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营意大利Kappa品牌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正受到两大负面因素左右夹击

重点:

  • 中国动向去年10至12月的销售表现落后同业,主要反映新冠疫情及专注单一外国品牌的不利影响
  • 受益于股市回暖,该公司本财年可望扭转巨额投资亏损,并重新录得利润

罗小芹  

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3818.HK)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前,宣布收购意大利百年体育企业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的全部权益,与Nike(NKE.US)及Adidas(ADS.DE)看齐,跻身中国三大国际体育品牌行列。然而,作为国际品牌的Kappa,却一直面对本土民族品牌的强力挑战,加上疫情连累销售,为其业务表现添上阴霾。

据中国动向在1月20日公布,于2022/23财年前三个财季(4至12月),整体Kappa品牌店铺累计零售流水录得10%至20%同比中段降幅。单计10至12月的第三财季,零售流水按年更录得20%至30%中段降幅,反映其业务深受期内严峻的新冠疫情打击。

环顾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的同期销售表现,特步国际(1368.HK)全国零售销售录得高单位数跌幅安踏体育(2020.HK)主品牌产品销售额录得高单位数倒退361度(1361.HK)的主品牌零售额则同比持平,反映销售录得双位数跌幅的中国动向,表现远远落后于同业。

按全年计,特步去年零售销售同比录得中双位数升幅,安踏品牌主产品的零售金额也取得低单位数正增长。反观中国动向的销售表现于去年前三个财季(4月至12月)却倒退超过一成,虽然后者并非覆盖一整年数据,但已能粗略反映主要趋势。

“洋品牌”的原罪

数据公布后,中国动向股价走势平淡,在农历新年假期后的两个交易日小幅下跌1.22%,报0.405港元,但以去年11月港股开始反弹后的低位计算,该股却录得逾70%升幅,走势甚至比大盘优胜。

中国动向业务表现落后特步、安踏及李宁(2331.HK)非始于今日。上述三家公司的市值分别约280亿港元(244亿元)、3,300亿港元及2,100亿港元,都远远抛离中国动向的24亿港元。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带有“洋品牌基因”的Kappa,很难在“民族品牌”大潮中突围而出。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获得空前成功,中国传奇体操选手、一手创立李宁公司的李宁在开幕仪式点燃奥运圣火一幕,至今仍为国民津津乐道,本土运动品牌销售自此表现强势;至2021年,国际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发酵,强如Nike及Adidas也遇到冷锋,虽然Kappa发表声明,称它并未加入带头抵制新疆棉的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协会),仍未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谅解。

中国动向主席陈义红在上财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内地消费者在品牌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本土品牌,因此促进了体育服饰行业市场格局的变化,侧面反映他对Kappa遭中国消费者冷待的无奈。

店铺数量鋭减

从中国动向的店铺数量,也可以看到Kappa业务下行的趋势,截至去年12月底,Kappa品牌店铺数量为1,066间(不含童装业务),于9个月内净减少117间或9.9%,若与2010年高峰期的3,751间比较,其店铺规模更萎缩了三分之二以上。

此外,在产品升级及产品阵营扩充方面,中国动向也不如其他一线运动品牌般进取。截至去年9月底止中期财报,中国动向的产品设计及开发开支为1,663万元,占营收约2%,低于安踏去年上半年的研发活动占收入比率约2.33%,也远逊特步、李宁同期逾1亿元及2.3亿元的研发开支。

中国动向近年毛利率虽然站稳60%以上,但整体业绩颇受投资表现影响。上财年,公司录得14.68亿元投资亏损,其中单是持有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港股及美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已达5.06亿元,拖累公司录得高达17.47亿元净亏损;而本财年的中期净亏损3.86亿元,亦主要因为期内的3.55亿元投资亏损所致。

随着股市回暖,阿里巴巴于两地的股价已比去年9月底累涨近四成,由此推算,中国动向的中期投资亏损有机会回拨至正数。由于公司在录得中期净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117元,假如全年投资回报恢复正数,并带动业绩回暖,董事会可能考虑派发更多股息,以回馈股东支持。

不过,中国动向的最新市销率仅为1.11倍,比安踏、李宁和特步的2倍至6.7倍存在较大折让,反映国产品牌逐步取代国际品牌的大环境下,市场对该股的看法仍然保守,即使公司维持积极的派息政策,也未必能够令投资者垂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商汤商业客户流失 经调整亏损升两倍

最新:人工智能(AI)企业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二公布去年业绩,期内收入减少19%至38.1亿元,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经调整亏损扩大234%至47.4亿元。 利好:为响应ChatGPT的广泛应用,该公司计划今年中推出以AI为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式,而公司去年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能提供6K高清图的生成、回应中文古诗词作为提示词来生成对应图片等。 值得关注:受到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不利影响,该公司去年的智慧商业客户数量减少22.2%至717名,令该部分收入下降25.2%至14.6亿元,抵销了智慧生活板块收入的增长。 深度:商汤是中国计算机视觉AI初创企业“四小龙”之首,通过开发AI软件平台,向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应用于智慧城市、监控及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即服务(AI-as-a-Service)。虽然该公司曾被美国政府列入“中国军工企业”黑名单,令上市计划一度延迟,最终仍顺利于2021年12月挂牌。值得注意的是,受庞大研发开支拖累,该公司自2014成立以来一直未能盈利,主要靠以往的多轮股权融资“输血”,而且在过去5年已累计录得逾430亿元净亏损。 市场反应:商汤股价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软2.6%至2.6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020.HK

新冠疫情退潮 石药mRNA疫苗生不逢时?

石药集团的SYS6006是中国大陆首款获批的mRNA疫苗,但这一创新产品的上市并未带给投资者信心 重点: 由于欠缺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加上上市速度被质疑过急,冲淡了石药mRNA新冠疫苗获批的利好消息 随着大多数国民都接种过新冠疫苗,加上疫情已趋于温和,mRNA疫苗的市场空间急剧萎缩,前景难被看好   斯年 2022年营收上涨,重磅新冠mRNA疫苗获批上市,股价却迎来大跌。石药集团有限公司(1093.HK)或许未预计到,两个看似利好的消息,投资者却表现得如此悲观。 3月22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表示经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同意,旗下新冠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SYS6006获纳入在中国紧急使用。这宗本来是中国大陆地区mRNA疫苗“从0到1”获批的里程碑事件,却让石药的股价在翌日大挫7.3%至7.74港元,市值降至900亿港元(192亿元)边缘。 事实上,随着大多数中国人口都接种过新冠疫苗,加上官方在去年12月初解除一系列严格的防疫举措后,新冠疫情没有再出现大规模暴发,疫苗市场空间随即急剧萎缩,投资者的负面反应委实不足为奇。 石药是一家集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药企,旗下产品众多。据公司官方网页显示,其销售过亿元的单品就有36个,覆盖多个疾病领域。 在mRNA新冠疫苗宣布获批使用的同一日,石药发布了去年业绩,过去一年,集团整体收入增加11%至309.37亿元,其中成药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1%至245.2亿元,原料产品营收上升16.5%至44.5亿元。 临床试验不足一年 神经系统和抗肿瘤产品是集团营收的主力。根据财报,该公司去年在神经系统领域的产品营收最高,达到81.1亿元,同比增速依然达到7.5%:抗肿瘤领域药物收入则下降3.8%,贡献营收74.2亿元。 石药的研发管线众多,而且持续有新产品推出,去年上市的新药包括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多恩达,以及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克必妥。此外,该公司还有多款仿制药在中国官方的集中采购获选,带来新的收入贡献,亦使产品结构更为均衡。 至于最令市场关注的,始终是其新冠病毒mRNA疫苗SYS6006获纳入紧急使用,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mRNA疫苗产品。 根据石药披露的信息,SYS6006是在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应急批准进行临床试验,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完成了I、II期和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证明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序贯加强所指的,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中国目前绝大多数国民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当中以国药(1099.HK)和科兴(SVA.US)的灭活疫苖,以及康希诺(6185.HK; 688185.SH)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为主,对mRNA路线的新冠疫苗而言,序贯接种效果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 石药指出,在疫情期间开展的4,000宗序贯加强免疫临床研究中,以重组蛋白疫苗为对照,观察加强接种后7至28天,SYS6006的保护效力为70.2%,到14至28天时,其保护效力更升至85.3%。此外,在两剂或三剂灭活疫苗基础上接种一剂SYS6006,对包括OmicronBA.5、BF.7等在内的病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作用。 疫情缓和影响需求 然而,这一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却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首先,该疫苗至今尚未完成重要且规模最大的III期临床试验,欠缺大规模试验和过于快速的上市速度,恐招致外界对其真实效果的质疑;另外,即使这款疫苗安全有效,在全球新冠疫情退潮的背景,其市场空间非常有限。 作为疫苗的创新技术路径,辉瑞(PFE.US)联手BioNTech(BNTX.US)、以及莫德纳(MRNA.US)独自研发的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分别上市,点燃市场热情,例如辉瑞财报显示,其新冠mRNA疫苗在2022年为公司贡献了378亿美元(2,600亿元)营收,占其总营收近四成。 但两款海外上市的mRNA疫苗,至今未能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20年3月,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曾向BioNTech支付数千万美元的许可费,获得大中华地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复必泰疫苗的权益,但三年过去,该疫苗却仅仅进入了港澳及台湾地区。 因此,中国内地企业研发新冠mRNA疫苗始终热情不减,众多新老药企及疫苗企业纷纷入局。布局较早的艾博生物在2021年先后获得逾7亿美元和3亿美元融资,估值已突破200亿元。而在今年,康希诺生物、沃森生物(300142.SZ)与国药中生均先后发布旗下新冠mRNA疫苗的进展。不过,作为“后来者”的石药却成功夺得mRNA头筹,SYS6006临床试验不到一年就火速获批。 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随着全球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情趋于平稳,包括mRNA在内的新冠疫苗的市场空间已经急剧萎缩。例如去年营收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的辉瑞已经下调今年的业绩指引,预计营收为670亿至710亿美元,而下调原因完全来自于新冠产品的预期收入将会下滑;中国疫苗企业康希诺更因为新冠疫苗市场开始萎缩,去年业绩已由盈转亏,股价从2021年450港元的巅峰下跌近九成。 由此可见,尽管石药的mRNA疫苗上市,对该公司和中国疫苗发展有突破性意义,但对于市场而言,其整体前景很难被看好。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093.HK

世纪互联深陷亏损泥潭 董事长股票操作引怀疑

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去年四季度净亏损扩大,它的董事长为了保持对公司控制权而采取的举动,可能会让很多投资者不安 重点: 随着成本增速远超区区7.7%的营收增幅,世纪互联去年四季度净亏损扩大 该公司正面临债务再融资压力,但董事长为了保住对公司的控制权而采取的可疑举动,可能令其难以筹集到资金    梁武仁 作为中国三大上市数据中心运营商中实力最弱的一家,世纪互联集团(VNET.US)现在可以找个财力雄厚的买家来收拾乱局。但以它目前的状态,早前流露出兴趣的求购者,未必会排队接手。首先,它的财务表现仍然平平无奇,而且就在最近,它的董事长一直在操弄手中持有的公司股份,引发了对公司治理方面的质疑。 该公司在上周三发布的最新业绩报告中表示,去年四季度,营收同比仅增长7.7%至18.8亿元。其毛利实际上有所下降,这表明在这三个月里,它每产生一美元收入的支出,比一年前增加了。此类支出包括因能源成本飙升而激增的水电费,这是数据中心运营商的一项主要支出。世纪互联其实已经大幅削减了其他开支,但依然不足以阻止净亏损扩大。 尽管中国增长潜力巨大,但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的经济放缓,以及能源价格飙升,导致所有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日子都不好过。而且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停滞不前,情况可能难以很快改善。 最重要的是,世纪互联相对于其现金流而言,仍然债务高企。据雅虎财经称,截至去年底,该公司的债务约为110亿元。这几乎是其报告2022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6倍,意味着在该公司的债务面前,它这一年从经营中产生的现金黯然失色。 世纪互联即将到期的债务包括大量可转换票据,它可能需要在明年第一季度赎回这些票据,除非持有人决定将其转换成股票。但将其转换成股票的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因为过去几年,该公司的股票一直在暴跌。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显然也在寻找各种替代方案,”首席财务官陈俊华在公司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谈到即将到期的票据时说。 世纪互联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进行债务再融资的做法由来已久,如果该公司目前未清偿可转换债券的大部分持有人在明年春天要求收回资金,它很可能需要再度借钱才能获得必要的资金,因为它自己现金不足。 但由于最近涉及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升的财务乱象,可能会令新投资者三思而后行。上个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向陈升发行最多55.5万股D类普通股,每股赋予他高达500票的投票权。 追加保证金 在这一计划公布前,将世纪互联的股票作为抵押获得一笔5000万美元(3.45亿元)贷款的陈升,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创始人将公司股票用作贷款抵押的情况在中国企业中较为普遍。虽然一般来说是合法的,但它们通常会被视为创始人套现其在公司的部分股份的后门。 但在11月末世纪互联股价跌破某个预定价格后,债权人上月宣布将出售被抵押的7,600万股质押股份。鉴于每股世纪互联美国存托凭证(ADS)等于6股A类普通股,如果按当前市场价值出售全部7,600万股世纪互联股票,债权人将收回4,000万美元出头的资金。 截至去年2月底,陈升持有世纪互联的7,860万股份,这使得他拥有29%的投票权。因此,质押股份的丧失,将令他在该公司的全部股份几乎化为乌有。但不要紧,发生这种情况时,只要让他领导的董事会炮制出一个新的股票类别——D类股,就可以将他的股份恢复到20%以上。 目前尚不清楚陈升的贷款用途,以及他是否有资金偿还。但不管怎样,他似乎已经成功地将股份套现,同时又保住了对世纪互联的控制权。他的做法本质上是利用自己在公司的影响力来打压小股东,任何潜在的新投资者都不会太认可他的做法。但世纪互联需要这样的投资者,来筹集资金偿还债权人,包括可转换票据的持有人。 虽然在乏味的企业界,世纪互联的故事可谓相当精彩,但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它的借贷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上月初,惠誉评级以再融资风险为由,将该公司的债务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这个月,惠誉完全撤销了对该公司的评级。穆迪也在上个月将该公司列入了可能降级的评估名单。 在这个时候,对世纪互联来说,最好的结果恐怕就是被一个能够解决所有财务问题的富有投资者收购。在目前的水平上,该公司的股票看起来相对便宜,市销率只有0.6倍,远低于两大竞争对手——万国数据(GDS.US; 9698.HK)的2.2倍和秦淮数据(CD.US)的4.4倍。 去年4月,世纪互联收到了中国私募股权公司——汉能投资集团的主动收购要约,后者在资金方面有来自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到了9月,陈升也提出了竞购要约。汉能的收购要约是在陈升的贷款开始出现问题几天后提出的,表明前者看到了低价将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收入囊中的机会。 但汉能的要约始终没有正式兑现——其实,世纪互联目前的股价远低于每股ADS 8美元的报价。该股最新收盘价为3.2美元,不到报价的一半,其中包括业绩公布后第二天12%的跌幅。媒体报道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可能的收购者,包括韩国的安博凯(MBK Partners),它们可能是被该公司的低价所吸引。但现在似乎没有人急于签署协议,原因也不难理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VNET.US

快讯:达势股份上市日小幅波动

最新: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的中国运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周二首日上市,开盘报46港元,与其IPO定价持平。 利好:该公司发行的约1,280万股股份中,占90%的国际配售部分反应理想,录得90%的超额认购。 值得关注:零售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香港公开发售反应冷淡,该部分仅接获57.55万股或45%认购申请,因此余下的70.45万股已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部分,并以招股价下限46港元上市。 深度:达势股份是全球最大薄饼连锁达美乐披萨的中国加盟商,目前在中国17个城市经营604家门店。该公司去年3月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并在10月递交更新版招股书,最终成功挂牌。虽然去年中国反复爆发新冠疫情,但该公司由于专注于外送服务,过去四年外送订单占其收入都超过70%,因此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堂食较小,其收入仍按年上升25%至20.2亿元。不过,由于积极开店,令开支持续增加,它去年录得2.2亿元净亏损,并预计将会继续亏损。 市场反应:达势股份周五早盘小幅波动,中午收盘平收于46港元。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