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rty management is Dalu's business

这家区域性物业管理公司已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约为1亿美元,市盈率远高于大多数同行

重点:

  • 大陆国际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可能募集约800万美元资金,市盈率约为57倍
  • 这家物业管理公司正向更赚钱的租赁服务转型,所以其利润率远高于大多数同行

  

阳歌

中国房地产市场如今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友好,因为价格持续下跌,由于缺乏资金和需求疲软,数以千计的项目因而烂尾。但这几乎阻挡不了区域性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大陆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本周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计划通过在纳斯达克IPO募集800万美元,这个金额不算大。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时期,物业管理公司是为数不多而能够持续盈利的业务之一,其收入主要来自定期收取管理费。然而,即便是这个业务也面临着压力,这一点从大陆国际招股说明书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对此我们稍后再介绍。

此次IPO有点不同寻常,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大陆国际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一点。它的几乎所有同行都选择香港上市,那里的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任何情况都非常熟悉。或许大陆国际选择赴纽约上市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因为和很多在香港上市的同行相比,该公司寻求的估值也相当高。

大陆国际似乎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么高的估值,原因在于该公司利润率高企,而高利润率看起来是其最近从传统物业管理服务,转向更赚钱的租赁服务的结果。自三年前进入该行业以来,租赁服务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特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投资一家希望将业务扩展到成都基地之外的区域性物业管理公司。公司表示,计划将IPO收益的一半用于战略投资,包括收购和成立合资企业,这些投资可能会使其扩展到目前的大本营之外的地方。而在成都,公司管理着十几处商业和住宅物业,并为另外三处物业提供转租服务。

在深入研究其财务状况前,我们来详细看看该公司的融资目标,这些目标表明了公司为何对自己评价甚高。大陆国际表示,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出售150万股股票,占其扩大后股本的7.7%。这将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约1亿美元。

以此市值和该公司最新的年度利润计算,其市盈率(P/E)将达到57倍。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同行规模都比它大得多,但市盈率却低得多,其中金茂服务(0816.HK)仅为6.7倍,万物云(2602.HK)为15倍,而规模较小的越秀服务(6626.HK)为9.2倍。

同行估值偏低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它们大多是大型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子公司,而这些开发商现在几乎都在巨亏。投资者可能会担心,那些规模较大的母公司,可能会试图从自己旗下的物业管理部门抽取资金。实际上,大陆国际也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大陆集团控制,后者目前约占大陆国际收入的四分之一。

唯一一家接近大陆国际估值目标的同行是贝壳(BEKE.US;2423.HK),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提供商,当前市盈率为47倍。

丰厚的利润率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详细看看大陆国际的财务状况,包括看起来相当强劲的毛利率。与此同时,这些财务数据也表明,在经济放缓、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业主支付高额管理费的意愿下降,即使是物业管理公司也面临压力。

根据招股书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公司所处的中国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预计从2020年起每年增长4.5%,到2027年将达到1,080亿美元。大陆国际还指出,该市场的区域性特点使其高度分散,这为整合提供了机会。

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里,也就是该公司的上半财年,它的营收从上年同期的276万美元增至284万美元,增幅仅为3%。与截至2024年3月财年录得的增长15.7%至554万美元比,增长速度大幅放缓。

增长放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收取的服务费用呈现出疲态。截至2024年9月的六个月,该公司管理的住宅物业的服务费,从上年同期的每平米0.35美元下降到0.34美元。商业物业管理费在此期间显示出类似的趋势,从上年同期的每平方米1.75美元降至1.71美元。在此之前,住宅管理费在上个财政年度增长了46%,而商业管理费则增长了14%。

“目前,写字楼和零售空间的供应量正在增加,而入住率却在下降,”该公司表示。“如何吸引和留住租户和客户,已成为我们业务运营中的一个主要挑战。”

尽管业绩疲软,大陆国际在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里,仍录得44.2%的毛利率,与金茂服务去年上半年的24.6%、越秀服务的25.9%和碧桂园服务的21.2%相比,几乎高出了一倍甚至更多。

高利润率背后的一个主要因素似乎是大陆国际于2022年4月进入租赁服务领域,而这块业务的利润率要高于管理服务。招股书显示,租赁服务目前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在最新报告期内约占60%,其余大部分则来自物业管理。

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里,大陆国际实现净利润87.8万美元,同比增长4.8%。这样的利润增长加上3%的收入增长,看起来平平无奇,也落后于大多数同行。但大陆国际可能希望投资者关注它的利润率,以及成为行业整合者的潜力,因为它在纽约(而不是香港)上市,可以利用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情况相对不熟悉的优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Baozun does e-commerce

宝尊三年首录盈利 Gap今年拟增40门店

这家电子商务服务和品牌管理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7.7%,并计划今年在中国净新增40家Gap服装店 重点: 宝尊电商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三年多以来的首次净盈利,其品牌管理和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录得强劲增长 公司截至去年底在中国拥有152家Gap门店,并计划2025年再净新增40家门店 阳歌 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的最新季度报告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公司营收继续以可观的速度增长,旗下的中国Gap网络实现了同店销售额增长,在当前消费者信心低迷的环境下,这是罕见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公司还报告了三年多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并承诺2025年将“带来变革”。 但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周四在最新财报公布后,该股下跌12.7%,给原本看起来非常不错的财报泼了一盆冷水。即使在这一轮抛售之后,该股在过去六个月里仍上涨了15%,似表明投资界对公司越来越有信心。 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中,有五家将宝尊评为“买入”,另外两家则给予“持有”评级。但投资者对宝尊的评价并不高,其市销率仅为0.17倍,相比之下,Gap Inc.(GAP.US)的市销率为0.52倍,竞争对手零售商佐丹奴国际(0709.HK)的市销率为0.63倍。当我们将宝尊电商与其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这是宝尊的另一项主要业务)进行比较时,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竞争对手微盟集团(2013.HK)的市销率为3.12倍,而美国巨头赛富时(CMS.US)的市销率为7.18倍。 要更好地理解投资者为何如此不看好宝尊电商,我们需要追溯该公司的历史。它最初是一家为电子商务商家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商,与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生态系统关系紧密。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仍然是其主要股东之一。但近年来,这块业务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停滞。 不久前,公司引发媒体关注,它在2023年收购Gap的中国业务,迈出了进军品牌管理的步伐。其后不久,公司还与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合资企业,将这家美国品牌所有者旗下的Hunter品牌引入亚洲市场。 进军品牌管理行业的举措最初引起了很多质疑,因它与宝尊电商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核心服务相对距离遥远。品牌管理业务最初也拖累了宝尊电商的整体业绩,因为该公司关闭了许多Gap门店,并试图重新定位该品牌,使其更具竞争力。这些努力似终取得了一些成果,品牌管理业务现在约占宝尊电商收入的五分之一。 该公司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7.7%,从27.8亿元增至30亿元,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全年收入增长,而2021年和2022年这个数字均出现了收缩。订单履约成本同比持平,而销售和营销成本增长了17%。 由于这两个因素相互抵消,公司报告本季度盈利10万元,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净盈利。董事会主席仇文彬表示,这一势头在2025年继续保持,分析机构纷纷预测,公司今年将实现年度盈利,这将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 仇文彬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5年是我们战略转型的结合,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他续称:“我们加强了高级管理团队,以推动下一阶段的发展。” Gap拓展版图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公司的两项主要业务,首先是较新的品牌管理业务,该业务在经历了初期的收缩阶段后,正步入增长模式。尽管宝尊电商表示,最近在上海和马来西亚开设了首批Hunter实体店,但Gap品牌门店仍占这块业务的大部分。 品牌管理业务的产品销售(主要来自Gap门店),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7.3%,从上年同期的4.56亿元增至5.35亿元。 公司称,去年下半年,新开了40家Gap门店,其中第四季度新开16家,截至2024年底,中国Gap门店总数达到152家。公司表示,计划今年再开设50家新店,在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后,今年门店的净增量将达到40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Gap门店在第四季度实现“低个位数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在当前许多零售商,都在报告销售额下滑的经济环境下,这一表现相当令人鼓舞。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是,公司正与加盟商合作,把店开到二线城市,这是许多品牌越来越多采用的策略,以便向中国较小城市拓展业务。 “我们在全年开设新门店的同时,也战略性地关闭了一些表现不佳的门店,以优化线下门店网络,使2024年成为结构升级的一年。”宝尊品牌管理的首席财务官Ken Huang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加快扩张步伐,优先考虑人流量大、销售潜力最大的地点。” Ken Huang还表示,继最近在上海开设了一家Hunter门店后,公司正计划将该品牌拓展到中国的其他市场,如北京、深圳和杭州。 在电子商务方面,公司表示其服务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了9.3%,从上年同期的17.3亿元增至18.9亿元,主要得益于网店运营和营销服务两位数的增长。但由于消费者情绪疲软,电商产品销售额从上年同期的5.98亿元下降4.3%至5.72亿元,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品牌管理业务的良好表现,加上电子商务服务业务的出色业绩,抵消了电子商务产品销售业务的疲软,使宝尊电商的经营利润从上年同期的640万元增至7,320万元。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多的亏损后,也重新实现了盈利。…

简讯:上美股份去年盈利增长近七成 下半年增速放缓

中国化妆品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周四公布,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7.81亿元,同比增长69.42%,净利增速较2023年的增长2.13倍显著放缓。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化妆品生产与销售,旗下品牌韩束去年贡献收入55.9亿元,同比增加80.9%,占期内公司总收入82.3%,成长主要来自韩束品牌的整体升级,在各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的营销及推广开支为33.2亿元,按年增长90%,全年增速较上半年的169.2%有所放缓。 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32.9亿元,低于上半年的35.02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半年收入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与2023年下半年相比仅增长约26.3%,亦远低于上半年的增长120.7%。 上美股份周五高开2.6%报45.7港元,至中午收市转跌1.12%,报4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地商置转盈为亏蚀42亿元

经营商业地产的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业绩,去年转盈为亏蚀近42亿元,2023年有盈利8.3亿元。公司收入132亿元,按年减少24%。 收入减少主要是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下跌43.7亿元,而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集团为若干附属公司物业存货减值5.6亿元,同时也为应收账款减值约4亿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国经济应有4至6%的增长,预计房地产市场于今年有轻微复苏。 金地商置开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价在过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anzhun’s net profit jumped by 42.6% to 1.57 billion yuan last year

就业大潮来临 看BOSS直聘能否抓住拐点

企业招聘稳步复苏,带动BOSS直聘业绩显著增长,面对今年的就业大潮,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 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42.6%至15.7亿元 去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增长25.3%至5,300万    李世达 套一句电视剧里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意指当环境越差,获得的回报就越丰厚,人力资源行业似乎也是这样的生意。近年内地经济低迷,求职人数增加,也让人力资源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唯有当市道开始好转,企业招聘需求增加,真正的效益才能显现。 中国最大网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近日就用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预告经济复苏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BOSS直聘的母企看准科技有限公司(2076.HK; BZ.US)近日公布,去年度收入及盈利双双增长,年收入增长23.6%至73.6亿元(10.2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增42.6%至15.7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147亿元,较2023年底的129.1亿元增加了13.8%。 另外,公司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15.4%至18.2亿元,为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则为按年增长34.1%至4.44亿元。受到亮眼成绩激励,BOSS直聘美股在财报发布后涨幅逼近5%,或可视为当前的市场环境与公司的增长逻辑受到市场认可。 公司业绩的增长,来自用户的持续增加。2024年,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300万,按年增长25.3%,不过,去年第四季度MAU则从第三季的5,800万下滑至5,270万。尽管如此,若以第三季的数据比较,BOSS直聘的MAU量约相当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同道猎聘(6100.HK)等竞争对手的总和。 企业客户带动业绩增长 求职者就像大海里的鱼,越是风高浪急,越是成群结队。事实上,招聘网站卖的是求职者的履历,付费的则是企业主。BOSS直聘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企业的付费服务。 公司表示,去年全年,企业用户的活跃度也显著提升,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58.9亿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72.7亿元,是带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向求职者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也按年增长36.2%至8,57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BOSS直聘的营销费用由2023年的19.9亿元增加4.1%至2024年的20.7亿元,主要由于雇员相关费用增加,部分被广告及营销费用减少所抵销。截至去年底,BOSS直聘共有5,688名雇员,较2023年的5,346人增加342名增长6%,其中销售和营销人员占比超一半。 接入DeepSeek 而在技术层面,BOSS直聘APP也已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场景中进行灰度测试。同时,产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南北阁”提供服务。公司称“南北阁”与DeepSeek的结合,能够在保障用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面对招聘端者的服务中,能够利用AI在庞大的求职者数据库中自主选择和匹配,向雇主推荐候选求职者,并以具体的推荐理由提供参考,进阶的服务则包含进一步与目标求职者沟通等。而针对求职者端,则提供“向AI提问”的交互模式,支持用户用更自然的语言表达需求,获取职位、就业相关信息及问题答案,同时也提供模拟面试功能。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企业招聘情绪正稳步复苏,该行对公司近期表现持更正面看法,将今年首季及全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3.5%至0.4%,至按年增长12.2%及12.1%,维持“中性”评级,美股目标价从17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BOSS直聘约为40倍,远高于万宝盛华(MAN.US)的19倍,显示投资人颇为看好其未来的增长前景。不过,内地经济是否如近期股市所反应的那般,迎来市场拐点,才是真正的考验所在。 “就业难”问题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社会议题,而今年将是“就业大年”。统计预测,今年夏天将有1,222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市场是否有足够的招聘需求相匹配,很快就会见真章。对招聘网站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持续增长的就业需求,与AI技术的日渐进步,BOSS直聘虽然在人力资源行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仍需继续充分利用用户优势与技术优势,以应对市场的改变与竞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