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PO募集的资金中已定于用来发展五个区域运营中心的2.33亿美元,公司披露了一项“缓行”计划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披露,它计划用十年时间来使用IPO剩余资金中已定于用来发展五个区域中心的2.33亿美元
  • 公司保守的支出模式可能反映出,它在等待中国民办教育部门改革结果期间,仍保持谨慎态度

阳歌

由于快速变化的监管环境,行业前景看起来非常不明朗,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节约现金。这似乎正是运营职业培训学校的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的最新策略,该公司向证券交易所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它到现在还没有用去2019年大获成功的IPO募集到的29亿港元(6.3亿美元)中的一半,而且并不急于花掉剩下的钱。

中国政府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对民营教育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此期间,中国东方教育并非唯一守紧钱袋子的教育机构。上周,有道公司(DAO.US)透露,它正在商议出售占其业务约四分之一的课后辅导服务。

由于该交易仍在商议之中,公告并没有给出价格。但是按照有道目前16亿美元市值的四分之一计算,这笔交易可能会筹集多达4亿美元的资金,充实公司金库。

就在大家等待整顿尘埃落定之际,在教育领域,现金突然成了王道。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教育行业将基本不会有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导,因为这类教学时间被大大缩减,不再包括以前受欢迎的周末、假期等时段。更重要的是,提供此类课程的公司将必须转为非营利性质,这就排除了上市公司,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道要出售这部分业务。

说了这些,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东方教育的最新举措,它正试图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求生存甚至壮大。我们之前写过,由于该公司专注于成人职业教育,教授IT服务和烹饪等技能,不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因而处于有利地位。

但是,该公司仍可能面临一些新的重大竞争,因为许多像有道这样的公司在放弃了中小学辅导服务后,扎堆进入成人教育领域。因此,中国东方教育可能会放缓一些投资计划,捂住荷包看看未来几年的形势发展再做决定。

中国东方教育在周二向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暗示了其新的“缓行”方法,其中首次披露了使用2019年IPO剩余款项的一个时间线。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披露了它计划如何使用这些资金,但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

该公司IPO所募资金的最大一部分(约占比45%),一直是被指定用于建立五个区域中心,这些中心将成为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小城市提供课程服务的启动平台。最新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并不急着动用这一部分的IPO收入,给自己五到十年的时间来花这笔钱。相比之下,它说它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花掉其余的IPO资金。

现金充裕

中国东方教育在新提交的文件中称,IPO募集资金中的19亿元人民币原本就计划用于区域中心的发展。但截至6月30日,它只花了其中的4.17亿元,这意味着它还有15亿元可以在未来10年慢慢花掉。

根据中期报告,这个数字大约是截至6月30日中国东方教育35亿元现金持有量的一半。

随着教育行业进入如此不确定的困境,投资者最好关注一下教育公司的现金状况。在这个方面,中国东方教育似乎处于相当有利的位置。它是是业内为数不多的真正盈利的公司之一,这意味着它不会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动用现金来维持运营。

9月中旬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2020年上半年导致大部分学校关闭数月之久的疫情大流行中恢复了过来。它上半年营收总计20亿元(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或许更重要的是,最新数据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也有10%的涨幅,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比较对象,因为那是在疫情暴发之前的数字。

2012年上半年,它的学校数和学生人数同比增长都约为12%,达到218所学校和143348名学生。其净利下滑4%至2.33亿元。但调整后的利润(剔除了向员工发放股票的扣减)增长42%,达到3.01亿元。

尽管如此,中国东方教育的股票与该行业的其他公司一起受到了惩罚,从2月的峰值下跌了一半以上。该公司在7月初宣布了6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这可能有助于在动荡时期稳定股价。不过,自宣布回购以来,股价还是下跌了约20%。

在估值方面,该公司略高于许多同行,这可能反映了它在目前的环境下所处的更有利位置。该公司目前的市盈率(P/E)为13,而行业领导者新东方(EDU.US)的市盈率为5。海亮教育(HLG.US)是小学运营机构,因此应该不会受到变化的太大影响,其市盈率略低于中国东方教育,为11。

中国东方教育的市销率(P/S)也相对较高,为3.6倍,高于海亮的2.8倍和有道的1.9倍,但低于新东方的4.3倍。

说到底,在种种变化仍在进行中的当下,该公司省着花钱的立场应该受到赞扬。但是,一旦新的格局变得更加明朗,投资者可能会期待它更积极地支出,稳中求进,因为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在蠢蠢欲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新氧上季转亏为盈 收入展望仍然保守

最新:美容应用程序(App)运营商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Y.US)周二公布,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减少27.7%至3.25亿元,期内录得3,130万元净利润,扭转上一年同期亏损2,770万元的局面。 利好: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受惠于降本增效措施,令利润规模大幅提升,去年四季度非国际会计准则的经调整净利润达3,880万元,比上一季飙升近300%。 值得关注:该公司去年四季度的月活跃移动用户为400万名,比上一年同期的740万名大减46%;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数量,也从5,327家减少19.8%至4,272家。 深度:新氧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医美整形网站和手机App,协助客户查询、挑选和预约医美服务。与其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中国公司一样,它去年受困于官方的新冠“清零”政策,不少作为新氧最重要客户的美容手术提供商被迫暂停营业,令新氧平台上的广告收入减少。虽然这些限制已在去年12月初取消,但新氧对今年首季度的业务展望仍然保守,预计总收入将在2.9亿元至3.1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3.4%至增加3.2%。 市场反应:业绩公布后,新氧股价在周二大涨27.9%,报2.11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上游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Y.US

宜搜科技谋上市 ChatGPT成卖点

这家以数字阅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科技企业,成为首家在招股文件中提到ChatGPT的公司 重点︰ 宜搜科技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正面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与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等企业竞争,作为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捍卫市占率   裴梓龙 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最近风摩全球,由百度(BIDU.US; 9888.HK)开发的中国版本“文心一言”也正式登场,科技界更掀起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浪潮,从作文、写诗、编程、翻译、创作剧本及写小说等,只要输入指示词,ChatGPT都可以帮你完成。 最近,有一家中国科技企业也蹭上了ChatGPT热度,成为首家将ChatGPT写入招股文件的企业。以网上阅读小说应用程序为核心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已于3月中初次向港交所呈交招股申请,由中银国际作为独家承销人,致力成为“港股AIGC第一股”。 虽然由全球科网巨擎微软(MSFT.US)投资的公司OpenAI所开发的ChatGPT,目前无法在中国境内应用,但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仍然援引ChatGPT来展示AIGC的重要性,当中提及“AIGC可为内容创作方面带来根本变化,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已积累多年研发经验,将利用经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对于中国的小说爱好者来说,宜搜科技绝不陌生,其应用程序里的小说曾令不少人通宵达旦追看。据招股文件显示,宜搜的核心业务是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去年前9个月的收益为1.77亿元,占公司整体约53.2%。 发行游戏成效不彰 2005年,汪溪在深圳成立了宜搜科技,主打移动搜索业务,直到2013年,他看准了网络阅读小说市场,推出旗舰产品“宜搜小说App”,再于2017年推出“快读版”,向用户提供大量可供在线阅读的电子书,吸引大量中国小说看好者。截至去年9月底,宜搜系列阅读App的累积注册用户人数达4,400万名。 有了吸引流量的核心“宜搜小说APP”,公司业务近年由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延伸至网络游戏发行,但对整体业绩未有帮助。去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整体收入为3.33亿元,同比上升5.7%;其中数字阅读推荐服务收入增加9.2%、数字营销服务营收仅升约5%,而网络游戏发行的收入未成气候,期内仅录得约370万元,占整体收入1.1%。 庆幸的是,宜搜系统阅读App的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仍处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2,110万名,稳步增长至去年9月底的2,550万名;期内月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也从35.7元升至56.9元。 然而,宜搜科技的整体盈利表现不稳定,净利润率也相对较低。该公司2020年获利3,131万元,净利润率仅7.6%,翌年净利润率曾升至11.5%,但到了去年前9个月,其净利润率再度回落至9%,低于同业阅文集团(0772.HK)去年全年的17.7%。 事实上,中国数字阅读市场非常拥挤,除了宜搜科技外,也有百度、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字节跳动和具有腾讯(0700.HK)背景的阅文集团等科技公司竞争,这些公司具有雄厚财力,能够大撒金钱抢占市场。像宜搜科技这类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吸引新客和留住旧客,以捍卫市占率。 广告开支占比上升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业绩,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均占总收入两成以上,其中去年前9个月同比大增31.3%至9,882万元,占整体收入达29.7%,主要涉及在互联网媒体与网络平台向客户投放广告及推广产品的支出。 宜搜科技过去的上市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14年曾计划到美国上市,其后撤回申请,于2017年在中国新三板上市,但短短两年后,便因为成交金额低迷而决定除牌。到2019年,公司希望冲刺上海科创板,却再次未竟全功,兜兜转转下,决定转战港交所。 从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反映其确实有一定集资需要。去年前9个月,其经营现金流录得1,399万元净流出,远逊2021年的流入5,095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更大幅减少1.26亿元,仅余8,853万元。如果现金流出情况未有改善,其业务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 为支持流动性,宜搜科技加强了举债力度,流动负债由2021年的4,855万元,翻倍至去年9月底的1.17亿元,当中包括银行计息借款、合约负债及其他应付款项等。 据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表示,这次筹资主要用于提高研发能力、确保长期技术优势、提高作为第三方数字阅读平台的实力与扩大数字营销服务。说穿了,就是要提升公司的AI水平,以奠定AIGC的基本技术基础,最终目标是利用AI自动生成小说内容,以捕捉这个最新科技浪潮带来的庞大商机。 宜搜科技去年前9个月获利3,000万元,推算全年净利润为4,000万元,对比阅文集团的51倍市盈率,其上市估值仅约20.4亿元。然而,在目前港股持续疲软的市况下,加上宜搜科技仅为竞争激烈赛道上的中小型参与者,要说服投资者认购,或许真的要问一下ChatGPT有甚么妙计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特约报道:同程旅行抓紧中国旅游复苏机遇

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透过有机增长和收购来扩大业务,为旅游业反弹做好充足准备 关键亮点: 同程旅行在三年疫情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投资,配合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新业务领域 随着用户群扩大,商业化能力亦随之上升;用户付费比率从疫情前的12%上升到12.7% 把握本地游及短途游需求旺盛的机遇,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0.2%   过去三年,内地经济活动及人员流动受疫情影响,对旅游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同程旅行(0780.HK)把握机会,在过去三年间深化市场覆盖率,加强渗透下沉市场,拓展产业链业务,并扩大其付费用户群。虽然其发展速度较疫情前平稳,但自2023年起,压抑多时的商务和休闲旅游需求得以释放,同程旅行强化后的基本面有利推动业务增长。 用户付费率升至12.7% 同程旅行于2022年录得总收入约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约6.46亿元,相当于经调整净利润率9.8%。 用户量方面,同程旅行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付费用户数目分别达到2.34亿和2,970万,付费比率上升至12.7%,年付费用户数目为1.88亿名。 住宿业务持续增长 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下,同程旅行的交通票务业务收入下跌属预期之内。然而,该公司捉紧了本地和短途游的需求,令2022年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录得0.25%的温和增长,总收入占比上升至37%,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32%。 其他业务的收入,包括广告、会员和其他配套增值服务的收入,也实现了17.9%的同比增长,占总收入的12%。 挖掘未充分渗透的下沉市场  同程旅行加强深入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的下沉市场,通过深化与城乡汽车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加强于下沉市场的影响力。 截止2022年底,同程旅行近87%的注册用户居住在中国的非一线城市,而微信平台上约60.3%的新付费用户来自中国的三线或以下城市。 为提升不同业务板块的出行效率,同程旅行加强推广交叉销售,同时丰富一站式产品和服务,以更好满足旅客在旅途期间的需求。 透过收购注入新收入来源 同程旅行启动一系列收购和业务扩张,包括发展酒店管理业务,并通过收购以进军旅行团业务,以拓宽其在产业链上的布局。 同程旅行早前成立艺龙酒店科技,是一个集合酒店管理、信息技术、贸易和采购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住宿产业平台。公司亦收购专注于休闲度假游业务的同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实现更大的规模效益。 市场重回正轨 强劲反弹在即 疫情加速了旅游业的数字化发展,为在线旅行社带来了庞大的机遇。随着旅游限制放宽,旅游需求自 2023 年农历新年起出现强劲反弹,同程旅行认为,旅游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同程旅行执行董事兼CEO马和平表示:「随着我们在过去几年积累的行业经验,用户数量不断上升,也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特别在下沉城市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基础。此外,我们还进军到酒店管理和旅游团的业务,打造额外的增长动力。我们已经准备就绪,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复苏之际,保持我们的长期增长势头。」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780.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