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 IPO headed for Hong Kong?

这家快时尚巨头在伦敦上市的计划可能会落空,此前它出于类似的政治原因放弃了在纽约上市的计划

重点:

  • Shein可能最终会在香港上市,此前它在纽约上市的计划失败,最新的伦敦上市计划也面临类似的地缘政治压力
  • 这个案例表明,中国公司在纽约进行超大规模新股发行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一些大型上市仍可能会成功

阳歌

中国公司在纽约的超大规模新股发行注定要消失吗?

从快时尚巨头Shein的IPO最新进展来看,情况确实如此,其数以十亿美元计的上市计划正在迅速成为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弃儿。该公司去年年底秘密提交了在美国上市的申请,但却因我们稍后会介绍的地缘政治和法律问题而放弃了该计划。

据媒体报道,纽约上市计划未果后,公司转向伦敦,据称已于上月提交了类似的申请。但该计划现在也面临压力,原因与导致其纽约上市计划泡汤的原因类似。据英国《金融时报》上周报道,作为备选,该公司保留了在香港上市的选项,此类因素对在香港上市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Shein的案例反映了大型中国公司如今谋求海外上市时面临的重重障碍。其中一些障碍是政治因素造成的,比如对人权和知识产权盗窃相关问题的审查,在Shein一事中,这些问题引起了西方政客的关注。但其他因素来自中国,尤其是数据安全法,这将导致所有手握大量中国数据的大公司难以在纽约、伦敦或任何其他西方市场上市。

以Shein为例,西方政治因素是导致其纽约上市计划泡汤的主要原因,而且现在看来也将在伦敦造成同样的结果。数据安全在此事中似乎不那么重要,因为Shein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向中国以外的消费者销售中国制造的廉价服装,包括在美国,在美国市场它处于领头羊地位。

据数据统计跟踪网站Statista称,该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快时尚零售商,估计2022年的收入为227亿美元,较上一年的157亿美元增长45%。它面向全球150多个市场的消费者销售产品,美国是其最大市场。

公司估值在2022年达到约1,000亿美元的巅峰,但此后一直在稳步下降,大约一年前融资时约为660亿美元。尽管如此,大多数主要股票市场都会争相承接这样的上市,它不管发生在哪一年都很可能成为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上市之一,筹集资金不低于100亿美元。

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一度渴望承接此次上市,但后来据报道,有政界人士介入并通过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他们对Shein的一些劳工行为以及该公司涉嫌盗窃知识产权的指控感到担忧——这两个领域往往是中国公司的软肋。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组织一直在牵头阻止Shein的伦敦上市计划,称这样的上市将代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耻辱”。

去香港上市

Shein的案例,以及该公司可能仍考虑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最新报道,突显出这个前英国殖民地最近的崛起,它成为最后几个对中国企业IPO友好的海外上市地点之一。香港是中国唯一一个股市由国际投资者主导的城市,这得益于它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大型国际基金公司和投行都在那里设有大型办事处。

为了欢迎内地企业上市,香港也一直在放宽其严苛的标准。此前,这些标准使得增长迅速但仍在亏损的初创企业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在香港主板上市。最新的放松措施是,今年它修改了相关规定,允许亏损的“专业科技公司”上市。这为人工智能制药公司晶泰科技(2228.HK)上月上市铺平了道路,它成为首家利用这一规则变化的企业。

在估值更高和交易量更大的吸引下,许多中国科技公司过去会去纽约上市,但现在会选择香港。这些公司包括拼车公司嘀嗒出行曹操出行,以及轻舟智航纵目科技等自动驾驶公司,它们最近都提交了在港交所上市的申请。

所有这些都把我们带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即Shein的案例是否是纽约重磅中国IPO的丧钟?尽管这一案例表明,目前的气候肯定不像十年前那么温暖——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2014年在纽约IPO募集了创纪录的250亿美元——但可能仍有一些调整空间。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纽约IPO筹集了约6亿美元,其中有4.4亿美元,也就是逾三分之二来自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US)。

尽管美中关系紧张,但由于极氪的数据规模相对有限,这可能有助于它避开中国对数据安全的关切,最后成功上市。它的高科技性质可能也帮助它免去了美国对劳工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的担忧。吉利的背景可能也有所帮助,因为这家民营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关系广泛,而且作为沃尔沃和路特斯等国际品牌的所有者,在全球也受到尊重。

相比之下,Shein没有那么光鲜的家世,它成立于南京,不过后来把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它之所以声名鹊起,是因为利用了中国早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时闻名于世的廉价血汗工厂。

总而言之,纽约耀眼的灯光——以及纽约两大股市的雄厚实力——将继续吸引一定数量的中国大公司,它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复杂的监管障碍。但这个数字将不可避免地低于此类上市早前的全盛时期,每年可能只有一两家公司能筹集到数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资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广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亏

影音平台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4.69亿元(6,5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7.86亿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增长5%至76.9亿元,其中广告营业额按年急增23%至25.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达30.2亿元,增长7%。移动游戏收入则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下跌17%至15.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连续13个季度按季改善。 用户数据方面,日活用户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增加17%至3,500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同比增加6分钟至112分钟,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广告效益与内容生态,并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资节奏,以巩固长期增长基础。 哔哩哔哩美股周四高开,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毛利率急跌的创新实业 招股集资55亿港元

电解铝和氧化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5亿股份,当中一成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场费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开始挂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个月的收入达72.1亿元,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却不升反跌14.4%至8.56亿元,公司解释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价上升,导致毛利下跌所致。 据招股书资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达28.2%,但今年首五个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个百分点。 是次集资金额约55亿港元,扣除开支使费后,约50%用于拓展海外产能,包括建设一家电解铝冶炼厂,另外40%将用于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站及购买设备,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amai sells concert tickets

线下娱乐全面复苏 大麦盈利狂飙

尽管持续面临消费者投诉与垄断争议,但公司在现场娱乐票务与IP业务上的主导地位,仍强力推动收入增长 重点: 截至9月底的六个月内,在演出票务及IP业务强劲增长带动下,大麦的盈利上升约50% 快速增长的现场娱乐票务正面临风险,包括年轻族群消费降温,以及因技术问题与黄牛乱象引发的用户反弹     夏飞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似乎在各方面都开始减少支出,从智能手机到外出餐饮皆然。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在演唱会、脱口秀、足球赛等现场娱乐上的消费意愿却持续攀升,创下新高。 即便中国经济放缓、就业市场艰难,受惠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1060.HK)仍从这波线下娱乐活动热潮中获得巨大红利。公司上周发布的盈喜,透露其表现有多强劲,预计截至9月底止的上半年度,盈利将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增长。 大麦于2004年以线上电影票务平台起家,并于2017年被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收购,纳入其独立上市的影视子公司阿里影业旗下。该上市主体今年7月更名为大麦娱乐,以反映大麦现场票务服务在阿里娱乐版图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 在举办包括Ed Sheeran、周杰伦等顶级艺人的大型现场活动后,大麦近期股价飙升,已较1月时翻倍,大幅跑赢恒生指数约30%的涨幅,也远远胜过主要竞争对手猫眼娱乐(1896.HK),后者今年以来股价约下跌8%。 股价飙升主要反映大麦票务服务的「第二春」——在多年来的平淡表现后,该业务终于出现戏剧性反弹。大麦票务在截至3月的财年中,收入按年增长逾两倍至20.6亿元,远高于上一财年的6.13亿元,使其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也占阿里娱乐业务整体收入近三分之一。 大麦这波令人惊艳的增长,使其业务迅速成为公司最耀眼的核心资产,而这段强势走势或许还没结束。公司上周向股东预告,截至9月的六个月内净利将超过5亿元,按年增幅达48%或以上。公司指出,业绩亮眼主要受惠于其阿里鱼(Alifish)IP授权业务表现强劲,以及投资亏损减少。 不只电影票 目前带动整体公司增长的,毫无疑问就是大麦与阿里鱼(Alifish)两大业务。大麦票务收入之所以能够大幅飙升,源于其策略转向, 从早期主打的电影票务,转为专注现场娱乐活动。电影票务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而近年在经济放缓下需求亦持续疲弱。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票房按年下跌22.6%至425亿元。虽然今年票房有所回升,但电影产业整体低迷,仍让主要依赖电影票务与制作的猫眼娱乐,今年上半年录得37%的盈利暴跌。 与此相比,大麦的核心业务已蜕变成中国现场活动的首选网上票务平台,涵盖演唱会、脱口秀、体育赛事,以及博物馆与展览等各类活动。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商业演出去年增长近11%,达48.84万场,其中观众超过5,000 人的大型演出,票房收入达296亿元。在阿里影业5月的品牌重塑发布会上,大麦总裁李捷甚至暗示,未来除交通票务外,所有门票都应该可以在大麦买到。 除了票务业务外,这家上市公司的另一大增长引擎——阿里鱼(Alifish),也在 Z 世代中录得强劲增长。该业务重点投入IP授权与周边商品开发,涵盖包括三丽鸥(Sanrio)、宝可梦(Pokemon)以及吉伊卡哇(Chiikawa)等日本人气 IP。该部门在公司最新一个财政年度的收入按年增长73%,达14.3亿元。阿里鱼IP业务的快速扩张,某种程度上正试图复制泡泡玛特(9992.HK)旗下“Labubu”所带动的全球爆红模式。 垄断疑云 尽管股价今年表现亮眼,但大麦与消费者之间日益恶化的关系,可能是一个暗藏的风险信号,显示好景随时可能逆转。坐拥1.7亿用户的大麦票务平台近年频频惹怒粉丝,不仅因技术故障导致抢票失败,也因平台在防堵黄牛方面执行不力而备受批评。 今年6月,因大麦未能让部分用户按时购票,导致系统取消所有订单并最终延期演唱会,引起中国歌手鹿晗的粉丝愤怒,涌入微博大麦官方票务页面留言抗议。部分活动中,黄牛更大规模涌入平台抢票,随后在二级市场大幅哄抬价格。公司今年也因未能履行相关义务而遭到两次罚款。在部分演唱会上,当歌手在尾声致谢大麦时,台下甚至出现粉丝高喊“倒闭吧!”的场面。 然而,舆论风暴似乎未能撼动大麦在中国现场演出市场近乎垄断的地位。根据 Questmobile数据,今年2月大麦的月活跃用户超过2,440万人,是主要竞争对手Moretickets的近五倍。其市场支配力更让大麦有足够底气向演唱会观众开条件。 大麦的延伸市盈率已高达100倍以上,但在分析师圈中仍获得强烈好评。根据Yahoo Finance的调查,在受访的12位分析师中,有3位给予“强烈买入”、9位给予“买入”评级,主要看好其快速扩张的IP授权与特许经营业务。…
Yalla rings bell at 5th anniversary

雅乐科技新游戏战略起飞 明年或将迎‘拐点’

历经一年筹备,这家中东社交媒体公司于第三季度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中核游戏 重点: 雅乐科技第三季度延续营收增长态势,并暗示其新游戏战略或将于2026年上半年开始贡献收入 公司表示,近期推出的自研中核游戏在中东核心市场及北美、欧洲地区反响良好 阳歌 各位车手,请发动引擎。 这就是雅乐科技(YALA.US)在三季度释放的信号。这家中东与北非地区领先的社交媒体与游戏公司推出了备受期待的中核游戏,冀望以此激活增长引擎。公司表示,这款名为《Turbo Match》的汽车主题中核游戏开局势头强劲,不仅在中东大本营,在其他市场亦表现不俗。 公司同时指出,这款新作及另外两款计划年底面世的游戏,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开始对营收产生显著贡献。 雅乐在周一美股收盘后发布季报,其首席运营官许剑峰(Jeff Xu)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对于期待新游戏带来显著收入贡献的投资者,我们认为2026年第二季度将是关键拐点。” 季报显示,尽管此前曾预测营收可能下滑,公司仍成功实现单季收入增长,延续了自2020年登陆纽交所以来该关键指标在每个季度保持增长的纪录。公司近期刚出席五周年敲钟仪式以资纪念。 雅乐近期营收增速有所放缓,而公司也并未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相反,公司正依托庞大的休闲游戏用户基础,试图在利润更丰厚的中重度游戏领域开辟疆土,以此点燃投资者对未来前景的热情。 推进战略转型之际,雅乐并未面临财务压力。凭借一贯的审慎经营策略,公司现金储备充沛。截至9月末持有现金7.4亿美元,较去年底的6.6亿美元大幅增长,且持续保持可观盈利能力和令人艳羡的利润率。此外,公司正动用充裕现金回购股份。 真正令公司感到压力的是自身增长放缓,故试图通过进军中重度游戏赛道来重燃增长引擎,进而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努力已初见成效——随着持续向投资者通报新游戏战略进展,雅乐股价年内涨幅约达75%。 雅乐当前市盈率为8.7倍,介于中国头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WB.US;9898.HK)7.6倍与体量相当的美国公司Pinterest(PINS.US)9.6倍之间。但较中国头部游戏公司网易(NTES.US;9899.HK)19倍的市盈率仍有显著差距,这表明若游戏战略开花结果,雅乐股价或存较大上行空间。 第三季度上线 首席运营官许剑峰透露《Turbo Match》于第三季度开启软发布。他与雅乐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涛对该游戏的着重强调,彰显公司对其寄予厚望。他将这款游戏描述为“汽车改装与模拟经营玩法的独特融合”。 他还补充道,基于初期反馈,公司正为《Turbo Match》新增关卡并丰富支线玩法选项,“为下一轮大规模用户获取奠定基础”。董事长杨涛亦表示,该游戏不仅在中东,在北美与欧洲市场同样收获积极反响。 杨涛称:“鉴于用户反馈积极,我们计划在表现强劲的市场追加营销预算。” 除已上线的游戏外,雅乐还计划年底前推出自研“肉鸽”类游戏《Boom Survivor》,并通过与“头部游戏工作室”的中东授权协议发布一款策略类游戏。 雅乐最初以语音社交服务起家,目前该项业务仍是最大收入来源。公司同期拓展的休闲游戏业务增速近期已超越原生聊天服务,正成为新游戏战略的基石。 第三季度这两项业务合计创收8,960万美元,远超三个月前7,800万至8,500万美元的业绩指引,较上年同期的8,890万美元增长0.8%。其中聊天服务占比约62%,游戏业务贡献其余收入。 公司月活用户同比增长8.1%至4,340万,付费用户数则较去年同期微降。 雅乐财务纪律严明,利润率令多数企业艳羡。最新季度营收成本同比下降10.7%,而实际营收实现增长,致使其营收成本占比从上年同期的35.8%降至31.7%。公司将改善归因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佣金费率下降。 总成本与费用亦下降1%,推动净利润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45.4%,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4,07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3,920万美元)。公司表示截至11月7日,年内已回购5,190万美元股票,超额完成全年5,000万美元目标,根据2021年首次公布的1.5亿美元计划,尚有4,860万美元额度可用于后续回购。 这样的回购能支撑股价,且无疑是雅乐年内涨势的推手之一。但若要真正点燃投资者对前景的热情,公司仍需展现新游戏战略的实质性成果——若按计划推进,相关成果或将于明年上半年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