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HK
SenseTime returns to revenue growth

曾被誉为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1%,生成式人工智能业务增长两倍多

重点:

  • 商汤正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转型,尽管面临价格战和图形处理器(GPU)制约带来的挑战,今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仍占收入的60%
  • 尽管已从更敏感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转移,但公司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陈竹

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引发一场全球性的人工智能(AI)革命。一夜之间,“AI”成了这种生成式技术的代名词,人们突然抛弃之前关注的计算机视觉,而在这个领域,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这一转变,曾被誉为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发现自己正手忙脚乱地适应。公司迅速决定全力发展生成式人AI,成为最早那批投资该技术的中国公司之一。

商汤上周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出转型取得进展。今年上半年,公司生成式AI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占总收入的60.4%。

我们稍后再深入分析商汤发展生成式AI,包括背后的推动因素以及在转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公司的历史和过去几年的财务状况,这正是促使商汤走到今天的原因。

商汤成立于2014年,最初专注于视觉识别 AI,搭上了中国为加强公共安全而大力投资监控系统的快车。公司提供先进的软件,包括人脸识别算法,可集成到数码相机和其他系统中。

这一趋势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尤为显著,当时疫情推动对这类系统的需求增加,因为中国利用该技术努力限制病毒传播。在政府主导的那一波支出浪潮中,商汤的年收入在2021年达到47亿元的峰值,是2018年18.5亿元的一倍多。

但随着疫情消退,中国经济放缓,政府和企业都在削减安全和监控方面的支出。这给商汤造成了打击,导致2022年首次出现年收入下降。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其技术的敏感性,公司在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前不久受到美国制裁,被迫切断了与美国投资者的联系。

首先要说的是,商汤从来没有过盈利,其亏损在2021年达到惊人的170亿元的峰值。但在面临需求放缓和美国制裁的双重挑战时,它开始专注于控制成本和收窄亏损,以确保长期生存能力。

在最新财报中,商汤对其“传统AI”业务(主要是计算机视觉产品)的持续下滑持积极态度,称这反映了向生成式AI的转型取得成功。今年上半年,传统业务约占商汤总收入的30%,不到去年同期73.5%的一半,当时这部分业务的产品归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下。

公司生成式AI业务的趋势则截然相反,激增255.7%至10.5亿元,占总收入的60.4%。这帮助商汤上半年的总收入增长21.4%至17亿元,使商汤在经历了两年的下滑后有望恢复年收入增长。

两个重点

商汤的生成式AI重点关注两个领域。首先,公司正在加大从英伟达(NVDA.US)等制造商那里购买GPU的力度,然后将它们托管在数据中心,并通过云平台将它们的算力与自己的软件一起出租给企业。它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采购GPU,建立基础设施,然后将算力出租给需要人工智能的企业。

第二个领域涉及开发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日日新SenseNova”。它于2023年4月首次亮相,并于4月推出了第5个版本。

在“日日新SenseNova”基础上,商汤打造了一个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服务,名为“商量SenseChat”。虽然它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但商汤通过其云平台销售应用编程接口(API)服务,实现了这项技术的变现。这些服务允许企业和开发人员利用“日日新SenseNova”,开发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商汤援引的行业数据显示,它已经在这两个市场初步站稳脚跟。公司援引国际数据公司(IDC)上月发布的数据称,2023年下半年,在32亿元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中,商汤以15.4%的份额位居第三。IDC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LLM平台及应用市场(该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的估值为18亿)中,商汤同样排名第三,占有16%的市场份额。

不过,投资者不要对这些数字过于兴奋,因为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这些排名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需要考虑的一个动态是,中国的LLM领域正在上演激烈的价格战,开发商竞相降低价格吸引客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像商汤这样的初创公司可能很难与百度和字节跳动等巨头竞争,因为它们拥有深厚的财力。

在GPU租赁服务方面,商汤和业界其他公司一样,面临来自美国政府日益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措施导致英伟达无法向中国出售一些先进的GPU。

即使面临种种挑战,但还是有一些积极的迹象。商汤在生成式AI方面的转型和投资,似乎并没有带来财务亏损的加剧。2024年上半年,公司报告净亏损25亿,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1亿还有所收窄。尽管研发成本增加了6%,销售成本(包括GPU采购费用)上升了24%,但仍取得了改善。

今年早些时候,商汤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重新激起了投资者对其股票的兴趣,其股价在4月份发布最新版本的“日日新SenseNova”当天上涨了40%。

然而,投资者对其上周最新财报的反应表明,这种势头可能正在减弱,报告发布次日,该股小幅下跌了1.6%。周五收盘价为1.18港元,是今年早些时候0.60港元低点的近一倍,但仍然不及2021年12月上市时3.85港元IPO价格的一半。

要想赢回投资者,商汤必须证明自己有一个稳定的立足点,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保持增长。在这场几乎肯定会以痛苦整合告终的竞争中,商汤必须经受住财务挑战。与此同时,它还要谨慎行事,在控制传统计算机视觉业务下滑的同时,将更多资源转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F.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购物节助力 顺丰5月收入增长

快递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四表示,5月收入同比增长11.3%达251亿元;包裹业务量飙升31.8%,但每票收入下滑14%,抵消了部分涨幅。 顺丰速运物流业务于5月投递了14.8亿票包裹,平均每票单价为13.12元,实现194亿元收入;其供应链与国际业务当月贡献57.3亿元,同比增长5%。 公司将业务提升归功于618购物节提前启动,利好5月业绩表现。但公司补充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收入,部分受到国际贸易关系波动影响”。 顺丰于周五早盘中一度大涨7%,但接着出现回吐,下午交易尾声小幅上扬约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首席执行官因病去职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五公布,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持续加重的抑郁症引发的健康问题辞职,自周四起生效。 王晓怡在公告中称,其病情在公司上市过程中加重,确认必须暂停所有工作,集中精力治疗康复,此举也有助确保公司治理稳定。公司已授权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蔡龙军代行王晓怡职务。 脑动极光总部位于浙江绍兴,是中国首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发医疗级数码疗法产品的公司,其产品管线涵盖由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儿童发育缺陷等。去年公司收入1.22亿元(1,700万美元),按年增82.01%,亏损1.98亿元,收窄44.7%。 消息公布后,周五公司股价高开,至中午收市报6.99港元,升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椰子水龙头IF 招股集资11.6亿元

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 Ltd.(6603.HK)周五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4,166.7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25.3港元至27.8港元,集资近11.6亿港元,于本月25日截止认购,30日挂牌。 2020年开始,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在香港市场,自2016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 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黑芝麻收购系统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

自动驾驶芯片制造商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周三宣布签署非约束性协议,拟收购一家专注于高性价比、低功耗人工智能系统芯片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企业。该公司表示,收购目标公司股权并额外注入资本,但未披露目标公司名称及交易总对价。 公司补充,此项收购将助力其“能够提供高中低级全系覆盖的车规级计算芯片,并为智能汽车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同时,收购事项亦将促进集团产品拓展至更广泛机器人应用 ,提供AI推理芯片全系产品及解决方案”。 黑芝麻去年收入同比增长51.8%至4.74亿元,经调整亏损则从2023年的12.5亿元小幅扩大至13亿元。 该股周四早盘高开2.5%,但随后回吐多数涨幅。午后交易时段涨幅收窄至0.4%。以其周三收盘价18.24港元计算,当前股价较去年8月28港元的上市定价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