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50.SHE
CATL has filed for a secondary listing in Hong Kong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重磅大戏,更是中国新能源龙头在全球布局加速、寻求突围的重要一役

重点:

  • 公司强调,被美国列入CMC名单对公司业务无任何重大影响
  • 受到碳酸锂价格下滑影响,公司预料2024年营收减少8.7%至11.2%

  

李世达

复苏的港股市场正在向所有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招手,继去年顺丰美的等各自行业的龙头赴港第二上市后,全球动力电池的王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也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

宁德时代是特斯拉、大众和其他众多电动车品牌的供应商,据SNE Research报告,2024年宁德时代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31.7%至339.3GWh,以37.9%的市占率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宝座,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比亚迪(1211.HK;002594.SZ)和韩国的LG新能源(373220.KS)。

去年12月,市场已传出宁德时代拟赴港第二上市。根据董事会随后批准的上市计划,公司在港上市股份最多不超过其总股本的5%,但承销商可启动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最多15%的股份。目前,宁德时代赴境外上市的备案仍待中国证监会批准。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公司计划筹集至少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则估计,宁德时代上市可筹集约68亿美元至77亿美元,这一金额将超越2021年快手(1024.HK)上市集资62亿美元,成为近年港股市场集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海外扩张的障碍

根据申请文件,美银证券、中金、中信建投国际与摩根大通为宁德时代的联席保荐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防部于今年1月将宁德时代纳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CMC清单),被认为与军方有联系,尽管如此,美银证券等美资机构仍争相参与其上市交易。

宁德时代称,公司从未从事任何与军事相关的业务或活动,将他们列入清单是错误的,并强调该清单并不限制公司与少数美国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主体展开合作,因此对公司业务无任何重大负面影响。

公司表示,筹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长期国际化策略提供资金支持。根据申请文件,目前公司已在德国图林根建成电池生产基地,同时正积极推进匈牙利生产基地、与Stellantis(STLA.US)合资的电池工厂,以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筹划。

“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据称这是宁德时代员工计算机桌面的标语,显示出公司对出海发展的渴望。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在全球的市占率提升至37.9%,但在中国市场以外的市占率却从2023年的27.5%下降至27%,显示其海外扩张有点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2024年11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5 GWh,同比减少22.8%,这已是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与之相较,去年中国动力电池整体出口量仍维持增长,而宁德时代却跟不上整体增速,显示其在国际市场面对的挑战。

出口量大幅下降反映出海外市场供应模式的变化——“出口贸易”正在转向“本地化生产”。

尽管全球推动碳中和的趋势并未改变,但中国企业在北美和欧洲等重要市场的拓展,正面对前所未有的阻力。欧美地区出于对本地供应链的保护,正在筑高关税壁垒与加强进口限制,因此赴当地合资建厂的模式将会越来越普遍。

不过,海外建厂需要更多钱。

尽管宁德时代市值高达万亿,手上现金多达千亿,但截至去年6月,公司的美元及欧元余额分别为67.4亿美元及38.6亿欧元,显然跟不上其海外拓展的脚步。而香港上市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更容易吸引海外投资者,而且香港汇兑成本更低更便利,也能减轻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压力。

领先者的危机感

随着中国电动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动力电池的增长周期也迎来转折点。高盛报告指出,到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到3,000GWh,而国内需求仅约900GWh,相当于产能过剩2.3倍。

而制造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在价格上的波动,也为电池制造商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受到锂价下跌影响,宁德时代相应降低产品价格,虽然销量有所增加,仍导致2024年预期营收减少8.7%至11.2%,至3,560亿元(489.5亿美元)至3,660亿元之间。公司预估去年全年股东应占溢利区间为490亿元至53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1.1%至20.1%,这亦是公司自2019年以来最慢的盈利增速。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不仅标志着港股市场迎来近年最大规模的新股集资活动,更凸显了其海外扩张战略的迫切性。尽管盈利增速放缓,作为行业龙头的宁德时代仍对投资者具备很高吸引力。

宁德时代A股市盈率约在20倍左右,公司市值约1.18万亿元。虽然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通常存在折价,然而在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带动下,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价值。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高附加值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提升,预计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折价将逐步收窄。这意味着,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科技企业,其市场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億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顺丰首季业绩盈收双升

物流企业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业绩,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22.3亿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为19.7亿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当中速运物流受惠于公司完善产品矩阵,以及强化服务竞争力,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主要受惠于公司持续加强国际网络能力建设。 周二顺丰开盘升1.3%报37.8港元,现股价较公司去年上市定价高1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