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HK

云顶新耀预告表示去年总收入将达到1.24亿元至1.26亿元,较2022年大幅增长868%884%

重点: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重磅产品商业化上市,公司还预计今年将在大中华区和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陆续推出多款重磅新药
  • 现有的12款研发管线中有10款来自授权引入,与吉利德的一次转手交易,赚得超过3亿美元差价

 

莫莉

对于采用授权引入(License-in)模式的创新药企而言,高价引入的临床管线能否实现商业价值,就如同赌搏一样,考验的是团队的预见性与判断力。不过,在萧条的市场环境下,大手笔开支的授权引入已经快速降温,投资者更期待的是真金白银的入账。作为该模式的佼佼者,云顶新耀有限公司(1952.HK)正走在商业化稳步回报的道路上。

上周一,云顶新耀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称基于未经审计的初步计算,预计去年总收入达到1.24亿至1.26亿元,较2022年的1,280万元大幅增长868%至884%。消息公布后,云顶新耀的股价在三日内大涨8.4%,显示投资者看好其长期前景。

该公司指出,去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型强效抗菌药物依拉环素的上市,该药物于当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个月后即实现商业化上市。依拉环素是一种新型、全合成、广谱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多重耐药(MDR)菌感染,俗称“超级抗生素”。

此外,全球首个IgA肾病靶向药物耐赋康,于2023年11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同年12月也在中国澳门商业化上市,为该公司去年贡献一定收入。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作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35%至50%,中国约有500万患者,而且发病年龄较轻。此前,中国IgA肾病的临床主要用药为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伴有严重感染等副作用,缺少从疾病源头改变疾病进展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耐赋康作为靶向肠道的黏膜免疫调节剂,是第一个针对IgA肾病疾病源头的治疗方案,填补了中国IgA肾病无适应症治疗药物的空白。耐赋康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三期研究显示,经过9个月的治疗以及15个月的停药观察后,仍能减少肾功能衰退达66%,预计可延缓12.8年进展至肾功能衰竭。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耐赋康去年4月在海南博鳌获准进入乐城先行区,可供小范围临床使用,截至同年12月,有一千多人申请使用该项目,显示其较大的商业潜力,罗永庆称该药物有望于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实现商业化上市。

根据公司去年的中期财报,预计在2024年还将在大中华区和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陆续推出多款重磅新药。去年4月,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已经受理耐赋康的上市许可申请,公司预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磅新药伊曲莫德(Etrasimod),以及针对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Taniborbactam),也有望在今年获批。

在多款新药上市之际,云顶新耀开始着手打造商业化团队,主要聚焦抗感染及肾科疾病领域。截至去年中,商业团队有约138名成员,包括销售、营销、市场准入、医学事务、渠道及商业卓越的员工。同时也与中国领先的多个药品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国药集团、广州医药集团、重庆医药、上药控股等企业。

出色的选品眼光

云顶新耀的成功背后,依托的是康桥资本强大的资本能力,现有的12款研发管线中,有10款来自授权引进。为了降低引进后无法上市带来的资本沉没风险,云顶新耀在引进时已规避早期管线,选择已经在欧美进入临床后期的管线进行布局。

其中,耐赋康是云顶新耀2019年从Calliditas Therapeutics(CALTX.STO)引进的管线,以首付款1,500万美元加上1.0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开发以及商业化权利。Calliditas已推进该药物于2021年12月在美国上市,2022年7月在欧盟获批。伊曲莫德则是云顶新耀2017年以首付款1,200万美元购入的新药,这款药物在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的权益被跨国药企辉瑞(PFE.US)收入囊中,去年10月已经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被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列为2023年十大重磅新药。

此外,云顶新耀于2022年还将一款从吉利德引进的药物Trodelvy反向授权给吉利德(GILD.US),2019年4月买入Trodelvy时,云顶新耀支付的首付款仅为6,500万美元,而此次转手赚得超过3亿美元差价。该交易在2023年一季度完成,云顶新耀收到合计3.14亿美元的费用,让公司拥有更稳健的财务状况,截至2023年中,其拥有25.4亿元的现金储备。

按预期收入计算,云顶新耀的市销率约为42.5倍,远高于同属授权引入药企再鼎医药(ZLAB.US;9688.HK)的8.7倍,显示前者颇受投资者欢迎。在去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890 万元,到全年总收入增至最高1.26亿元,显示云顶新耀的商业化回报增长之快。但值得留意的是,销售启动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关开支骤增,对于这家去年上半年仍有4.23亿元亏损的公司来说,何时能实现收支平衡,仍需投资者长期关注。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蓝思科技通过香港上市审批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33.SZ)周日公布,已获香港上市委员会批准上市申请,市场预计公司将快进行公开招股。 蓝思科技由湖南女商人周群飞于1993年创立,主要为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玻璃盖板,当中包括苹果iPhone。公司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7,000万元,净利润增长20%至362万元。 是次上市集资,将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提升产能,以及加强垂直整合智能及智造能力。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lystar Technology files for Hong Kong listing but fragmented shareholding structure may weight on long-term performance

华大北斗申港上市 股权过散左右长线表现

主打设计卫星定位芯片的华大北斗曾计划A股挂牌,现计划转战香港上市 重点: 华大北斗业绩续见红,但料营运改善将有望转赚 已与美团、比亚迪及中兴等签署战略合作   白芯蕊 自从地图在智能手机上出现,透过定位芯片让大众获得实时信息,随着物联网(IoE)及智慧城市盛行,意味定位需求将大增,主打设计定位芯片的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趁新股热潮,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初步招股文件指,曾计划A股上市的华大北斗,其导航芯片技术来自中国电子旗下的华大科技(00085.HK),并于2016年由七名创始股东共同成立华大北斗,其后在2017年向华大科技收购导航芯片及研发团队,2019年开始量产双频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SoC芯片,2021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华大北斗大股东为中国电子旗下中电光谷(00798.HK),持有华大北斗9.2%的股权,其他股东还包括中信银行及招商银行,分别持有华大北斗7.2%和7.1%的股权。此外,比亚迪亦早已入股,持有4.1%的股权,对手上海汽车也透过合营持有1.8%的股权,还有德国汽车零部件商博世旗下博世创投,持有2.95%的股权。 第六大导航卫星芯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GNSS)透过卫星及芯片,向客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等服务,目前全球有四大GNSS正在运作,包括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及欧盟Galileo。 华大北斗主要运用GNSS技术,透过SoC芯片设计、超低功耗技术与AI集成定位算法等,将芯片设计完成后交予代工厂代工,再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目前华大北斗设计的芯片已支持北斗、GPS等多个卫星系统。按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计,华大北斗为全球第六大GNSS企业,市场份额为4.8%,在内地则是行业第二大GNSS芯片企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发展,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市场不断发展,单是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20,953亿元,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消费电子将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浪潮,同时汽车智能化、低空经济等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估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升至32,450亿元,意味复合年增长率为9.1%。 销售及研发拖累业绩 华大北斗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包括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业务,和高精度芯片及模块业务组成,去年两者收入占比分别为28.3%和71.7%,达到2.38亿元和6.02亿元,带动总收入按年升30.2%至8.4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高精度芯片及模块业务收入大,但毛利率相当低,去年只有2.8%,相反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收入低,但毛利率为27.3%,带动该业务毛利达6,943万元,远比综合芯片及模块业务获得的1,704万元毛利多,亦推动集团总毛利按年升20.7%至8,197万元。 尽管收入与毛利上升,但销售及研发成本等巨大,令华大北斗去年业绩仍要见红,亏损达1.41亿元,但已较2023年收窄51%。 不过,华大北斗对业绩亏转盈信心十足,明确表示计划在不久将来透过毛利率改善、提升营运效率,及优化营运资金管理而达至盈利。公司特别提到短期毛利率将显著改善,因GNSS产品和解决方案升级,包括推出高精度芯片及应用于车载前装行业的芯片,配合业务规模扩大,将有利经济效益。 股权极度分散 其实单看华大北斗客户群,阵容确实相当强劲,当中包括与美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牵手共享单车营运商哈罗及滴滴青桔开展深度合作。智能汽车领域则与比亚迪及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也与上汽集团展开深度合作,移动通讯则与中移动及联通在智能城市研究开展深度合作。 整体来讲,目前香港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例如地平线(09660.HK)与黑芝麻(02533.HK),去年收入分别为23.8亿元和4.7亿元,目前市销率(P/S)分别为12倍和9倍,按照华大北斗去年总收入8.4亿元计算,若以市销率7至8倍上市,相信股份将会受市场追捧。 但要留意华大北斗上市前股权极度分散,大股东持股不足10%,持股少于3%的股东多达42个,少于1%持股也有21个,因此过了禁售期后,股东会否减持将左右股价往后发展。
S.F.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购物节助力 顺丰5月收入增长

快递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四表示,5月收入同比增长11.3%达251亿元;包裹业务量飙升31.8%,但每票收入下滑14%,抵消了部分涨幅。 顺丰速运物流业务于5月投递了14.8亿票包裹,平均每票单价为13.12元,实现194亿元收入;其供应链与国际业务当月贡献57.3亿元,同比增长5%。 公司将业务提升归功于618购物节提前启动,利好5月业绩表现。但公司补充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收入,部分受到国际贸易关系波动影响”。 顺丰于周五早盘中一度大涨7%,但接着出现回吐,下午交易尾声小幅上扬约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首席执行官因病去职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五公布,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持续加重的抑郁症引发的健康问题辞职,自周四起生效。 王晓怡在公告中称,其病情在公司上市过程中加重,确认必须暂停所有工作,集中精力治疗康复,此举也有助确保公司治理稳定。公司已授权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蔡龙军代行王晓怡职务。 脑动极光总部位于浙江绍兴,是中国首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发医疗级数码疗法产品的公司,其产品管线涵盖由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儿童发育缺陷等。去年公司收入1.22亿元(1,700万美元),按年增82.01%,亏损1.98亿元,收窄44.7%。 消息公布后,周五公司股价高开,至中午收市报6.99港元,升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