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土市场受到疫情封控措施的冲击,这家领先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二季度销量下降17%

重点:

  • 小牛电动二季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17%
  • 由于疫情造成的广泛影响,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27%,但部分降幅被海外销量飙升抵消

阳歌

电动车制造商小牛电动(NIU.US)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做法,在7月4日发布了二季度的最新初步业绩,虽然其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交易当天因美国独立日而暂停。但对于小牛电动的股票来说,这一天并不是值得庆祝的日子,7月5日恢复交易后,该股下跌5%,并开启下跌趋势,在公告发布后的五个交易日里下跌了20%。

虽然名字里有个“牛”字,但如今投资者并不完全看好这家公司。

自小牛电动发布公告以来,该股票成交量很大,还创下了去年年底以来单日成交量的新高。这意味着有一个或多个大股东正在抛售持有的股票,可能是担心该股在今年的剩余时间里将表现疲弱。

小牛电动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出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同比销售下滑,原因是中国本土市场业务量大跌。从3月中旬以来,中国的很多地区为控制疫情而实施封控。其中金融之都上海在4月和5月遭遇封城,导致许多零售商在这一关键市场的销量几乎为零。

情况在6月开始好转,许多面向消费者的公司目前对三季度恢复到更加正常的水平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当中国公司在接下来几周发布二季度业绩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关于这个话题的大讨论,它们还会把重点放在三季度的前景上,以转移人们对其史上最糟糕季度增速的关注。

小牛电动是首批披露二季度惨淡状况的中国大公司之一,称其整体销量同比下降17%,共销售电瓶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208,857辆。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9.4%,较2021年全年72%的销量增幅已经大幅放缓。

第二季度销量下滑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销量下降幅度高达27%,而中国市场占同期总销量的约86%。

“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主要是受到上海、北京和其他一线城市的疫情封控措施导致的客流量下降以及物流限制的影响,按照以往来看,这些城市的销量应占总销量的35%到55%,”小牛电动在一份声明中说。“国内其他地区的疫情零星暴发,以及自4月1日起零售价格的上调,也影响了公司第二季度的销量情况。”

该公司还表示,新冠疫情造成的干扰迫使其在该季度推迟了许多新车型的发布,并推迟了新店开业。因此,它对三季度较为乐观,表示预计将陆续推出这些车型,并从6月开始以更正常的速度继续开设新店。

海外销量飙升

虽然国内市场不理想,但随着中国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地区结束了之前的防疫措施,人们的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小牛电动二季度在国际市场的表现要好得多。它在海外市场的销量翻了两番,该公司的海外销量从去年同期的6,980辆增至28,558辆,其中电动滑板车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一大幅增长,再加上中国市场的疲软,推动该公司当季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升至13.7%,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8%。

小牛电动指出,它的电动滑板车在4月跃居亚马逊电动自行车美国畅销榜,此后一直停留在榜单上。事实上,看看这个榜单就会发现,小牛的电动滑板车现在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品牌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同样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九号公司(689009.SH),它旗下拥有畅销品牌赛格威。

小牛电动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之所以尤其值得注意,是因为过去两年在疫情影响下,小牛电动和其他出口商一直受到高昂运费的沉重打击,迫使它们提价。为电瓶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提供动力的锂电池价格飙升,对小牛电动及其同行也是不小的打击。

更广泛地说,小牛电动、九号公司、中国的康迪科技(KNDI.US)和意大利的比亚乔(PIA.MI)看起来都是前景不错、投资者可以押注的中低档产品,有望在全球推动更多清洁能源运输和发电的浪潮中获利。中国一直是清洁能源汽车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现在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电瓶车和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所在地。

在经历过去一周的下跌后,小牛电动的股价今年迄今跌幅已近60%。尽管如此,与同行相比,该公司仍然相对看涨。其股票目前的历史市盈率为19倍,而比亚乔为13倍,九号公司和康迪科技则只有8倍和7倍。

不同于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和电瓶车制造商目前都是盈利的,这反映了它们较低的成本和相对较低的产品复杂程度。但随着其他公司进入该领域,该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小牛电动的利润率大幅下降,其一季度的毛利率为 19.1%,较上年同期的 23.8% 大幅下降。

总而言之,在高度分散的全球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和电动滑板市场上,小牛电动作为一个领导者,看来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它需要谨慎行事,以避免在中国实施更多重大封控或国际市场放缓的情况下,出现现金短缺的状况。但一旦国内外市场恢复正常,我们可能看到该公司股价会出现强劲的上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Yunji made an IPO in Hong Kong

云迹科技香港IPO为投资者铺就红毯

这家酒店机器人智能体制造商的IPO筹集约7,600万美元,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机器人智能体制造商 重点: 云迹科技的香港IPO募资约7,600万美元,大部分资金将投入研发,以拓展其AI机器人与智能体的产品矩阵 公司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腾讯和方源资本等多元化知名机构投资者的支持   阳歌 有没有想过在酒店帮你办理入住或送餐到客房的机器人到底是哪家的产品?答案很可能是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这家公司已悄然成为中国酒店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供应商,覆盖客房服务、按需配送、宾客协助及运维响应等越来越多的场景。 本周四,公司通过香港上市来迎接投资者“入住”,首先踏上红毯的是耀眼的资本阵容——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腾讯、启明创投、携程旅行网、方源资本等顶尖机构皆位列股东名册。 此次IPO使云迹科技成为新一代服务机器人供应商中赴港上市的首家企业,其产品覆盖酒店、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及工厂等场景。尽管与很多友商一样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仍成功依据港交所两年前推出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登陆资本市场——该机制允许未达常规盈利要求的技术企业进行IPO。值得注意的是,云迹科技成为2025年依据港交所上市规则18C章条款上市的首家企业。 有别于灵活性有限且多在生产线上执行固定任务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云迹科技的硬件设备与智能终端可感知外部信息,经数据整合后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公司将其机器人定位为智能体的“肢体”,而AI系统则承担“大脑”核心职能。 据云迹科技披露,截至去年末其产品已进驻逾34,000家酒店及150家医院;2024年机器人累计完成超5亿次服务操作,其中仅在2024年12月便执行逾186亿次指令。 根据IPO最终条款公告,公司于10月16日正式启动发行,以每股96.50港元售出690万股,募得净额约5.90亿港元(约合7,600万美元)。股票于周四在港交所首秀,挂牌首日高开49%,报142.80港元。 约60%的募集资金将投入研发,云迹科技正布局多维度业务增长方向。重中之重是深化其主力创收领域——中国酒店机器人市场的渗透。目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酒店市场之一,其机器人渗透率仍处低位。 公司亦计划拓展写字楼、医疗机构等其他场景的业务,并探索与餐饮配送企业的潜在合作。最后同样关键的是全球化布局——当前国内市场贡献了云迹科技99%以上的营收,开拓海外市场势在必行。 上述任一或全部方向的突破,都将为已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的云迹科技注入新动能。尤为关键的是,尽管仍处亏损,其亏损幅度持续收窄;伴随规模效应显现,公司在经调整基础上实现扭亏为盈已近在咫尺。 2014年成立的云迹科技是AI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之一。这类机器人可执行高强度、相对流程化或具危险性的复杂场景任务。根据其最新上市文件引述的第三方资料,公司系全球首批实现服务终端全自动闭环学习系统的企业之一,涵盖感知、认知、决策、行动与反馈全流程。 广阔的蓝海市场 中国酒店业智能化市场蕴藏云迹科技最大的机遇,因为大多数酒店都还没有将机器人纳入日常运营。根据上市文件引用的第三方分析,去年中国酒店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的潜在市场规模达4,200亿元(约合590亿美元),而实际销售额仅37亿元,强烈的反差也揭示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当前以约6.3%市占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2022至2024年,年均营收增长23%,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达8,83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430万元增长19%。公司约四分之三营收来自机器人及功能套件,其余来自AI数字化系统——该项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16.4%,稳步提升至今年前五个月的25.6%。 尽管直销仍为云迹科技主要销售模式,但为触达下沉市场,公司正加大对三、四线城市酒店经销渠道的布局力度。 尽管渠道分销通常因中间环节侵蚀毛利率,但云迹科技凭借规模效应与运营积累,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其毛利率从2022年的24.3%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43.5%,不过今年前五个月微降至39.5%。随规模扩大,研发费用占比显著优化,从2022年的42%降至2024年的23.4%。 云迹科技海外销售占比尚不足1%,但其产品已覆盖中国以外逾2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正谋划重点开拓东南亚及日本市场:后者因人口加速老龄化导致用工荒,酒店等物业经营者对机器人需求激增,蕴藏巨大潜力。 过去三年云迹科技净亏损持续收窄,从2022年的3.65亿元降至2024年的1.85亿元。剔除员工股票薪酬及金融工具价值变动的经调整亏损,同期也从2.34亿元大幅缩减至2,760万元,今年前五个月该指标为2,680万元。这些数字显示,伴随IPO征程收官,公司至少在经调整层面已逼近盈利拐点。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华为第三季度痛失中国智能手机王座

国际数据公司(IDC)周三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陷入颓势的华为在中国市场痛失桂冠,而东山再起的苹果(AAPL.US)公司凭借iPhone 17的热销实现排名跃升。IDC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市场的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0.6%至6,840万台。 华为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从榜首滑落至第三。竞争对手vivo以17.3%的市占率占据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场份额持平。苹果是期内少数实现份额增长的企业,最新季度市占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15.8%,使其从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跃居本季度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 跻身前六的还有市占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荣耀。六大头部品牌中,仅苹果与OPPO在最新季度实现同比销售增长。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考乐教育折让13%配股筹2.4亿港元

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思考乐教育集团(1769.HK)周三公布,向超过六名独立第三方发行合共1.1亿股新股,相当于扩大后股本16.3%;每股作价2.2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13.04%,认购总额2.42亿港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提升教学品质与学习体验,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施升级,并用于与主要业务相关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思考乐教育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办教育提供商,主要提供美术、体育、绘画、表演等通识教育课程及课后托管服务。 今年上半年,思考乐录得收入约4.39亿元,按年上升10.1%;净利润6,293.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3.9%,毛利率34.3%,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公司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3.01港元,升18.97%。近半年累跌约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接特斯拉订单股价爆升 三花智控直斥传言不实

制冷元件制造商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2050.HK,002050.SZ)周四发公告,澄清市场传闻公司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消息。公司直指传言不属实,也未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于今年10月15日亦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本周三市场有网络消息传出,特斯拉研发中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向三花智控订购线性执行器,总值达6.85亿美元。消息传出后,三花智控在香港的股价大升13%,成交量较周二倍翻,A股更急升10%而涨停。 三花智控今年7月才在港上市,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一度急升逾倍,至近日股价略回软,但仍较上市价22.53港元高出66%。 周四公司开盘跌5%报37.54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