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数据的股价上涨,此前,公司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公司主要的数据中心业务拥有丰富的经验

重点:

  • 秦淮数据去年四季度收入增长41%,2021全年收入和EBITDA均超过公司预期
  • 业绩发布前,谋求扩张的公司创始人突然离职,公司随后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从而专注于主要的数据中心业务

梁武仁

对于公司来说,变化可能是好事,增加新的业务线通常对于保持长期增长至关重要。但是对于秦淮数据(CD.US)这种经营状况还不错的年轻公司,坚持自己的专长可能是最明智的做法。

这家由私募股权巨头贝恩资本控制的数据中心运营商,最近几个月经历了一些动荡,导致其首席执行官突然离职,并在上个月任命了继任者。但上周四市场开盘前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公司业绩相当不错,2021年恢复了盈利,成为中国三大私营数据中心运营商中最赚钱的一个。

秦淮数据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实现净利润1.15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净亏损2,710万元。收入同比增长41%,产能增长14%。总结2021年,全年录得了202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净利润,与此同时,收入增长56%,也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公司收入和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都超出了公司预期,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全年收益为0.14美元,轻松超过了雅虎财经一致认为的0.08美元。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强劲的业绩成果。

遗憾的是,秦淮数据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下跌了10%,第二天又下跌16.5%,对可能被迫退市的担忧,严重冲击了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上周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包含五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名单,称根据一项要求中国公司向美国当局公布审计信息的法律,这些公司面临潜在退市风险。中国法律目前禁止此类信息共享,不过美国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在就一项允许此项操作的协议进行谈判。

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没有证据证明秦淮数据与在美国上市的近300家中国公司有任何不同,使其成为美国监管机构专门针对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的业务正在蓬勃发展。秦淮数据的管理团队预测,2022年收入将增长42.7%至46.2%,EBITDA增长43.7%至49.3%。这些数字虽然比不上2021年,但仍然足够稳健。谁知道公司会否像上年一样,再次超出预期呢?

今年年初创始人居静突然离职后,随着新的管理团队就位,投资者似乎对秦淮数据抱有颇高的期待。

上个月末,吴华鹏被任命为公司新任CEO。本月早些时候,公司宣布成立新的高管团队,任命肖倩为总裁,范辛越为首席运营官,张炳华为首席技术官。

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将

吴华鹏在2019年加入秦淮数据,负责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这是它在中国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一年,贝恩在给秦淮数据次年的上市做准备时,将其在华业务与另外一项类似业务合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任首席技术官张炳华来自互联网巨头百度,他在那里任职超过十年时间,包括该公司的数据中心部门。

从新管理团队成员都有着丰富的数据中心经验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秦淮数据要专注于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不是扩张到成本高昂、没有短期好处的新领域。在两次宣布管理层变动消息后,秦淮数据的股价在上周三上涨了约14%,表明投资者对这种专注的认可。

新任CEO及其副手接手的是一个已经打下不错基础的企业。在公司创始人居静的领导下,秦淮数据率先开发了所谓“下一代”超大型数据中心,这些大型园区式的设施,能够以更低的延迟率、更实惠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进行大量数据传输。

在最新的财报中,秦淮数据称,随着国内外科技企业的扩张,这种大型数据中心在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面临“巨大机遇”。此话无疑言之有理。毕竟,需要找地方存储数据的企业,怎么会不欢迎价格更便宜的服务呢?此外,随着客户蜂拥上网,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利用数据中心,而且通过数字化运营削减成本的需求也会增长,而它们自身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又是有限的。

在居静的领导下,秦淮数据也是绿色能源最早的倡导者,这与北京减少碳排放的努力一致。它的竞争对手尚未具备这种优势,在政府关系方面,这可能是获批新项目的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公司在利用中国的“东数西算”运动中也处于有利地位。根据政府的设想,富裕的东部沿海省份把数据传输给不太富裕的西部地区,由那里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不过,尽管存在这样的愿景,居静想要的不仅仅是数据中心的优势地位。他进军零部件制造和发电领域,遭到了其他董事会成员的反对。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居静的突然离职,在秦淮数据最初拒绝给出任何解释后,公司股价出现暴跌。

居静在零部件制造和发电领域的野心的确有问题,因为它们都是资本密集型业务,无法迅速带来利润。秦淮数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在2021年获得了净利润,但随着投资的增长,去年的现金持有量也在减少。

简而言之,秦淮数据目前没有资本在新业务上进行大举投资,股东们有理由担心它盲目涉猎新领域,尤其是需要大笔支出的领域。

尽管最近存在动荡,但相对于两大竞争对手世纪互联(VNET.US)和万国数据(GDS.US; 9698.HK),秦淮数据依旧更受青睐。根据2021年的净利润计算,它目前的市盈率在35倍左右,即使股价较IPO价格下跌了65%。但这比两个竞争对手的情况好出不少,根据雅虎财经收集的分析公司的估算,去年这两家公司几乎没有盈利,或者处于亏损状态。

俗话说,不要没事找事。秦淮数据最新的财报,就说明了这一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星展看好亿咖通客户多元化增长潜力

星展银行本周首次覆盖智能座舱制造商亿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给予12个月目标价2.80美元,较现时股价高约24%。报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摆脱对母公司吉利的业务依赖,客户多元化前景强劲。 星展在10月14日研报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极氪、沃尔沃、路特斯等,贡献亿咖通约80%收入。但大众集团的战略合作有望推动客户结构多元化,该合作涵盖大众、斯柯达品牌。星展表示:“大众计划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销售搭载亿咖通产品的车型,协议未来可能扩展至欧洲市场,成为新增增长动能。” 报告强调,基于2026年预估销售额,亿咖通当前企业价值/销售额比率为0.9,低于行业中位数1.5。“估值折让部分源于客户过度集中于吉利集团,叠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压,”星展分析称,“但伴随客户多元化进程加速及毛利率预期修复,该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亿咖通股价过去52周累计上涨约2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正力新能折让8%配股筹5亿港元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五宣布,拟配售4,592.1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的已发行H股的3.09%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集资5.04亿元,每股配售价10.98元较前一日收市价11.92元折让7.89%。 公司称,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70%用于支持集团与常熟的新生产工厂二期工程有关的建设、设备购置及预备费;约10%用于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建设;约10%用于研发活动,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于今年4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其中动力电池收入29.85亿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净利润2.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股价周五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该股累升约3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暗盘已交投 海西新药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订今天在香港挂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终发售价、国际配售认购意向水平、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分配基准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时前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因此上市时间要顺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户中签结果,更有定价86.4港元。劵商平台并在周四开始暗盘交易,富途暗盘早段一度高见200港元,较定价高131%,其后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两成多。 海西新药发行1,150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介乎69.88港元至86.4港元,集资9.9亿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华为第三季度痛失中国智能手机王座

国际数据公司(IDC)周三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陷入颓势的华为在中国市场痛失桂冠,而东山再起的苹果(AAPL.US)公司凭借iPhone 17的热销实现排名跃升。IDC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市场的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0.6%至6,840万台。 华为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从榜首滑落至第三。竞争对手vivo以17.3%的市占率占据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场份额持平。苹果是期内少数实现份额增长的企业,最新季度市占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15.8%,使其从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跃居本季度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 跻身前六的还有市占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荣耀。六大头部品牌中,仅苹果与OPPO在最新季度实现同比销售增长。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