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HK
1233.HK
3883.HK
Yuzhou suffers in shadows of Evergrande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压力重重,不过,禹洲集团、时代中国和中国奥园等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却并非焦点所在,尽管它们也出现了股价暴跌、债务拖欠

重点

  • 禹洲集团和中国奥园等规模较小的开发商今年股价暴跌,它们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与恒大和碧桂园等巨头类似,甚至更大
  • 穆迪于上月将中国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下调至“负面”

     

梁武仁

现金短缺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国政府正试图找到应对办法。步履维艰的房地产开发商,是这个18万亿美元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许多规模较小的民营开发商,不得不应对自己处在聚光灯之外的局面,因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中国恒大(3333.HK)和碧桂园(2007.HK)等巨头的困境上。

这种担忧在今年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628.HK)、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233.HK)和中国奥园集团有限公司(3883.HK)等开发商的股价急剧下跌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这些股票都变得几乎一文不值。

因此,没有极强风险偏好的股票投资者,可能都会避开此类股票,结果导致它们不可能通过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债务投资者可能也会对它们敬而远之,尤其是穆迪上个月将该行业的前景下调至“负面”。然而,四个月前穆迪才将房地产上调至“稳定”,当时的情况似乎正在改善,想不到近期情况急转直下。

年初至今,禹洲集团的股价已下跌68%,而时代中国则下跌74%。两只股票的交易价格远低于1港元,市销率只有区区0.03倍。中国奥园的股价表现略好,但年初至今亦下跌了40%。

过去三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情况,与之前二十年的荣景截然不同。现在许多开发商感受到的压力,早在2020年就显现出来了,当时政府开始管控这个负债累累的行业。

这个决定对该行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昔日推动其快速扩张的债务融资。此举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存在风险,因为它严重抑制了房地产开发,而后者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当时的想法似乎是,最好在早期阶段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事态失控演变成全面危机。

但后来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地经济停摆,包括中国经济。而在中国,早在之前,随着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二十年的爆炸式增长后降温,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就已经变得不好过了。后来,新的借贷限制加上疫情防控,让情况雪上加霜。

随着疫情的消退,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引发了人们对该行业形势将开始好转的希望,而年初确实出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但这种势头很快就消失了,为开发商的问题找到快速解决办法的希望破灭了。

首先,政府制定的债务上限,使它们进行债务再融资和为新项目融资的难度加大。房价下跌也让很多买家持观望态度,这让开发商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加剧了它们的流动性压力。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开发商难以完成项目,反过来让潜在的购房者变得更加焦虑,导致房地产开发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进一步延期。与此同时,开发商也难以从股票和债券买家那里筹集到新资金,他们曾经是开发商最重要的现金来源之一。

暗淡的前景

这一切又把我们带回了小开发商的问题上,由于资源更有限,它们与大开发商遭受着同样的痛苦,甚至更大。

禹洲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去年部分美元债券违约后,公司正在制定债务重组计划。根据8月底发布的最新财报,它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上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尽管增幅仅为1%。

但它的成本增加了11%,导致毛利下降了85%。原因在于物业交付时公允价值的下调,这可能意味着它们并没有像禹洲集团在项目开工建设时所预计的那么挣钱。

同样,禹洲集团的投资物业账面录得巨额亏损,开发中的房地产及应收账款出现巨额减值。该公司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也大幅增加。将所有这些费用和成本计算在内,禹洲集团在此期间净亏损90亿元(1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3.53亿元。

随着财务状况的恶化,今年上半年禹洲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即债务与股本比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56%。让人进一步怀疑其债务偿还能力,尤其是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它即将到期的债务有所增加。

时代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中国奥园看起来情况要稍好,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提升,在此期间其净亏损虽有缩小,但数额仍然巨大,该公司仍然深陷亏损。

中国政府今年放宽了对一些房地产公司的借贷限制,并推出了其他措施,如在一些城市放松购房限制,试图重振房地产市场。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产生太多效果,至少现在还没有。

8 月份,新建住宅的价格出现10个月来的最快跌幅。同月,惠誉评级还下调了对今年中国新房销售交易的预测,预计将下降10%至15%,而之前的预测是5%。

在过去的困难时期,中国政府总有本事,以出其不意的招数来解决重大问题。但目前困扰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似乎过于复杂,难以迅速解决。这让房地产公司本已黯淡的前景更加黯淡,在恒大和碧桂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际,继续给禹洲集团、时代中国和中国奥园等规模较小的公司带来压力。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ngshan makes PCBs

从钣金厂到PCB巨头 东山精密扩张之路与债同行

金属钣金加工业务起家的东山精密,透过多宗收购跨足PCB领域,如今已向香港递交上市申请 重点: 从金属钣金加工转型为全球第三大PCB供应商的东山精密,已申请在港上市 公司在AI与汽车市场的积极扩张,伴随负债不断增加,恐导致财务过度延伸的风险   陈竹 如果没有,就买下来。 这似乎成了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002384.SZ)的行事准则,公司上周正式递表港交所,希望投资者也能买单其并购扩张的成长故事。东山精密最初是一家传统的钣金加工企业,但在过去十年透过一连串并购,成功转型为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东山精密再度加速其并购打法,宣布两宗重大交易,以扩大其在光通讯及汽车零组件领域的版图。伴随收购动作不断,公司也寄望于香港上市集资,以支撑其持续不断的收购支出。 公司已为此次潜在的公开发售聘请五家顾问,由瑞银及中国领先券商中信证券领衔。虽然东山精密尚未披露具体集资规模,但从其强大的顾问阵容推测,此次IPO规模料将相当可观,集资额可能超过1亿美元。 迄今为止,公司透过并购推动的成长策略相当奏效。其在PCB领域的资产收购,使其成为全球第三大PCB供应商,而PCB亦是各类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公司显然将此视为胜利方程式,并将“战略性并购”列为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强调这是一套经过验证、能有效推动业务向新领域拓展的增长模式。 然而,积极扩张的背后,也让东山精密背负了沉重负债,这是公司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我们将在后文更详细分析。此外,跨入光通讯等全新领域也未必保证成功,因为相关行业运作机制各异,并伴随全新的管理挑战,可能对公司的能力边界构成考验。 并购驱动增长 东山精密的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东山钢板。虽然公司多年来一直希望切入消费电子业务,但直到2016年以6亿美元收购美国Mflex(专精于软性印刷电路FPC)后,才真正成功进入该市场。FPC是一种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便携式设备的软性印刷电路板。 两年后,公司再以2.93亿美元收购代工巨头伟创力旗下、专注于硬性印刷电路板(RPCB)的Multek,使其具备生产所有主要类型PCB的能力。 自此之后,PCB成为东山精密的核心业务,事实上已取代其传统的精密金属零组件与铸件业务。今年上半年,PCB业务录得110亿元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 65%。相比之下,其传统精密零组件业务目前仅占13.9%的收入。 公司的整体收入虽然仍在成长,但增速并不算快,今年上半年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66亿元增至170亿元,升幅2.4%。同期利润则增长更快,由5.6亿元升至7.58亿元,增幅达39%。不过,公司相对较低的利润率仍反映出该行业竞争激烈的特性。 在PCB业务中,东山精密主要聚焦于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型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软性印刷电路(FPC),该类产品期内占其PCB销售的84%。根据其申请文件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去年东山精密为全球第二大FPC供应商、以及全球第三大 PCB整体出货商。 公司在FPC市场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二名,对应23.8%市占率,但需留意的是,其在整体PCB市场排名全球第三,却仅占4.8%的市占率,凸显PCB行业高度碎片化的特性,也反映该成熟市场竞争格外激烈。 尽管中国企业目前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的PCB,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根据深圳创业投资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截至今年4月,中国A股市场共有43家PCB 企业上市,其中不少位于科技产业更集中的深圳,包括胜宏科技(300476.SZ)、深南电路(002916.SZ)及沪电股份(002463.SZ)等。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东山精密寻求进一步多元化业务也就不足为奇。公司再次启动其一贯的策略性并购模式,延续其行之有效的成长公式。 公司于6月宣布,将以59亿元收购台湾的索尔思光电。索尔思光电专注于生产光收发模组,为数据中心及电信网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是光通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件。此次收购标志着东山精密正式进入光通讯领域。 收购索尔思光电之前,公司于5月亦宣布将以1亿欧元(1.15亿美元)收购法国汽车零组件制造商Groupe Mécanique Découpage,为其并购布局再添一笔重大交易。 透过收购索尔思光电,东山精密正试图抓住人工智能热潮所带动的强劲需求,包括AI伺服器以及应对海量数据处理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AI伺服器不仅需要索尔思光电所提供的光收发模组,也需要高度复杂的PCB,这让公司在两者之间产生潜在协同效应,有助东山精密切入并拓展其高端电路板在这一火热市场中的客户关系。 借此机会,公司于7月宣布将投资最高10亿美元,在珠海及泰国建设高端PCB生产设施。…

简讯:国泰十月客货运量齐升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运营数据,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于上月共接载逾320万人次旅客,按月增21%;货运量则超过15万吨,按月增长12%。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受惠于国庆黄金周及中秋节等多个假期,十月初由内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闲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加上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吸引来自多个长途市场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载客率高86%﹐创近年同月新高。 国泰航空于本月开通每日往返长沙的直航服务,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大利亞阿德莱德的季节航班;而香港快运将于本月下旬,开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国泰开市升0.8%报11.69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低位升4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