱼的股价造成影响,公司的市值从2019年上市时的37亿美元暴跌至约2.85亿美元。  任思敏表示:“鉴于我们目前的现金状况和战略商业计划,我们将继续专注提高运营效率,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和运营环境中的挑战,以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  任于2021年6月加入斗鱼,曾担任副总裁,负责项目管理和合规。  任思敏被任命的同一天,斗鱼还宣布派发每股9.94美元的特别现金分红,等于公司周三收盘价的80%。在这两项公告发布后,斗鱼的股票在周四交易中飙升27.7%,达到15.69美元。过去12个月,其股价几乎翻倍。  这并不是斗鱼第一次分发特别股息。去年7月,公司宣布类似规模的每股9.76美元的特别现金分红,几乎相当于当时约18美元股价的一半。  腾讯支持的斗鱼由陈少杰于2014年创立,在2019年美国IPO时因直播游戏的强大人气而蓬勃发展。然而,公司面临来自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和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等对手的激烈竞争,政府对未成年人游戏的限制也对其业务造成了打击。最近,经济放缓也导致直播粉丝减少开支。  所有这些因素对斗鱼造成了影响,过去三年其业绩屡次未能让投资者满意。去年的第三季度,公司报告收入同比下降21%,降至10.6亿元(约合1.515亿美元)。其核心直播收入同比暴跌34.7%,降至7.52亿元,主要由于总付费用户和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其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3,980万元,而一年前的调整后利润为7,190万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淋巴瘤药物销售强劲 诺诚健华收入增长37%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9969.HK; 688428.SH)周四公布,去年公司收入增长37%至10.1亿元,主要受惠专治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奥布替尼(Orelabrutinib)的强劲增长。公司表示,去年其约10亿元的收入来自奥布替尼,该药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9%。 诺诚健华继续亏损,去年蚀4.43亿元。但比2023年的6.44亿元亏损减少约30%。公司表示,亏损收窄既得益于奥布替尼的销售额增加,也得益于业务规模扩大下,运营效率提高。 周五上午,诺诚健华在港的中午收盘上涨4%,报5.46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鱼油加工商高龙海洋港股IPO获备案

鱼油加工商高龙海洋集团有限公司(Coland Ocean Group Ltd.)周四获证监会颁发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必要程序。高龙海洋拟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在港交所上市。 成立于2008年的高龙海洋是一家饲料级及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企业,主要生产基地在福建省。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截至2023年底,按销售收入计,公司于中国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为24.8%,排名第一;食品级鱼油市场则排第八。 2024年上半年,高龙海洋的收入为2.45亿港元,同比续增14.8%,录得净利润版1,035.2万港元,同比大降65.2%。毛利率由2022年的24.3%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7.4%。公司表示,产品售价的下降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作为公司产品的重要原料,秘鲁毛鱼油离岸价格自2022年起暴涨,主因是秘鲁政府实施捕捞配额措施。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私有化提价低 利福中国开市急挫15%

经营百货及零售的利福中国集团有限公司(2136)周四公布,主席兼大股东刘銮鸿修订私有化作价,由每股收购价0.913港元,上调7.3%至0.98港元,并强调不会再上调价格。 刘銮鸿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利福中国,当时出价每股0.913港元,较股份停牌前的0.75港元溢价约21.7%。他与一致行动人士共持有近75%股份,向小股东的收购价只需近3.4亿港元。 截至去年6月底止,利福中国的每股资产净值为6.981港元,是次即使提价,也较资产净值折让86%。 市场早已预计刘銮鸿会提价,因此近期股一直高于私有化出价,但最终公布的价格,调升后只与周四收市价相若,市场大为失望。利福中国今天开市急跌15.3%,报0.83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