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牌人力资源公司宣布新的私有化出价为每股ADS 57.25美元,比之前的报价79.05美元大幅下调

重点:

  • 鉴于经济和监管方面的挑战,向前程无忧发起私有化要约的财团将报价下调28%
  • 新氧科技、爱点击和泛华金控等正在进行私有化的公司,可能会遭遇相似的收购价下调的情况

阳歌

兄弟,能给我22元吗?

这句话改编自那首大萧条时代歌曲中著名的一句词,完全可以成为互联网人力资源前程无忧(JOBS.US)的最新铭言,该公司刚刚宣布,一个试图将它私有化的财团有点儿临阵退缩。更确切地说,这个由联合创始人兼CEO甄荣辉牵头的财团,将现金收购价从去年6月的报价下调了21.80美元(139元)。

换句话说,该财团已将它对前程无忧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收购价,从之前的79.05美元降至57.25美元。该财团表示,鉴于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恶化、监管环境的收紧以及全球疫情带来的持续挑战,它作出了28%的下调。

虽然这一重大调整对前程无忧及其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有显著影响,但它也预示着,类似事情或许会发生在另外六七家正在私有化进程中的中概股身上。与前程无忧一样,所有这些公司的股价在去年下半年不同时期宣布其私有化要约后,都出现了急剧下跌。

前程无忧在一份声明中援引该财团的话说:“(本集团做出这一决定)是考虑到最近广为宣传的中国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和监管的新动向,并为了增加在遵守所有适用中国法律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交易的确定性。”

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在制定与新冠病毒共存的长期战略时,中国坚持“清零”策略,暂未能看到疫情何时会结束。西安和天津正在经历封锁,处于不同程度的全市封锁状态,包括关闭办公室、居家隔离和切断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

除了中国经济放缓之外,去年一轮新的监管措施也对在境外上市的中国股票造成影响,导致一些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如课外辅导的股票下跌了90%以上。这一因素也令各界对前程无忧在11月发起的私有化要约一度产生怀疑,当时该公司说它“正在与中国监管机构咨询对于公司和拟定私有化交易的监管变化”。

不过,最新公告称,这些怀疑现在已基本解除,公司相信该交易能够向前推进。

由于公司表明,尽管存在各种挑战,但交易仍将向前推进,投资者对最新的声明表示欢迎。公告发布后,前程无忧的股票在周三上升了9%,在过去两个交易日里,由于交易量大增,已累涨15%。在早些时候的收购要约支撑下,该股在去年8月之前一直表现相对良好。但在本周反弹之前,该股从8月的高点约77美元下跌了逾40%。按最新收盘价50美元计算,该股现在比收购价低约13%,对此类交易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价差。

有样学样?

困扰前程无忧的宏观经济和监管问题,并非该公司独有,在某种程度上,其他每家公司都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其他收购集团降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类似交易的出价。

目前正在进行此类交易的公司包括海亮教育(HLG.US和互联网保险公司泛华金控(FANH.US),它们都在12月底宣布了交易。还有市场营销服务提供商爱点击(ICLK.US)和医美专家新氧科技(SY.US),都分别在去年10月和11月宣布了收购要约。

其中,海亮教育和泛华金控的报价与最新交易价格之间的差距最小,分别为12%和27%,可能是因为这些交易是几周前才宣布的。爱点击和新氧科技的差距要大得多,在 38%左右。前程无忧当前的股价50美元,也比之前79.05美元的收购报价低了约38%。

毫不奇怪,在经历了最近的抛售之后,前程无忧的股价与海外同行相比相对较弱,这与许多美国公司的股票在去年的大幅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

前程无忧的历史市盈率为29倍,高于美国巨头光辉国际(KFY.US)的19倍,但低于Insperity(NSP.US)的37倍。但或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前程无忧目前的市净率(P/B)只有1.7倍,约为光辉国际3倍市净率的一半,而Insperity的该比率更是高达45倍。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前程无忧的市净率远低于国内竞争对手BOSS直聘(BZ.US)的10倍。后者于去年在纽约上市,它最近的崛起对前程无忧和其他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上的老牌公司构成了挑战。 

这一挑战,以及中国更广泛的经济放缓,在前程无忧最新的季报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即使离退市不远,该公司仍继续勤奋地发布这些报告。

该公司营收仍在增长,去年第三季营收同比增长19.3%至11亿元。但这一增长率与上一季度32.6%的同比增长率相比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利润率和利润一直在大幅下降。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近四分之三,至4,660万元,而即使是调整后的净利润也下降了44%,至1.349亿元。

总而言之,前程无忧离开华尔街对该公司来说可能正合时机,因为未来的情况只会变得更加艰难。其他正在私有化的公司可能也是如此,其中许多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提交类似下调的收购价格,以反映最近股价的下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Mer Eye Care announced last Friday that it had repurchased a total of 1.35 million shares from the market over the past five trading days.

快讯:希玛眼科掷490万港元回购股份

最新: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3309.HK)上周五公布,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从市场回购合共135万股,每股作价介乎3.55至3.73港元,总值490万港元(455万元)。 利好:股份回购会减少公众持有的股票数量,在利润及股息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及获分派的股息将会增加。 值得关注:由于希玛眼科的股价正处于过去52周的中低端水平,公司可能选择在此刻回购,以提振股价表现。 深度:希玛眼科由香港著名眼科医生林顺潮于2012年创立,是大湾区领先的连锁眼科医疗集团,公司于2018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年6月底,在中国内地拥有8间眼科医院和两间眼科诊所。该公司近年把业务扩展至包括牙科、整型外科、医学美容、家庭医学和肿瘤科等多个专科服务,令收入稳步上升。不过,该公司去年却转盈为亏,主要因为其位于上海及北京的核心眼科业务在疫情中受到打击而出现亏损。 市场反应:希玛眼科周一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1.6%至3.59港元,比52周低位稍高16.6%。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309.HK
Sino-Ocean Group suspended debt payment

停付债款董事跳船 远洋集团告急

背负庞大债务的远洋集团,停止支付境外债务,能否渡过困境,全看未来物业销售 重点: 远洋集团今年中期亏损近184亿元,同比增十六倍 公司长短期借贷达919亿元,净负债比率高达326%       刘智恒 内房企业负债堆积如山,市场先被中国恒大(3333.HK)惊天债项吓了一大跳,继而连原先以为稳如磐石的碧桂园(2007.HK)也几被债务没顶,近期甚至有大型国企中国人寿(2628.HK)撑腰的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77.HK),也要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 远洋的公告表示,鉴于流动性紧张,暂停所有境外债务付款,直至整体重组,或延期解决方案获得实施。同时,境外美元债券从9月15日起,于港交所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过去市场一直认为,中国人寿持近三成权益的远洋作风稳健,公司规模庞大,土地储备充裕,2021年更对部分深陷困境的房企施以援手,包括以40亿港元(43.63亿元)收购红星美凯龙(1528.HK)旗下重庆公司七成权益。万万想不到昨天的白武士,今天也自顾不暇,处于濒危边缘。 中期亏损同比增16倍 集团在过去一年,不断将到期债务展期,市场对远洋的困境也心知不妙,直到近期公布的中期业绩,对其状况更加看得透彻。上半年亏损近184亿元,去年同期只是蚀10.87亿元,即一年间亏损扩大近十六倍。 亏损来自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近113 亿元,主要是集团对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等,计提了预期信用损失拨备。 远洋集团负债沉重,去年底净负债比率已高达183%,半年过去,情况急转直下,截至今年6月底止,净负债比率已上升至326%。上半年长短期借贷达919亿元,流动贷款更高达446亿元,但手头现金按年下跌32%至只得31.5亿元,远远不足以偿还年内债务。即使加上受限制银行存款的45亿元,仍然是杯水车薪。 事实上,别说要还本金,光是利息支出就令集团吃不消,由于国际市场利率不断上升,集团平均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7厘,上升至5.78厘,期内利息总开支升近13%至27.47亿元,以集团业务与财务情况看,要偿还利息也不容易。 今年中,董事局成员出现大变动,五位非执行董事中,有四位辞任,另外独立非执行董事中,五位成员中有三位辞任,换言之董事会出现大变动,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并不寻常。若结合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难让人联想到,是否董事为免受公司问题拖累,选择及早集体跳船? 核数师质疑能否持续经营 远洋去年底的业绩中,核数师立信德豪对公司能否持续经营,表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立信德豪指出,截至去年底止,远洋亏损156.5亿元,经营现金净流出155.3亿元,而有220亿元的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已归类为流动负债,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6.23亿元,财务状况对集团能否持续经营构成重大疑问。集团可能无法在正常业务中,变现资产或清偿债务。 此外,核数师还对公司发出保留意见,其一是未能充分获取远洋的联营公司瑞喜集团的财务资料,以作出适当的审计证据。另外是远洋的非全资子公司中联置地一笔滚存余额106亿的应收款,集团未提供必要资料,以证明款项是管理层所指的目的而存在。 要挽强澜于既倒,远洋早已十分果断,将手上的大型项目斩缆退出或出售。去年底将成都远洋太古里及相关物管公司各五成权益,以接近55亿元转让予太古地产(1972.HK)。期间亦不断退出或出售项目,包括北京远洋锐中心、北京颐堤港一期,以及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一成股权,累计套现近140亿元。 今年5月,更将北京远洋未来广场的权益,以19.63亿元转予居然之家,但扣除各项债务转让及对价后,实际只能收到近3.5亿元。 未来销售成关键 虽然远洋愿意割肉还债,但在今天中国楼市极度不景气下,别说亏损出售,要在市场找到买家也殊不容易,特别八成以上开发商都是负债累累,他们也想将手上项目沽售。即使个别仍具财力的开发商,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自身也要留下一定资金去应付楼市寒冬,而且在楼市持续下滑时,今天以为是平价收购,明天看可能就是高价,结果是人人按兵不动。 远洋的困境能否迎刃而解,除了看债权人的取态,最重要还是看房屋销售,毕竟房地产公司手上的资产主要就是房屋,若销售理想,不但可以有资金回笼,还可有力向债权人证明,若有充足时间,集团是有机会偿还欠债,这样才能说服债权人,愿意接受其债务重组方案。 不过,按目前远洋的销情进展,情况令人担忧。虽然上半年销售35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7%,似乎还可以接受。然而今年7月开始,销售情况急转直下,该月销售金额只有25亿元,较去年同期近90亿元,大跌72%。到8月更加不济,只有19.7亿元,同比大跌78%。由1至8月累计销售401亿元,同比下挫34%。若然销售持续不振,远洋恐怕难以扭转逆境。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377.HK
Viva Biotech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20% of Langhua Pharmaceutical by its Weizongchen Pharmaceutical subsidiary for 640 million yuan has been completed.

快讯:维亚生物完成全购朗华制药

最新: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1873.HK)周四公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维宗晨医药以6.4亿元代价,收购朗华制药余下20%股份的交易已经完成。 利好:维亚生物的另一全资附属维亚上海,亦会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朗华制药全部股权售予维宗晨医药,令朗华制药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以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值得关注:事实上,根据9月13日的公告显示,由于持有该部分小数股权的股东,未能与维亚上海就有关朗华制药的上市计划达成一致,因此决定行使销售权,将所持股份卖出。 深度:维亚生物成立于2008年,2019年以每股4.41港元上市,主要业务是就临床前创新药物开发,向全球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服务。该公司于2021年曾录得2.87亿元盈利,但去年却再度亏损5.28亿元,主要因为市场波动,导致其投资孵化企业的股权价值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及中国内地的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实际开工率受到限制。 市场反应:维亚生物周五股价上升,中午收盘升4.1%至1.26港元收盘,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verest Medicines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it has received an exclusive license from Kezar Life Sciences to develop, manufacture and commercialize Zetomipzomib.

快讯:云顶新耀获Kezar Life新药独家授权许可

最新:云顶新耀有限公司(1952.HK)周四公布,获纳斯达克上市公司Kezar Life Sciences(KZR.US)授予独家授权许可,在大中华区、韩国及若干东南亚国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对方的主要候选药物、用作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Zetomipzomib。 利好:该公司认为,该项合作有助丰富其肾脏产品管线,并巩固在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该公司需向对方缴交700万美元(5,100万元)预付款,以及最多1.255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及商业里程碑款项。 深度:云顶新耀于2017年成立,主力研发癌症和自身免疫性失调药物,并于2020年在港股上市。该公司早在2019年已开始与外国公司合作,获吉利德(GILD.US)授出独家权限,于中国地区开发及商业化乳腺癌药物戈沙妥珠单抗,但该协议在2022年终止。去年12月,该公司宣布耗资9亿元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生产设施开始营运,但由于国产mRNA疫苗欠缺外国相关疫苗的先行优势,加上国内竞争激烈,被市场形容为一场“豪赌”。 市场反应:云顶新耀周四股价向下,中午收盘软1.8%至18.3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952.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