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31.SHG
SANY making another bid at IPO, valuation upside limited by low ROE

公司曾计划在中国香港、瑞士及德国上市,但基于市况波动后搁置

重点:

  • 三一重工挖掘机销量全球最大
  • 海外业务比重持续增加,占去年总收入逾六成

 

白芯蕊

香港新股市场又再次炽热,尤其多只内地已上市的公司来港挂牌,继A股之王宁德时代(3750.HK, 300750.SZ)在香港挂牌后,有“药中茅台”之称的恒瑞医药(1276.HK; 600276.SH)也来港上市,连全球第三大的工程机械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H),最近也递交上市申请文件,为进军港股铺路。

前身为涟源市焊接材料厂的三一重工,于1989年由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和袁金华共同创办,1994年改组为一家专注于工程机械制造的公司,2000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挂牌,2013年海外收入超过100亿元,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更超过50%,目前大股东为三一集团,持有总股本29.46%,曾是中国首富的梁稳根,持有三一集团56.74%的股权。

早在2011年,三一重工已计划赴港上市,之后在2022和2023年亦曾宣布考虑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但基于市况波动,取消上述各项上市计划,因此此次计划在港上市是第二次闯关。

市场对挖掘机需求大

其实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庞大,尤其受惠基础设施投资、能源需求、智能化转型、矿山与采掘设备技术升级等带动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已达2,135亿美元,估计到2030年会增至2,961亿美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5.6%,以销售计,三一重工位列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企业。

工程机械市场可细分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和桩工机械,当中以挖掘机为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核心,2024年全球挖掘机市场规模达632亿美元,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29.6%,预计到2030年,挖掘机市场规模达928亿美元,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占比则提高至31.3%。

挖掘机为重型工程车辆,广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采和城市发展等领域。近年来智能化、节能环保技术加速应用,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和设备耐用性,配合矿山和大型基建项目,变相令挖掘机新增和替换的需求持续扩大。

三一重工为挖掘机行业龙头,以2020年至2024年销量计算,市场份额达11.3%,为全球销量最多的挖掘机企业,在中国市占率达24.5%,更是自2011年后,连续14年在中国位列第一位。

毛利率续攀升

挖掘机是三一重工最大业务,去年收入及毛利为303.73亿和96.67亿元,按年分别升9.9%和13.4%,占集团总收入及毛利38.8%和46.2%。受惠大中型挖掘机海外销售持续增长以及中国市场复苏,带动小型挖掘机需求回升,因此推动三一重工去年总收入升5.9%至783.8亿元,纯利按年升32%,达59.75亿元。

此外,三一重工毛利率持续攀升,由2022年的22.6%提升至2024年26.7%,除了占整机制造20%至35%的钢材价格近年持续下降,还有集团零件自给率高,整体已达60%,挖掘机零部件自给率更高达90%,带挈集团毛利率有较佳的表现。

三一重工虽是中国企业,但海外收入持续增加,由2022年只占集团总收入的45.5%,增加至去年62.3%,当中亚澳地区 (即亚洲、澳洲及中东)在海外收入中占比最高(占42.6%)。

此外,三一重工对股东派息亦慷慨,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以来,共派股息293亿元,2022至2024年股息占净利润30.6%、40.4%和49.8%,反映对股东不薄。

不过,要留意工程机械销售也有淡旺季之分,通常冬季销售额会较低,主要是受寒冷天气和春节影响,故工程活动减少,项目暂停或放慢,导致对工程机的需求下降。然而,随着春季到来,施工活动渐增,加上新项目在春季上马,令工程机械销售额会增加。

ROE比国际同业低

整体来讲,三一重工股本回报率(ROE)较低,去年只有8.5%,对比国际同业美国上市的CaterpillarCAT.US小松制作所(6301.JP分别为55.3%和14.1%,但三一重工A股估值却达23倍,相反Caterpillar及小松制作所则只有16.7倍和9.2倍,因此三一重工A股估值稍偏贵。

三一重必须提高业务营运效益,也可透过回购提升股本回报率,一旦ROE提高至双位数,配合在全球机械市场的领导地位,股价才有上升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页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aqo is a solar company

多晶硅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全新能源望政策搭救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仅三分之一之际,这家多晶硅龙头透露,产品售价持续跌破生产成本 重点: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营收骤降66%,多晶硅产量下滑60%,产能利用率仅34% 公司及同行冀望,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政,可遏制光伏行业恶性竞争   阳歌 6月底至今,密集出台的政府举措剑指光伏产业恶性竞争,为行业近期复苏带来曙光。尽管新政公布后7月价格曾短暂回暖,但随后仍持续探底。 本周,中国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龙头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财报传递出上述关键信息。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三分之一,折射全行业严重过剩现状。较低产能利用率反而帮助“止血”,原因是当季公司的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达每公斤7.26美元,较4.19美元的平均售价高出42%,意味每销售一公斤即亏损3.07美元。 大全新能源打破惯例,在季报开篇即向投资者披露:截至6月底持有约20亿美元现金及短期投资、定期存款、应收票据等。尽管较上年同期的25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表明公司仍有充足“弹药”,应对分析师预期将持续至明年的亏损周期。 叠加财报影响,大全新能源的美股周三收跌2.9%。虽表现欠佳,但若非政府扶持光伏行业的新政托底,抛压或更猛烈。需要注意,该股52周涨幅达55%,但股价仍徘徊五年低位。 过去三年,在2022年绿色能源装机热潮推高产品价格背景下,中国以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制造商为主体的光伏产业大举扩产。大全新能源堪称行业缩影,截至去年底,新建产能使其年产能跃升至30万公吨,约为2022年末的三倍。 然而,如此快速的增长,加上全球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放缓,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中国是该行业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亮点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今年5月底补贴截止日前抢装潮过后,6月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徐翔称,伴随这一变化,4至6月多晶硅价格暴跌约20%。 “二季度光伏产业仍处周期底部,但季末已现积极信号。” 徐翔表示。 政策干预 过去一年间,政策干预论调在中国光伏圈持续发酵。早在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即透露官方“建议”,多晶硅企业限产至五成产能。企业实际执行力度更大,据公司披露,二季度产能利用率34%,较一季度的33%微升。 正如我们此前所述,纯粹市场力量,已促使大全新能源等企业有充分动机大幅减产,因其每生产一公斤多晶硅都在承受巨额亏损。 公司最新经营指标全面走弱,季度营收由上年同期的2.2亿美元锐减66%至7,520万美元。参照行业巅峰期,分析师预期其今年营收5.75亿美元,较2022年景气高点46亿美元大跌88%。 二季度多晶硅产量由上年同期的64,961公吨下滑60%至26,012公吨。即便如此,当季实际销量仅18,126公吨,意味约三成产量成为库存。公司预估三季度产量将在27,000至30,000公吨,略优于二季度实绩的预测,传递出谨慎乐观信号。 通过控产止损,大全新能源二季度净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198亿美元收窄至7,650万美元。 这引出了大全新能源对行业企稳的谨慎预期依据,纵然市场不利因素叠加,但最新的政府措施构成关键支撑。公司表示,新政源头可追溯至6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呼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日,政府召集14家光伏龙头,商讨“高质量发展”路径。最新举措是7月24日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强化“对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现货价格在7月政策密集期有所反弹,但未说明反弹态势8月是否延续。我们推测回暖行情难持久,并对新政效力持保留态度。归根结底,市场力量才是决定行业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出低谷的核心因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上半年盈利增102%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六个月,公司收入达567.66亿元,按年增长24.01%;净利润28.08亿元,按年大幅上升102.98%。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金价高企及自产金销量增加,带动收入和盈利同步提升。上半年公司矿产金产量达24.71吨,去年同期为24.52吨,自产金销量23.60吨。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05.03亿元,增加81.7%,主要是购销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增加。 展望下半年,公司认为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性高,避险需求料继续支撑金价,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山东黄金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9港元,升1.1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