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管理层明言,会透过持续推广,把握中国庞大商机

重点:

  • 日清食品中国市场收入第三季大涨10.3%,表现远胜两大方便面龙头企业
  • 日清继续强化皇牌产品,并扩展销售区域,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何仲尼

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聚焦内地与香港市场的方便面条与食品生产商日清食品(1475.HK)上周五公布,截至2021年9月底的首三季收入为28.6亿港元(约3.67亿美元),同比增加6.4%;然而,日清食品内地与香港业务表现迥然不同,由于袋装方便面和冷冻食品需求,不如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般突然大增,香港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8%到11.8亿港元;相反,内地收入却同比上涨11.9%到19.5亿港元,按地区分布佔整体比重达62.3%,抛离香港的37.7%,主要受惠于高增值产品、特别是杯装方便面的销量增长。母公司日清集团明言,未来会持续推广合味道品牌产品,把握中国庞大商机。

中国食品制造行业成熟,普遍食品制造商的收入增长已趋饱和,但日清以持续增长打破了这个闷局。单看第三季,日清中国内地收入同比增长10.3%,录得6.97亿港元;但是香港收入却「斯人独憔悴」,与首三季同样录得跌幅,第三季同比下降6.2%。虽然整体收入还是录得3.6%增幅,但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以至税率增加等负面因素拖累,期内纯利大跌27%,比上半年的13.6%跌幅扩大,反映日清的盈利表现在第三季出现拐点。事实上,日清的股价在第三季呈现跌势,由10月初的6港元水平下调到最近的5.5港元附近,可能对业务表现存在着一定反映。

新冠疫情挥之不去,内地餐饮业未能完全复苏,被认为是「受惠股」的日清,市场看法却并非那么乐观。大和的研究报告指出,日清第三季毛利率只有30.6%,是2019年首季以来最低,尽管内地收入仍然增长,但香港业务却成为痛点,无论收入与经营利润率,按年和按季都出现收缩。大和对日清维持「持有」评级,目标价6港元,比今年5月给予的目标价调降7.7%。

统一康师傅 收入双位数下降

市值大约只有59亿港元的日资公司日清食品,规模不及中国方便面业界龙头统一企业(0220.HK)与康师傅(0322.HK),后两者的最新的市值大约是273亿与875亿港元,是日清食品的3.6倍和13.8倍。但是,参考业绩表现,却反映「大未必佳」的道理,统一企业与康师傅虽未公布第三季营业表现,但比较今年上半年,日清食品收入同比增长6.8%至18.5亿港元;反观统一企业的方便面业务收益同比大降接近一成,只有约44亿元(約6.4亿美元),而康师傅的方便面收益也同比大降14.7%到127.2亿元,相关毛利率更同比下跌6.46个百分点到23.89%。

以估值计算,日清也是稍胜一筹,截至本周三,其历史市盈率(PE)约19.7倍,比康师傅的17.9倍、以及统一企业的14倍稍高,反映日清的品牌效应,让市场愿意给予估值溢价。

分析认为,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居家饮食成为主流,方便面销售表现猛增,但疫情缓和后,方便面消费回到常态,消费者从便宜、方便、省事等因素,转而重新关注健康、食品素质和消费体验,比起同等价位、或者价钱更高的方便面产品,尽管未必是「日本生产」,但作为日本品牌,日清提供更多不同味道选择,拥有某种无形优势,差异化效应令它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变得较有吸引力。正如日清食品母公司日清控股所言,高增值面市场将会持续在中国大陆扩张,集团会继续强化合味道品牌,并积极扩展销售地域,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扩香港生产能力 另有所图?

值得留意的是,日清香港市场面临倒退的同时,本周却宣布扩大生产能力,公司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批出1,500万港元资助额,在大埔设立全新智能生产线。透过引入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智能传感器,让日清方便面生产过程全线自动化,以提高效率与产能。

目前在香港市场出售的合味道杯面,大部分标签显示在内地制造,反观不少消费者在内地以至欧盟国家,却时有发现「香港制造」合味道杯面的身影,因此在香港市场面临萎缩的同时,日清逆市扩充香港厂房,说不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藉着加强生产力,以「香港製造」这个卖点满足其他市场的需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舒适香港上市获中证监放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已正式为乐舒适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计划备案,标志这家在非洲售卖纸尿裤及卫生巾的销售商,跨过了IPO的一大门槛。据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乐舒适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初步上市文件,并于8月作出更新。 更新文件显示,公司今年前四个月实现营收1.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亿元增长15.5%。当期婴儿纸尿裤贡献71.8%的销售额,卫生巾占比达18.5%。期内的利润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万元增至3,110万元。 根据初步申请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场数据,按营收计乐舒适占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17.2%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聚水潭首挂半日升24%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挂牌,高开24.2%报38港元,至中午休市报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发售6,816.7万股,发售价每股30.6港元,集资净额19.4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1,952倍超购,国际发售获21.9倍超购。 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总部位于上海,据灼识谘询,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24.4%。 此次集资所得,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战略投资,以及一般营运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替代进口软件 金山软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则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处理软件,带出要加快取代进口软件系统的预期 重点: 中国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采用金山文字处理软件,推动其股价上涨,公司被视为中国版Microsoft Office 尽管面临进口替代政策的东风以及积极的市场预期,金山办公软件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仍显不足,个人用户仍占收入的66% 夏飞 中国本月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加剧市场忧虑中美贸易休战态势将会瓦解。尽管该政策信号强劲,但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其传递方式背后的潜台词,政府通过何种载体发布这项最新重磅声明。 一反常态,中国商务部未采用微软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开发的免费文字处理软件WPS,从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该公司被普遍视为抗衡微软(MSFT.US)Office的中国本土方案供应商。 虽然未正式确认为新政策,但此一低调转变,标志中国在加速推进技术自主可控、对抗美国软件出口禁令的战略中再进一步。2022年9月,国资委发布的内部文件要求,其监管的央企须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替代外国IT系统的工作。 中国政府会否同步推进更多软件国产化替代,仍有待观察。 10月13日,金山沪港两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涨18%,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其A股今年表现尚可,但并非亮眼,11.6%的年内涨幅落后上证综指17.7%的涨幅;港股则明显跑输大盘,年内下跌6.8%,而同期恒生指数大涨29%。 软件角力 这轮短暂涨势似乎表明,部分市场人士对政府发布稀土文件时采用金山格式的意义,仍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商务部8月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时,也曾采用WPS格式发文,当时该转变未引发过多关注。 不过,宏观政策轨迹似乎未改,仍为本土企业提供追赶契机。 在华销售软硬件的外资科技企业正全线收缩,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降至7%,仅为华为13%的一半,更远低于联想30%的份额,而华为本不以电脑产品见长。 外资品牌不仅放弃中国作为产品销售市场,也放弃作为研发和制造基地。此趋势源于多重因素,包括中国成本上升,以及分散制造布局,以规避过度依赖单一国家风险的考量。 《日经亚洲》报道称,微软(中国营收仅占总营收1.5%)已于3月悄然关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并计划明年将Surface平板电脑生产线迁出中国。苹果也采取类似举措,正将更多产能转移至印度。 外资在制造端,特别是销售端的收缩,为金山等中国品牌创造了发展空间。在中国力图摆脱外国产品依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或正获得政府的隐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业家、智能手机巨头小米(1810.HK)掌门人雷军掌舵,成为中国“去美国化”战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报道显示,仅2022年,中国在软硬件替代领域投入就高达1.4万亿元(约合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今年8月,金山办公投资者关系总监Li Yinan向投资者透露,公司WPS业务正积极参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软件采购招标。此前估算显示,WPS已占据中国党政机关、国企及银行办公软件系统约80%的市场份额。 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加速要替代进口,将为本土软件企业提供长期驱动力。目前,分析师对金山的平均目标价定为42.30港元,较周一收盘价31.64港元有34%的上行空间。雅虎财经调研的12位分析师中,3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7人建议“买入”,但其余2人持“持有”观点,显示并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费端依赖症 金山欲将微软的战略收缩转化为实际收益,首要任务是深耕关键企业客户市场,而非依赖个人消费者与政府机构支撑增长。 这种转型迹象尚不明显,金山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客户贡献WPS业务65.8%的营收,至17.5亿元(约合2.45亿美元);该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续攀升。 反观微软Office业务,其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客户。截至今年6月的六个月内,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营收达462亿美元,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仅创收22亿美元。 金山保持增长但势头未达迅猛,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0%至26.6亿元,但受游戏业务收缩拖累,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软Copilot办公助手的同类产品)月活用户数,由2024年底的1,968万快速增至2,951万。 复杂的定价策略与数据隐私操作引发的声誉风险,也给金山前景蒙上阴影。被“超级会员Pro/Plus/Pro…

简讯:宁德时代续领风骚 第三季盈利劲升四成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长12.9%至1,041.9亿元,盈利按年升41%至185.5亿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计收入达2,830.7亿元,按年增长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亿元。 期间公司的总资产达到8,96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按年增长19.6%至806.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242亿元,按年升近7%。 宁德时代周二开盘报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升一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