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富商李泽楷旗下的保险企业富卫集团再度提交上市申请,市场传闻计划筹资10亿美元

重点:

  • 富卫这次上市,是以东南亚业务增长潜力吸引投资者,并非借助“中国商机”作招徕
  • 公司今年5月曾因市况波动延迟上市,由于目前港股疲软,加上预告今年转盈为亏,其上市计划会否再生枝节,仍属未知之数

罗小芹

香港首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上周二第二次递表申请到港股上市,市场消息透露该公司计划筹资10亿美元(70亿元),期望明年第一季登陆港交所。

本来盛传于新加坡或到美国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形式上市的富卫,因“中国因素”选择登陆港股。事实上,美国证监会质疑中国监管法规可能对富卫业务作出干预,使得富卫其后在风险因素承认,倘若中国内地业务营运有所增长,受中国法律及法规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将较目前更大。公司也在招股书特别提到,中国政府去年颁布的《数据安全法》及《信息保护法》,若公司未能遵守相关法律及法规,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在政策背景困扰下,富卫最终回到“自己人”的地方上市,相信能将风险减低。

富卫早于今年2月已递交在港上市申请,市场传闻5月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但由于市况波动,最终延迟上市。然而,港股自7月起再现跌势,周一再刷新6个月低位,富卫这次的上市计划会否再生枝节,实属未知之数。

富卫目前在十个亚洲市场经营保险,除了相对成熟的日本市场外,也在增长迅速的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及马来西亚发展业务,其上市卖点主要是其东南亚业务的增长潜力,至于反映中国收益的香港、澳门业务相对增长乏力。

港澳业务成“鸡肋”

富卫这次筹资除了强化资本外,也会在未来两年向富卫持有35.1%的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寿险业务注资,最终将持股比例增至44%。对于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处于投资期的企业,要在市况低迷时寻求巨额融资,管理层要努力说出一个动听的增长故事,才能吸引投资者参与。

根据富卫招股书更新的财务数据显示,按固定汇率计算,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较去年同期增加24.6%,达到4.05亿美元。其中,泰柬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至1.44亿美元,反观港澳新业务价值仅同比增长4.9%至1.03亿美元,令泰柬已超越港澳,成为新业务的最大贡献者。如果将泰柬和菲印新越马等业务合计,整个东南亚的新业务价值达2.3亿美元,对富卫新业务的贡献已超过半边天。

至于港澳市场上半年的年化新保费表现更为不济,同比倒退25.5%至1.88亿美元,主要因为在新冠疫情下,持续的边境控制措施,减低内地人于两地购买保险的需求。不过,受惠菲印新越马等新兴市场的年化新保费同比大增58.6%至1.9亿美元,仍带动公司整体保费轻微增长2.8%至7.32亿美元。

富卫的港澳业务过去受惠于中国内地访港客户的销售,但受累新冠疫情,来自内地访客销售的新业务价值,已从2019年的6,000万美元,大跌至去年的600万美元。截止今年3月底,内地访客的有效保单持有人数仅占总数约1.2%,反映中国业务对富卫或有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富卫并非以“中国商机”为是次上市作招徕。

此外,富卫去年录得净利润2.49亿美元,公司解释是因为实际投资回报高于预期长期投资回报,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净利润贡献。然而,由于预计今年这两项因素不会重现,加上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令相关成本增加,预计今年以至未来期间,公司业务都会录得净亏损,这可能会减弱投资者申购的意欲。

李泽楷活跃投资界

富卫由李泽楷通过PCGI Holdings及关连实体控股持有,近年李氏投资作风转趋低调,投资重点主要放在传统金融行业,但他年轻时却在创业投资界非常活跃。

李泽楷于1987年从美国辍学回港,最初加入父亲旗下的和黄集团(现已并入长和(0001.HK)),其后创办卫星电视Star TV,再于1993年以5.25亿美元代价,将控股权售与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赚取第一桶金后,他于同年成立盈科拓展集团,最为人熟悉是他在2000年向30多间银行举债120亿美元,鲸吞市值超过2,500亿港元(2,225亿元)的香港电讯,但因为并购后的香港电讯负债过高,随后在科网泡沫爆破下市值暴跌。

垫伏多年的李氏近年在国际资本市场再见踪影,他与其母校校友、PayPal创办人Peter Thiel合作建立多家以Bridgetown命名的SPAC,三家SPAC的收购目标都指向东南亚项目,其中Bridgetown 2 Holdings已于今年3月完成并购新加坡房地产网站PropertyGuru,但其最新股价较上市日高位已腰斩近半。

富卫上市前曾进行两轮私人配售,向机构投资者募集16.25亿美元,消息称有关配售的估值约90亿美元。如果参考独立精算师的内涵价值权益90.36亿美元,相信富卫估值会略高于90亿美元。然而,内涵价值只是衡量寿险公司价值最普遍的指针,富卫能否筹资10亿美元,很大程度仍要看市况而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亏 创梦天地的背水一战

创梦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预告公司走完亏损之路 重点: 公司近一年内三次配股,押注自研游戏《卡拉彼丘》 公司预期上半年净利介乎2,000万至5,000万元,为三年来首次录得正面盈利   李世达 当多数游戏公司选择减少开发投入,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却连年亏损下仍孤注一掷押注新作,展现某种理想主义的坚持。 创梦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爱尔兰游戏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发行3,808.59万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创梦500万美元(约3,589万元)特许权费,认购价较前收市价折让约3.4%,占扩大后股本约2.11%。 这是继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后,创梦天地约一年内第三次配股,前两次分别募资2.57亿港元与7,000万港元,用于《卡拉彼丘》及其他产品的研发推广;此次则将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许权费,并将其纳入股东,展现长期合作意图。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举能够保留集团的现金流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并强化财务状况。 事实上,创梦天地原本并非一家技术型的游戏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游戏代理闻名,曾成功将《梦幻花园》、《地铁跑酷》、《神庙逃亡》等游戏引入中国。这种策略在用户红利时代确是一门好生意,但随着渠道红利消退、精品游戏内卷加剧,仅靠发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险,公司也意识到,要走得更远,必须掌握产品的主导权。 因此,尽管业绩连年亏损、财务吃紧,创梦天地仍选择将押注在重点产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创梦天地的自研IP,游戏号称将二次元美术风格与中重度射击玩法结合,PC版本于2023年6月上线,虽然初期下载量与直播讨论热度迅速冲高,但随后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公司坦言,海外市场推广存在策略误判。不过,其实验价值不容忽视,因为这款游戏展示了创梦天地在AI生成技术、射击体验模块与人物互动设计上的初步成果。 蜕变的关键 虽然PC端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并未动摇创梦天地的决心。对比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的《王者荣耀》与《穿越火线》等著名作品,从休闲游戏发家以来,创梦天地始终未建立明确的品牌记忆点或旗舰产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实现蜕变的关键。 《卡拉彼丘》的手机端版本预计于2025年年内正式推出,届时将瞄准国内主流手游市场,试图弥补PC端推广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未来数个季度将以此游戏为研发主线,加大营销、社群、技术与内容迭代投资,并以AI导入进一步降低开发周期与人力成本。 从业绩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5.56亿元及5.28亿元,收入则从19.2亿元缩水至15.1亿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头现金按年略增3.4%至约1.96亿元,但总借款增至10.7亿元,财务压力不小。 此次发行配股虽未直接获得资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动性与研发投入上的策略选择:与其以现金支付研发成本,不如透过股权稀释来降低资金压力,将资源集中于关键产品在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在《卡拉彼丘》持续运营与新产品推进下,预计期内净利润将达2,000至5,00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09亿元,料成功扭亏为盈。此外,经营现金流预计流入3,000万至6,000万元。这一成绩若能实现,市场信心有望获得提振。 从股价走势看,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跌去56.5%,始终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后,股价罕见反弹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场对公司策略的肯定。创梦天地市销率约为1倍,高于中手游(0302.HK)的0.75 倍与IGG(0799.HK)的0.85倍,但低于心动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场的观望态度。 当然,要以单一产品翻身,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卡拉彼丘》面对的竞争对手来自腾讯、网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业,每款射击类或二次元游戏都携庞大资源与用户池而来。创梦天地能否以有限资源撬动一条可复制的自研路线,仍有待观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来是否能持续维持内容产出与运营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脱离“发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