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0.HK
Chenqi gets ready to list

这家网约车公司将于下周三首次公开募股,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可能高达1.67亿美元

重点:

  • 如祺出行将于下周首次公开募股,公司将以无人驾驶出租车部门,向投资者推销其未来
  • 除出租车业务外,如祺出行还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希望借此在拥挤的网约车市场脱颖而出

谭英

系好安全带,又有网约车企业上市了。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总部位于广州的如祺出行(9680.HK)将于下周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若股价处于招股价的上限,如祺出行可募资13亿港元,市值达到92亿港元,但如果定价偏低,其市值可能会低至69亿港元。

对香港来说,此次上市规模相对较大,有五家账簿管理人。账簿管理人也是以中国公司为主,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农银国际领衔,表明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来自中国和亚洲。

如祺出行向投资者推销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因为它试图将自己与众多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的部分竞争对手也上市了。公司以OnTime为品牌,计划从IPO募集的资金中拿出4.43亿港元,用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的研发。这可能最终会取代公司目前的网约车业务,该业务目前虽然维持着公司的运营,但仍在亏损。

问题在于,投资者是否会相信如祺出行面向未来的故事,公司预计从2026年开始,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汽车。在如祺出行最新的招股书中,公司表示去年每月36,800名活跃司机,占公司成本的76.3%,亏损将一直持续到2028年。

它的司机服务费,从2021年的11亿元增至去年的17亿元,增幅达55%。随着效率的提高,公司同期收入增长更快,从2021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亿元,增长了一倍多。

如祺出行目前运营着281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其中只有35辆为公司自己所有。公司表示,这个小型车队对收入的贡献“微不足道”,并补充说,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2023年累计运营20,080小时,完成450,699公里的安全试运营里程。公司寄希望能在富裕的大湾区(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人口6,910万,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2%)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继续朝着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司机竞争的未来迈进。

根据招股书中第三方研究的数据,这一点将在2026年实现,因为据估算,2019年有人驾驶出租车的成本,从每公里1.7元上涨到2026年的2元,2030年为2.4元。而同期,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公里的成本预计将从2019年的23.3元稳步下降到2023年的4.5元和2026年的2.1元,到2030年可能降至1元。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公里平均价格为1.77元,每笔订单的平均车资为10.90元。

蓬勃发展的市场

根据招股书中的第三方数据,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66.4亿元。

如祺出行表示,这是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也是国内第一个拥有专有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进行商业化运营的移动服务平台”。作为一家混合运营商,它只有两个竞争对手,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滴滴出行,去年它占据了中国网约车市场75.5%的份额。

但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激烈竞争,它们都在开展类似的试点项目。

2020年,上海的通勤族开始使用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utoX,与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高德地图合作提供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2024年2月,百度(BAIDU.US, 9888.HK)的萝卜快跑服务,获准在北京大兴机场进行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另据报道,美国巨头特斯拉(TSLA.US)可能会获准通过拟议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中国测试其先进的无人驾驶系统。

如祺出行的支持者,还包括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0700.HK)、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商小马智行和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

从2019年开始,上述投资者以及其他一些投资者,在三轮融资中,向如祺出行投了近30亿元,包括广汽集团和滴滴自动驾驶公司Voyager Group。广汽集团是公司的主要股东,持有35.5%的股份。在去年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它的估值为53.6亿元,没有达到“独角兽”的10亿美元标准。

中国的共享出行行业过于拥挤,这不仅仅是如祺出行要面对的问题,对所有的同行来说莫不如此。该行业还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各地政府都在控制网约车的规模,以免进一步加剧竞争。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6月发布的报告称到2024年3月,有资格提供网约车服务的持证驾驶员数量翻了一番多,从2020年底的290万增至680万,而对网约车服务的需求仅增长45%。该报告称,截至4月,全国拿到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企业,已从去年同期的309家增加到349家。

如祺出行至少有两个竞争对手也在竞相上市,先是嘀嗒出行(2559.HK)上周在香港上市,但此后股价大幅下挫,然后是曹操出行,它的香港IPO申请仍在等待审批。许多人预计,滴滴出行将在未来几年内尝试上市。2021年,该公司在纽约短暂上市数月就退市了。

运营商的爆炸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新一代聚合平台的兴起所致,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服务,上海去年已停止接受新的网约车许可证申请。由于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持续亏损,如祺出行去年的毛利率为-7%,尽管与2022年的-10.7%相比有所改善。就连滴滴出行也直到去年才实现盈利,毛利率为15.2%,可见这个行业已经变得多么艰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